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周元,出了嶗山後往西北而去,特意繞開了京城方向,卻還是被長公主截住了。
“道友隨時能算到我在哪?”
“妾身神通為心有靈犀,無有敵意的情況下,能照應所思之人的蹤跡。可惜,此法於鬥法無益,無法以之縱橫天下。”
“我讀朝廷會要,讀到天君昔年以一乞兒之身,散修之徒,卻能扶搖直上,外抗妖廷,內討不服,成就亙古未有之大業,開創五百年修行盛世,更能造化熒惑星一世界。”
“如此人物,雖僅於紙墨,卻彷如常駐心間。隻恨平陽不能生於彼世,追隨天君。”
“長公主有話直說,不必拐彎抹角,至於天君,你們都在會要上將他斥為邪魔妖師了,還何必如此。”
“這……實在是昔日政治需要,妾身今日所要問的就是,造化道重立山門,是準備從南海進入神州了嗎?”
“公主想聽真話還是假話?”
“都想。”
“臨來之前,道主對此事也有所論述,隻是,此乃我造化道根本機密,公主隨便兩句就想聽也未免太便宜了吧。”
“此事我往日在道主身邊端茶遞水時也有所耳聞,此次隻是想再三確認而已,道友需要什麽?”
“一瓶空青石乳。”
“倒是不多,可以,兩刻鍾後就會送來,道友請講。”
“我造化道重立山門的意思很簡單,從此之後,我等隻做一個單純的修行門派,不再插手世間紛爭,遠避南海,安心修行。”
朱平陽聽了,點點頭,道:“既然如此,那我希望朝廷與造化道能重修舊好。”
“那要看朝廷的行動了,至少在我看來,朝廷可從來沒給我們造化道什麽好臉色。”
“請放心。往日對道友多有得罪,我也代父皇給道友致歉。”朱平陽對著周元盈盈一禮。
周元受了,轉而問起了另外一個問題:“長公主,那諸天星鬥陣之事進行的如何了?”
“剛剛起了個頭,要調整每一處靈氣節點,又要小心不能牽連到吸納星光,想快也快不起來。”
周元點點頭,不再說話,轉而思索起朱平陽剛才說的心有靈犀的神通。
大概是她常年居於人心叵測的深宮,她才覺醒了這樣一門類似於他心通的神通。這神通厲害就厲害在,幾乎隻要她想,這世上任何一個修士都能被找到。
至於不能有敵意之類的,周元轉念就想到了三四個,最簡單的是她自己保持沒有惡意,而後由其他人動手就行了。
又過了片刻,一頭雄駿的金雕爪子上綁著一個手指長的玉瓶飛到了朱平陽上空。
這位長公主拿下來,然後拋到周元手裏,道:“便是此物了,不知道友是否願意為我星鬥府供奉,遇到疑難時出手,當然,酬勞絕不會少於一件元神級靈物。”
“有這好事當然願意了,甚至,長公主要哪方麵消息在下也能幫著打聽打聽,隻要靈物給夠,讓我如之前那般加入巡天司也行啊。”說著,周元點了點頭,消失無蹤。
又過了半刻鍾,一道人影浮現在朱平陽身邊,問道:“公主,此人心性如何?”
“捉摸不定,如流水般,又仿佛真鑽進錢眼裏了,隻要有靈物就可以驅使。”
“不好嗎?”
“這種人讓我想起了那造化道主,仿佛你說什麽都可以,但實際上,他總有一定之規,如何折騰都跳不出去。我去了東海十多年,你認為是我改變他們多還是他們改變我多?”
