第317章 夜襲
大明,開局覆滅遼東女真 作者:星辰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是夜,太陽下去了,月亮高高的掛在空中。廝殺了一白天的平壤城,此時陷入一片寂靜。
夜空中是繁星點點,平壤城中是燈光閃閃。
篝火,火把,燃在城頭。
城上有倭寇值守,城中有倭寇巡邏。
白天拚殺了一天,晚上他們依舊不敢放鬆。
自上一次祖承訓帶兵夜襲平壤城後,夜間,倭寇變得更為小心。
李氏朝鮮北部與遼東氣候相似,隨著天氣漸冷,就連唿出的熱氣都會瞬間變為白霧。
城頭上值守的倭寇凍的直打哆嗦,可依舊不敢掉以輕心。
日本的西部的緯度大致相當於明朝的南直隸,而小西行長的部下,多是日本西部人,對於平壤冬季的寒冷,顯然無法適應。
不適應,也隻得硬適應。
然而,小西行長與加藤清正不會光等著挨揍而不還手。
白天上午挨明軍的火炮打,下午挨了明軍的打。
到了晚上,兩個人一商議,咱們得打迴去,咱們玩一迴夜襲。
月黑風高,一股倭寇精兵趁著夜色摸到明軍營地附近。解決掉巡邏的士兵之後,衝進營中。
隻是,四下靜悄悄的,完全不像是有人的樣子。
一個倭寇武士對著領頭的倭寇說道:“這裏四下無人,明軍會不會是故意引誘我們進來,而後關門打狗?”
“八格牙路!”那倭寇頭目立刻喝斥迴去。
“我們堂堂的日本武士,怎麽能夠用關門打狗來形容!”
那倭寇武士不敢還嘴,“嗨。”
“不過,你說的也有一定的道理,目前來看……”
這倭寇頭目話還沒有說完說完,隻見四周射出火箭,有的射在倭寇身上,有的射在拒馬之後。
營中拒馬之後,形成了一道火牆似的照明帶。
“不好,明軍有埋伏!”那倭寇頭目大喊,“快,撤!”
副總兵張世爵冷笑一聲,“我大明是禮儀之邦,有朋自遠方來,先殺為快。”
“既然來了,就不要著急走。”
“留下他們的首級。”
“是。”四下的明軍蜂擁而上。
明軍是披甲兵,倭寇沒多少披甲的。
有甲兵打無甲兵,結果沒什麽懸念。
倭寇被團團圍住,打的節節敗退,部分倭寇衝出營去,迎接他們的,將是營外的遼東鐵騎。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戚繼光就是靠打倭寇發的家,他對於倭寇的作戰方式,很熟悉,料定了他們會趁著夜色偷襲,明軍早就做了防範。
就算是明軍沒有防範,就以明軍此時的戰鬥力以及軍事素養來看,倭寇也絕對討不到便宜。
外麵喊殺聲震天,中軍大帳中,寧遠伯李成梁、騰衝伯戚繼光,這二位指揮官,正在有說有笑的品茶聊天。
他們絲毫不擔心己方軍隊如何,因為他們心中對於自家的軍隊有著絕對的自信。
這次進入朝鮮作戰的軍隊,都是從九邊、京營以及南兵中抽調的精銳,而且己方還早就做了防備。
這要是還能被偷了家,那這仗也就不用打了,明軍的將領有一個算一個,全抹脖子得了,丟不起那人。
隨著外麵的喊殺聲減弱,副總兵楊元走進中軍大帳稟報情況。
“寧遠伯,騰衝伯,襲營的倭寇已經被我軍盡數剿滅,人數大概有三千人左右。張世爵張將軍正帶人打掃戰場,具體的情況稍後張將軍會派人前來稟報。”
李成梁不緊不慢的品了一口茶,“好茶呀。可惜,軍中不能飲酒,不然,這麽大的喜事,當飲一大白。”
戚繼光打趣道:“倭寇多的是,軍功有的是,若是每有捷報就痛飲慶功酒,隻怕是這朝鮮的酒,得讓咱們喝盡了。”
李成梁放下茶杯,笑道:“酒不夠,可以不喝。要是倭寇不夠,過了這村沒這店,那可沒地方找去。”
戚繼光深以為然的點點頭,他和李成梁包括總督軍務的梁夢龍,都六十開外的年紀,像這樣規模的戰事,以他們的年紀而言,真的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甚至可以說是他們生涯的最後一仗。
