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賢,自然不會傻到,承認他是一個欺上瞞下的人了。


    所以,他立馬否認道:“皇上,奴婢之心,天地可鑒呀!”


    “行了!”


    朱由校說道:“每次有人彈劾你,你就天地可鑒天地可鑒的,你的心思,朕還不知道?不過,朕知道也沒用。這一次呀,是老師生你的氣,所以你還得想個辦法,讓老師息怒才是!”


    “是,是!”魏忠賢連連點頭,然後說道:“皇上,其實奴婢之心天地可鑒,並不是一句空話。就是袁大人那邊,奴婢也可以這樣說。因為之前袁大人上疏山西糧食告急,奴婢可並沒有置若罔聞呀!為此,奴婢還撤了戶部的尚書,然後又提拔了葉紹袁為戶部侍郎。而這個葉紹袁之所以能夠當上戶部侍郎,是因為他能夠弄到那八十萬石糧食,送往山西支援袁大人……皇上若是不信,那葉紹袁現在就在禦花園外,皇上可以召他前來相見!”


    “哦?”朱由校笑道:“看來,這一次真是老師冤枉你了!讓他進來……”


    葉紹袁和毛一鷺得到傳召,才能入內麵聖。


    “吏部尚書毛一鷺……”


    “戶部侍郎葉紹袁……”


    二人見了朱由校,便行大禮,一同拜道:“見過皇上!”


    “二位卿家平身!”朱由校手掌向上虛抬一下,然後見到毛一鷺和葉紹袁二人的相貌。看到毛一鷺的時候,朱由校沒有什麽表示,見到葉紹袁之後,朱由校笑道:“好一個戶部侍郎!葉愛卿……”


    “臣在!”葉紹袁連忙迴應。


    朱由校問道:“方才,魏公公告訴朕,說你已經籌備到了八十萬石糧食,送往山西了,此事是否屬實呀?”


    看來,朱由檢這個家夥是典型的一根筋,啥事都直來直去的問。


    這樣問,葉紹袁他就算沒有糧食運過去,可是當著朱由校和魏忠賢的麵,他也不敢說沒有呀!


    葉紹袁自然迴應:“是的!”


    朱由校點點頭,信了。


    這倒不是他天真,因為他是皇上,他向別人問話,別人不管怎麽迴答,那是別人的事情。


    將來,若是沒有這麽多糧食送到山西去,袁可立再寫奏折來,那今日葉紹袁說的話,就是欺君之罪。


    這個罪名,別說是葉紹袁,就是魏忠賢也承受不起!


    後果這麽嚴重,朱由校不相信他的臣子,敢欺騙他!


    其實不止是朱由校,古往今來,困足於深宮之中的皇帝,想朱由校這樣對臣子們說的話深信不疑的,也有不少。


    這也是,為什麽古往今來,有那麽多小人能夠得誌的原因。


    皇帝一天到晚待在宮裏頭,對外麵的事情又怎麽能知道呢?畢竟皇帝也隻是皇帝,也是人,不是神仙,不能掐,也不能算!


    他們想要知道宮外發生了什麽,還得靠身邊的人告訴他才能知道。


    這樣,就給了那些小人機會。


    更何況像魏忠賢這樣的小人,整個朝廷都成了他的一言堂,想要欺瞞天啟皇帝,自然更加容易了。


    葉紹袁見著了皇上,他的心裏也非常激動。


    這可是皇帝呀!


    自皇帝登基之後,便效仿他的父親不上朝,不麵見自己的臣子,以致一班老臣被迫害的遭受迫害,被放逐的放逐。因為皇帝不問朝政,放任閹黨壯大勢力,與東林黨朝爭,寫就了一部血淚史,多少東林黨的先輩,苦苦哀求要見皇帝一麵而求天不應,求地不靈?


    現在,他葉紹袁居然有機會,站在皇帝的麵前。


    葉紹袁的心情激動,同時也複雜。


    他多麽想,就趁著這個機會,當著皇帝的麵揭露魏忠賢的種種惡行,可是……話到嘴邊,葉紹袁又不禁想起自己的夫人和孩子……


    一家人,若是因為他一時衝動,而得罪了魏忠賢,恐怕全部都將死無葬身之地!


    再者,從之前皇帝與魏忠賢的談話來看,魏忠賢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還是難以撼動的!


    所以,葉紹袁思考一番,隻得忍住!


    可是,他欲言又止的神情,卻被朱由校看在了眼裏,於是朱由校問道:“你似乎,還有話要和朕說?”


    “是!”


    葉紹袁反應極快,連忙改口說道:“臣葉紹袁啟奏皇上,這一次袁大人上疏,其意不止是為山西籌糧,而是憂患民生……秦川一帶,百姓民不聊生久矣,以致賊寇勢大,還請皇上與魏公公早坐定奪才是!至於微臣,既然居戶部侍郎之位,也不能在一邊旁觀。微臣想盡辦法,已經聯絡了我大明水師買辦兼廈門水師提督鄭芝龍,務必在年內再運送一批糧食北上,以解西涼百姓燃眉之急!”


    “哦?”朱由校聞言大喜,甚至有些震驚,他看了看魏忠賢。


    這個時候,魏忠賢就有些尷尬了,他不禁地葉紹袁提醒道:“葉大人,這可是皇宮,當著皇上的麵,你可別胡亂說話。若是到時候,沒有糧食運過來,便要追究你了!”


    葉紹袁連忙說道:“魏公公請放心,此事乃是下官的小婿蘇景寫信承諾於下官的,所以下官敢在皇上的麵前打包票!”


    毛一鷺也幫忙說道:“皇上、魏公公,此事確實屬實。蘇景此子,實乃是我大明的福星。皇上或許忘了,正是因為蘇景,江淮大旱才能安然無恙地渡過。而且朝廷這一次招安鄭芝龍,此人所立下的功勞也不小!這一次運送到山西的八十萬石糧食,便是此人從南洋購買,再與荷蘭人的艦隊對峙,才運送到揚州轉而北上的!蘇景曾經斷言,我大明隻要有鄭芝龍在,便可保海晏河清,甚至還能從南洋諸國,每年都運來不少的糧食。若果真如此,那我大明將來,便不懼天災,百姓也不會餓死了!”


    “鄭芝龍、蘇景……”


    朱由校沉吟道:“這個蘇景,莫不就是現在輔政朕的皇弟,在江淮總覽軍權的南京錦衣衛指揮使?”


    “不錯,正是此人!”毛一鷺點頭。


    其實,他和葉紹袁這一次進宮來,就是來皇上麵前,故意提起蘇景這個名字的。


    不管怎麽說,也讓皇帝先對蘇景耳熟一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之逐鼎江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衫半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衫半濕並收藏明末之逐鼎江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