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自長子孫登去世之後,性格變得越來越多疑起來。他立三子孫和為太子,孫和為人頗有孫登的風範,且自幼與之交好,因此孫登臨終時,向孫權推薦立他為太子。但是君王最忌諱的,便是太子權勢過大,因此又寵愛四子孫霸,讓兩股勢力相互牽製。魯王孫霸仗著恩寵,萌生了奪儲之心,處處與太子為難,孫權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一日孫權正在病中,司空凡和姬如夢出使東吳,便由孫和代孫權接見。孫和宴請眾人,全琮、朱然、呂岱、張休、顧譚、吾粲、諸葛恪等東吳重臣相陪。孫和生母王夫人與孫權之女孫魯班矛盾很深,孫魯班便支持孫霸一黨。孫魯班為全琮之妻,其子全寄更是常常在孫權麵前詆毀孫和。於是孫權又派魯王孫霸一起接待司空凡一行人,避免孫和一人獨大。司空凡想起昔日與孫登相談甚歡,與朱桓並肩作戰,如今兩人皆已逝世,心中唏噓不已。姬如夢此時已是身懷六甲,劉禪本欲留她在成都修養,怎奈姬如夢喜動不喜靜,一時又沒有合適的人來替代,便隻好允了她的請求。司空凡一路上也是好生照料,因此一路無事。
司空凡對孫和道:“太子殿下,如今我大漢休養生息十餘年,兵強馬壯,將士無不想著沙場破敵。昔日鄧芝、陳震曾與吳大帝陛下相約中分天下之事,然而戎馬倥傯,魏之土地未減一分,漢、吳土地未增一寸,這是什麽原因?並非兩國將士不肯用力,而是在於兩國未能完全同心。”
孫和道:“上使所言不錯,魏國統一調度,政令悉出於洛陽,我們兩國東西山水阻隔,建業與成都相距數千裏。雖數次相約舉事,然而戰場瞬息萬變,兩家協調起來,總是慢了些。”
孫霸見孫和讚成,必要與他為難,便提出反對意見:“你家諸葛丞相在世之時,六出祁山,而陸伯言(陸遜)亦在合淝遙相唿應,兩者皆當時之豪傑,尚且不能取勝,可見曹賊非一日所能滅。如今諸葛丞相已歿,敢問蜀中現可有人才智勝於諸葛丞相?”
司空凡不卑不亢,道:“魯王隻看到了我們兩國,卻忽略了魏國。魏國能征善戰的武將,也多已凋零,曹氏宗親衰微,曹休、曹真已死。曹爽的才能,比之其父曹真遠遠不如。司馬懿虎視眈眈,不久必然內亂,正是我們二分天下的好機會。”
魯王孫霸又道:“逐鹿天下,非隻是憑借一人之力,更是國力的比拚。魏國國力遠勝於我們,不如大家相安無事的好。”
司空凡聽了這話,拍案而起,道:“此話荒謬至極。秦國雖強,總不敵六國之和。蘇秦佩六國相印,合縱抗秦,秦不敢過函穀關一步。然張儀以連橫之術,破六國之威,皆在於謀劃。秦二世之時,陳勝、吳廣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然終不敵章邯。楚雖三戶,然亡秦必楚,並非因西楚強大,而在於人為。再往後我漢高祖皇帝從鴻門宴上逃出生天,當時不過十萬之眾,項羽兵甲四十餘萬,然而終究被高祖皇帝逼得四麵楚歌,垓下自刎。由此可見,天下勝負之數,興衰之理,都是變數。”
孫和聽了這話,不住點頭。姬如夢在一旁也不住叫好。全琮的兒子全寄道:“我們國家的士兵,是用來守護女人和孩子的。貴國的女子卻還要出來拋頭露麵,怕是已經無人可用了吧?”
姬如夢瞪了他一眼,道:“我們女子都知道要上陣殺敵,自然不像某些國家的男人,被魏軍嚇破了膽,隻知道高談闊論,卻總不敢真刀真槍幹一場。”
魯王黨重要成員全琮道:“沙場征戰,並非兒戲,既然說得如此輕巧,請問使者,可有伐魏的良策?”
