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完牢騷,李熙借機瞪誌遠一眼,正色警告,先把話題給封死:“吃飯吧,不許再提那事!”
被訓得臉上無光,又不能提那事,誌遠便有點悶悶的,那模樣看得李熙心疼,父子意見雖不同,可孩子現在已經真的是對自己敞開了心扉,什麽事都會與自己商量,什麽事都不瞞自己,連以前一直捂著的徐常青的事都跟自己說了,他想去樺甸做險事,也會事先主動積極求取自己的同意,這是尊重自己的表現。
這個孩子,雖然是總不叫人省心,可真的和自己越來越貼心了呢,還時刻以護衛李家為己任,他現在冒的險,一定程度上,是在頂替和保護純兒。
何況,自己比起杜海山,不知好出了多少,自己有了“兒子”!還是隻要想起,就能暖上心頭的兒子!有孩子真心的陪伴,頭疼病犯了時,有兒子守在跟前體貼侍疾,平時有兒子可以交心、可以疼愛、還是男孩可以打可以罵,不像女兒,打不下手罵不出口去,有聰明的學生可以教導,讓自己過足為人師的癮,難得一個人吃一次飯,孩子還怕自己覺得冷清孤單,巴巴的趕過來伺候……
而辛辛苦苦把孩子拉扯大的杜海山呢?他什麽都沒有!
李熙便給誌遠夾一筷子他喜歡的菜,眼裏帶著寵溺,溫言道:“今天的湯不錯,一會,你多喝一碗。”
“嗯。”
在誌遠喝湯的時候,李熙已經吃好準備起身,誌遠的稟性他最清楚,下了決心的事,就是九牛也拉不轉,眼下,得給他點“正事”做,才能分散他的注意力,免得他一門心思的總想著再開樺甸那樣的新坑。
有個才獲得的情報,李熙原準備自己找人傳遞給梅子瑜,以免北平軍事委員會對土龍山暴動的預後出現誤判,如今想想,這情報的傳遞,不如交由誌遠去做,一來避實就虛,分他去樺甸的心,二來也可以順便顯擺顯擺自己對“大義”的貢獻與擔當,以維護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光輝形象”,別讓孩子,和自己生分了。
李熙站起,居高臨下,愛憐的伸手撫了撫誌遠的頭頂,臉上卻是故作的嚴肅:“吃好了,就到我書房裏來!”
書房裏,誌遠為坐在沙發上的李熙奉上一杯熱茶,就見李熙一擺下巴,朱厚輝立即退到門邊守著。
這是要說機密事的前奏,誌遠連忙緊挨著李熙坐下,半側著身向著李熙,等著李熙開口。
李熙一臉嚴肅,壓著聲音:“有個消息,事關北滿時局變化方向,你幫我,把消息傳給梅子瑜,讓他們好早有準備。”
果然,就見誌遠眉毛一挑!
李熙臉上卻無半點得意之色,仍然一本正經:“土龍山的暴動,震驚中外,可接下來,形勢的發展難以樂觀!我今天收到個消息,吉林省總務廳長三浦武美,即將親赴依蘭任依蘭工作班班長!我有預感,土龍山的暴動,很快就會被日本人給平下去!”
誌遠心裏暗暗一驚,可也有些不解:“爸,三浦武美,一個廳長下去蹲點依蘭,隻能說明當局對暴動的重視,三浦這人又不是善帶兵的名將,怎麽他去依蘭,就能很快平息暴動?爸因何如此看高三浦呢?這裏頭,一定有緣故!”
李熙倒是誨人不倦,不放過任何一個教導孩子的機會,微微一笑,反問:“你說呢?”
又啟發誌遠:“我高看的,是三浦武美嗎?你想想,日本人為什麽讓三浦武美跑去當這個班長,這代表了什麽?”
