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蘭笑道:“此時,他那個“沒長腦袋”的兒子劉建,竟然也跑到了長安城告起狀來。劉建的目的原本是,想陷害太子劉遷,讓自己的父親,當上淮南王,的繼承人。隻是他沒有想到,這一狀恰恰將自己的爺爺送上了黃泉路。……”
天歌說:“呃,這世界上還有這麽傻的人,還能把自己爺爺給告上了黃泉路了,這可不是胳膊肘往外拐嗎?怎麽能有這麽少的孫子呢!”
小蘭笑道:“嗬嗬,還別說,世界上還真有這麽傻的人呢!如此一來,雷被告狀在前,伍被、劉建告發在後,漢武帝遂派有名的酷吏,張湯前來辦案,結果認定劉安謀反屬實。公元前122年(漢元狩元年),漢武帝以劉安“陰結賓客,拊循百姓,為叛逆事”等罪名,派兵進入淮南,從劉安家中搜出了準備用於謀反的攻戰器械,和用來行詐而偽造的玉璽金印,自知罪無可赦的劉安被迫自殺,而與他串通一氣的衡山王劉賜聞訊後,也自殺而亡。”
孟昶笑道:“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啊,哈哈哈……漢王朝的創立者高祖劉邦共生有8個兒子,劉安的父親劉長是他最小的一個兒子。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項羽敗亡後,劉邦在楚王韓信、韓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衡山王吳芮、趙王張敖和燕王臧茶等諸侯王的“勸進”下,由“漢王”搖身一變而成了漢王朝的“皇帝”,完成了由秦到漢的曆史性過渡。漢王朝建立後,西漢中央政權與各諸侯王的矛盾很快便浮出水麵,各諸侯王紛紛舉兵叛亂。公元前196年7月,淮南王英布率兵反漢,年老體弱的,劉邦抱病親率大軍迎戰,並最終將英布擊敗。此後,在大大小小一係列針對諸侯王的平叛戰爭中,劉邦得出了一條“經驗教訓”———各諸侯王之所以會與中央政權離心背德,關鍵的原因就在於他們都不姓“劉”。於是,劉邦開始將諸侯王分封給劉氏的宗室子弟,到他於公元前195年去世時,總共有9位劉氏子弟被封為諸侯王,其中劉長“接”了英布的“班”,被父親立為淮南王。淮南國共領有九江、衡山、廬江和豫章4郡,都城在壽春,也就是今天的壽縣。
不過後來,曆史的發展卻表明,劉邦總結出的這條“經驗教訓”實在是荒唐透頂得很,被他親自冊封為諸侯王的劉氏子弟,隨著羽翼的豐滿和勢力的膨脹,又很快走上了英布,等異姓諸侯王的老路,他們不僅“跨州兼郡,連城數十,宮室百官同製京師”,甚至公然與朝廷分庭抗禮、“叫起板”來。漢文帝即位沒多久,濟北王劉興居便舉兵反叛;公元前174年,被漢文帝劉恆“待以兄弟之禮”的淮南王劉長也起了叛心。”
小蘭笑道:“劉長的生母趙姬原是趙王張敖的姬妾,當年劉邦伐秦經過趙國時,趙王將趙姬,獻給了劉邦,趙姬在和劉邦一番巫山雲雨之後竟有了身孕。後來張敖叛亂,趙姬受牽連被捕,她在生下劉長後憤而自殺。由於有了這樣的出身,劉長從小,便養成了不太正常,的心理,在被立為淮南王後,他更是將這種變態的心理發展到了極致,平素為人傲慢,驕橫無比。到漢文帝時,劉邦的兒子們大多已不在人世了,剩下的隻有漢文帝和劉長,因此,劉長做起事來,更是驕縱妄法,無視朝廷的各種典章製度。比如他因為怨恨大臣,辟陽侯當初沒有替生母趙姬辯白,甚至用袖中藏著的一把鐵錐,親手將辟陽侯殺死。劉長不僅,在淮南國內不用漢法,而且還自己任命起各級官員來,小小的淮南國,儼然成了不在漢王朝統治下的“世外桃源”。”
天歌笑道:“原來中國人一直想要桃花源,世外桃源,是想要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私有的王國呀!”
