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孝。”


    陳宮走後,曹操依舊是對陳宮方才之語大感驚奇,不由顧視郭嘉道。


    “呂奉先竟然也能得人心至此乎?”


    “操尚且不能收公台之心。”


    “區區呂布,何德何能能使公台為之效死?”


    再三思索,仍舊是琢磨不透。


    郭嘉沉吟片刻,答道。


    “公台為人,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


    “呂布雖勇,但想憑力便使公台心服,無疑不可能。”


    “如此看來,公台與呂布之間,當另有一番故事,以至公台為之心折。”


    “然而呂布武夫作風,縱然得公台等數人之心,亦難更改大勢,必將敗於明公之手。”


    “明公倒也不必掛懷。”


    曹操聞言,心中大寬。


    想了想,又問郭嘉、戲誌才二人,麵有懷疑道。


    “兵者,詭道也。”


    “郭貢、呂布卻邀操效仿春秋故事,列陣交戰於原野。”


    “依卿二人之見,此舉可有詭詐之處?”


    郭嘉與戲誌才對視一眼,二人俱是一笑。


    郭嘉笑道。


    “明公不必憂慮。”


    “以嘉之見,此舉應當無礙。”


    “哦?”


    “奉孝何以知之。”


    曹操依舊有疑。


    郭嘉從容解釋道。


    “自開春以來,兗豫徐諸州之地,先逢旱災,後遇蝗災,糧秣皆是大幅減產。”


    “我兗以十郡之地,外加連年往外州購糧,又嚴行禁酒之令,方才能供養起州兵、郡兵近十萬之眾。”


    “呂奉先、郭貢二人窮兵黷武,又僅有梁國一地,梁民如何能供養的起?”


    “若趁糧秣未盡之時,與我軍一戰,或能得三分勝機。”


    “但若是我兗以十郡之大勢相迫,行緩圖之計,梁國必敗無疑。”


    戲誌才頷首,在旁開口道。


    “奉孝所言正是。”


    “與其說公台是有意如此,不如說是不得已而為之。”


    曹操麵有沉思。


    諸將亦是議論紛紛。


    曹洪起身,拱手問道。


    “敢問二位軍師,何為緩圖?”


    郭嘉轉視曹洪,笑道。


    “緩圖之計,則是以十郡之產出,對耗梁國一地。”


    “步步為營,深溝高壘,而後簡其精銳,分為奇兵,恃濟陰、陳留之地理,兩麵相攻,遷其民,取其糧。”


    “敵若救右,我則擊其左,敵若救左,我則擊其右。”


    “如此,梁國兵士必將疲於奔命,梁民亦不得安業,我末勞而彼已困。”


    “想梁國唯九城之地,又無縱深,我軍步步為營之下,多則一載,少則半年,梁國必克。”


    郭嘉言罷,曹操即是一笑,言道。


    “猶記得昔年奉孝所言,凡戰當求速勝。”


    “如今正值災年,緩圖之法,固然能勝,但必將大傷州內之元氣。”


    “與其如此,倒不如畢其功於一役,一戰破此宵小輩。”


    “明公壯哉。”


    戲誌才拊掌而笑。


    郭嘉亦是麵有笑意,順手取過輿圖,手指薄縣、葛鄉、考城三地,望向曹操道。


    “我軍糧秣多屯於考城,若據有葛鄉,正可遮蔽考城。”


    “而薄縣關乎我軍退路,乃我軍必爭之所。”


    “穩妥起見,我軍當先遣別部取此二地,使我軍後路、糧道皆無憂。”


    “明公則親引大軍先發,渡過汳水,於梁地駐營,並遣騎探查周圍之地理,以防不時之需。”


    曹操點了點頭,認可此言。


    郭嘉遂顧視堂下諸將,問道。


    “何人願領此任?為大軍先拔頭籌。”


    “末將願往!”


    “軍師,末將願往。”


    “末將亦願!”


    眾將聞之,紛紛離席而起,彼此相爭,絲毫不讓。


    郭嘉一笑,在諸將麵上掃過,正思量人選之時,心中忽然一動。


    抬眼望向縣寺之外,眼見視線受阻,郭嘉未有半分遲疑,當即快步離堂而出,抬頭仰視蒼穹。


    眾將見狀,一時盡是大為驚疑。


    曹操急忙示意眾將止聲。


    郭嘉覷望片刻,但見一條黃色巨蟒,猝然消散於天際。


    而隨著此蟒之亡,冥冥之中,漢室氣運也是衰落數分。


    能有此兆者,必定是漢室宗親隕落。


    而梁國之西南方,唯有陳國劉寵、荊州劉表、益州劉璋。


    三人之中,莫非有一人身隕麽。


    “劉寵?”


    郭嘉眉頭一蹙。


    劉表、劉璋皆離兗州太遠,兗州之變化,對此二地的影響太小。


    如此算來,也唯有劉寵有幾分可能。


    但劉寵本應是在建安年間,死於張闓之手。


    如今張闓已經喪命,莫非劉寵還是沒有逃過一死麽?


    且劉寵既亡,駱俊又如何?


    “奉孝。”


    曹操、戲誌才這時也皆是走出堂來,見郭嘉眉頭大蹙,一時皆是憂心。


    郭嘉深吸一口氣,摒去繁雜之想,言簡意賅道。


    “明公。”


    “劉寵或已身死。”


    曹操、戲誌才聞之,頓時皆是大驚。


    戲誌才驚疑不定道。


    “死於非命,還是自然而亡?”


    “尚不清楚。”


    郭嘉搖搖頭,神色凝重道。


    “陳國之內,有兵馬近乎三萬數,糧秣近乎靡窮。”


    “陳王既亡,倘若駱俊亦死,郭貢便可以刺史名義,收攏陳國之兵馬,取其糧秣、武庫為己用。”


    “此乃一大變數!”


    曹操聞之,蹙眉道,


    “奉孝莫非是指此事乃郭貢所為?”


    “劉寵、駱俊,於陳國威望甚高,極為陳人擁戴。”


    “二人既亡,若郭貢獲利最大,明眼之人,皆不難看出何人逞兇。”


    “若如此,陳民豈能心服?”


    搖了搖頭,曹操言道。


    “依操看來,也唯有袁公路那廝能做出這等荒謬之事!”


    郭嘉聞之,聯想起史書所載,心中陡然生出幾分明悟,當即言道。


    “若袁公路當真參與此事,必定有兵馬聚之於陳國邊境,隻是我軍未曾察覺。”


    “明公當速速傳檄於夏侯淵、曹仁,令其等整頓兵馬,隨時兵入陳國,務必不可讓袁公路在陳國立穩根基。”


    “尚不知袁術大軍兵力幾何,故襄邑朱靈所部,亦不宜輕動。”


    “此外,明公應速速遣間者入陳,指明陳王之死,乃郭貢與袁術所共謀!”


    “軍師。”


    曹休在後突然開口,已然將郭嘉所言,盡數聽去。


    曹休麵有猶豫道。


    “此事尚未有明證!”


    郭嘉聞之,當即答道。


    “三人成虎,又何需明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鬼才郭奉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蘇饃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蘇饃饃並收藏三國之鬼才郭奉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