李熙保持著微笑,看誌遠的眼神,溫和中帶著鼓勵,而誌遠忽閃著睫毛,靜心凝思,神情專注。
在門邊的朱厚輝,忍不住就往他們身上偷偷瞄了好幾眼,東翁誨人不倦,哥兒學而不厭,這種溫馨動人、父子倆在一起做學問的場麵,是東翁最喜歡的,朱厚輝為李熙的喜悅而暗喜。
少頃,誌遠抬起了眼,烏黑的眼睛,靈氣逼人:“臨陣換將,這三浦武美還不是關東軍的人,這代表日本人對暴動的處置,手法上將有大的改變!很可能,從嚴酷鎮壓,改為恩威並用!”
“哦?”李熙聽了,水晶鏡片後頭的眼睛,精光一閃:“說說你這判斷的理由。”
“土龍山的謝文東,那可是有些真本事的,白家溝一役,把10師團63聯隊長飯塚朝吾大佐送進了鬼門關,之後在九裏六屯,又斃傷日軍幾十人,謝文東這人還會審時度勢,從九裏六屯突圍,就把隊伍拉進了山裏,10師團都沒能把謝文東的救國軍給吃了,三浦武美能有那個本事?但爸如此看重三浦去依蘭的消息,那麽,極有可能,就是日本人對暴動的處置,手法上將大變,從嚴酷鎮壓,改為恩威並用,那三浦,不是去依蘭唱紅臉的,而是專門去唱白臉,是去搞招安的!”
誌遠眼神跟著就是一暗:“軟刀子殺人更厲害,分化挑撥之下,對謝文東的打擊將是致命的!若真如此,謝文東下來的日子,隻怕會越來越難捱。”
李熙聽了,水晶鏡片後頭的眼睛,比先前更亮,慢慢的就嘴角上翹,然後伸手,愛憐的揉撫著誌遠頭頂的頭發。
有個善於思考、一點就透的學生,真是一件讓人心曠神怡的事。
“聰明!”李熙點頭稱讚,然後開始給誌遠仔細的分析:“謝文東在土龍山,能搞出那麽大的動靜,靠的是同仇敵愾!而謝文東的救國軍,頂多也就是民團,民團和正規軍的差別是不用置疑的,之所以能和關東軍的10師團周旋兩迴而不落下風,除了同仇敵愾士氣正旺,也是因為關東軍輕敵,被一下子打了個措手不及,等關東軍迴過神來,謝文東可就占不了什麽便宜了,若軍心再一渙散,謝文東就是十麵埋伏裏的西楚霸王,結局好不到哪去!”
一給誌遠上課,李熙就來勁兒,滔滔不絕:“謝文東,也確如你所說,會審時度勢,知道不能和關東軍硬碰,隻能巧打,從九裏六屯突圍後,他帶救國軍跑到了南邊的山裏,避敵鋒芒是正確的,但拖久了,若再無勝仗,必失銳氣,而另一邊,關東軍雖然吃了輕敵的虧,但滿洲國政府係統裏的日本人裏,還是有能人的,把情勢看得通透,這些人還不少,拉幫結派,狠批關東軍從一開始就把‘滿洲國’政府撇在一邊、直接通過東亞勸業公司強行‘收買’土地、以及縱容‘屯匪’搶掠是胡來,一通嘶咬後,軍方讓步,移民善後工作將移交給民政部,既定政策是在軍事‘討伐’的同時,‘宣撫民眾’,軟硬兼施。”
“‘宣撫民眾’?”誌遠忍不住問:“爸,你知道他們準備怎麽個宣撫法嗎?”
“我已經收到了風,三浦武美此去依蘭,將大肆宣傳普通百姓是上當受騙的,隻要棄戈歸田,既往不咎,仍是良民。並宣布新的土地‘收買’方針,荒地、熟地平均每坰2至10元。對‘屯匪’則嚴加管理、教育,以減少與中國人的糾紛、衝突。”
誌遠聽了,好半天,才悶悶不樂的道:“日本人這又是既往不咎,又是用錢收買,還對他們開拓團的自己人都下刀子,定義為‘屯匪’……”
誌遠長出一口氣,頹然歎道:“打蛇打七寸,日本人厲害!這招招都是要害,招招都打在七寸上,官逼民反,老百姓沒活路了,自然就會拿起槍,保衛土地,保衛田園,保衛他們賴以生存的命根子,會跟著謝文東和日本人拚命,可若忽然又有了出路了,那隻怕就有人想跑迴家了!土龍山是謝文東的根本,原本支持救國軍的鐵板,或因此而成陷足的泥沼,這對謝文東的打擊,真的是致命的!”
