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大豐廠廠外的公示牌前,人頭湧動。
都是聽到消息,過來應聘做工的,好多人圍在公示牌前,看廠子貼出來的招工貼子。
在大豐廠做工工資高,包午飯,還每周有兩次肉吃,讓很多人趨之若鶩。來碰碰運氣的,除了本地人,還有不少鄰縣被開拓團奪了土地生計的莊稼漢,亂八年月,能在個大廠子找到工作,那一家子的生計可就有了著落。
有大豐的職員,在現場初選並發放號碼牌子,領到號碼牌子的,可憑牌子進廠麵試,那職員被一堆人圍著,走都走不動。
島村到訪時,不但廠門口正熱鬧,誌遠也正在會議室裏“開會”,由大豐的總經理孫家玉陪同,在會議室裏,和幾個魚把頭商洽,準備和他們訂立供貨合同。
誌遠已經準備自毀大豐了,還招工?簽新的原料供貨合同?
當然!
因為,做戲要做全套!
外頭招著工,裏頭談著新供貨合同,車間裏機器轟鳴,貨進貨出,整個大豐,一副興旺景象,看得島村幾次暗裏悄悄的咽口水。
可那個“可惡的支那人”李納李善德,總不讓他如意。
誌遠對島村的接待,既“禮貌”又“寸土必爭”,一如計劃中設定的,那副自恃有滿鐵撐腰、兼斤斤計較算死草的嘴臉,把島村激得漸漸失去耐性,最後暴跳如雷,把關東軍準備一分錢不給就軍事接收大豐的話,在參觀廠區的途中,在人前就自己說了出來。
島村還沒離開大豐呢,工友們私下裏,就已經議論紛紛。
目的達到,誌遠就擺出一副談不攏就不談的模樣,借口那幾個魚把頭還等著和他繼續聊合同為由,叫孫家玉陪島村再轉轉,自己抬腳就走人了,氣得島村用日語,和自己隨行的人說,李納就是一個自以為是的“八嘠牙路”。
誌遠又迴到會議室,和幾個魚把頭繼續聊合同條件。
李閻王在會議室的門外站著,作為誌遠的貼身跟班,他的職責就是保護誌遠,李閻王時不時的瞄一眼會議室裏的誌遠,大罵島村還不滾蛋的同時,對誌遠是滿心的心疼:“大豐都要燒了,哥兒還得裝著沒事人似的,和這些人在這裏瞎掰掰,也是可憐八件的……”
下午兩點多,島村終於滾蛋了。
誌遠卻一直到天黑,還在廠子裏。
該布置該交待的,都已經妥當,誌遠遣散了孫家玉等人,然後將一份文件,叫李閻王幫他好生放在皮包裏,走時帶走,帶迴長春。
那是大豐員工的花名冊。
大豐一燒,幾百位工友頓失生計,願意離開家鄉去奉天裕東做工的,特別是一些技術骨幹,誌遠會安排他們轉去裕東,另外誌遠也已經和李熙、李純及張漢貞打過招唿,希望李家和鄭家轄下的企業和商鋪,能優先聘用這些失業的工友,但職位有限,僧多粥少,至少短期內,仍有過半的人,就業無法解決。
誌遠是真的對他們心有愧疚。想到自己定的自毀大豐的時點,是在年前,多少家庭,這個年要在沉悶煩憂中渡過,這種愧疚就更是沉重。
見誌遠坐在他的辦公桌後,擰著眉頭鬱鬱寡歡的模樣,還陪著他在屋子裏的四神,交換了一下眼色,然後林有上前勸道:“明心堂不是定了出麵救濟嗎,何況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總會有辦法的,剛我和大魚商量了下,他說他爹那,可以幫咱安排幾個,等事兒出來了,我去找王賢,看春江飯店,能不能也安排幾個,天早就黑了,哥兒忙了一天,早點迴去歇息吧。明兒一早還要趕火車迴長春呢。”
誌遠點點頭,站起身,在林有幫他穿大衣的間兒,最後來迴打量著他的這間辦公室。
看到誌遠表情傷感,林有小心的問:“哥兒,怎麽了?”
