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柔鄉裏鴛鴦被,一擲千金為紅顏。
秦淮風月,揚州歡場,這裏,過的是紙醉金迷的生活。
其實,像劉廷元這種,為一個女子一擲千金的事情,在揚州並不少見。
哪怕是處於天災時期,也還是有一些權貴之人,能夠做到這一點的。
畢竟揚州,乃是江南第一重鎮,這裏的繁榮由來已久。
相比之下,西邊的陝西外帶秦川、西涼之地,同樣遭受著天災的肆虐,卻和蘇景治下的江淮,是兩幅截然不同的境地。
這邊,江淮的百姓,因為蘇景的原因,至少已經有糧食糊口了,而且旱災已經挺了過去,來年便能從事生產,因為江淮地區已經下雨了。
可是在西邊一帶,卻依舊遭逢久旱,土地都裂開了,百姓民不聊生,而且四處禍亂並起。
最要命的,是轉眼已經十一月,西北早已經迎來了嚴寒。
這個冬天,無疑是白骨累累的一個冬天。
在生存不下去的情況之下,百姓還會遵守君權神授的信仰,繼續忠心於朝廷嗎?
很顯然,不會!
所以,越來越多的人,為了生存,而加入到了反對朝廷的隊伍之中。
就這樣,叛軍形成了,而且聲勢越來越浩大。
聲勢浩大的起義軍,割據了陝西榆林一帶,號為三十六營,眾推王自用為盟主。
這個號稱王和尚的盟主,與高迎翔等人一起,聚眾二十餘萬,一路東進,謀劃著進攻山西。
隻不過,山西現在主政的人是袁可立,對於這個口碑極佳的官員,王自用等人不忍心采取特殊的手段對待,並且還希望袁可立能夠一起加入他們。
曆史的進程,終於在蘇景這隻小蝴蝶的煽動下,開始了最大的一個變化。
原本,這支起義軍是要到兩年之後,等天啟皇帝駕崩,才會起義的。
可是因為蘇景的原因,導致江淮的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首先是蘇景公開抨擊晉商,揭露了他們醜陋的行徑,然後袁可立被推到了山西……
袁可立官聲極佳,因為他的到來,讓王自用這些人生怕經過他的治理,會讓山西安定下來。
所以,這些人隻得鋌而走險,提前起事。
二十萬大軍,開始謀劃渡過汾水,進軍沁水,從而包圍晉城。
可是,他們的想法也太過天真了,居然還想著能勸降袁可立,讓這個當今皇帝的老師,加入到他們的陣營之中。
袁可立自然不應,並且還迴信大罵王自用等人枉顧君臣天命,破壞綱紀建設,措辭激烈,甚至還引用了《正氣歌》、《過零丁洋》等南宋末年文天祥的詩歌來迴應他們。
然後,袁可立將此事上奏。
在奏折中,袁可立終於忍不住了,對皇帝質問:此陛下之家天下,陛下尚理否?而忠賢之流,上欺天子、下降黎民,堵塞民情、粉飾太平,其罪當誅!
見到袁可立的奏折之後,正好是魏忠賢想盡辦法,在給袁可立的山西籌糧。
這樣一封奏折入眼,魏忠賢差一點沒氣得背過去。
然後,魏忠賢對身邊的毛一鷺說道:“雜家……雜家何曾欺上瞞下,粉飾太平?袁可立這老賊,分明就是在汙蔑雜家!”
毛一鷺聽了,說道:“魏公公息怒,要不然……下官明日便安排人上疏,彈劾袁可立,斷然不至於讓皇上因為這道奏折,對魏公公有所懷疑!”
“胡鬧,你瘋了嗎?”魏忠賢大驚,望著毛一鷺沉吟許久,最後還是搖搖頭,帶著一絲哭腔說道:“不是雜家舍不得那老賊,而是雜家也擔心呐!若真像那老賊所說,叛軍聚眾數十萬,聲勢浩大,那這個時候,還有誰能比他袁可立坐鎮山西,更加讓人放心的?不行,雜家得趕緊進宮去,麵見聖上……”
然後,魏忠賢讓毛一鷺找來葉紹袁,二人隨著魏忠賢一道進宮,來見皇上。
喊葉紹袁過來,是讓他幫魏忠賢作證的,因為這個時候,葉紹袁在托病推辭之後,又因為京城的官員們無力籌糧,而被魏忠賢請出來擔任戶部侍郎,暫時攝尚書之政。
而魏忠賢起用葉紹袁的原因,就是要他盡快給山西運送糧食過去。
葉紹袁也確實籌備到了糧食,並且已經在往山西的運送途中。
隻要這批糧食到了,相信這個冬天,袁可立在山西還是能挺過去的!
