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培養這種真火,沒有什麽捷徑可言,隻能從心、腎、膀胱三處,不斷孕養,最後點燃這三處的法力,形成靈火,然後又經過不斷培育,最後才能形成三昧真火。
這是一個長期而枯燥的過程,更會牽扯到修士大量的練功的精力,無論從哪方麵看,都不實用,所以雖然這門神通流傳甚廣,但是真正沉下心來修行的反而無幾。
不過《幻世典》之中,有修行這門神通的一點捷徑,就是借助吞吐星光來縮短這個過程。
據說這是從《紫薇數經》之中挖掘出的法門,吸收太陽星光,助長心之火;吐納太陰星光,點燃腎之火;遍采星辰之光,來補充膀胱氣海之處的民之火。
以日月星三光助長君臣人三火,大大縮短修煉這種神通需要的時間。
更關鍵的是,星辰真火的種子他已經有了,隻需要心火和腎火成形就可以用了。
既然這麽決定了,他就打算這麽做,隻是每天修煉需要多吞吐一道太陽精氣和一道太陰月華而已,又不費多少事。
他其實還想修行一門煉體功法,補足他修煉《幻世經》導致的攻擊力不足的問題,可惜,考慮到他是個窮逼,沒有靈材,更沒有那麽多時間而作罷。
這段時間,反倒是於紅脂,不論在劍術、陣法還是修行上,都突飛猛進。
修為而言,他已經修行到了築基中期,劍法而言,有了陰陽伏魔劍這件劍類法寶的協助,他對劍術的理解也是一日千裏,如今,如果向上次一樣對付那兩個打劫的,她一個人就能揍得他們滿地找牙。
至於布陣,有白鷺洲給她不斷折騰,也慢慢步入了正軌,基礎陣法,她已經用得賊溜。
沒辦法,想什麽缺什麽的周元隻能再慢慢釀製入階靈酒,準備靈曲的培養,慢慢攢錢了。
從他築基開始,他每次釀製靈酒的量提高了一倍,每次至少釀製五十斤以上,但是種類還是老三種,沒打算新增。
這一日,剛剛過青蓮大會,他賺了一筆,正在考慮購買一個丹鼎,學習下煉丹技能的時候,總感覺這幾天太湖的氣氛不大對,不是人不對,而是整個太湖區域的環境不大對勁。
問了於紅脂,她對這個倒是沒什麽感覺,但是,她也提出,這幾日,太湖的元氣波動有點不同尋常,但具體哪裏有異樣,她不知道。
晚間,周元拿著徐霞客繪製的太湖區域地脈靈氣圖與他實際勘察出來的地脈靈氣圖做對比,一邊比,一邊想太湖元氣波動異常的事。
想到太湖水府,他突然有了一個猜想,既然自己在打水府的主意,別人呢?比如雁蕩派,他們身為地主應該更重視這裏吧。
這樣想著,他便有了點推測。
既然整個太湖區域的元氣波動都有異常,那麽,可不可以猜想,經過長時間的勘測、探索,他們已經掌握整個太湖的元氣變化規律,而由此反推出水府所在。
而現在,他們正在嚐試進入水府,隻有如此,才能解釋整個太湖區域為什麽一副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氛,因為水府可能有了新的主人,完全主宰這片區域,自然天地有感。
想到這個可能,他便沒有了興趣,因為如果真的如此的話,說明雁蕩派已經在進行最後的嚐試了。
別說他還全無頭緒,就是有頭緒,他也不敢輕舉妄動,要知道,這麽大的行動,不說金丹真人有多少出手,連元神真君說不定都在關注這裏。
一時間,他興致全消,將兩張圖疊在一起,準備存入記憶迷宮中,然後去休息。
就在他將兩張圖疊在一起的時候,靈光一閃,他忽然發現了什麽。
他連忙將兩張圖又拿到眼前,仔細看了起來,可是東看西看,卻隻看出,這兩張圖極為接近,大部分靈脈分布都是一致的,隻有少部分發生了偏離。
這幾百年,對人世或許變化巨大,但是對太湖這片天地來說,變化幾乎微不足道,如果不是水君隕落,可能靈脈不會發生任何變化。
但是他拿著這兩張圖,看來看去,都沒發現任何端倪,即使是疊在一起,也沒什麽區別。