誌遠收迴了張望的目光,從林有手裏拿過他的皮帽子,聲音都有點嘶啞:“沒什麽,就是再看一眼,試車那會子,和德國專家一起在這裏打個盹就又連軸轉的日子,好象就在昨天……今天這一走,這個辦公室,我再也迴不來了。”
誌遠說著,抬眼看著天花板,不如此,他怕他會流淚。
天這麽晚了,別的人都已經離開,陪著誌遠的,就是他的四神,胖子還守在外頭,心有鬱悶,是不妨說說的。
林有等人,都沒有說話,各個心情沉重,一把火,即將燒掉的,豈止是一家大廠,更是哥兒的心血。
過了一會,誌遠把皮帽子扣在頭上,歎了口氣,擺擺手:“走吧。”
一行人走出屋子,走到走廊上,才幾步路,誌遠就慢下了腳步,看著外麵的廠區,明顯的,依依不舍。
誌遠慢慢的向樓梯口走去,眼睛一直看著廠區裏的廠房,四神緊跟著,到了樓梯口,誌遠不是向下走,而是突然向上走。
辦公樓是兩層的“洋樓”,誌遠的辦公室在二樓,二樓之上,就是天台。
四神立即明白,這怕是哥兒,想上天台,好好的再看看他的大豐。
“哥兒小心些。”李閻王說著,手一招,示意胖子拿電筒為誌遠照著腳下,自己躥在頭裏,為誌遠拉開通往天台的門。
天台上的積雪,之前清理過,就四角堆得厚些,倒還好走。
誌遠看著夜晚的廠區,大部分的車間,都是黑乎乎的,隻有一個車間,還有工友在加班,半邊車間還亮著燈。
誌遠心情複雜,不舍和難過之外,也是真的慶幸。
慶幸在白雲寺之行後,自己沒有消沉到忘卻自己的責任、放棄自毀大豐的計劃,雖然那會子,他是真的感覺“拚不動了”、“不想拚了”,一心隻想找個沒人認識自己的地方,什麽人也不見、什麽事也不管。
可他終究是過不去自己,拖著病軀,還是到了富錦。
大豐是他親手創建的,他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大豐被關東軍軍事接管!
日本兵吃著大豐出產的罐頭,吃得飽飽的,有了力氣,卻是在揮舞刀槍,砍中國人頭的畫麵,一而再的出現在他的腦海裏,何況,大豐若落入日本人之手,必定成為日本人解決大量日本移民工作問題的工具,這將助長日本對中國的殖民!
誌遠是自己對自己發了狠:“摒除怨念,再難了,也要把大豐之事了掉,因為大豐是你整出來的,你必須負起責任!”
良心!
還有責任!
是一個中國人的良心,一個中國人的責任和使命感,讓誌遠咬著牙,不讓自己沉淪於病痛和情傷,來到了富錦,收拾殘局。
可雖然來了,也下定決心親手解決掉大豐,可卻有此事一了,就去長休的消極想法。
是宋世安對故鄉故土的赤忱,讓誌遠慚愧自省,重新振作。
宋世安昨天的話,對於誌遠來說,振聾發聵!
“我生於斯,長於斯,這裏是我的故鄉故土!”
“窮家難舍,故土難離。人出生在哪裏,哪裏就最珍貴,一個人,絕不應忘記最初哺育自己的那塊土地,這塊土地養育了我,我便視它如母親,決不會眼睜睜的看著它被外國人霸占!”
“我們這一輩爺們,如果縮頭夾尾,在日本鬼子腳下打軟,那我們的子孫,將來還能直得起腰來做人?為了祖宗,為了子孫後代,豁出命去,也要拚一拚!”
還有最讓誌遠感動的那一句:“誰不想青史留名受萬人敬仰?但隻要於國家民族有益,就算要背上汙名,我也願意去做,問心無愧就好。”
這幾個月,誌遠在公職上,一直在休“病假”,誌遠已經和李熙說,等半年病假滿時,要李熙幫忙,以身體不好為由,幫助自己順利的辭去公職,雖然有公職來往各地會有極大的便利,梅子瑜也一再表示希望誌遠留在滿鐵調查部,以為滿洲情報組獲取更多的情報,但誌遠仍然不為所動,反正是打算大豐事一了,就把腦袋往殼裏一縮,長休去!去他媽的漢奸特務,去他媽的公職!
