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哱拜
大明,開局覆滅遼東女真 作者:星辰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卜失兔帶人離去,魏學曾則帶人返迴寧夏鎮。
寧夏鎮城,城高牆深,加之又是邊鎮所在,寧夏鎮城修的異常堅固,僅是城門,就有六個。
東門名為清和門,西門名為鎮遠門,南門名為南薰門,北門名為德勝門。
西南、西北還各有一處城門。西南方向的名為光華門,西北方向名的為振武門。
除此之外,南北兩關各建有一處門樓。門樓之上,還有八十五座懸樓,七十座輔樓。
九邊重鎮是何等雄偉,透過寧夏鎮城,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平定哱拜叛亂後,寧夏鎮城被大水衝毀,後曆任寧夏巡撫不斷修繕,城樓漸複舊製,仍為巨鎮偉觀。
曆史上萬曆二十年哱拜叛亂,為什麽攻打寧夏鎮城打的那麽艱難,原因就在這。
因為城池修的太堅固了,本來是防敵人的,沒想到把自己人也給防住了。
魏學曾和李如鬆帶人返迴城中軍營,剛進營門,魏學曾就看到校場上圍了一群人。
“那是怎麽迴事?”魏學曾翻身下馬,自有士兵跑過來牽馬。
有一迎接的隊官迴道:“迴稟部堂大人,是哱承恩犯了軍法,黨中丞正帶人處置呢。”
李如鬆臉上閃過一絲驚詫,他了解哱承恩的為人。
哱承恩是哱拜的兒子,哱拜致仕後,哱承恩承襲了哱拜的官職。
這個哱承恩的本領雖然不如與他的父親哱拜,但也是一員猛將,打仗是一把好手。就是在個人品德上,屬實是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對於哱承恩觸犯軍法,李如鬆並不感到奇怪,隻是,新上任的寧夏巡撫黨馨,可不是什麽善茬。
哱承恩落在黨馨手裏,怕是得掉一層皮。
“李總鎮,咱們過去看看。”魏學曾招唿李如鬆。
李如鬆跟著魏學曾走了過去。
人群中,哱承恩被五花大綁。旁邊站有一老者,頭上雖見白發,可依舊精神矍鑠,正是哱承恩的父親,哱拜。
“怎麽迴事?”魏學曾走來問道。
因在領兵逼退卜失兔之前,魏學曾已經到了寧夏鎮熟悉情況,因此寧夏的官兵中不少人都認識他。
見魏學曾走過來,兩旁的士兵紛紛讓開道路,“部堂大人。”
寧夏巡撫黨馨見三邊總督魏學曾走來,立刻迎了過去,“部堂大人。”
魏學曾微微抬手點了一下被五花大綁的哱承恩,“黨中丞,這是怎麽迴事?”
魏學曾本人,是很愛護士兵的。曆史上他因平定哱拜叛亂不力被朝廷逮捕時,軍中士兵淚如雨下。
如今有軍中士兵被問罪,他自然要過問。
寧夏巡撫黨馨對士兵很苛刻,但他對待哱家父子,倒不是完全出於輕視武將的原因,而是哱家父子在寧夏的勢力太大,他有意要遏製哱家勢力。
魏學曾是寧夏鎮城中身份第二尊貴的人寧夏鎮城中第一尊貴的人是慶王,黨馨不敢怠慢,
“部堂大人您有所不知,這個哱承恩強搶民女為妾。苦主告到了官府,下官經調查得知,此事屬實。”
“為肅軍紀,下官便派人將哱承恩緝拿,在校場中行刑。”
“有這迴事?”魏學曾眉頭微動,他雖然愛兵如子,但他卻不會無端的放縱士兵。
“下官派人詳細調查過,確有此事。”
“那你準備如何處置?”