李熙點頭:“是的,所以,我才要你和梅子瑜那邊通個氣,希望關內國民政府,會有所動作,對謝文東給予提醒和支持,不然謝文東和他的救國軍,很快就會玩兒完!不管他跑到哪裏,關東軍都會咬死他,這是肯定的!去年秋冬的大討伐,基本上大規模的義勇軍都已經讓日本人給蓋下去了,要麽被打散要麽被收編,關東軍就覺得大局已定,可以著手建設‘王道樂土’、可以向滿洲大規模移民了,沒想到按下葫蘆浮起瓢,土龍山農民又造反了,周圍各縣又群起響應。對於關東軍來說,肯定要殺一儆百,滅掉謝文東,不然東北將到處都是土龍山,日本人還怎麽執行移民的國策、把滿洲變成他們的第二個‘日本本土’?”
“日本本土?哼!”誌遠憤然:“中國的東北,虧他們明麵上還搞了個滿洲國、還抬出了個傅儀為****,但心底裏,他們將東北直視為第二個日本本土!就這麽**裸的!”
“是啊,”李熙喟然長歎:“夠不要臉的!”
李熙固然“權謀機變”、“民生優先”,當了偽滿的高官,但如今,是真的有些後悔了,為滿洲情報組主動提供情報,並不完全是因為溺愛誌遠、被誌遠所裹挾,李熙身為一個讀書人,多少還有些讀書人的頭巾氣,有民族情結,日本人想從滿洲獲取一定的利益可以,但想把滿洲變成日本“本土”,想讓中國人亡族滅種,不行!
李熙保持頗有感慨狀,指望著這“避實就虛”之計能讓誌遠消停消停,誰知誌遠趁機借題發揮,隨手一戳,就讓李熙的如意算盤,落了個空。
被訓得臉上無光,又不能提那事,誌遠便有點悶悶的,那模樣看得李熙心疼,父子意見雖不同,可孩子現在已經真的是對自己敞開了心扉,什麽事都會與自己商量,什麽事都不瞞自己,連以前一直捂著的徐常青的事都跟自己說了,他想去樺甸做險事,也會事先主動積極求取自己的同意,這是尊重自己的表現。
這個孩子,雖然是總不叫人省心,可真的和自己越來越貼心了呢,還時刻以護衛李家為己任,他現在冒的險,一定程度上,是在頂替和保護純兒。
何況,自己比起杜海山,不知好出了多少,自己有了“兒子”!還是隻要想起,就能暖上心頭的兒子!有孩子真心的陪伴,頭疼病犯了時,有兒子守在跟前體貼侍疾,平時有兒子可以交心、可以疼愛、還是男孩可以打可以罵,不像女兒,打不下手罵不出口去,有聰明的學生可以教導,讓自己過足為人師的癮,難得一個人吃一次飯,孩子還怕自己覺得冷清孤單,巴巴的趕過來伺候……
而辛辛苦苦把孩子拉扯大的杜海山呢?他什麽都沒有!
李熙便給誌遠夾一筷子他喜歡的菜,眼裏帶著寵溺,溫言道:“今天的湯不錯,一會,你多喝一碗。”
“嗯。”
在誌遠喝湯的時候,李熙已經吃好準備起身,誌遠的稟性他最清楚,下了決心的事,就是九牛也拉不轉,眼下,得給他點“正事”做,才能分散他的注意力,免得他一門心思的總想著再開樺甸那樣的新坑。
有個才獲得的情報,李熙原準備自己找人傳遞給梅子瑜,以免北平軍事委員會對土龍山暴動的預後出現誤判,如今想想,這情報的傳遞,不如交由誌遠去做,一來避實就虛,分他去樺甸的心,二來也可以順便顯擺顯擺自己對“大義”的貢獻與擔當,以維護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光輝形象”,別讓孩子,和自己生分了。
李熙站起,居高臨下,愛憐的伸手撫了撫誌遠的頭頂,臉上卻是故作的嚴肅:“吃好了,就到我書房裏來!”
