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借糧
大明,開局覆滅遼東女真 作者:星辰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遼東鎮派來護衛朝鮮國王的遊擊將軍史儒,突然被一個朝鮮官員叫走,說是有倭寇靠近。
史儒立刻帶人趕去察看,站在義州城牆上向遠處觀望,隻見外麵的樹林中確實有幾個倭寇裝扮的人。
為了看的真切,史儒拿出了望遠鏡。
結果發現,那幾個倭寇來迴穿梭,像是故意這麽做的。
史儒一眼就看穿了這種把戲,無非就是朝鮮想讓大軍盡快出兵,故意讓人扮演倭寇嚇唬人。
“幾個倭寇而已,無妨,我這就帶兵出城,殺了他們!”
這朝鮮官員沒有想到史儒這麽幹脆,他急忙勸阻。
“史遊擊,倭寇詭計多端,這別是他們的誘敵之術吧?”
絕對不能讓史儒帶人出擊,死幾個人不是什麽事,李氏朝鮮的官員多是貴族,死幾個平民對他們來說,無所謂的事。
他們是怕假扮倭寇的事情被史儒發現,到時候被問罪。
史儒要是真以謊報軍情為由殺人,朝鮮國王李昖估計都不敢攔,他們不敢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
史儒對這些朝鮮官員沒什麽好感,“些許倭寇而已,不足為懼。就算是有埋伏,憑我遼東鐵騎,倭寇也奈何不得。”
“史遊擊,如今城中還要依靠您和您麾下的士兵守衛,殿下的安危更是係於您的身上。還是謹慎為上,守城為上。”
史儒冷笑一聲,“那就暫且饒恕這幾個倭寇。”
剛走下城牆,史儒又被朝鮮國王李昖派人叫走。
李昖對待史儒很是親切,“史遊擊,請坐。”
一旁的柳成龍問道:“史遊擊,如今倭寇猖獗,不知道天朝的大軍什麽時候能夠抵達?”
這話雖然是柳成龍問的,但實際上,是朝鮮國王李昖問的。
這樣的話,史儒不知道從多少朝鮮官員的嘴裏聽過了,耳朵都聽出繭子來了。
“我來的時候,祖承訓將軍已經在整頓兵馬了,隻是這個糧草輜重運輸起來耗時耗力,想來是因為輜重耽誤了行程,不然,祖將軍應該早就到了。”
李昖立刻就拍了胸脯,“不就是糧草輜重嗎。天朝大軍為救援我們朝鮮而來,糧草輜重,我們朝鮮承擔即可。”
“隻是情況危急,還請祖將軍從速率軍前來,一應軍需輜重,由本王派人負責。”
史儒等的就是這句話,“既如此,那就有勞殿下費心了。”
李昖擺手道:“這不算什麽。”
他看向柳成龍,“領相。”
柳成龍是朝鮮的領議政,相當於是大明朝的內閣首輔。
李氏朝鮮的官場,跟明朝的官場差不多,對官員都有尊稱。
領議政,在李氏朝鮮被尊稱為領相。
柳成龍起身,“臣在。”
“本王任命你為接待使,全權負責接待天朝大軍,天朝大軍所需之物,你要用心準備。”
“臣領命。”
按大明禮製,朝鮮王是郡王,隻不過享受親王服飾而已。朝鮮國王李昖的話語,自然隻能是命,而不是旨。
所以,柳成龍不能也不敢說領旨,隻能說領命。
其實,朝鮮已經多次派人催促祖承訓,都把祖承訓催急眼了。
在聽到朝鮮又來人後,祖承訓忍不住破口大罵。
“催,催,催他奶奶的催!”
“他們又不給老子發糧發餉,還敢催老子!”
一個隊官對著祖承訓說道:“將軍,朝鮮人說他們給我們準備軍需糧草,隻求讓我們快速前進。”
祖承訓也是被催煩了,“那好吧。”
“把軍需輜重留下,留一隊人看守,等著後麵的弟兄匯合。其餘人,隨本將軍渡江。”
祖承訓拋棄輜重,一路快馬加鞭,風塵仆仆的趕至義州。
等到了義州,柳成龍親自迎接。
“將軍,可把您盼來了。”
祖承訓知道柳成龍的身份,微微一拱手見禮,“將士一路飛馳,人困馬乏,不知貴駕可準備了飯食?”
柳成龍笑道:“那是自然。”
“接風酒宴早已經為將軍準備好,還請將軍賞臉入席。”
祖承訓沒有動,“那我麾下的這些將士們呢?”