司空凡道:“從漢中出祁山,隻適合速戰速決,糧道漫長,漢中之糧運到前線的,不過隻有十之三四。從建鄴攻合淝,糧草兵馬可以順水源源不絕而至,然背水而戰,前麵一馬平川,無險可守,曹兵可從四麵支援,一旦被騎兵衝擊,陣型崩潰,則退無可退。荊州之地,河道縱橫交錯,魏國騎兵發揮不了優勢,而東吳的水軍進可攻,退可守,主動權完全在我方。昔日關羽將軍在荊州水淹七軍、威震華夏,若不是兄弟鬩於牆,二分天下的大計,早日已成。願太子殿下三思。”司空凡的兄弟鬩於牆,指的就是當時呂蒙白衣渡江,偷襲荊州,才導致功敗垂成,關羽被殺,此時沒有明說,為了顧全東吳麵子,同時讓對方覺得理虧。
孫和頻頻點頭,等到司空凡說完,已站起來握住他的手,道:“此話不錯,若是我們兩國沒有信任,在荊州邊界駐防的兵馬隻是互相防著對方而不思進取,那還叫什麽同盟!我願稟明父皇,親自去前線激勵將士,將來益州、荊州、揚州三路兵馬伐魏,何愁天下不定,大事不成?”
孫霸怕孫和掌握兵權,便再也奈何不了他了,便抓住司空凡話中的要點:“這話說來,是怪我們已故的呂蒙將軍嗎?”
司空凡道:“是非對錯,自在公道人心。兩國既然永結於好,過往種種早不再追究啦。隻是我們需要吸取前車之鑒,才不至於重蹈覆轍。”
孫和對眾大臣道:“諸位是何意見?”太子黨和朝中激進派大臣都支持孫和,加起來倒有一多半,孫霸自討了個沒趣,悻悻而去。
孫霸又慫恿門客楊竺去孫權麵前煽風點火,楊竺便添油加醋說太子心誌不小,想染指荊州軍事,萬一有二心,將來怕是難以駕馭。這話說得孫權心中也自嘀咕,對孫和心中有了芥蒂。過了幾日,想著祭祀的日子到了,孫權不便起行,就讓孫和到長沙桓王廟中祭祀。太子妃張氏的叔叔張休家在桓王廟附近,便邀請孫和到自己家裏去,同時邀請了司空凡和姬如夢商量具體出兵事宜。
孫魯班派楊竺悄悄跟蹤,將這一切都瞧在眼裏,並將此事密報給孫權,楊竺道:“陛下,太子與祭祀期間到外戚張休家裏去,連蜀國那兩個使者也在,不知道密謀什麽,不可不防啊。而且王夫人知道陛下生病,臉上有喜色,怕是希望太子早日繼位呢。”
孫權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聽了這話,已是大大不悅:“竟然如此,竟然如此,看了朕是平日對太子太縱容了,來人,擺駕去張休家中。”
楊竺勸道:“陛下息怒,保重龍體要緊。”
孫權轉身對全寄道:“你去宣王夫人。”
不一會兒,王夫人來到殿中,俯身下拜,一臉關心地問道:“陛下的身體可好些了?”
孫權冷言道:“有你教出來的好兒子,朕好得很呐!”
王夫人俯在地上,不敢抬頭道:“陛下何出此言?太子要是有什麽過失,我定迴去責備。”
“哈哈,責備?怕是你高興得很呢!你就好好在宮裏禁足,沒有朕的允許,不準見太子一麵!”孫權雖在病中,仍然聲色俱厲。
“陛下為何如此薄情寡恩?我母子何事惹陛下不快,陛下請明言相告。”
“好一個薄情寡恩!朕這次就薄情寡恩到底。來人,請王夫人迴宮,擅自出宮,立即斬殺!”孫權心中已認定了王夫人母子盼著自己早日殯天,孫和好早日繼位,因此聽她這話,便以為是強詞奪理,心中怒氣更勝。
王夫人背影落寞,在衛兵的陪同下,往宮外走去。低聲吟道:“無情最是帝王家,陛下老了,心,也變了……”
東吳帝國就像孫權一樣,在時光中逐漸走向遲暮,曆史的滾滾車輪不曾停歇,有些人造就了曆史,有些人卻逐漸成為了曆史。
陸遜主持荊州軍政,全琮有意拉攏丞相陸遜,共同支持魯王,陸遜迴信拒絕道:“子弟苟有才,不憂不用,不宜私出以要榮利;若其不佳,終為取禍。且聞二宮勢敵,必有彼此,此古人之厚忌也。卿不師日磾而宿留阿寄,終為足下門戶致禍矣。”全琮不聽,甚至記恨陸遜。
不久之後,王夫人幽憤而死,太子也日益被疏遠。司空凡暗暗擔憂,對姬如夢道:“如此下去,吳國怕有內禍。兩黨相爭,兩敗俱傷,我們與太子的約定,怕是難以實現了。”姬如夢既為人婦,行事也比少女時穩重了許多,道:“那待吳主病好後,我們麵見吳主,陳以利害,如何?”
