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張可大的酒量很大很大。
晚明的釀酒技術已經頗為成熟了,蒸餾技術的發明讓酒的度數越來越高,蘇景不過是喝了兩碗,便立馬有了反應,拉著張可大胡言亂語,問道:“張大人,我有一個問……問題要請教你,張大人你是不是有個弟弟,叫做張可小呀?那你們兄弟加起來就是可大可小了,嘿嘿……”
張可大很無語,想不到蘇景的酒量居然這麽小,讓他頓時感覺沒趣。
他好意見蘇景送迴家,開門的是葉紹袁,他見到蘇景喝得爛醉,也沒說二話就讓張可大把蘇景攙扶進去。
把蘇景扶到床上,張可大便向葉紹袁告辭,葉紹袁也沒有多問,而是出來對高路虎等人說道:“夜深了,你們千戶喝醉酒就讓他在這裏休息,你們也都迴去休息吧!”
高路虎領命,還是安排了幾個人在蘇景的府中,住在外院照看。
內院中,蘇景喝醉了很不老實,還喜歡亂吐,葉紹袁沒辦法了,他明天還要一早到國子監當值,就讓葉小紈和葉小鸞來照顧蘇景,自己該睡覺睡覺去。
於是葉小紈和葉小鸞就忙活了一夜,第二天蘇景醒來的時候,發現這姐妹倆居然就躺在他的身邊睡著了,而門外正準備去國子監的葉紹袁,則是瞪著眼睛看著一幕。
不管是誰,看到自己的女兒都還沒出嫁,就和別的男子睡在一張床上,那臉色都是非常不好的。
葉紹袁還好一些,畢竟蘇景和他兩個女兒的婚事,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但也生氣,他憤怒地一甩衣袖,留下了一句話:“既然醒了,那還不快起來?你給我等著,等我中午迴來再和你算賬!”
蘇景看著葉紹袁的背影,吐了吐舌頭。
葉小紈和葉小鸞好像很累,她們還在睡覺,估計昨晚蘇景這個醉鬼把她們姐妹折騰得夠嗆。
蘇景看了看房間,很奇怪自己喝醉酒了以後這房裏居然還能這麽趕緊……後來又看到房間裏麵有水盆和毛巾等,他才知道原來是葉家姐妹已經打掃幹淨了。
爬在床前,看著這姐妹倆熟睡的樣子,蘇景心痛地替她們蓋好了被子,然後覺得身後是如此的美好……
出了房間,蘇景還想打一套組合拳來著,但頭實在是很痛,就算了。
用冷水洗了把臉,蘇景覺得頭腦清醒了一些,便迴到房裏打算擬定興建義倉的章程。
毛一鷺那邊,已經決定采納蘇景的建議,他打算力主興建義倉,並且不顧袁可立的反對擅自做主。到時候,袁可立肯定不滿,然後毛一鷺就會見袁可立阻擾興建義倉一事公諸於眾……不過這些事情,還得在蘇景離開南京,等毛一鷺籌措到了興建義倉的啟動資金之後,才會發生。
到那個時候,袁可立說要麵對的局麵估計就困難了,蘇景他也有些擔心,到時候他們不在,毛一鷺和李實會把事情做得太過火。
同時蘇景也擔心袁可立的心理素質,萬一他的心理素質太差,被百姓噴了一頓之後就來個上吊自殺,那蘇景他豈不是真的陷害了一個大大的忠良?
這些事情,蘇景都沒有多想。
現在到了這樣的地步,蘇景他也知道自己已經沒有了退路。
退,又能往哪裏退呢?
辭官迴家,反正現在也已經撈了不少錢財,可是……一旦蘇景辭官,且不說他得罪的那些人不會放過他,就連周順昌自殘的一番心意,蘇景也等於是辜負了。
所以蘇景沒得退,隻能繼續向前!
“石仙公,對不住了啊!”蘇景暗暗歎息著,然後在書桌前麵開始擬定興建義倉的章程。
蘇景的列出的重點,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義倉要在各縣兵馬司的直屬範圍之內,受兵馬司保護但是兵馬司卻沒有使用的權利,義倉直接歸各地官署長官管理。
第二,義倉周邊的環境相對來說要偏僻、幹淨,以免閑雜人等都可以隨時接觸到。
第三,義倉募捐所獲得的糧食,均必須向外公開,每一座義倉都設立記錄功績的石碑,以方便查驗倉內存儲的糧食是否有誤。
第四,建造義倉的時候,要加築一道圍牆在外麵,其中派兵馬守護以免災情爆發的時候,有人故意擾亂秩序搶劫義倉。
第五,對於凡是踴躍向義倉捐獻糧食而且數量巨大的鄉紳,官府必須嘉獎,至於具體的嘉獎方式,則是由商議之後再決定。當然,有獎便有懲,但凡發現有損害義倉安全或者從義倉謀利的人,必須嚴懲不貸,特別是利用義倉謀利的官員,則罪加一等!