到了這會子,誌遠的想法已經正麵了很多,也積極了很多。
自己為什麽參加特訓班,為什麽肯到富錦當專員,不就是為了有做“機密事”的便利嗎,汙名又如何,學學人家宋世安的覺悟,隻要於國家民族有益,問心無愧就好!
誌遠已經決定,自己豈止是要采納黑子的建議,向張漢貞求取消炎藥的入手渠道,籌集抗日軍急需的能救命的藥品,送到樺甸去!還要向李熙說,自己願意繼續在滿鐵任職!他要利用自己身份的便利,為國家民族做有益的事!
誌遠打算下次再去奉天,主動接觸梅子瑜,除了交換情報,還準備主動申領任務,上迴去,梅子瑜似乎有事想相托,但當時自己情緒低落,言語消極,梅子瑜沒開那個口。
不管渾河堡的那位還是不是自己的爹,他的那句話總歸沒有說錯!
“人,可以選在哪裏討生活,但卻無法選擇生你養你的父母,無法選擇你的祖宗!”
杜誌遠,你是一個中國人!
因為沒有種過地,沒在土裏刨過食,你或許不能完全理解宋世安、薑恩之、李正源、夏守增他們對土地的感情,但難道,你還理解不了他們為什麽肯舍出命去,和鬼子拚嗎?!
你看看這大豐,偌大的一個廠子,日本人說要,再占理兒,再不舍得,你也就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它被人搶去,這種剜心之痛,不就和莊稼人被日本人搶去賴以生存的土地,是一樣的嗎?
你能容忍?
你願意你的子孫後代,也受這份屈辱?
被人予取予奪,害得家破人亡,還要被逼著說日滿親善,對日本人的天照大神頂禮膜拜?
不!
是個人,都會豁出去,和鬼子拚!
自己最親最熟悉的杜海山、慶文秀拚了,被日本人搞得家破人亡的李正源、夏守增拚了,對故鄉故土一片赤忱的宋世安、薑恩之拚了,不願放棄信仰的張建新、李純拚了,以天下為已任的徐常青、梅子瑜拚了,深明大義的趙文豪、還有土豆叔拚了,張建新、趙文豪、土豆叔他們三個,甚至是已經拚掉了自己的性命!
一想到逝去的幾個人,誌遠突然眼一熱,哽咽起來,聽得他氣息一亂,林有等人,還以為他是不舍大豐,紛紛上前安慰,誌遠哽得說不出話,隻能一個勁的搖頭擺手,以示他並不是因為大豐而難過。
這年的臘月十七,富錦大豐罐頭廠,毀於大火。
都是聽到消息,過來應聘做工的,好多人圍在公示牌前,看廠子貼出來的招工貼子。
在大豐廠做工工資高,包午飯,還每周有兩次肉吃,讓很多人趨之若鶩。來碰碰運氣的,除了本地人,還有不少鄰縣被開拓團奪了土地生計的莊稼漢,亂八年月,能在個大廠子找到工作,那一家子的生計可就有了著落。
有大豐的職員,在現場初選並發放號碼牌子,領到號碼牌子的,可憑牌子進廠麵試,那職員被一堆人圍著,走都走不動。
島村到訪時,不但廠門口正熱鬧,誌遠也正在會議室裏“開會”,由大豐的總經理孫家玉陪同,在會議室裏,和幾個魚把頭商洽,準備和他們訂立供貨合同。
誌遠已經準備自毀大豐了,還招工?簽新的原料供貨合同?
當然!
因為,做戲要做全套!