司空凡眉頭緊鎖,道:“此是孫氏家事,東吳大臣一言不慎,難免受到牽連,我們身為外人,更不可多事。”
“這麽說來,此事怕是難解了?”
“我們先靜觀其變,他日見到吳主,隻談國事,不談家事。”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一切都依你。”
“那你要給我生一窩小雞小狗。”
姬如夢臉一紅,啐道:“美得你,誰要給你生……”
幾日之間,楊竺、全寄、吳安、孫奇不斷詆毀太子,孫權也分辨不出哪些是真話,哪些是假話。一日,孫權屏退左右,詢問楊竺孫霸的才能,楊竺趁機道:“魯王文武雙全,可當大任。”孫權猶豫不決,道:“朕再考慮考慮。”
陸遜又三番四次上疏孫權,信中不斷陳述,太子是正統,魯王為藩王,兩者不可同日而語。孫權對兩者差別對待,才能使上下一心,朝堂穩定。言辭懇切,並且數次請求到建業去麵見孫權,孫權不許,心中不悅。太常顧譚,是陸遜的外甥,也上疏孫權:“臣聞有國有家者,必明嫡庶之端,異尊卑之禮,使高下有差,等級逾邈;如此,則骨肉之恩全,覬覦之望絕。昔賈誼陳治安之計,論諸侯之勢,以為勢重雖親,必有逆節之累,勢輕雖疏,必有保全之祚。故淮南親弟,不終饗國,失之於勢重也;吳芮疏臣,傳祚長沙,得之於勢輕也。昔漢文帝使慎夫人與皇後同席,袁盎退夫人之位,帝有怒色;及盎辨上下之義,陳人彘之戒,帝既悅懌,夫人亦悟。今臣所陳,非有所偏,誠欲以安太子而便魯王也。”孫權不聽,反而更加懷疑起來,陸遜遠在荊州,怎會知道我的想法?看來太子的手伸得越來越長了。而此時孫霸與顧譚的矛盾也越來越深。
在這期間,孫和數次派張休來請司空凡和姬如夢等人去府上相見,商量事情,司空凡以姬如夢身體不適為由推卻,姬如夢擔心道:“我們數次不去,怕是太子那裏也會生嫌隙。”
司空凡道:“東吳皇帝尚在,我們去太子府上,反而令吳主更加猜忌他。再說,我們身為使者,之前與太子會麵是由他代表皇帝,於公而言並無不妥。現在私下見他,卻是名不正,言不順,另外,我看吳主有另立太子的打算,我們更應當謹慎行事,避免影響兩國的關係。”
姬如夢摸著隆起的小腹,喃喃地道:“孩兒,多虧你爹爹,將問題看得如此透徹。將來你要是男孩,要像你爹爹一樣智勇雙全,你要是女孩,就像為娘一樣找一個你爹爹那樣的夫君,方才不枉此生。”
孫權的病逐漸好轉起來,一日,他在會見群臣時召見司空凡和姬如夢。一上來,就興師問罪:“聽說,前些日子,你們跟太子走得很近。”
司空凡道:“陛下染恙,派太子監國,如同陛下親臨,我們所談皆是國事,陛下可覺得有何不妥?”
“那你們覺得,太子和魯王兩人,才能誰高誰低?”孫權追問道。
“陛下慧眼識人,這是陛下家事,陛下自己決斷即可。外臣尚不可插手,又為什麽問外國使者?無論我們如何迴答,陛下都可能覺得兩人與我們有所勾連,從小處講,影響父子感情,從大處講,影響兩國關係。”司空凡有理有據,言辭不露任何破綻。
孫權滿意地點了點頭:“沒想到鄧芝、陳震之後,蜀國還有如此人物,真是江山代有人才出。”
姬如夢心想,孫權如今好大喜功,不如誇讚他一番,遂道:“東吳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年輕一代也是有不少翹楚,還是陛下治國有方,使得人民富庶,百姓安居,才有今日這番景象。”
孫權聽姬如夢的誇讚,心情大好,先前的不快也消失了八九分,道:“我們兩國北伐,是早就定了的方針,朕十八歲掌東吳基業,繼承父兄之誌。隻是,朕老了,不知道誰還能擔起這北伐大業?”