孟昶笑道:“別說還真是有這種可能呢!哪個人不想有絕對,至高無上的權利呢!特別是男人,哈哈哈……”
小蘭笑道:“公元前174年,劉長暗地裏派人與太子奇等勾結,並打算聯合閩越人和匈奴人聯手叛亂。很顯然,像劉長這樣的“公子哥兒”,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並非輕而易舉的事,他的密謀很快便被朝廷發覺,他本人也被捉拿到了京城。漢文帝因念及兄弟之情,並未依法處劉長極刑,而是將他廢爵流放蜀郡。劉長在發配途中絕食而死,年僅25歲,死後被諡為淮南厲王。劉長死後,淮南國被取消,收歸中央管理。”
兩年後,漢文帝又想起了劉長這個自殺了的弟弟,越想心裏越不是滋味,便下詔將劉長4個年僅七八歲的兒子都封了侯;到公元前164年,漢文帝再次下詔,將原來的淮南國一分為三(淮南、衡山和廬江),分別封給劉長的3個兒子,其中長子劉安承襲了父親的爵位,出任淮南王。
“死結”帶來的禍端
又說:“寄望於幼年便慘遭喪父之痛的劉安能對漢王朝忠心耿耿,這顯然是癡人說夢。事實上,劉安的一生,始終就是在對朝廷的不滿、怨恨和異心頻起之中度過的。劉安不同於自己驕橫無比的父親,他喜歡交遊賓客,在做淮南王時,他招募的賓客和術士最多時竟達到了幾千人。這些賓客在淮南王府不僅從事講學、煉丹之事,而且還經常與他進行為政、治學以及做人的討論。劉安也不同於一般的皇室子弟,他從小就不太喜歡騎馬、打獵,而是愛好讀書、學藝、彈琴,尤其熱衷於道家黃老之術。由於天資聰明,加上勤奮好學,到漢武帝時,劉安已“流譽天下”,成了國內頗有名氣的學者,在各諸侯王中也享有很高的聲譽。漢武帝對他這位才華出眾的皇叔很是欣賞,曾專門召他來長安撰寫《離騷傳》。據說漢武帝清晨下達了詔令,劉安中午就把《離騷傳》給寫好了,漢武帝看過後連聲稱讚。”
天歌說:“呃,這世界上還有這麽傻的人,還能把自己爺爺給告上了黃泉路了,這可不是胳膊肘往外拐嗎?怎麽能有這麽少的孫子呢!”
小蘭笑道:“嗬嗬,還別說,世界上還真有這麽傻的人呢!如此一來,雷被告狀在前,伍被、劉建告發在後,漢武帝遂派有名的酷吏,張湯前來辦案,結果認定劉安謀反屬實。公元前122年(漢元狩元年),漢武帝以劉安“陰結賓客,拊循百姓,為叛逆事”等罪名,派兵進入淮南,從劉安家中搜出了準備用於謀反的攻戰器械,和用來行詐而偽造的玉璽金印,自知罪無可赦的劉安被迫自殺,而與他串通一氣的衡山王劉賜聞訊後,也自殺而亡。”
孟昶笑道:“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啊,哈哈哈……漢王朝的創立者高祖劉邦共生有8個兒子,劉安的父親劉長是他最小的一個兒子。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項羽敗亡後,劉邦在楚王韓信、韓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衡山王吳芮、趙王張敖和燕王臧茶等諸侯王的“勸進”下,由“漢王”搖身一變而成了漢王朝的“皇帝”,完成了由秦到漢的曆史性過渡。漢王朝建立後,西漢中央政權與各諸侯王的矛盾很快便浮出水麵,各諸侯王紛紛舉兵叛亂。公元前196年7月,淮南王英布率兵反漢,年老體弱的,劉邦抱病親率大軍迎戰,並最終將英布擊敗。此後,在大大小小一係列針對諸侯王的平叛戰爭中,劉邦得出了一條“經驗教訓”———各諸侯王之所以會與中央政權離心背德,關鍵的原因就在於他們都不姓“劉”。於是,劉邦開始將諸侯王分封給劉氏的宗室子弟,到他於公元前195年去世時,總共有9位劉氏子弟被封為諸侯王,其中劉長“接”了英布的“班”,被父親立為淮南王。淮南國共領有九江、衡山、廬江和豫章4郡,都城在壽春,也就是今天的壽縣。