“這……人總是會變的,公主這幾年功行迅速,眼界開闊了,想法有變化也是尋常。”
“影子啊,我原先也是如此認為,直到方才與這周元一席話才突然驚醒,我與造化道門人弟子區別也不大了。”
“我在去東海前,看造化天君,那是真正的梟雄,是謀定數百年而後動的陰謀家,妖師。甚至那造化道為了反對朝廷,後來的行事也幾近魔道。可是去東海待了幾年,我已經以造化道的眼光看問題了。潛移默化,潤物無聲,這才是了不起的大神通啊。”
影子沉默了片刻,才道:“我覺得剛才那周元似乎發現我了。”
“他精通幻術、遁形,傳承以難學聞名的《幻世經》,六感敏銳得不可思議,發現你才是正常的,不發現才在糊弄我。”
“罷了,不管他了,先做好手頭的事,隻要造化道不來搗亂,我等能平息星鬥大陣,我家總再能坐穩三百年的天下,其他事,以後再說吧。”說完,她也一拂袖,化為一道遁光消失在天際。
卻說周元,確實在剛才對話時發現了周圍有修士,不過,他並未在意,堂堂一國長公主,身邊沒人才是怪事。
辭別了這人,他稍稍偏了偏北,準備去香山書院,看看那位大儒,主要是他那以儒家經典為根本的修行法開發的如何了。
他這第二次前來就不用人帶路了,一路狂飆猛進,直到書院所在的那山穀前才降下身形,露麵拜訪。
這次來時,周元發覺這小小的山穀中似乎多了許多不一樣的氣息,或剛正不阿,或悲天憫人,或教化眾生,或包羅萬象,然究其本質,似乎仍在那儒之一字之中。
再次見到這位大儒時,他在看書,看的是一部《皇極經世經》,身旁還放著一卷《天心五雷真經》。
前者是前朝邵雍編著的一冊善卜算的功法以周易八卦為用,後者則是天師道根本功法之一。
不過,更令周元驚詫的是,這位竟然沒有上任zj省。
仿佛看到了他的心思,王介之開口道:“我進宮朝見陛下以後辭了此事?”
“為何?”
“陛下不願再在浙江大動幹戈,隻想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做個垂拱而治的明君。”
“嗤,刀已經舉起來了,殺了一半又收了迴去,這是嫌朝廷的威信太多了?還是當今明帝糊塗到戴幾頂高帽子就能糊弄了?”周元一聽,當即嗤笑一聲表示不屑。
“道友隨時能算到我在哪?”
“妾身神通為心有靈犀,無有敵意的情況下,能照應所思之人的蹤跡。可惜,此法於鬥法無益,無法以之縱橫天下。”
“我讀朝廷會要,讀到天君昔年以一乞兒之身,散修之徒,卻能扶搖直上,外抗妖廷,內討不服,成就亙古未有之大業,開創五百年修行盛世,更能造化熒惑星一世界。”
“如此人物,雖僅於紙墨,卻彷如常駐心間。隻恨平陽不能生於彼世,追隨天君。”
“長公主有話直說,不必拐彎抹角,至於天君,你們都在會要上將他斥為邪魔妖師了,還何必如此。”
“這……實在是昔日政治需要,妾身今日所要問的就是,造化道重立山門,是準備從南海進入神州了嗎?”
“公主想聽真話還是假話?”
“都想。”
“臨來之前,道主對此事也有所論述,隻是,此乃我造化道根本機密,公主隨便兩句就想聽也未免太便宜了吧。”
“此事我往日在道主身邊端茶遞水時也有所耳聞,此次隻是想再三確認而已,道友需要什麽?”
“一瓶空青石乳。”
“倒是不多,可以,兩刻鍾後就會送來,道友請講。”
“我造化道重立山門的意思很簡單,從此之後,我等隻做一個單純的修行門派,不再插手世間紛爭,遠避南海,安心修行。”
朱平陽聽了,點點頭,道:“既然如此,那我希望朝廷與造化道能重修舊好。”
“那要看朝廷的行動了,至少在我看來,朝廷可從來沒給我們造化道什麽好臉色。”
“請放心。往日對道友多有得罪,我也代父皇給道友致歉。”朱平陽對著周元盈盈一禮。
周元受了,轉而問起了另外一個問題:“長公主,那諸天星鬥陣之事進行的如何了?”