全琮道:“陛下,魯王勇武而有謀略,臣願舉薦魯王。”
孫權哼了一聲,不置可否。
全琮的兒子全端、全緒見此孫權不悅,又向孫權進讒言,芍陂之役原本顧譚的弟弟顧承和張休有功,他們卻顛倒黑白一番,說他們攀附太子,虛報軍功。孫權近日被奪儲之事惹得頗為惱火,這時聽到這話,又想到前些日子太子在太廟祭祀時與張休走得極近,心中也十分信了九分。孫權掃了一言兩人,道:“交州荒蕪,更需得力大臣前去開發,顧譚、顧承和張休,你們去那裏為朕開疆拓土吧。”孫和戰戰兢兢,本來想替幾人說話辯解,見孫權在氣頭上,又忍住不說,以免弄巧成拙。而派幾人到交州去做官,無異於將這幾人流放。當時經濟重心都在北方,南方開發較晚,即便到了宋朝經濟重心南移,也多是長江沿岸一帶,交州依舊難以與北方相比。而交州已到南海之濱,人心未化,疫病流行。宋朝大文豪蘇軾被貶後曾有詩《自題金山畫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係之舟。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其中“黃州惠州儋州”,這三個地點分別位於今湖北、廣東和海南,越來越遠離政治中心,也意味著仕途的沉浮。
司空凡對姬如夢低聲道:“這麽一來,太子的左膀右臂都沒有了,吳國怕是要變天了。”
孫權又道:“陸遜屢次上疏,為太子說話。看來有些人的耳目長了些,朕在建鄴說的話,都能傳到荊州去了,若是哪日朕遇刺,都不知道是誰把刀架到自己脖子上去的!”這話說罷,怒目看著楊竺。他隻想告訴每一個人,他代表著這個帝國最至高無上的權力,不允許有任何人可以威脅到他。妃子不行,兒子不行,大臣更不行。
楊竺戰戰兢兢跪倒在地上,道:“陛下,臣怎會將如此機密之事隨意泄露,近日,臣聽說隻有陸胤從建鄴到過武昌,陛下一問便知。”
陸胤跪下道:“陛下,確實是臣告訴陸丞相的,但此事臣又不曾親耳聽到,是楊竺告訴臣的。”原來,那一日孫權和楊竺談改立之事,被孫和的人躲在床下聽到,傳給了孫和。孫和派陸胤去荊州,將此事告訴陸遜。麵對孫權的詰問,陸胤不肯陷害太子,便將此事推給楊竺。
楊竺聽了這話,也知是陸胤為保太子,故意陷害自己。但是孫權多疑,又哪裏肯聽他們辯駁,道:“來人,將楊竺和陸胤都關起來,詳加審問!”孫權此舉,是對太子黨和魯王黨各自訓誡,讓雙方不至於胡作非為。
孫權又轉頭對司空凡和姬如夢道:“些許家事,讓兩位使者見笑了。”
司空凡見孫權處事犀利,殺伐果斷,心下也是欽佩。他一片真誠的說:“陛下,我等雖為外人,但是有一言相勸,還請陛下勿怪。”
“但說無妨。”孫權收起犀利的目光,想聽聽司空凡對此事的看法。
司空凡道:“太子之事,還請陛下早做決斷,以免旁人覬覦,朝臣攀附,黨爭禍國。一旦山陵崩,爭端未息,則是禍端的開始。陛下積累下的人才,不要消耗在內鬥上。”司空凡這話不偏不倚,完全說在了孫權的心裏,孫權笑道:“子誠不欺我,好,好!關於伐魏之事,請兩位使者多停留幾日,待朕與各位詳加規劃。”
魯王孫霸反複思量:“蜀國的使者雖說讓陛下早作決斷,但是他們畢竟跟太子走得緊些,難免後期陛下再詢問時,言語有所偏頗。如今又折了楊竺,雖然太子黨也有折損,但是陸遜貴為丞相,心向太子,需把這一對羽翼給太子折斷,方才能將太子徹底置於死地。”
第二日,全寄來到司空凡下榻的地方求見,道:“兩位使者,魯王新得了一口寶劍,聽聞使者手中也有一柄神兵利器,削鐵如泥,特前來相邀,共同品鑒。”