書房裏,誌遠為坐在沙發上的李熙奉上一杯熱茶,就見李熙一擺下巴,朱厚輝立即退到門邊守著。
這是要說機密事的前奏,誌遠連忙緊挨著李熙坐下,半側著身向著李熙,等著李熙開口。
李熙一臉嚴肅,壓著聲音:“有個消息,事關北滿時局變化方向,你幫我,把消息傳給梅子瑜,讓他們好早有準備。”
果然,就見誌遠眉毛一挑!
李熙臉上卻無半點得意之色,仍然一本正經:“土龍山的暴動,震驚中外,可接下來,形勢的發展難以樂觀!我今天收到個消息,吉林省總務廳長三浦武美,即將親赴依蘭任依蘭工作班班長!我有預感,土龍山的暴動,很快就會被日本人給平下去!”
誌遠心裏暗暗一驚,可也有些不解:“爸,三浦武美,一個廳長下去蹲點依蘭,隻能說明當局對暴動的重視,三浦這人又不是善帶兵的名將,怎麽他去依蘭,就能很快平息暴動?爸因何如此看高三浦呢?這裏頭,一定有緣故!”
李熙倒是誨人不倦,不放過任何一個教導孩子的機會,微微一笑,反問:“你說呢?”
又啟發誌遠:“我高看的,是三浦武美嗎?你想想,日本人為什麽讓三浦武美跑去當這個班長,這代表了什麽?”
李熙保持著微笑,看誌遠的眼神,溫和中帶著鼓勵,而誌遠忽閃著睫毛,靜心凝思,神情專注。
在門邊的朱厚輝,忍不住就往他們身上偷偷瞄了好幾眼,東翁誨人不倦,哥兒學而不厭,這種溫馨動人、父子倆在一起做學問的場麵,是東翁最喜歡的,朱厚輝為李熙的喜悅而暗喜。
少頃,誌遠抬起了眼,烏黑的眼睛,靈氣逼人:“臨陣換將,這三浦武美還不是關東軍的人,這代表日本人對暴動的處置,手法上將有大的改變!很可能,從嚴酷鎮壓,改為恩威並用!”
“哦?”李熙聽了,水晶鏡片後頭的眼睛,精光一閃:“說說你這判斷的理由。”
“土龍山的謝文東,那可是有些真本事的,白家溝一役,把10師團63聯隊長飯塚朝吾大佐送進了鬼門關,之後在九裏六屯,又斃傷日軍幾十人,謝文東這人還會審時度勢,從九裏六屯突圍,就把隊伍拉進了山裏,10師團都沒能把謝文東的救國軍給吃了,三浦武美能有那個本事?但爸如此看重三浦去依蘭的消息,那麽,極有可能,就是日本人對暴動的處置,手法上將大變,從嚴酷鎮壓,改為恩威並用,那三浦,不是去依蘭唱紅臉的,而是專門去唱白臉,是去搞招安的!”
誌遠眼神跟著就是一暗:“軟刀子殺人更厲害,分化挑撥之下,對謝文東的打擊將是致命的!若真如此,謝文東下來的日子,隻怕會越來越難捱。”
李熙聽了,水晶鏡片後頭的眼睛,比先前更亮,慢慢的就嘴角上翹,然後伸手,愛憐的揉撫著誌遠頭頂的頭發。
有個善於思考、一點就透的學生,真是一件讓人心曠神怡的事。
“聰明!”李熙點頭稱讚,然後開始給誌遠仔細的分析:“謝文東在土龍山,能搞出那麽大的動靜,靠的是同仇敵愾!而謝文東的救國軍,頂多也就是民團,民團和正規軍的差別是不用置疑的,之所以能和關東軍的10師團周旋兩迴而不落下風,除了同仇敵愾士氣正旺,也是因為關東軍輕敵,被一下子打了個措手不及,等關東軍迴過神來,謝文東可就占不了什麽便宜了,若軍心再一渙散,謝文東就是十麵埋伏裏的西楚霸王,結局好不到哪去!”