“被強搶來的民女已經進了哱家門,不過哱家願意賠償苦主家錢財,已經與苦主達成諒解。”
“可此事畢竟有違軍法,若不懲處,怕是難以服眾。考慮到哱拜老將軍的功勞,下官決定從輕發落,準備抽哱承恩二十鞭子,以儆效尤。”
哱拜,魏學曾聽到這個名字,目光不由自主的移到人群中那個精神矍鑠的老者身上。
“參見部堂大人。”哱拜感受到了魏學曾的目光,上前行禮。
黨馨介紹道:“部堂大人,這位就是寧夏鎮致仕的副總兵,哱拜將軍。”
魏學曾點點頭,“海虜火落赤寇邊時,哱老將軍雖已致仕,可仍親領家丁出陣禦敵,實乃可敬。”
哱拜連忙躬身,“不敢。”
“標下蒙朝廷收留,授與官職,才有今日,可謂深受國恩。遇外敵襲擾邊境,自當殺敵報國,實當不起部堂大人謬讚。”
哱拜雖是蒙古人,可他在大明生活了很長時間,而且是以副總兵的官職致仕,官話、套話,早就學會了,應對起來,遊刃有餘。
魏學曾上下打量著哱拜,明朝的軍隊中,有大量的達官,邊鎮中就更多了。
可魏學曾麵對哱拜,不知怎麽,總覺得這個人沒有表麵看上去那麽簡單。
“哱老將軍作戰勇猛,本官早有耳聞。今已致仕,有了時間,也當正一正家風。”
哱拜聽出魏學曾是在敲打自己,功勞是功勞,過錯是過錯,凡事別做的太難看。
“部堂大人教訓的是,標下一定謹記於心。”
接著,哱拜對著寧夏巡撫黨馨行禮,“中丞大人,犬子身在軍中卻違背軍法,自當嚴懲。還請從重處罰,不必姑息。”
“變標下覺得,二十鞭子有點太少了,應該再加十鞭子。”
哱家勢力過大,黨馨本就有意收拾哱家父子,多抽哱承恩十鞭子,黨馨自然是願意的。
不過,在場的還有三邊總督魏學曾,他就算是出於尊重,也得詢問魏學曾的意見。
“部堂大人,您看?”
“案子是黨中丞審查的,黨中丞自行處置就是。”
“那就應了哱老將軍之請,再加十鞭子。”黨馨接著對著行刑的士兵吩咐,“扒了哱承恩的衣服,抽他三十鞭子。”
魏學曾沒有去管行刑的事,而是將目光盯在了哱拜身上,這老家夥,不簡單呐。
寧夏鎮城,城高牆深,加之又是邊鎮所在,寧夏鎮城修的異常堅固,僅是城門,就有六個。
東門名為清和門,西門名為鎮遠門,南門名為南薰門,北門名為德勝門。
西南、西北還各有一處城門。西南方向的名為光華門,西北方向名的為振武門。
除此之外,南北兩關各建有一處門樓。門樓之上,還有八十五座懸樓,七十座輔樓。
九邊重鎮是何等雄偉,透過寧夏鎮城,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平定哱拜叛亂後,寧夏鎮城被大水衝毀,後曆任寧夏巡撫不斷修繕,城樓漸複舊製,仍為巨鎮偉觀。
曆史上萬曆二十年哱拜叛亂,為什麽攻打寧夏鎮城打的那麽艱難,原因就在這。
因為城池修的太堅固了,本來是防敵人的,沒想到把自己人也給防住了。
魏學曾和李如鬆帶人返迴城中軍營,剛進營門,魏學曾就看到校場上圍了一群人。
“那是怎麽迴事?”魏學曾翻身下馬,自有士兵跑過來牽馬。
有一迎接的隊官迴道:“迴稟部堂大人,是哱承恩犯了軍法,黨中丞正帶人處置呢。”
李如鬆臉上閃過一絲驚詫,他了解哱承恩的為人。
哱承恩是哱拜的兒子,哱拜致仕後,哱承恩承襲了哱拜的官職。
這個哱承恩的本領雖然不如與他的父親哱拜,但也是一員猛將,打仗是一把好手。就是在個人品德上,屬實是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對於哱承恩觸犯軍法,李如鬆並不感到奇怪,隻是,新上任的寧夏巡撫黨馨,可不是什麽善茬。
哱承恩落在黨馨手裏,怕是得掉一層皮。
“李總鎮,咱們過去看看。”魏學曾招唿李如鬆。
李如鬆跟著魏學曾走了過去。
人群中,哱承恩被五花大綁。旁邊站有一老者,頭上雖見白發,可依舊精神矍鑠,正是哱承恩的父親,哱拜。
“怎麽迴事?”魏學曾走來問道。
因在領兵逼退卜失兔之前,魏學曾已經到了寧夏鎮熟悉情況,因此寧夏的官兵中不少人都認識他。
見魏學曾走過來,兩旁的士兵紛紛讓開道路,“部堂大人。”
寧夏巡撫黨馨見三邊總督魏學曾走來,立刻迎了過去,“部堂大人。”
魏學曾微微抬手點了一下被五花大綁的哱承恩,“黨中丞,這是怎麽迴事?”