姬如夢知道此番相邀,孫霸必然沒安好心,委婉迴絕道:“我的身體不適,阿凡,還要勞你請醫生來為我看看。”全寄道:“在下已備好馬車,魯王府上有一名醫孫安,魯王妃身懷六甲的時候,多虧了他的調理,魯王還誇讚他的醫術高明呢。此次相邀,也是魯王妃的意思,正好讓他給貴使把把脈。”
“些許小病,哪裏敢勞煩魯王府上,阿凡去找個郎中即可。”姬如夢仍是不肯答應。
驛館門口來了一輛馬車,緩緩停下,一個衣著雍容華貴少婦從裏麵走了出來。
這一日孫權正在病中,司空凡和姬如夢出使東吳,便由孫和代孫權接見。孫和宴請眾人,全琮、朱然、呂岱、張休、顧譚、吾粲、諸葛恪等東吳重臣相陪。孫和生母王夫人與孫權之女孫魯班矛盾很深,孫魯班便支持孫霸一黨。孫魯班為全琮之妻,其子全寄更是常常在孫權麵前詆毀孫和。於是孫權又派魯王孫霸一起接待司空凡一行人,避免孫和一人獨大。司空凡想起昔日與孫登相談甚歡,與朱桓並肩作戰,如今兩人皆已逝世,心中唏噓不已。姬如夢此時已是身懷六甲,劉禪本欲留她在成都修養,怎奈姬如夢喜動不喜靜,一時又沒有合適的人來替代,便隻好允了她的請求。司空凡一路上也是好生照料,因此一路無事。
司空凡對孫和道:“太子殿下,如今我大漢休養生息十餘年,兵強馬壯,將士無不想著沙場破敵。昔日鄧芝、陳震曾與吳大帝陛下相約中分天下之事,然而戎馬倥傯,魏之土地未減一分,漢、吳土地未增一寸,這是什麽原因?並非兩國將士不肯用力,而是在於兩國未能完全同心。”
孫和道:“上使所言不錯,魏國統一調度,政令悉出於洛陽,我們兩國東西山水阻隔,建業與成都相距數千裏。雖數次相約舉事,然而戰場瞬息萬變,兩家協調起來,總是慢了些。”
孫霸見孫和讚成,必要與他為難,便提出反對意見:“你家諸葛丞相在世之時,六出祁山,而陸伯言(陸遜)亦在合淝遙相唿應,兩者皆當時之豪傑,尚且不能取勝,可見曹賊非一日所能滅。如今諸葛丞相已歿,敢問蜀中現可有人才智勝於諸葛丞相?”
司空凡不卑不亢,道:“魯王隻看到了我們兩國,卻忽略了魏國。魏國能征善戰的武將,也多已凋零,曹氏宗親衰微,曹休、曹真已死。曹爽的才能,比之其父曹真遠遠不如。司馬懿虎視眈眈,不久必然內亂,正是我們二分天下的好機會。”
魯王孫霸又道:“逐鹿天下,非隻是憑借一人之力,更是國力的比拚。魏國國力遠勝於我們,不如大家相安無事的好。”
司空凡聽了這話,拍案而起,道:“此話荒謬至極。秦國雖強,總不敵六國之和。蘇秦佩六國相印,合縱抗秦,秦不敢過函穀關一步。然張儀以連橫之術,破六國之威,皆在於謀劃。秦二世之時,陳勝、吳廣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響應,贏糧而景從,然終不敵章邯。楚雖三戶,然亡秦必楚,並非因西楚強大,而在於人為。再往後我漢高祖皇帝從鴻門宴上逃出生天,當時不過十萬之眾,項羽兵甲四十餘萬,然而終究被高祖皇帝逼得四麵楚歌,垓下自刎。由此可見,天下勝負之數,興衰之理,都是變數。”
孫和聽了這話,不住點頭。姬如夢在一旁也不住叫好。全琮的兒子全寄道:“我們國家的士兵,是用來守護女人和孩子的。貴國的女子卻還要出來拋頭露麵,怕是已經無人可用了吧?”
姬如夢瞪了他一眼,道:“我們女子都知道要上陣殺敵,自然不像某些國家的男人,被魏軍嚇破了膽,隻知道高談闊論,卻總不敢真刀真槍幹一場。”
魯王黨重要成員全琮道:“沙場征戰,並非兒戲,既然說得如此輕巧,請問使者,可有伐魏的良策?”