柳成龍微微一愣,“這個嘛,這個嘛。”
“義州存糧不多,實在是無力供給這麽多糧草。就連為將軍準備的接風酒宴,也是七拚八湊,費了很大的力氣才準備好的。”
祖承訓的火騰的就湧上頭頂。
“你讓我們丟棄輜重,火急火燎的趕過來,軍需糧草竟然還沒有準備好?”
“我們弟兄跑過來拚命,結果你連口熱乎飯都沒準備?”
柳成龍連連後退,“將軍,義州確實物資匱乏,無法供給這麽多人所需要的糧草。”
祖承訓被氣樂了,他來得急,攏共就帶了一千多騎兵,就這點兵力朝鮮人都無法供應,就更不能說後麵的大軍了。
“我們弟兄來了,你就讓我們這麽餓著肚子?”
柳成龍穩了穩神色,“將軍,義州雖然物資匱乏,無法供應軍需糧草,但不代表其他城池無法供應軍需糧草。”
祖承訓強行壓下心頭怒火,“你說,哪還能供給軍需糧草?”
“將軍,平壤城中有個大糧倉。隻要將軍能夠率兵進入平壤城中,那裏的存糧,絕對足夠供應大軍所需。”
“我去你奶奶的!”祖承訓氣的直接把手中的馬鞭扔向柳成龍。
柳成龍嚇得躲在一眾朝鮮官員身後,“將軍何故發怒?”
“平壤城已經被倭寇攻占,你讓我們到平壤城中去取糧草,合著你壓根就沒有準備糧草啊!”
柳成龍還在狡辯,“將軍,事實確實如此。”
“朝鮮本就是小國,糧食多存於大城之中。若想供應軍需糧草,非平壤城不可,義州,實在是力有未逮。”
“還請將軍率軍收複平壤,隻要平壤得複,軍需糧草必不是問題。”
祖承訓眼珠子都紅了。
“好,好,好。好的很呀。”祖承訓幾乎是咬著牙說出。
“既然你們沒有為我們準備糧草,那我們隻好自己動手了。”
“弟兄們,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咱們去向義州城中的百姓借糧。”
“記住,不能吃白食,借糧必須打欠條,借貸人,就寫柳領議政的名字。等迴頭收複了平壤城後,柳領議政還得將糧食還給義州百姓呢。”
史儒立刻帶人趕去察看,站在義州城牆上向遠處觀望,隻見外麵的樹林中確實有幾個倭寇裝扮的人。
為了看的真切,史儒拿出了望遠鏡。
結果發現,那幾個倭寇來迴穿梭,像是故意這麽做的。
史儒一眼就看穿了這種把戲,無非就是朝鮮想讓大軍盡快出兵,故意讓人扮演倭寇嚇唬人。
“幾個倭寇而已,無妨,我這就帶兵出城,殺了他們!”
這朝鮮官員沒有想到史儒這麽幹脆,他急忙勸阻。
“史遊擊,倭寇詭計多端,這別是他們的誘敵之術吧?”
絕對不能讓史儒帶人出擊,死幾個人不是什麽事,李氏朝鮮的官員多是貴族,死幾個平民對他們來說,無所謂的事。
他們是怕假扮倭寇的事情被史儒發現,到時候被問罪。
史儒要是真以謊報軍情為由殺人,朝鮮國王李昖估計都不敢攔,他們不敢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
史儒對這些朝鮮官員沒什麽好感,“些許倭寇而已,不足為懼。就算是有埋伏,憑我遼東鐵騎,倭寇也奈何不得。”
“史遊擊,如今城中還要依靠您和您麾下的士兵守衛,殿下的安危更是係於您的身上。還是謹慎為上,守城為上。”
史儒冷笑一聲,“那就暫且饒恕這幾個倭寇。”
剛走下城牆,史儒又被朝鮮國王李昖派人叫走。
李昖對待史儒很是親切,“史遊擊,請坐。”
一旁的柳成龍問道:“史遊擊,如今倭寇猖獗,不知道天朝的大軍什麽時候能夠抵達?”
