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元年,公元190年。


    正月。


    山東州郡起兵討董,袁紹自領車騎將軍。


    行奮武將軍曹操自陳留起兵,前往酸棗會盟。


    ……


    封丘縣,無名山道。


    “多謝諸位相救之恩,若無諸位,在下恐成刀下亡魂矣。”


    望著不遠處的數具山賊屍體,郭嘉心有餘悸之餘,亦是不免感到幾分疑惑。


    自其因一本奇書穿越以來,他早已將書中所記載的奇門遁甲之術習練精通。


    知陰陽,曉天文,尤擅趨吉避兇。


    值此亂世,他之所以敢獨身一人在外遊學,便是倚仗於此。


    今日出行之前,他還特意占卜了一番。


    卦象顯示,此行理當“得償所願”。


    既如此,又為何會遭遇這夥山賊,險致殺身之禍?


    “不必多禮。”


    在郭嘉身前,立有十餘人。


    為首之人身長七尺,細眼長髯,體量雖然不高,氣度卻是不凡。


    其人手撫頜下長髯,笑道。


    “你這士子倒是膽大任俠,無有隨從護衛,也敢來此荒山。”


    “如今戰亂將起,地方不寧,還是早日歸家去吧。”


    郭嘉聞言,整了整衣服,恭恭敬敬的又是俯身一禮。


    “恩公所言極是。”


    看著此人的相貌,郭嘉腦中忽然想起曆史上的一段描述。


    細眼長髯,容貌短小。


    莫非“得償所願”應在此處?


    他心中狐疑,於是開口問道。


    “在下潁川郭奉孝。”


    “我觀恩公氣度非凡,定非常人,敢問恩公名姓?”


    “郭奉孝?足下莫非陽翟郭氏之後?”那人麵色微異。


    郭嘉搖了搖頭,不卑不亢道。


    “不瞞恩公,在下一介寒士,雖與郭氏同姓,實無淵源。”


    東漢以降,世人多重出身,門第,寒門子弟不僅入仕艱難,而且多受歧視。


    在外遊學多年,郭嘉可謂深有體會。


    “某姓曹,名操,字孟德。”


    果然。


    郭嘉暗暗吸了口氣。


    既至此世,無論是出於公心還是私意,他都不願隨波逐流。


    而良臣擇主而事。


    魏武氣度,著實讓他心折。


    但他深知自己並非曆史上那個鬼才郭奉孝,雖有奇術在身,卻難稱算無遺策。


    若是因他一人之故,而禍及三軍,又於心何安?


    正是因為這點,他才長年在外遊學。


    除了增長見聞外,便是親曆那些地形險要處。


    縱觀山川河嶽,摹其文本,畫其圖冊,以免日後出謀劃策時有紙上談兵之嫌。


    “恩公莫非就是棒打蹇碩,孤身刺董、首倡義軍的曹將軍?”郭嘉故作驚訝。


    “哦?足下也曾聽說過某的名聲嗎?”


    曹操雙目一亮,甚覺欣慰。


    此時的他,可不是後來鞭笞天下的魏武帝。


    因其為宦官之後,無論是士林清議,還是世間名望,都遠遠稱不上一流。


    “將軍忠義之名,海內皆知。”


    郭嘉言語懇切。


    “嘉雖隻是一弱冠士子,亦是神往已久。”


    “今日得見將軍,足慰平生。”


    “哈哈哈哈——”


    曹操心懷大暢,不覺撫須而笑。


    待曹操笑罷,郭嘉問道。


    “將軍此行可是為討董而來?”


    “正是。”曹操點了點頭。


    “將軍一心為國,又救我性命,值此大事將起之時,我本當相助將軍,以成大事。”


    “奈何在下另有它事在身,需盡快趕迴潁川。”


    “失禮之處,還望將軍海涵。”


    見郭嘉露出一臉為難的模樣,曹操心中暗暗發笑。


    此番討董,山東諸侯合兵十餘萬。


    其中謀臣如雨,猛將如雲。


    眼前士子不過弱冠之齡,究竟有何倚仗,就敢說助他成就大事?


    不等曹操開口,他身側的夏侯惇就率先忍不住,喝道。


    “小子安敢置此大言?”


    “今諸侯合兵不下十萬,精兵良將無數,大軍所到之處,群賊束手。”


    “又何需你一手無縛雞之力的士子相助?”


    “君乃何人?”郭嘉望向夏侯惇。


    “吾譙縣夏侯惇是也。”


    郭嘉輕聲一聲,從容不迫道。


    “薑子牙不過一老叟,卻能興周八百餘年。”


    “張子房亦隻是一亡國士人,但能旺漢四百載。”


    “嘉雖不才,卻也不願讓古人專美於前。”


    此話一落,諸人皆是麵露詫異。


    便是曹操,亦不免再三打量了郭嘉幾眼。


    “潁川士子,都如你這般,好發狂言嗎?”


    夏侯惇先是驚異,而後卻是冷哼一聲,滿臉不以為然。


    兵祖薑子牙,留侯張子房,皆為數百年難得一出的人物。


    眼前人竟敢自比此二人,當真狂妄至極。


    郭嘉不再多言,衝著曹操拱了拱手。


    “還請將軍在此稍待片刻。”


    “嗯?”


    曹操一愣,隨即便見郭嘉徑直走向了一旁的馬車之中。


    片刻之後,手握數個錦囊而迴。


    “將軍此行,可依錦囊之計行事,或可助將軍一臂之力“。


    “足下莫不是在說笑。”


    曹操越發驚異,難以理解。


    他也不是沒見過謀士獻策,但哪裏有這種獻策的?


    此人當真不是在消遣自己?


    “自然不是。”


    郭嘉搖了搖頭,對曹操毫不掩飾的懷疑神情視若不見,溫聲言道。


    “左右不過是數個錦囊而已,成則罷了。”


    “便是不成,將軍也不損失什麽,又有何慮?”


    “好吧,那某就多謝足下饋贈之恩了。”


    曹操伸手就要接過錦囊,孰料郭嘉這時卻忽然收迴了手,略顯遲疑。


    “怎的?莫不是擔心言錯出醜?”夏侯惇在旁哂笑道。


    “非也。”


    郭嘉搖頭,看著曹操,認真叮囑道。


    “將軍還需答應在下,時機未到之時,切勿擅自開啟。”


    “否則錦囊失效事小,影響將軍討董事大。”


    曹操麵色古怪的點了點頭。


    “某應下了。”


    “故作玄虛。”


    夏侯惇愈發不耐,隻覺郭嘉與那些神神叨叨的江湖術士沒有區別。


    也罷,左右不過數月時間。


    倒時若是這什麽錦囊一事都未言中,他定要讓郭嘉好看。


    “曹將軍,在下告辭了。”


    再次朝著曹操一拱手,郭嘉轉身迴到馬車上。


    斜靠著車轅,他從腰側取出那本奇書,隨手翻閱。


    “嘎吱嘎吱。”


    老馬識途,慢悠悠的拉著馬車前進。


    片刻功夫後,便消失在曹操一行人的視線之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鬼才郭奉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蘇饃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蘇饃饃並收藏三國之鬼才郭奉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