以後就算是還有仗打,恐怕也很難有這麽大規模。
就算是還有這樣規模的戰事,以他們的年紀,精力怕是也難以為繼,心有餘而力不足。
李成梁看向楊元,“你去告訴神機營的董一元將軍,讓他把拉出去五十門火炮,對著平壤城頭給我轟,讓李如柏帶騎兵護衛。”
“你告訴董一元,倭寇敢夜襲我們的營地,那他們今天晚上就不要想睡覺。”
楊元略微愣了一下,“迴稟寧遠伯,李總鎮那邊早就命遼東鎮的兵馬備好火炮了,準備好了,隻等著您下令呢。”
按照之前朱翊鈞對出征軍隊的劃分,遼東、薊州二鎮的軍隊歸屬李如鬆統領。
所以,李如鬆能夠直接且名正言順調動的,自然是薊、遼兩鎮的兵馬。
“李如鬆?這家夥倒是和我想一塊去了。”李成梁笑著說出。
作為一個父親,最大的成就不是有多大的權力,也不是有多少財富,而是望子成龍,培養出一位合格的繼承人。
李如鬆作為寧遠伯李成梁的長子,其軍事能力毋庸置疑,更是晚明時期為數不多可以指揮大兵團作戰之人。
後繼有人,還是自己的長子,而且自己的長子又深受皇帝的信任,寧遠伯府最起碼還能有二十年的紅火日子,李成梁當然是發自內心的高興。
“那你就去告訴李如鬆,讓他好好幹,要是出了差池,軍法無情。”
“末將領命。”
一旁的戚繼光,難掩眼神中的落寞。
戚繼光這一生中,最為人所玩笑的,就是河東獅吼,就連沒有子嗣而納幾房妾室,還得跟做賊一樣偷偷摸摸的。
好在其夫人還是深明大義的,古代講究個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不管這句話的本意是什麽,總歸是有那麽個意思。
如今的戚繼光,兒子有好幾個,但很難找到能夠繼承他衣缽的子嗣。
常言道,虎父無犬子,然而事實往往卻是虎父有犬子。
戚繼光麵對李成梁,他敢拍著胸脯說自己的軍事能力不比李成梁差,甚至比李成梁還要強。
或許是戚繼光太過於耀眼,以至於他的兒子中,並沒有那樣優秀的存在。
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忽的,遠處傳來一聲炮響,緊接著便是一輪火炮轟鳴,這是明軍還是炮擊平壤城了,戚繼光的思緒,也被炮聲打斷。
李成梁看向戚繼光,“南塘,天色不早了,讓他們那些年輕人折騰去吧,咱們老哥倆,都迴去好好的歇息歇息,明天早晨一睜眼,咱們哥倆還得給那幫年輕人壓陣呢。”
夜空中是繁星點點,平壤城中是燈光閃閃。
篝火,火把,燃在城頭。
城上有倭寇值守,城中有倭寇巡邏。
白天拚殺了一天,晚上他們依舊不敢放鬆。
自上一次祖承訓帶兵夜襲平壤城後,夜間,倭寇變得更為小心。
李氏朝鮮北部與遼東氣候相似,隨著天氣漸冷,就連唿出的熱氣都會瞬間變為白霧。
城頭上值守的倭寇凍的直打哆嗦,可依舊不敢掉以輕心。
日本的西部的緯度大致相當於明朝的南直隸,而小西行長的部下,多是日本西部人,對於平壤冬季的寒冷,顯然無法適應。
不適應,也隻得硬適應。
然而,小西行長與加藤清正不會光等著挨揍而不還手。
白天上午挨明軍的火炮打,下午挨了明軍的打。
到了晚上,兩個人一商議,咱們得打迴去,咱們玩一迴夜襲。
月黑風高,一股倭寇精兵趁著夜色摸到明軍營地附近。解決掉巡邏的士兵之後,衝進營中。
隻是,四下靜悄悄的,完全不像是有人的樣子。
一個倭寇武士對著領頭的倭寇說道:“這裏四下無人,明軍會不會是故意引誘我們進來,而後關門打狗?”
“八格牙路!”那倭寇頭目立刻喝斥迴去。
“我們堂堂的日本武士,怎麽能夠用關門打狗來形容!”
那倭寇武士不敢還嘴,“嗨。”
“不過,你說的也有一定的道理,目前來看……”
這倭寇頭目話還沒有說完說完,隻見四周射出火箭,有的射在倭寇身上,有的射在拒馬之後。
營中拒馬之後,形成了一道火牆似的照明帶。
“不好,明軍有埋伏!”那倭寇頭目大喊,“快,撤!”