司空凡道:“從漢中出祁山,隻適合速戰速決,糧道漫長,漢中之糧運到前線的,不過隻有十之三四。從建鄴攻合淝,糧草兵馬可以順水源源不絕而至,然背水而戰,前麵一馬平川,無險可守,曹兵可從四麵支援,一旦被騎兵衝擊,陣型崩潰,則退無可退。荊州之地,河道縱橫交錯,魏國騎兵發揮不了優勢,而東吳的水軍進可攻,退可守,主動權完全在我方。昔日關羽將軍在荊州水淹七軍、威震華夏,若不是兄弟鬩於牆,二分天下的大計,早日已成。願太子殿下三思。”司空凡的兄弟鬩於牆,指的就是當時呂蒙白衣渡江,偷襲荊州,才導致功敗垂成,關羽被殺,此時沒有明說,為了顧全東吳麵子,同時讓對方覺得理虧。
孫和頻頻點頭,等到司空凡說完,已站起來握住他的手,道:“此話不錯,若是我們兩國沒有信任,在荊州邊界駐防的兵馬隻是互相防著對方而不思進取,那還叫什麽同盟!我願稟明父皇,親自去前線激勵將士,將來益州、荊州、揚州三路兵馬伐魏,何愁天下不定,大事不成?”
孫霸怕孫和掌握兵權,便再也奈何不了他了,便抓住司空凡話中的要點:“這話說來,是怪我們已故的呂蒙將軍嗎?”
司空凡道:“是非對錯,自在公道人心。兩國既然永結於好,過往種種早不再追究啦。隻是我們需要吸取前車之鑒,才不至於重蹈覆轍。”
孫和對眾大臣道:“諸位是何意見?”太子黨和朝中激進派大臣都支持孫和,加起來倒有一多半,孫霸自討了個沒趣,悻悻而去。
孫霸又慫恿門客楊竺去孫權麵前煽風點火,楊竺便添油加醋說太子心誌不小,想染指荊州軍事,萬一有二心,將來怕是難以駕馭。這話說得孫權心中也自嘀咕,對孫和心中有了芥蒂。過了幾日,想著祭祀的日子到了,孫權不便起行,就讓孫和到長沙桓王廟中祭祀。太子妃張氏的叔叔張休家在桓王廟附近,便邀請孫和到自己家裏去,同時邀請了司空凡和姬如夢商量具體出兵事宜。
孫魯班派楊竺悄悄跟蹤,將這一切都瞧在眼裏,並將此事密報給孫權,楊竺道:“陛下,太子與祭祀期間到外戚張休家裏去,連蜀國那兩個使者也在,不知道密謀什麽,不可不防啊。而且王夫人知道陛下生病,臉上有喜色,怕是希望太子早日繼位呢。”
孫權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聽了這話,已是大大不悅:“竟然如此,竟然如此,看了朕是平日對太子太縱容了,來人,擺駕去張休家中。”
楊竺勸道:“陛下息怒,保重龍體要緊。”
孫權轉身對全寄道:“你去宣王夫人。”
不一會兒,王夫人來到殿中,俯身下拜,一臉關心地問道:“陛下的身體可好些了?”
孫權冷言道:“有你教出來的好兒子,朕好得很呐!”
王夫人俯在地上,不敢抬頭道:“陛下何出此言?太子要是有什麽過失,我定迴去責備。”
“哈哈,責備?怕是你高興得很呢!你就好好在宮裏禁足,沒有朕的允許,不準見太子一麵!”孫權雖在病中,仍然聲色俱厲。
“陛下為何如此薄情寡恩?我母子何事惹陛下不快,陛下請明言相告。”
“好一個薄情寡恩!朕這次就薄情寡恩到底。來人,請王夫人迴宮,擅自出宮,立即斬殺!”孫權心中已認定了王夫人母子盼著自己早日殯天,孫和好早日繼位,因此聽她這話,便以為是強詞奪理,心中怒氣更勝。
王夫人背影落寞,在衛兵的陪同下,往宮外走去。低聲吟道:“無情最是帝王家,陛下老了,心,也變了……”
東吳帝國就像孫權一樣,在時光中逐漸走向遲暮,曆史的滾滾車輪不曾停歇,有些人造就了曆史,有些人卻逐漸成為了曆史。
陸遜主持荊州軍政,全琮有意拉攏丞相陸遜,共同支持魯王,陸遜迴信拒絕道:“子弟苟有才,不憂不用,不宜私出以要榮利;若其不佳,終為取禍。且聞二宮勢敵,必有彼此,此古人之厚忌也。卿不師日磾而宿留阿寄,終為足下門戶致禍矣。”全琮不聽,甚至記恨陸遜。
不久之後,王夫人幽憤而死,太子也日益被疏遠。司空凡暗暗擔憂,對姬如夢道:“如此下去,吳國怕有內禍。兩黨相爭,兩敗俱傷,我們與太子的約定,怕是難以實現了。”姬如夢既為人婦,行事也比少女時穩重了許多,道:“那待吳主病好後,我們麵見吳主,陳以利害,如何?”