進到宮門裏,魏忠賢打聽到了皇上在禦花園中,忙著做他的木工,便領著二人一路奔走而來,隔著老遠魏忠賢便開始哭了起來,一路哭著喊著皇上。
天啟皇帝,當時其實年齡並不大,適才二十左右。
聽到魏忠賢一路大哭,這個喜歡做木工的皇帝便心煩了,將手裏的木頭丟在一邊,對左右問道:“何人在宮內喧嘩,沒個規矩!”
“皇上,是奴婢呀!”魏忠賢哭著爬著,來到了天啟皇帝的麵前。
“哦,是你呀!”天啟皇帝問道:“你哭什麽?”
魏忠賢哭訴道:“皇上,奴婢冤枉,冤枉呀!”
然後,他的屬下交給天啟皇帝,來自袁可立的奏折。
“老師又來奏折了?”天啟皇帝最不喜歡的,就是批閱奏折,所以他把批紅權都給了魏忠賢,把這大明的天下,當成一個家來治理。他自己做起了什麽事情都不管的老爺,而把魏忠賢當成了他的管家……
皇帝做到這個份上,確實是有夠不靠譜的。
但是,還好天啟皇帝並不是一個徹徹底底的無道之君,至少他還知道尊師重道,像他老師的奏折來了,還是會看個仔細的。
看完了奏折,天啟皇帝終於知道魏忠賢為什麽哭了,便笑道:“原來如此……你起來罷,朕隻問你一句,你如實迴答!老師奏疏中所言,是否屬實呀?”
居然這樣問……
隔著圍牆的葉紹袁,聽到皇上的話,不禁暗暗搖頭。
你這樣問魏忠賢,他又不是傻子,難道還會迴答正是這樣嗎?
那魏忠賢可就太蠢了!
不過,皇帝的語氣,和他說的話,也證明了一點,那就是魏忠賢在皇帝這邊得到的寵信,暫時還是無人可以替代的!
秦淮風月,揚州歡場,這裏,過的是紙醉金迷的生活。
其實,像劉廷元這種,為一個女子一擲千金的事情,在揚州並不少見。
哪怕是處於天災時期,也還是有一些權貴之人,能夠做到這一點的。
畢竟揚州,乃是江南第一重鎮,這裏的繁榮由來已久。
相比之下,西邊的陝西外帶秦川、西涼之地,同樣遭受著天災的肆虐,卻和蘇景治下的江淮,是兩幅截然不同的境地。
這邊,江淮的百姓,因為蘇景的原因,至少已經有糧食糊口了,而且旱災已經挺了過去,來年便能從事生產,因為江淮地區已經下雨了。
可是在西邊一帶,卻依舊遭逢久旱,土地都裂開了,百姓民不聊生,而且四處禍亂並起。
最要命的,是轉眼已經十一月,西北早已經迎來了嚴寒。
這個冬天,無疑是白骨累累的一個冬天。
在生存不下去的情況之下,百姓還會遵守君權神授的信仰,繼續忠心於朝廷嗎?
很顯然,不會!
所以,越來越多的人,為了生存,而加入到了反對朝廷的隊伍之中。
就這樣,叛軍形成了,而且聲勢越來越浩大。
聲勢浩大的起義軍,割據了陝西榆林一帶,號為三十六營,眾推王自用為盟主。
這個號稱王和尚的盟主,與高迎翔等人一起,聚眾二十餘萬,一路東進,謀劃著進攻山西。
隻不過,山西現在主政的人是袁可立,對於這個口碑極佳的官員,王自用等人不忍心采取特殊的手段對待,並且還希望袁可立能夠一起加入他們。
曆史的進程,終於在蘇景這隻小蝴蝶的煽動下,開始了最大的一個變化。
原本,這支起義軍是要到兩年之後,等天啟皇帝駕崩,才會起義的。
可是因為蘇景的原因,導致江淮的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首先是蘇景公開抨擊晉商,揭露了他們醜陋的行徑,然後袁可立被推到了山西……
袁可立官聲極佳,因為他的到來,讓王自用這些人生怕經過他的治理,會讓山西安定下來。
所以,這些人隻得鋌而走險,提前起事。
二十萬大軍,開始謀劃渡過汾水,進軍沁水,從而包圍晉城。
可是,他們的想法也太過天真了,居然還想著能勸降袁可立,讓這個當今皇帝的老師,加入到他們的陣營之中。
袁可立自然不應,並且還迴信大罵王自用等人枉顧君臣天命,破壞綱紀建設,措辭激烈,甚至還引用了《正氣歌》、《過零丁洋》等南宋末年文天祥的詩歌來迴應他們。
然後,袁可立將此事上奏。
在奏折中,袁可立終於忍不住了,對皇帝質問:此陛下之家天下,陛下尚理否?而忠賢之流,上欺天子、下降黎民,堵塞民情、粉飾太平,其罪當誅!