魏學曾本人,是很愛護士兵的。曆史上他因平定哱拜叛亂不力被朝廷逮捕時,軍中士兵淚如雨下。
如今有軍中士兵被問罪,他自然要過問。
寧夏巡撫黨馨對士兵很苛刻,但他對待哱家父子,倒不是完全出於輕視武將的原因,而是哱家父子在寧夏的勢力太大,他有意要遏製哱家勢力。
魏學曾是寧夏鎮城中身份第二尊貴的人寧夏鎮城中第一尊貴的人是慶王,黨馨不敢怠慢,
“部堂大人您有所不知,這個哱承恩強搶民女為妾。苦主告到了官府,下官經調查得知,此事屬實。”
“為肅軍紀,下官便派人將哱承恩緝拿,在校場中行刑。”
“有這迴事?”魏學曾眉頭微動,他雖然愛兵如子,但他卻不會無端的放縱士兵。
“下官派人詳細調查過,確有此事。”
“那你準備如何處置?”
“被強搶來的民女已經進了哱家門,不過哱家願意賠償苦主家錢財,已經與苦主達成諒解。”
“可此事畢竟有違軍法,若不懲處,怕是難以服眾。考慮到哱拜老將軍的功勞,下官決定從輕發落,準備抽哱承恩二十鞭子,以儆效尤。”
哱拜,魏學曾聽到這個名字,目光不由自主的移到人群中那個精神矍鑠的老者身上。
“參見部堂大人。”哱拜感受到了魏學曾的目光,上前行禮。
黨馨介紹道:“部堂大人,這位就是寧夏鎮致仕的副總兵,哱拜將軍。”
魏學曾點點頭,“海虜火落赤寇邊時,哱老將軍雖已致仕,可仍親領家丁出陣禦敵,實乃可敬。”
哱拜連忙躬身,“不敢。”
“標下蒙朝廷收留,授與官職,才有今日,可謂深受國恩。遇外敵襲擾邊境,自當殺敵報國,實當不起部堂大人謬讚。”
哱拜雖是蒙古人,可他在大明生活了很長時間,而且是以副總兵的官職致仕,官話、套話,早就學會了,應對起來,遊刃有餘。
魏學曾上下打量著哱拜,明朝的軍隊中,有大量的達官,邊鎮中就更多了。
可魏學曾麵對哱拜,不知怎麽,總覺得這個人沒有表麵看上去那麽簡單。
“哱老將軍作戰勇猛,本官早有耳聞。今已致仕,有了時間,也當正一正家風。”
哱拜聽出魏學曾是在敲打自己,功勞是功勞,過錯是過錯,凡事別做的太難看。
“部堂大人教訓的是,標下一定謹記於心。”
接著,哱拜對著寧夏巡撫黨馨行禮,“中丞大人,犬子身在軍中卻違背軍法,自當嚴懲。還請從重處罰,不必姑息。”
“變標下覺得,二十鞭子有點太少了,應該再加十鞭子。”
哱家勢力過大,黨馨本就有意收拾哱家父子,多抽哱承恩十鞭子,黨馨自然是願意的。
不過,在場的還有三邊總督魏學曾,他就算是出於尊重,也得詢問魏學曾的意見。
“部堂大人,您看?”
“案子是黨中丞審查的,黨中丞自行處置就是。”
“那就應了哱老將軍之請,再加十鞭子。”黨馨接著對著行刑的士兵吩咐,“扒了哱承恩的衣服,抽他三十鞭子。”
魏學曾沒有去管行刑的事,而是將目光盯在了哱拜身上,這老家夥,不簡單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