那麽竅門在哪裏呢?剛才的感覺絕對是神魂有了發現,在提醒他。
但又看了半天,還是不得要領,他幹脆放棄,去休息了,反正即使看出來了,他也撈不到什麽好處。
第二日,當他釀酒時,拿出他那風火扇當燒火扇,拿起來扇火時,他突然發現,代表著星辰旗的那一麵,上麵的那些代表星辰的光點有些微變化。
他看了看,知道這星辰帆當年是造化天君以大法力、大神通煉製的,上麵的每一個光點代表一枚星辰,而光點的變化,代表著天上星辰運行痕跡的變化。
想到這裏,他突然明白了昨晚的靈感是怎麽迴事了。
整個太湖也是在諸天星鬥陣之下,雖然因為修士之亂及水君隕落,而導致這裏的地氣沒有被封鎖,反而在不斷釋放,但是這裏肯定還會受到諸天星鬥陣的影響隻是放開了對地脈的束縛而已。
想到這裏,他拿出一張紙,繪製了簡單的那兩張太湖區域地氣圖,疊在一起,然後放在地上,拿出那把風火扇,投影到紙上。
隨著日影移動,那風火扇上的星辰也在不斷微微變化,更重要的是,那些星辰投影到紙上,有了一個明顯的中心。
而隨著日影移動,那中心也在緩慢移動。
他哪裏還不明白,這很可能就是太湖水眼大致地移動軌跡,之所以通過風火扇的投影能找出來,這把扇子上,當初祭煉的陣法很可能也是諸天星鬥陣,隻有這樣,才能說的通。
一想到這裏,他就激動得難以自抑。
要知道,整個神州天下,幾乎都在諸天星鬥陣的覆蓋範圍,他有了徐霞客遊記,本身就占了很大便宜,如今得到了這幾乎與陣圖無異的這件法寶,其他地方的地脈變化,他隻要想,幾乎都能推演出來。
懷著這種激動,他仔細校對了方位,確定了一段時間水府的移動方位,預估了一下具體地點,然後,他就駕著靈舟往那裏而去了。
他實在難以忍住這種好奇心,要知道,這可是一個水府,更重要的是,這是他自己找出來的,就是不能進去,遠遠看看,確定下也可以啊。
他駕駛著靈舟一路向西而去,這水眼的位置時時變化,按照星辰軌跡與地脈走向共同決定,但是大體位置是在太湖中心三百裏之內。
他駕駛著靈舟到了如今水眼應該在的位置時,還隔著四二十裏,就已經有修士在前阻攔,很客氣的道:“道友見諒,前方我家長輩正在構建一個靈島,不方便通行,還請道友繞路。”
周元自然不敢說什麽,隻是點點頭,依言劃了一個大彎,繞遠去了蓬萊閣,隨意采買了一些靈物。
迴程的時候,他沒有再靠近,而是遠遠的看了看,隻是這周圍外圍有修士守護,裏麵則是陣法封鎖,什麽都看不到。
不過,他已經確定,那些家夥確實是在攻打水府。
確定了之後,他便迴了白鷺洲,然後將於紅脂叫了來,將自己的發現詳細告訴了於紅脂。
於紅脂拿過那把扇子,仔細看了看,又想了想,然後對照天上的日光晃了晃,歎道:“沒想到,名滿天下的諸天星鬥陣竟然在這裏有一份,如果明廷知道了,肯定會不惜一切代價要奪去。”
“別說那麽多廢話了,先看看太湖水府之事有沒有機會撈一把。”
“你這怎麽學的跟山大王一樣了,滿嘴黑話。”於紅脂不滿的斥責道。
“我們既然是散修,學散修做派自然再正常不過,如果還是一副大派弟子的模樣才是真的惹人疑慮。”
於紅脂情知他說的有點道理,懶得反駁,哼了一聲就算揭過了。
她拿著風火扇和太湖地脈靈氣圖,不斷在地上寫寫畫畫,最後道:“你想怎麽分一杯羹?”
“當然收益要大,風險要小,最好是沒有風險。”
於紅脂白了他一眼,沒再搭理他,隻是仔細看著那兩張圖,計算著。
她一直不眠不休地計算,直到第二天,周元出來,她才頂著一雙黑眼圈道:“算得差不多了,你看看。”
說完,繼續坐在那,看著傑作。
果然,周元拿出太湖區域的兩張地圖,再結合自己勘測的靈脈圖,然後,發現其中多了一個不斷移動的點,這就是水府的位置。
於紅脂道:“水府位置隨著星辰轉動,這是規律。”
然後又道:“進入水府,要麽直接從正門破門,要麽,可以從側門進入。”
“側門?水府之中還有側門?”
