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歌笑道:“嗬嗬,這個我知道難不倒我的,這個意思就是說世界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啊?我哪裏來的灰塵啊,連一個東西都沒有,哪有擱置灰塵的地方呢?我的心本來很幹淨,明心見性,像一麵鏡子一樣的,照到我善良,我的心中就會善良,照到我邪惡,我的心中就會邪惡,我擦得幹幹淨淨、明明亮亮,我就是明明亮亮的心,我哪來的灰塵啊?”


    俊彥太子道:“那你可知道,這句話出自哪裏?”


    天歌說:“呃,不知道……”


    俊彥太子斜睨天歌一眼說:“那你怎麽知道這句話的意思的?””


    天歌:“呃,我猜的……”這可把自己難住了。


    俊彥太子道:“怎麽猜的?”


    天歌心想,哎呦,真是以為我沒有上過學呢,這句話就算是沒有上,過幾天學,在哪裏也聽到過幾句吧,我想一想就給你念出來,嚇死你。哼!


    天歌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佛性常清淨,何處有塵埃!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台。說的就是明鏡本清淨,何處染塵埃!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說的就是這虛無一切都是假象罷了,隻要成佛成仙才是永恆!


    俊彥太子道:“嗬,沒想到你還通讀詩書?你可知道這詩,出自誰手?”


    天歌:“呃,出自,出自佛祖之手……”嗬嗬,肯定是佛祖沒錯了,不然怎麽都是佛經裏的事情呢!


    俊彥太子道:“出自唐代惠能的《菩提偈》關於這首詩的來曆,《壇經》第四節至第八節,有明白的記載:五祖弘忍“一日喚門人盡來”,要大家“各作一偈”。惠能的偈語,即針對神秀的《無相偈》而發。據《壇經》所載,惠能本不識字,他先“請人一讀”神秀的偈語,然後作此歌偈,“請得一解書人於西間壁上題著”。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說的是菩提隻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聽說依此修行,西方隻在目前!”


    天歌說:“我去,居然不是佛經說的?”本以為不是佛祖說的,至少是佛經說的吧,結果,誰也不是,居然是一個和尚,這惠能聽都沒聽說過。


    天歌說:“惠能是何方神聖?”


    俊彥太子道:“惠能(638年-713年),俗姓盧氏,唐代嶺南新州(今廣東新興縣)人。佛教禪宗祖師,得黃梅五祖弘忍傳授衣缽,繼承東山法門,為禪宗第六祖,世稱禪宗六祖。唐中宗追諡大鑒禪師。著有六祖《壇經》流傳於世。是中國曆史上有重大影響的佛教高僧之一。惠能禪師的真身,供奉在廣東韶關南華寺的靈照塔中。”


    天歌說:“那他本來是個中國人,不是佛祖國的人了?”


    俊彥太子道:“正是,他本來就是中國人,佛經你覺得會寫的這麽古色古香的?”


    天歌笑道:“嗬嗬,我看過佛祖那個外國片子,說的都是白話,隻要我們中國才有這麽深厚的文化底蘊才能說的這麽好呢!”


    俊彥太子道:“所以我說六祖說的話,可不是說外國人,也沒有說佛教,畢竟每一個中國人都是土生土長的炎黃子孫,從小早已把根深蒂固的中國文化滲透其中,更何況做其他學問呢!”


    天歌點頭崇拜道:“太子殿下好厲害……”


    俊彥太子道:“第一首偈,見於敦煌寫本《壇經》。關於這首詩的來曆,《壇經》第四節至第八節,有明白的記載:五祖弘忍“一日喚門人盡來”,要大家“各作一偈”。並說“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稟為六代”。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在門前寫了一偈道:“身是菩提,菩提原本就沒有樹,明亮的鏡子也並不是台。佛性就是一直清澈幹淨,哪裏會有什麽塵埃眾生的身體就是一棵覺悟的智慧樹,眾生的心靈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鏡。明亮的鏡子本來就很幹淨,哪裏會染上什麽塵埃?菩提原本就沒有樹,明亮的鏡子也並不是台。本來就是虛無沒有一物,哪裏會染上什麽塵埃?菩提隻是向著內心尋找,何必勞累向外界求取玄妙的佛家思想?以此進行修行自身,極樂世界也就在眼前!”


    天歌說:“這是佛經經文裏參透的?”


    俊彥太子道:“是菩提偈:“菩提”,梵文的音譯,意譯為“覺”或“智”,舊譯也作“道”。指對佛教教義的理解,或是通向佛教理想的道路。偈,和尚唱頌的歌詩稱為偈。菩提偈,即詮釋佛教教義的歌偈。樹:這裏指菩提樹,意譯為“覺樹”或“道樹”。相傳佛教始祖釋迦牟尼在此樹下證得菩提,覺悟成道,故稱此樹為菩提樹。但這種樹的本名是什麽,有多種不同的說法。據說南朝梁時僧人智藥曾把這種樹自天竺移植中國。《雷州府誌》記載:“菩提果色白者,味甜,五月熟。海南瓊山縣則把這種樹所結的果子稱為金剛子。這種果子可作念珠。佛教徒常焚香散花,繞樹行禮。今廣東省曲江縣南華寺藏經閣旁左右兩側,各有一棵菩提樹。”明鏡:據《資持記》下二之三:“坐禪之處,多懸明鏡,以助心行。”通常用以比喻佛與眾生感應的中介。台:指安置明鏡的地方,可以借代為客觀存在。”


    天歌說:“那佛性是什麽?”


    俊彥太子道:“佛性:是梵漢並譯名詞,意譯為“覺性”、“如來性”,有時被稱為“涅”,或叫“真如”,也是“如來藏”的異名。原指佛陀本性,發展為成佛的可能性,是佛教徒所追求的修行目標和理想境界。這個問題,小乘和大乘的觀點不一致,提出種種不同的見解,引起長期爭論。中國南北朝時盛談佛性,隋唐各宗也重視佛性說。天台宗提出五種佛性,法相宗歸結為兩種佛性,華嚴宗更把“有情”眾生的佛性與“非情”之物的法性區別開來。清淨:佛教術語,遠惡行,離惑垢,稱為清淨。塵埃:佛教術語,指人間的一切世俗事務。按出家人的觀點,世務不淨,故稱塵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步天為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步天為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步天為凰並收藏步天為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