“剛剛起了個頭,要調整每一處靈氣節點,又要小心不能牽連到吸納星光,想快也快不起來。”
周元點點頭,不再說話,轉而思索起朱平陽剛才說的心有靈犀的神通。
大概是她常年居於人心叵測的深宮,她才覺醒了這樣一門類似於他心通的神通。這神通厲害就厲害在,幾乎隻要她想,這世上任何一個修士都能被找到。
至於不能有敵意之類的,周元轉念就想到了三四個,最簡單的是她自己保持沒有惡意,而後由其他人動手就行了。
又過了片刻,一頭雄駿的金雕爪子上綁著一個手指長的玉瓶飛到了朱平陽上空。
這位長公主拿下來,然後拋到周元手裏,道:“便是此物了,不知道友是否願意為我星鬥府供奉,遇到疑難時出手,當然,酬勞絕不會少於一件元神級靈物。”
“有這好事當然願意了,甚至,長公主要哪方麵消息在下也能幫著打聽打聽,隻要靈物給夠,讓我如之前那般加入巡天司也行啊。”說著,周元點了點頭,消失無蹤。
又過了半刻鍾,一道人影浮現在朱平陽身邊,問道:“公主,此人心性如何?”
“捉摸不定,如流水般,又仿佛真鑽進錢眼裏了,隻要有靈物就可以驅使。”
“不好嗎?”
“這種人讓我想起了那造化道主,仿佛你說什麽都可以,但實際上,他總有一定之規,如何折騰都跳不出去。我去了東海十多年,你認為是我改變他們多還是他們改變我多?”
“這……人總是會變的,公主這幾年功行迅速,眼界開闊了,想法有變化也是尋常。”
“影子啊,我原先也是如此認為,直到方才與這周元一席話才突然驚醒,我與造化道門人弟子區別也不大了。”
“我在去東海前,看造化天君,那是真正的梟雄,是謀定數百年而後動的陰謀家,妖師。甚至那造化道為了反對朝廷,後來的行事也幾近魔道。可是去東海待了幾年,我已經以造化道的眼光看問題了。潛移默化,潤物無聲,這才是了不起的大神通啊。”
影子沉默了片刻,才道:“我覺得剛才那周元似乎發現我了。”
“他精通幻術、遁形,傳承以難學聞名的《幻世經》,六感敏銳得不可思議,發現你才是正常的,不發現才在糊弄我。”
“罷了,不管他了,先做好手頭的事,隻要造化道不來搗亂,我等能平息星鬥大陣,我家總再能坐穩三百年的天下,其他事,以後再說吧。”說完,她也一拂袖,化為一道遁光消失在天際。
卻說周元,確實在剛才對話時發現了周圍有修士,不過,他並未在意,堂堂一國長公主,身邊沒人才是怪事。
辭別了這人,他稍稍偏了偏北,準備去香山書院,看看那位大儒,主要是他那以儒家經典為根本的修行法開發的如何了。
他這第二次前來就不用人帶路了,一路狂飆猛進,直到書院所在的那山穀前才降下身形,露麵拜訪。
這次來時,周元發覺這小小的山穀中似乎多了許多不一樣的氣息,或剛正不阿,或悲天憫人,或教化眾生,或包羅萬象,然究其本質,似乎仍在那儒之一字之中。
再次見到這位大儒時,他在看書,看的是一部《皇極經世經》,身旁還放著一卷《天心五雷真經》。
前者是前朝邵雍編著的一冊善卜算的功法以周易八卦為用,後者則是天師道根本功法之一。
不過,更令周元驚詫的是,這位竟然沒有上任zj省。
仿佛看到了他的心思,王介之開口道:“我進宮朝見陛下以後辭了此事?”
“為何?”
“陛下不願再在浙江大動幹戈,隻想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做個垂拱而治的明君。”
“嗤,刀已經舉起來了,殺了一半又收了迴去,這是嫌朝廷的威信太多了?還是當今明帝糊塗到戴幾頂高帽子就能糊弄了?”周元一聽,當即嗤笑一聲表示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