司空凡眉頭緊鎖,道:“此是孫氏家事,東吳大臣一言不慎,難免受到牽連,我們身為外人,更不可多事。”
“這麽說來,此事怕是難解了?”
“我們先靜觀其變,他日見到吳主,隻談國事,不談家事。”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一切都依你。”
“那你要給我生一窩小雞小狗。”
姬如夢臉一紅,啐道:“美得你,誰要給你生……”
幾日之間,楊竺、全寄、吳安、孫奇不斷詆毀太子,孫權也分辨不出哪些是真話,哪些是假話。一日,孫權屏退左右,詢問楊竺孫霸的才能,楊竺趁機道:“魯王文武雙全,可當大任。”孫權猶豫不決,道:“朕再考慮考慮。”
陸遜又三番四次上疏孫權,信中不斷陳述,太子是正統,魯王為藩王,兩者不可同日而語。孫權對兩者差別對待,才能使上下一心,朝堂穩定。言辭懇切,並且數次請求到建業去麵見孫權,孫權不許,心中不悅。太常顧譚,是陸遜的外甥,也上疏孫權:“臣聞有國有家者,必明嫡庶之端,異尊卑之禮,使高下有差,等級逾邈;如此,則骨肉之恩全,覬覦之望絕。昔賈誼陳治安之計,論諸侯之勢,以為勢重雖親,必有逆節之累,勢輕雖疏,必有保全之祚。故淮南親弟,不終饗國,失之於勢重也;吳芮疏臣,傳祚長沙,得之於勢輕也。昔漢文帝使慎夫人與皇後同席,袁盎退夫人之位,帝有怒色;及盎辨上下之義,陳人彘之戒,帝既悅懌,夫人亦悟。今臣所陳,非有所偏,誠欲以安太子而便魯王也。”孫權不聽,反而更加懷疑起來,陸遜遠在荊州,怎會知道我的想法?看來太子的手伸得越來越長了。而此時孫霸與顧譚的矛盾也越來越深。
在這期間,孫和數次派張休來請司空凡和姬如夢等人去府上相見,商量事情,司空凡以姬如夢身體不適為由推卻,姬如夢擔心道:“我們數次不去,怕是太子那裏也會生嫌隙。”
司空凡道:“東吳皇帝尚在,我們去太子府上,反而令吳主更加猜忌他。再說,我們身為使者,之前與太子會麵是由他代表皇帝,於公而言並無不妥。現在私下見他,卻是名不正,言不順,另外,我看吳主有另立太子的打算,我們更應當謹慎行事,避免影響兩國的關係。”
姬如夢摸著隆起的小腹,喃喃地道:“孩兒,多虧你爹爹,將問題看得如此透徹。將來你要是男孩,要像你爹爹一樣智勇雙全,你要是女孩,就像為娘一樣找一個你爹爹那樣的夫君,方才不枉此生。”
孫權的病逐漸好轉起來,一日,他在會見群臣時召見司空凡和姬如夢。一上來,就興師問罪:“聽說,前些日子,你們跟太子走得很近。”
司空凡道:“陛下染恙,派太子監國,如同陛下親臨,我們所談皆是國事,陛下可覺得有何不妥?”
“那你們覺得,太子和魯王兩人,才能誰高誰低?”孫權追問道。
“陛下慧眼識人,這是陛下家事,陛下自己決斷即可。外臣尚不可插手,又為什麽問外國使者?無論我們如何迴答,陛下都可能覺得兩人與我們有所勾連,從小處講,影響父子感情,從大處講,影響兩國關係。”司空凡有理有據,言辭不露任何破綻。
孫權滿意地點了點頭:“沒想到鄧芝、陳震之後,蜀國還有如此人物,真是江山代有人才出。”
姬如夢心想,孫權如今好大喜功,不如誇讚他一番,遂道:“東吳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年輕一代也是有不少翹楚,還是陛下治國有方,使得人民富庶,百姓安居,才有今日這番景象。”
孫權聽姬如夢的誇讚,心情大好,先前的不快也消失了八九分,道:“我們兩國北伐,是早就定了的方針,朕十八歲掌東吳基業,繼承父兄之誌。隻是,朕老了,不知道誰還能擔起這北伐大業?”