這話雖然是柳成龍問的,但實際上,是朝鮮國王李昖問的。
這樣的話,史儒不知道從多少朝鮮官員的嘴裏聽過了,耳朵都聽出繭子來了。
“我來的時候,祖承訓將軍已經在整頓兵馬了,隻是這個糧草輜重運輸起來耗時耗力,想來是因為輜重耽誤了行程,不然,祖將軍應該早就到了。”
李昖立刻就拍了胸脯,“不就是糧草輜重嗎。天朝大軍為救援我們朝鮮而來,糧草輜重,我們朝鮮承擔即可。”
“隻是情況危急,還請祖將軍從速率軍前來,一應軍需輜重,由本王派人負責。”
史儒等的就是這句話,“既如此,那就有勞殿下費心了。”
李昖擺手道:“這不算什麽。”
他看向柳成龍,“領相。”
柳成龍是朝鮮的領議政,相當於是大明朝的內閣首輔。
李氏朝鮮的官場,跟明朝的官場差不多,對官員都有尊稱。
領議政,在李氏朝鮮被尊稱為領相。
柳成龍起身,“臣在。”
“本王任命你為接待使,全權負責接待天朝大軍,天朝大軍所需之物,你要用心準備。”
“臣領命。”
按大明禮製,朝鮮王是郡王,隻不過享受親王服飾而已。朝鮮國王李昖的話語,自然隻能是命,而不是旨。
所以,柳成龍不能也不敢說領旨,隻能說領命。
其實,朝鮮已經多次派人催促祖承訓,都把祖承訓催急眼了。
在聽到朝鮮又來人後,祖承訓忍不住破口大罵。
“催,催,催他奶奶的催!”
“他們又不給老子發糧發餉,還敢催老子!”
一個隊官對著祖承訓說道:“將軍,朝鮮人說他們給我們準備軍需糧草,隻求讓我們快速前進。”
祖承訓也是被催煩了,“那好吧。”
“把軍需輜重留下,留一隊人看守,等著後麵的弟兄匯合。其餘人,隨本將軍渡江。”
祖承訓拋棄輜重,一路快馬加鞭,風塵仆仆的趕至義州。
等到了義州,柳成龍親自迎接。
“將軍,可把您盼來了。”
祖承訓知道柳成龍的身份,微微一拱手見禮,“將士一路飛馳,人困馬乏,不知貴駕可準備了飯食?”
柳成龍笑道:“那是自然。”
“接風酒宴早已經為將軍準備好,還請將軍賞臉入席。”
祖承訓沒有動,“那我麾下的這些將士們呢?”
柳成龍微微一愣,“這個嘛,這個嘛。”
“義州存糧不多,實在是無力供給這麽多糧草。就連為將軍準備的接風酒宴,也是七拚八湊,費了很大的力氣才準備好的。”
祖承訓的火騰的就湧上頭頂。
“你讓我們丟棄輜重,火急火燎的趕過來,軍需糧草竟然還沒有準備好?”
“我們弟兄跑過來拚命,結果你連口熱乎飯都沒準備?”
柳成龍連連後退,“將軍,義州確實物資匱乏,無法供給這麽多人所需要的糧草。”
祖承訓被氣樂了,他來得急,攏共就帶了一千多騎兵,就這點兵力朝鮮人都無法供應,就更不能說後麵的大軍了。
“我們弟兄來了,你就讓我們這麽餓著肚子?”
柳成龍穩了穩神色,“將軍,義州雖然物資匱乏,無法供應軍需糧草,但不代表其他城池無法供應軍需糧草。”
祖承訓強行壓下心頭怒火,“你說,哪還能供給軍需糧草?”
“將軍,平壤城中有個大糧倉。隻要將軍能夠率兵進入平壤城中,那裏的存糧,絕對足夠供應大軍所需。”
“我去你奶奶的!”祖承訓氣的直接把手中的馬鞭扔向柳成龍。
柳成龍嚇得躲在一眾朝鮮官員身後,“將軍何故發怒?”
“平壤城已經被倭寇攻占,你讓我們到平壤城中去取糧草,合著你壓根就沒有準備糧草啊!”
柳成龍還在狡辯,“將軍,事實確實如此。”
“朝鮮本就是小國,糧食多存於大城之中。若想供應軍需糧草,非平壤城不可,義州,實在是力有未逮。”
“還請將軍率軍收複平壤,隻要平壤得複,軍需糧草必不是問題。”
祖承訓眼珠子都紅了。
“好,好,好。好的很呀。”祖承訓幾乎是咬著牙說出。
“既然你們沒有為我們準備糧草,那我們隻好自己動手了。”
“弟兄們,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咱們去向義州城中的百姓借糧。”
“記住,不能吃白食,借糧必須打欠條,借貸人,就寫柳領議政的名字。等迴頭收複了平壤城後,柳領議政還得將糧食還給義州百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