見到袁可立的奏折之後,正好是魏忠賢想盡辦法,在給袁可立的山西籌糧。
這樣一封奏折入眼,魏忠賢差一點沒氣得背過去。
然後,魏忠賢對身邊的毛一鷺說道:“雜家……雜家何曾欺上瞞下,粉飾太平?袁可立這老賊,分明就是在汙蔑雜家!”
毛一鷺聽了,說道:“魏公公息怒,要不然……下官明日便安排人上疏,彈劾袁可立,斷然不至於讓皇上因為這道奏折,對魏公公有所懷疑!”
“胡鬧,你瘋了嗎?”魏忠賢大驚,望著毛一鷺沉吟許久,最後還是搖搖頭,帶著一絲哭腔說道:“不是雜家舍不得那老賊,而是雜家也擔心呐!若真像那老賊所說,叛軍聚眾數十萬,聲勢浩大,那這個時候,還有誰能比他袁可立坐鎮山西,更加讓人放心的?不行,雜家得趕緊進宮去,麵見聖上……”
然後,魏忠賢讓毛一鷺找來葉紹袁,二人隨著魏忠賢一道進宮,來見皇上。
喊葉紹袁過來,是讓他幫魏忠賢作證的,因為這個時候,葉紹袁在托病推辭之後,又因為京城的官員們無力籌糧,而被魏忠賢請出來擔任戶部侍郎,暫時攝尚書之政。
而魏忠賢起用葉紹袁的原因,就是要他盡快給山西運送糧食過去。
葉紹袁也確實籌備到了糧食,並且已經在往山西的運送途中。
隻要這批糧食到了,相信這個冬天,袁可立在山西還是能挺過去的!
進到宮門裏,魏忠賢打聽到了皇上在禦花園中,忙著做他的木工,便領著二人一路奔走而來,隔著老遠魏忠賢便開始哭了起來,一路哭著喊著皇上。
天啟皇帝,當時其實年齡並不大,適才二十左右。
聽到魏忠賢一路大哭,這個喜歡做木工的皇帝便心煩了,將手裏的木頭丟在一邊,對左右問道:“何人在宮內喧嘩,沒個規矩!”
“皇上,是奴婢呀!”魏忠賢哭著爬著,來到了天啟皇帝的麵前。
“哦,是你呀!”天啟皇帝問道:“你哭什麽?”
魏忠賢哭訴道:“皇上,奴婢冤枉,冤枉呀!”
然後,他的屬下交給天啟皇帝,來自袁可立的奏折。
“老師又來奏折了?”天啟皇帝最不喜歡的,就是批閱奏折,所以他把批紅權都給了魏忠賢,把這大明的天下,當成一個家來治理。他自己做起了什麽事情都不管的老爺,而把魏忠賢當成了他的管家……
皇帝做到這個份上,確實是有夠不靠譜的。
但是,還好天啟皇帝並不是一個徹徹底底的無道之君,至少他還知道尊師重道,像他老師的奏折來了,還是會看個仔細的。
看完了奏折,天啟皇帝終於知道魏忠賢為什麽哭了,便笑道:“原來如此……你起來罷,朕隻問你一句,你如實迴答!老師奏疏中所言,是否屬實呀?”
居然這樣問……
隔著圍牆的葉紹袁,聽到皇上的話,不禁暗暗搖頭。
你這樣問魏忠賢,他又不是傻子,難道還會迴答正是這樣嗎?
那魏忠賢可就太蠢了!
不過,皇帝的語氣,和他說的話,也證明了一點,那就是魏忠賢在皇帝這邊得到的寵信,暫時還是無人可以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