不過後來,曆史的發展卻表明,劉邦總結出的這條“經驗教訓”實在是荒唐透頂得很,被他親自冊封為諸侯王的劉氏子弟,隨著羽翼的豐滿和勢力的膨脹,又很快走上了英布,等異姓諸侯王的老路,他們不僅“跨州兼郡,連城數十,宮室百官同製京師”,甚至公然與朝廷分庭抗禮、“叫起板”來。漢文帝即位沒多久,濟北王劉興居便舉兵反叛;公元前174年,被漢文帝劉恆“待以兄弟之禮”的淮南王劉長也起了叛心。”
小蘭笑道:“劉長的生母趙姬原是趙王張敖的姬妾,當年劉邦伐秦經過趙國時,趙王將趙姬,獻給了劉邦,趙姬在和劉邦一番巫山雲雨之後竟有了身孕。後來張敖叛亂,趙姬受牽連被捕,她在生下劉長後憤而自殺。由於有了這樣的出身,劉長從小,便養成了不太正常,的心理,在被立為淮南王後,他更是將這種變態的心理發展到了極致,平素為人傲慢,驕橫無比。到漢文帝時,劉邦的兒子們大多已不在人世了,剩下的隻有漢文帝和劉長,因此,劉長做起事來,更是驕縱妄法,無視朝廷的各種典章製度。比如他因為怨恨大臣,辟陽侯當初沒有替生母趙姬辯白,甚至用袖中藏著的一把鐵錐,親手將辟陽侯殺死。劉長不僅,在淮南國內不用漢法,而且還自己任命起各級官員來,小小的淮南國,儼然成了不在漢王朝統治下的“世外桃源”。”
天歌笑道:“原來中國人一直想要桃花源,世外桃源,是想要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私有的王國呀!”
孟昶笑道:“別說還真是有這種可能呢!哪個人不想有絕對,至高無上的權利呢!特別是男人,哈哈哈……”
小蘭笑道:“公元前174年,劉長暗地裏派人與太子奇等勾結,並打算聯合閩越人和匈奴人聯手叛亂。很顯然,像劉長這樣的“公子哥兒”,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並非輕而易舉的事,他的密謀很快便被朝廷發覺,他本人也被捉拿到了京城。漢文帝因念及兄弟之情,並未依法處劉長極刑,而是將他廢爵流放蜀郡。劉長在發配途中絕食而死,年僅25歲,死後被諡為淮南厲王。劉長死後,淮南國被取消,收歸中央管理。”
兩年後,漢文帝又想起了劉長這個自殺了的弟弟,越想心裏越不是滋味,便下詔將劉長4個年僅七八歲的兒子都封了侯;到公元前164年,漢文帝再次下詔,將原來的淮南國一分為三(淮南、衡山和廬江),分別封給劉長的3個兒子,其中長子劉安承襲了父親的爵位,出任淮南王。
“死結”帶來的禍端
又說:“寄望於幼年便慘遭喪父之痛的劉安能對漢王朝忠心耿耿,這顯然是癡人說夢。事實上,劉安的一生,始終就是在對朝廷的不滿、怨恨和異心頻起之中度過的。劉安不同於自己驕橫無比的父親,他喜歡交遊賓客,在做淮南王時,他招募的賓客和術士最多時竟達到了幾千人。這些賓客在淮南王府不僅從事講學、煉丹之事,而且還經常與他進行為政、治學以及做人的討論。劉安也不同於一般的皇室子弟,他從小就不太喜歡騎馬、打獵,而是愛好讀書、學藝、彈琴,尤其熱衷於道家黃老之術。由於天資聰明,加上勤奮好學,到漢武帝時,劉安已“流譽天下”,成了國內頗有名氣的學者,在各諸侯王中也享有很高的聲譽。漢武帝對他這位才華出眾的皇叔很是欣賞,曾專門召他來長安撰寫《離騷傳》。據說漢武帝清晨下達了詔令,劉安中午就把《離騷傳》給寫好了,漢武帝看過後連聲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