列出以上五條要點,然後蘇景又開始寫詳細的義倉辦事流程,提出一些他個人在管理義倉方麵的見解。
比如蘇景提議義倉的管理采用輪換製,在各州、府、縣設立官職,然後這些官職由南京派人擔任,但不是固定的,半個月調換一次,在義倉調換管理人員的期間,必須得有當地長官親自前往清點才能交接。
要是能夠坐到這些,基本上就可以保證義倉不會淪為某些人牟利的工具了。
當然,興建義倉不是難事,管理也可以采用更加科學的方法,難就難在義倉能不能籌措到足夠的糧食。
晚明的江南,是非常繁華的。
蘇杭富甲天下,揚州更是大明的經濟重鎮,相信要這兩地的鄉紳富人捐獻錢財不是難事,最難的還是如何把這些銀子也變成糧食。
等天災發生的時候,銀子可不能填飽肚子呀!
所以,蘇景也在章程中提議,趁早在四月份就開始前往湖廣江浙之地購買糧食,這和之前袁可立想到辦法一樣。
但蘇景卻還提出了一條,那就是海路!
這是袁可立之前沒有想到的,不是他想不到,而是他不敢想。
這個時候,台灣海峽還被荷蘭人占據著,大明的水師雖然剛剛在澎湖打敗了荷蘭人的艦隊,但明王朝無心在海上爭霸,所以也沒有見荷蘭人打得很徹底,現在的海域,還大多數都被東印度公司占據著,所以袁可立沒有去想這條路。
但蘇景卻想到了,他甚至還想到了,將來在招安鄭芝龍之後,便立即讓鄭芝龍利用他和荷蘭人的關係,到南洋去購買糧食。
等到這個危機渡過了,再讓鄭芝龍趕跑荷蘭人,同時開始對台灣大開發,讓內陸中許多餓肚子的百姓遷徙過去……
晚明的釀酒技術已經頗為成熟了,蒸餾技術的發明讓酒的度數越來越高,蘇景不過是喝了兩碗,便立馬有了反應,拉著張可大胡言亂語,問道:“張大人,我有一個問……問題要請教你,張大人你是不是有個弟弟,叫做張可小呀?那你們兄弟加起來就是可大可小了,嘿嘿……”
張可大很無語,想不到蘇景的酒量居然這麽小,讓他頓時感覺沒趣。
他好意見蘇景送迴家,開門的是葉紹袁,他見到蘇景喝得爛醉,也沒說二話就讓張可大把蘇景攙扶進去。
把蘇景扶到床上,張可大便向葉紹袁告辭,葉紹袁也沒有多問,而是出來對高路虎等人說道:“夜深了,你們千戶喝醉酒就讓他在這裏休息,你們也都迴去休息吧!”
高路虎領命,還是安排了幾個人在蘇景的府中,住在外院照看。
內院中,蘇景喝醉了很不老實,還喜歡亂吐,葉紹袁沒辦法了,他明天還要一早到國子監當值,就讓葉小紈和葉小鸞來照顧蘇景,自己該睡覺睡覺去。
於是葉小紈和葉小鸞就忙活了一夜,第二天蘇景醒來的時候,發現這姐妹倆居然就躺在他的身邊睡著了,而門外正準備去國子監的葉紹袁,則是瞪著眼睛看著一幕。
不管是誰,看到自己的女兒都還沒出嫁,就和別的男子睡在一張床上,那臉色都是非常不好的。
葉紹袁還好一些,畢竟蘇景和他兩個女兒的婚事,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但也生氣,他憤怒地一甩衣袖,留下了一句話:“既然醒了,那還不快起來?你給我等著,等我中午迴來再和你算賬!”