“隻是一個的比喻罷了,我們也能從中看出,水府其實不止一個簡單的房子,它其實是一個中樞,可以在其中調整太湖區域的靈脈走向。”
“同樣的,別人也能從其中出入,隻是有點麻煩罷了。”
這是一個長期而枯燥的過程,更會牽扯到修士大量的練功的精力,無論從哪方麵看,都不實用,所以雖然這門神通流傳甚廣,但是真正沉下心來修行的反而無幾。
不過《幻世典》之中,有修行這門神通的一點捷徑,就是借助吞吐星光來縮短這個過程。
據說這是從《紫薇數經》之中挖掘出的法門,吸收太陽星光,助長心之火;吐納太陰星光,點燃腎之火;遍采星辰之光,來補充膀胱氣海之處的民之火。
以日月星三光助長君臣人三火,大大縮短修煉這種神通需要的時間。
更關鍵的是,星辰真火的種子他已經有了,隻需要心火和腎火成形就可以用了。
既然這麽決定了,他就打算這麽做,隻是每天修煉需要多吞吐一道太陽精氣和一道太陰月華而已,又不費多少事。
他其實還想修行一門煉體功法,補足他修煉《幻世經》導致的攻擊力不足的問題,可惜,考慮到他是個窮逼,沒有靈材,更沒有那麽多時間而作罷。
這段時間,反倒是於紅脂,不論在劍術、陣法還是修行上,都突飛猛進。
修為而言,他已經修行到了築基中期,劍法而言,有了陰陽伏魔劍這件劍類法寶的協助,他對劍術的理解也是一日千裏,如今,如果向上次一樣對付那兩個打劫的,她一個人就能揍得他們滿地找牙。
至於布陣,有白鷺洲給她不斷折騰,也慢慢步入了正軌,基礎陣法,她已經用得賊溜。
沒辦法,想什麽缺什麽的周元隻能再慢慢釀製入階靈酒,準備靈曲的培養,慢慢攢錢了。
從他築基開始,他每次釀製靈酒的量提高了一倍,每次至少釀製五十斤以上,但是種類還是老三種,沒打算新增。
這一日,剛剛過青蓮大會,他賺了一筆,正在考慮購買一個丹鼎,學習下煉丹技能的時候,總感覺這幾天太湖的氣氛不大對,不是人不對,而是整個太湖區域的環境不大對勁。
問了於紅脂,她對這個倒是沒什麽感覺,但是,她也提出,這幾日,太湖的元氣波動有點不同尋常,但具體哪裏有異樣,她不知道。
晚間,周元拿著徐霞客繪製的太湖區域地脈靈氣圖與他實際勘察出來的地脈靈氣圖做對比,一邊比,一邊想太湖元氣波動異常的事。
想到太湖水府,他突然有了一個猜想,既然自己在打水府的主意,別人呢?比如雁蕩派,他們身為地主應該更重視這裏吧。
這樣想著,他便有了點推測。
既然整個太湖區域的元氣波動都有異常,那麽,可不可以猜想,經過長時間的勘測、探索,他們已經掌握整個太湖的元氣變化規律,而由此反推出水府所在。
而現在,他們正在嚐試進入水府,隻有如此,才能解釋整個太湖區域為什麽一副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氛,因為水府可能有了新的主人,完全主宰這片區域,自然天地有感。
想到這個可能,他便沒有了興趣,因為如果真的如此的話,說明雁蕩派已經在進行最後的嚐試了。
別說他還全無頭緒,就是有頭緒,他也不敢輕舉妄動,要知道,這麽大的行動,不說金丹真人有多少出手,連元神真君說不定都在關注這裏。
一時間,他興致全消,將兩張圖疊在一起,準備存入記憶迷宮中,然後去休息。
就在他將兩張圖疊在一起的時候,靈光一閃,他忽然發現了什麽。
他連忙將兩張圖又拿到眼前,仔細看了起來,可是東看西看,卻隻看出,這兩張圖極為接近,大部分靈脈分布都是一致的,隻有少部分發生了偏離。
這幾百年,對人世或許變化巨大,但是對太湖這片天地來說,變化幾乎微不足道,如果不是水君隕落,可能靈脈不會發生任何變化。
但是他拿著這兩張圖,看來看去,都沒發現任何端倪,即使是疊在一起,也沒什麽區別。
那麽竅門在哪裏呢?剛才的感覺絕對是神魂有了發現,在提醒他。
但又看了半天,還是不得要領,他幹脆放棄,去休息了,反正即使看出來了,他也撈不到什麽好處。