一給誌遠上課,李熙就來勁兒,滔滔不絕:“謝文東,也確如你所說,會審時度勢,知道不能和關東軍硬碰,隻能巧打,從九裏六屯突圍後,他帶救國軍跑到了南邊的山裏,避敵鋒芒是正確的,但拖久了,若再無勝仗,必失銳氣,而另一邊,關東軍雖然吃了輕敵的虧,但滿洲國政府係統裏的日本人裏,還是有能人的,把情勢看得通透,這些人還不少,拉幫結派,狠批關東軍從一開始就把‘滿洲國’政府撇在一邊、直接通過東亞勸業公司強行‘收買’土地、以及縱容‘屯匪’搶掠是胡來,一通嘶咬後,軍方讓步,移民善後工作將移交給民政部,既定政策是在軍事‘討伐’的同時,‘宣撫民眾’,軟硬兼施。”
“‘宣撫民眾’?”誌遠忍不住問:“爸,你知道他們準備怎麽個宣撫法嗎?”
“我已經收到了風,三浦武美此去依蘭,將大肆宣傳普通百姓是上當受騙的,隻要棄戈歸田,既往不咎,仍是良民。並宣布新的土地‘收買’方針,荒地、熟地平均每坰2至10元。對‘屯匪’則嚴加管理、教育,以減少與中國人的糾紛、衝突。”
誌遠聽了,好半天,才悶悶不樂的道:“日本人這又是既往不咎,又是用錢收買,還對他們開拓團的自己人都下刀子,定義為‘屯匪’……”
誌遠長出一口氣,頹然歎道:“打蛇打七寸,日本人厲害!這招招都是要害,招招都打在七寸上,官逼民反,老百姓沒活路了,自然就會拿起槍,保衛土地,保衛田園,保衛他們賴以生存的命根子,會跟著謝文東和日本人拚命,可若忽然又有了出路了,那隻怕就有人想跑迴家了!土龍山是謝文東的根本,原本支持救國軍的鐵板,或因此而成陷足的泥沼,這對謝文東的打擊,真的是致命的!”
李熙點頭:“是的,所以,我才要你和梅子瑜那邊通個氣,希望關內國民政府,會有所動作,對謝文東給予提醒和支持,不然謝文東和他的救國軍,很快就會玩兒完!不管他跑到哪裏,關東軍都會咬死他,這是肯定的!去年秋冬的大討伐,基本上大規模的義勇軍都已經讓日本人給蓋下去了,要麽被打散要麽被收編,關東軍就覺得大局已定,可以著手建設‘王道樂土’、可以向滿洲大規模移民了,沒想到按下葫蘆浮起瓢,土龍山農民又造反了,周圍各縣又群起響應。對於關東軍來說,肯定要殺一儆百,滅掉謝文東,不然東北將到處都是土龍山,日本人還怎麽執行移民的國策、把滿洲變成他們的第二個‘日本本土’?”
“日本本土?哼!”誌遠憤然:“中國的東北,虧他們明麵上還搞了個滿洲國、還抬出了個傅儀為****,但心底裏,他們將東北直視為第二個日本本土!就這麽**裸的!”
“是啊,”李熙喟然長歎:“夠不要臉的!”
李熙固然“權謀機變”、“民生優先”,當了偽滿的高官,但如今,是真的有些後悔了,為滿洲情報組主動提供情報,並不完全是因為溺愛誌遠、被誌遠所裹挾,李熙身為一個讀書人,多少還有些讀書人的頭巾氣,有民族情結,日本人想從滿洲獲取一定的利益可以,但想把滿洲變成日本“本土”,想讓中國人亡族滅種,不行!
李熙保持頗有感慨狀,指望著這“避實就虛”之計能讓誌遠消停消停,誰知誌遠趁機借題發揮,隨手一戳,就讓李熙的如意算盤,落了個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