蘇景看著葉紹袁的背影,吐了吐舌頭。
葉小紈和葉小鸞好像很累,她們還在睡覺,估計昨晚蘇景這個醉鬼把她們姐妹折騰得夠嗆。
蘇景看了看房間,很奇怪自己喝醉酒了以後這房裏居然還能這麽趕緊……後來又看到房間裏麵有水盆和毛巾等,他才知道原來是葉家姐妹已經打掃幹淨了。
爬在床前,看著這姐妹倆熟睡的樣子,蘇景心痛地替她們蓋好了被子,然後覺得身後是如此的美好……
出了房間,蘇景還想打一套組合拳來著,但頭實在是很痛,就算了。
用冷水洗了把臉,蘇景覺得頭腦清醒了一些,便迴到房裏打算擬定興建義倉的章程。
毛一鷺那邊,已經決定采納蘇景的建議,他打算力主興建義倉,並且不顧袁可立的反對擅自做主。到時候,袁可立肯定不滿,然後毛一鷺就會見袁可立阻擾興建義倉一事公諸於眾……不過這些事情,還得在蘇景離開南京,等毛一鷺籌措到了興建義倉的啟動資金之後,才會發生。
到那個時候,袁可立說要麵對的局麵估計就困難了,蘇景他也有些擔心,到時候他們不在,毛一鷺和李實會把事情做得太過火。
同時蘇景也擔心袁可立的心理素質,萬一他的心理素質太差,被百姓噴了一頓之後就來個上吊自殺,那蘇景他豈不是真的陷害了一個大大的忠良?
這些事情,蘇景都沒有多想。
現在到了這樣的地步,蘇景他也知道自己已經沒有了退路。
退,又能往哪裏退呢?
辭官迴家,反正現在也已經撈了不少錢財,可是……一旦蘇景辭官,且不說他得罪的那些人不會放過他,就連周順昌自殘的一番心意,蘇景也等於是辜負了。
所以蘇景沒得退,隻能繼續向前!
“石仙公,對不住了啊!”蘇景暗暗歎息著,然後在書桌前麵開始擬定興建義倉的章程。
蘇景的列出的重點,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義倉要在各縣兵馬司的直屬範圍之內,受兵馬司保護但是兵馬司卻沒有使用的權利,義倉直接歸各地官署長官管理。
第二,義倉周邊的環境相對來說要偏僻、幹淨,以免閑雜人等都可以隨時接觸到。
第三,義倉募捐所獲得的糧食,均必須向外公開,每一座義倉都設立記錄功績的石碑,以方便查驗倉內存儲的糧食是否有誤。
第四,建造義倉的時候,要加築一道圍牆在外麵,其中派兵馬守護以免災情爆發的時候,有人故意擾亂秩序搶劫義倉。
第五,對於凡是踴躍向義倉捐獻糧食而且數量巨大的鄉紳,官府必須嘉獎,至於具體的嘉獎方式,則是由商議之後再決定。當然,有獎便有懲,但凡發現有損害義倉安全或者從義倉謀利的人,必須嚴懲不貸,特別是利用義倉謀利的官員,則罪加一等!
列出以上五條要點,然後蘇景又開始寫詳細的義倉辦事流程,提出一些他個人在管理義倉方麵的見解。
比如蘇景提議義倉的管理采用輪換製,在各州、府、縣設立官職,然後這些官職由南京派人擔任,但不是固定的,半個月調換一次,在義倉調換管理人員的期間,必須得有當地長官親自前往清點才能交接。
要是能夠坐到這些,基本上就可以保證義倉不會淪為某些人牟利的工具了。
當然,興建義倉不是難事,管理也可以采用更加科學的方法,難就難在義倉能不能籌措到足夠的糧食。
晚明的江南,是非常繁華的。
蘇杭富甲天下,揚州更是大明的經濟重鎮,相信要這兩地的鄉紳富人捐獻錢財不是難事,最難的還是如何把這些銀子也變成糧食。
等天災發生的時候,銀子可不能填飽肚子呀!
所以,蘇景也在章程中提議,趁早在四月份就開始前往湖廣江浙之地購買糧食,這和之前袁可立想到辦法一樣。
但蘇景卻還提出了一條,那就是海路!
這是袁可立之前沒有想到的,不是他想不到,而是他不敢想。
這個時候,台灣海峽還被荷蘭人占據著,大明的水師雖然剛剛在澎湖打敗了荷蘭人的艦隊,但明王朝無心在海上爭霸,所以也沒有見荷蘭人打得很徹底,現在的海域,還大多數都被東印度公司占據著,所以袁可立沒有去想這條路。
但蘇景卻想到了,他甚至還想到了,將來在招安鄭芝龍之後,便立即讓鄭芝龍利用他和荷蘭人的關係,到南洋去購買糧食。
等到這個危機渡過了,再讓鄭芝龍趕跑荷蘭人,同時開始對台灣大開發,讓內陸中許多餓肚子的百姓遷徙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