副總兵張世爵冷笑一聲,“我大明是禮儀之邦,有朋自遠方來,先殺為快。”
“既然來了,就不要著急走。”
“留下他們的首級。”
“是。”四下的明軍蜂擁而上。
明軍是披甲兵,倭寇沒多少披甲的。
有甲兵打無甲兵,結果沒什麽懸念。
倭寇被團團圍住,打的節節敗退,部分倭寇衝出營去,迎接他們的,將是營外的遼東鐵騎。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戚繼光就是靠打倭寇發的家,他對於倭寇的作戰方式,很熟悉,料定了他們會趁著夜色偷襲,明軍早就做了防範。
就算是明軍沒有防範,就以明軍此時的戰鬥力以及軍事素養來看,倭寇也絕對討不到便宜。
外麵喊殺聲震天,中軍大帳中,寧遠伯李成梁、騰衝伯戚繼光,這二位指揮官,正在有說有笑的品茶聊天。
他們絲毫不擔心己方軍隊如何,因為他們心中對於自家的軍隊有著絕對的自信。
這次進入朝鮮作戰的軍隊,都是從九邊、京營以及南兵中抽調的精銳,而且己方還早就做了防備。
這要是還能被偷了家,那這仗也就不用打了,明軍的將領有一個算一個,全抹脖子得了,丟不起那人。
隨著外麵的喊殺聲減弱,副總兵楊元走進中軍大帳稟報情況。
“寧遠伯,騰衝伯,襲營的倭寇已經被我軍盡數剿滅,人數大概有三千人左右。張世爵張將軍正帶人打掃戰場,具體的情況稍後張將軍會派人前來稟報。”
李成梁不緊不慢的品了一口茶,“好茶呀。可惜,軍中不能飲酒,不然,這麽大的喜事,當飲一大白。”
戚繼光打趣道:“倭寇多的是,軍功有的是,若是每有捷報就痛飲慶功酒,隻怕是這朝鮮的酒,得讓咱們喝盡了。”
李成梁放下茶杯,笑道:“酒不夠,可以不喝。要是倭寇不夠,過了這村沒這店,那可沒地方找去。”
戚繼光深以為然的點點頭,他和李成梁包括總督軍務的梁夢龍,都六十開外的年紀,像這樣規模的戰事,以他們的年紀而言,真的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甚至可以說是他們生涯的最後一仗。
以後就算是還有仗打,恐怕也很難有這麽大規模。
就算是還有這樣規模的戰事,以他們的年紀,精力怕是也難以為繼,心有餘而力不足。
李成梁看向楊元,“你去告訴神機營的董一元將軍,讓他把拉出去五十門火炮,對著平壤城頭給我轟,讓李如柏帶騎兵護衛。”
“你告訴董一元,倭寇敢夜襲我們的營地,那他們今天晚上就不要想睡覺。”
楊元略微愣了一下,“迴稟寧遠伯,李總鎮那邊早就命遼東鎮的兵馬備好火炮了,準備好了,隻等著您下令呢。”
按照之前朱翊鈞對出征軍隊的劃分,遼東、薊州二鎮的軍隊歸屬李如鬆統領。
所以,李如鬆能夠直接且名正言順調動的,自然是薊、遼兩鎮的兵馬。
“李如鬆?這家夥倒是和我想一塊去了。”李成梁笑著說出。
作為一個父親,最大的成就不是有多大的權力,也不是有多少財富,而是望子成龍,培養出一位合格的繼承人。
李如鬆作為寧遠伯李成梁的長子,其軍事能力毋庸置疑,更是晚明時期為數不多可以指揮大兵團作戰之人。
後繼有人,還是自己的長子,而且自己的長子又深受皇帝的信任,寧遠伯府最起碼還能有二十年的紅火日子,李成梁當然是發自內心的高興。
“那你就去告訴李如鬆,讓他好好幹,要是出了差池,軍法無情。”
“末將領命。”
一旁的戚繼光,難掩眼神中的落寞。
戚繼光這一生中,最為人所玩笑的,就是河東獅吼,就連沒有子嗣而納幾房妾室,還得跟做賊一樣偷偷摸摸的。
好在其夫人還是深明大義的,古代講究個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不管這句話的本意是什麽,總歸是有那麽個意思。
如今的戚繼光,兒子有好幾個,但很難找到能夠繼承他衣缽的子嗣。
常言道,虎父無犬子,然而事實往往卻是虎父有犬子。
戚繼光麵對李成梁,他敢拍著胸脯說自己的軍事能力不比李成梁差,甚至比李成梁還要強。
或許是戚繼光太過於耀眼,以至於他的兒子中,並沒有那樣優秀的存在。
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忽的,遠處傳來一聲炮響,緊接著便是一輪火炮轟鳴,這是明軍還是炮擊平壤城了,戚繼光的思緒,也被炮聲打斷。
李成梁看向戚繼光,“南塘,天色不早了,讓他們那些年輕人折騰去吧,咱們老哥倆,都迴去好好的歇息歇息,明天早晨一睜眼,咱們哥倆還得給那幫年輕人壓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