第二日,當他釀酒時,拿出他那風火扇當燒火扇,拿起來扇火時,他突然發現,代表著星辰旗的那一麵,上麵的那些代表星辰的光點有些微變化。
他看了看,知道這星辰帆當年是造化天君以大法力、大神通煉製的,上麵的每一個光點代表一枚星辰,而光點的變化,代表著天上星辰運行痕跡的變化。
想到這裏,他突然明白了昨晚的靈感是怎麽迴事了。
整個太湖也是在諸天星鬥陣之下,雖然因為修士之亂及水君隕落,而導致這裏的地氣沒有被封鎖,反而在不斷釋放,但是這裏肯定還會受到諸天星鬥陣的影響隻是放開了對地脈的束縛而已。
想到這裏,他拿出一張紙,繪製了簡單的那兩張太湖區域地氣圖,疊在一起,然後放在地上,拿出那把風火扇,投影到紙上。
隨著日影移動,那風火扇上的星辰也在不斷微微變化,更重要的是,那些星辰投影到紙上,有了一個明顯的中心。
而隨著日影移動,那中心也在緩慢移動。
他哪裏還不明白,這很可能就是太湖水眼大致地移動軌跡,之所以通過風火扇的投影能找出來,這把扇子上,當初祭煉的陣法很可能也是諸天星鬥陣,隻有這樣,才能說的通。
一想到這裏,他就激動得難以自抑。
要知道,整個神州天下,幾乎都在諸天星鬥陣的覆蓋範圍,他有了徐霞客遊記,本身就占了很大便宜,如今得到了這幾乎與陣圖無異的這件法寶,其他地方的地脈變化,他隻要想,幾乎都能推演出來。
懷著這種激動,他仔細校對了方位,確定了一段時間水府的移動方位,預估了一下具體地點,然後,他就駕著靈舟往那裏而去了。
他實在難以忍住這種好奇心,要知道,這可是一個水府,更重要的是,這是他自己找出來的,就是不能進去,遠遠看看,確定下也可以啊。
他駕駛著靈舟一路向西而去,這水眼的位置時時變化,按照星辰軌跡與地脈走向共同決定,但是大體位置是在太湖中心三百裏之內。
他駕駛著靈舟到了如今水眼應該在的位置時,還隔著四二十裏,就已經有修士在前阻攔,很客氣的道:“道友見諒,前方我家長輩正在構建一個靈島,不方便通行,還請道友繞路。”
周元自然不敢說什麽,隻是點點頭,依言劃了一個大彎,繞遠去了蓬萊閣,隨意采買了一些靈物。
迴程的時候,他沒有再靠近,而是遠遠的看了看,隻是這周圍外圍有修士守護,裏麵則是陣法封鎖,什麽都看不到。
不過,他已經確定,那些家夥確實是在攻打水府。
確定了之後,他便迴了白鷺洲,然後將於紅脂叫了來,將自己的發現詳細告訴了於紅脂。
於紅脂拿過那把扇子,仔細看了看,又想了想,然後對照天上的日光晃了晃,歎道:“沒想到,名滿天下的諸天星鬥陣竟然在這裏有一份,如果明廷知道了,肯定會不惜一切代價要奪去。”
“別說那麽多廢話了,先看看太湖水府之事有沒有機會撈一把。”
“你這怎麽學的跟山大王一樣了,滿嘴黑話。”於紅脂不滿的斥責道。
“我們既然是散修,學散修做派自然再正常不過,如果還是一副大派弟子的模樣才是真的惹人疑慮。”
於紅脂情知他說的有點道理,懶得反駁,哼了一聲就算揭過了。
她拿著風火扇和太湖地脈靈氣圖,不斷在地上寫寫畫畫,最後道:“你想怎麽分一杯羹?”
“當然收益要大,風險要小,最好是沒有風險。”
於紅脂白了他一眼,沒再搭理他,隻是仔細看著那兩張圖,計算著。
她一直不眠不休地計算,直到第二天,周元出來,她才頂著一雙黑眼圈道:“算得差不多了,你看看。”
說完,繼續坐在那,看著傑作。
果然,周元拿出太湖區域的兩張地圖,再結合自己勘測的靈脈圖,然後,發現其中多了一個不斷移動的點,這就是水府的位置。
於紅脂道:“水府位置隨著星辰轉動,這是規律。”
然後又道:“進入水府,要麽直接從正門破門,要麽,可以從側門進入。”
“側門?水府之中還有側門?”
“隻是一個的比喻罷了,我們也能從中看出,水府其實不止一個簡單的房子,它其實是一個中樞,可以在其中調整太湖區域的靈脈走向。”
“同樣的,別人也能從其中出入,隻是有點麻煩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