全琮道:“陛下,魯王勇武而有謀略,臣願舉薦魯王。”
孫權哼了一聲,不置可否。
全琮的兒子全端、全緒見此孫權不悅,又向孫權進讒言,芍陂之役原本顧譚的弟弟顧承和張休有功,他們卻顛倒黑白一番,說他們攀附太子,虛報軍功。孫權近日被奪儲之事惹得頗為惱火,這時聽到這話,又想到前些日子太子在太廟祭祀時與張休走得極近,心中也十分信了九分。孫權掃了一言兩人,道:“交州荒蕪,更需得力大臣前去開發,顧譚、顧承和張休,你們去那裏為朕開疆拓土吧。”孫和戰戰兢兢,本來想替幾人說話辯解,見孫權在氣頭上,又忍住不說,以免弄巧成拙。而派幾人到交州去做官,無異於將這幾人流放。當時經濟重心都在北方,南方開發較晚,即便到了宋朝經濟重心南移,也多是長江沿岸一帶,交州依舊難以與北方相比。而交州已到南海之濱,人心未化,疫病流行。宋朝大文豪蘇軾被貶後曾有詩《自題金山畫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係之舟。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其中“黃州惠州儋州”,這三個地點分別位於今湖北、廣東和海南,越來越遠離政治中心,也意味著仕途的沉浮。
司空凡對姬如夢低聲道:“這麽一來,太子的左膀右臂都沒有了,吳國怕是要變天了。”
孫權又道:“陸遜屢次上疏,為太子說話。看來有些人的耳目長了些,朕在建鄴說的話,都能傳到荊州去了,若是哪日朕遇刺,都不知道是誰把刀架到自己脖子上去的!”這話說罷,怒目看著楊竺。他隻想告訴每一個人,他代表著這個帝國最至高無上的權力,不允許有任何人可以威脅到他。妃子不行,兒子不行,大臣更不行。
楊竺戰戰兢兢跪倒在地上,道:“陛下,臣怎會將如此機密之事隨意泄露,近日,臣聽說隻有陸胤從建鄴到過武昌,陛下一問便知。”
陸胤跪下道:“陛下,確實是臣告訴陸丞相的,但此事臣又不曾親耳聽到,是楊竺告訴臣的。”原來,那一日孫權和楊竺談改立之事,被孫和的人躲在床下聽到,傳給了孫和。孫和派陸胤去荊州,將此事告訴陸遜。麵對孫權的詰問,陸胤不肯陷害太子,便將此事推給楊竺。
楊竺聽了這話,也知是陸胤為保太子,故意陷害自己。但是孫權多疑,又哪裏肯聽他們辯駁,道:“來人,將楊竺和陸胤都關起來,詳加審問!”孫權此舉,是對太子黨和魯王黨各自訓誡,讓雙方不至於胡作非為。
孫權又轉頭對司空凡和姬如夢道:“些許家事,讓兩位使者見笑了。”
司空凡見孫權處事犀利,殺伐果斷,心下也是欽佩。他一片真誠的說:“陛下,我等雖為外人,但是有一言相勸,還請陛下勿怪。”
“但說無妨。”孫權收起犀利的目光,想聽聽司空凡對此事的看法。
司空凡道:“太子之事,還請陛下早做決斷,以免旁人覬覦,朝臣攀附,黨爭禍國。一旦山陵崩,爭端未息,則是禍端的開始。陛下積累下的人才,不要消耗在內鬥上。”司空凡這話不偏不倚,完全說在了孫權的心裏,孫權笑道:“子誠不欺我,好,好!關於伐魏之事,請兩位使者多停留幾日,待朕與各位詳加規劃。”
魯王孫霸反複思量:“蜀國的使者雖說讓陛下早作決斷,但是他們畢竟跟太子走得緊些,難免後期陛下再詢問時,言語有所偏頗。如今又折了楊竺,雖然太子黨也有折損,但是陸遜貴為丞相,心向太子,需把這一對羽翼給太子折斷,方才能將太子徹底置於死地。”
第二日,全寄來到司空凡下榻的地方求見,道:“兩位使者,魯王新得了一口寶劍,聽聞使者手中也有一柄神兵利器,削鐵如泥,特前來相邀,共同品鑒。”
姬如夢知道此番相邀,孫霸必然沒安好心,委婉迴絕道:“我的身體不適,阿凡,還要勞你請醫生來為我看看。”全寄道:“在下已備好馬車,魯王府上有一名醫孫安,魯王妃身懷六甲的時候,多虧了他的調理,魯王還誇讚他的醫術高明呢。此次相邀,也是魯王妃的意思,正好讓他給貴使把把脈。”
“些許小病,哪裏敢勞煩魯王府上,阿凡去找個郎中即可。”姬如夢仍是不肯答應。
驛館門口來了一輛馬車,緩緩停下,一個衣著雍容華貴少婦從裏麵走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