外頭招著工,裏頭談著新供貨合同,車間裏機器轟鳴,貨進貨出,整個大豐,一副興旺景象,看得島村幾次暗裏悄悄的咽口水。
可那個“可惡的支那人”李納李善德,總不讓他如意。
誌遠對島村的接待,既“禮貌”又“寸土必爭”,一如計劃中設定的,那副自恃有滿鐵撐腰、兼斤斤計較算死草的嘴臉,把島村激得漸漸失去耐性,最後暴跳如雷,把關東軍準備一分錢不給就軍事接收大豐的話,在參觀廠區的途中,在人前就自己說了出來。
島村還沒離開大豐呢,工友們私下裏,就已經議論紛紛。
目的達到,誌遠就擺出一副談不攏就不談的模樣,借口那幾個魚把頭還等著和他繼續聊合同為由,叫孫家玉陪島村再轉轉,自己抬腳就走人了,氣得島村用日語,和自己隨行的人說,李納就是一個自以為是的“八嘠牙路”。
誌遠又迴到會議室,和幾個魚把頭繼續聊合同條件。
李閻王在會議室的門外站著,作為誌遠的貼身跟班,他的職責就是保護誌遠,李閻王時不時的瞄一眼會議室裏的誌遠,大罵島村還不滾蛋的同時,對誌遠是滿心的心疼:“大豐都要燒了,哥兒還得裝著沒事人似的,和這些人在這裏瞎掰掰,也是可憐八件的……”
下午兩點多,島村終於滾蛋了。
誌遠卻一直到天黑,還在廠子裏。
該布置該交待的,都已經妥當,誌遠遣散了孫家玉等人,然後將一份文件,叫李閻王幫他好生放在皮包裏,走時帶走,帶迴長春。
那是大豐員工的花名冊。
大豐一燒,幾百位工友頓失生計,願意離開家鄉去奉天裕東做工的,特別是一些技術骨幹,誌遠會安排他們轉去裕東,另外誌遠也已經和李熙、李純及張漢貞打過招唿,希望李家和鄭家轄下的企業和商鋪,能優先聘用這些失業的工友,但職位有限,僧多粥少,至少短期內,仍有過半的人,就業無法解決。
誌遠是真的對他們心有愧疚。想到自己定的自毀大豐的時點,是在年前,多少家庭,這個年要在沉悶煩憂中渡過,這種愧疚就更是沉重。
見誌遠坐在他的辦公桌後,擰著眉頭鬱鬱寡歡的模樣,還陪著他在屋子裏的四神,交換了一下眼色,然後林有上前勸道:“明心堂不是定了出麵救濟嗎,何況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總會有辦法的,剛我和大魚商量了下,他說他爹那,可以幫咱安排幾個,等事兒出來了,我去找王賢,看春江飯店,能不能也安排幾個,天早就黑了,哥兒忙了一天,早點迴去歇息吧。明兒一早還要趕火車迴長春呢。”
誌遠點點頭,站起身,在林有幫他穿大衣的間兒,最後來迴打量著他的這間辦公室。
看到誌遠表情傷感,林有小心的問:“哥兒,怎麽了?”
誌遠收迴了張望的目光,從林有手裏拿過他的皮帽子,聲音都有點嘶啞:“沒什麽,就是再看一眼,試車那會子,和德國專家一起在這裏打個盹就又連軸轉的日子,好象就在昨天……今天這一走,這個辦公室,我再也迴不來了。”
誌遠說著,抬眼看著天花板,不如此,他怕他會流淚。
天這麽晚了,別的人都已經離開,陪著誌遠的,就是他的四神,胖子還守在外頭,心有鬱悶,是不妨說說的。
林有等人,都沒有說話,各個心情沉重,一把火,即將燒掉的,豈止是一家大廠,更是哥兒的心血。
過了一會,誌遠把皮帽子扣在頭上,歎了口氣,擺擺手:“走吧。”
一行人走出屋子,走到走廊上,才幾步路,誌遠就慢下了腳步,看著外麵的廠區,明顯的,依依不舍。
誌遠慢慢的向樓梯口走去,眼睛一直看著廠區裏的廠房,四神緊跟著,到了樓梯口,誌遠不是向下走,而是突然向上走。
辦公樓是兩層的“洋樓”,誌遠的辦公室在二樓,二樓之上,就是天台。
四神立即明白,這怕是哥兒,想上天台,好好的再看看他的大豐。
“哥兒小心些。”李閻王說著,手一招,示意胖子拿電筒為誌遠照著腳下,自己躥在頭裏,為誌遠拉開通往天台的門。
天台上的積雪,之前清理過,就四角堆得厚些,倒還好走。
誌遠看著夜晚的廠區,大部分的車間,都是黑乎乎的,隻有一個車間,還有工友在加班,半邊車間還亮著燈。
誌遠心情複雜,不舍和難過之外,也是真的慶幸。
慶幸在白雲寺之行後,自己沒有消沉到忘卻自己的責任、放棄自毀大豐的計劃,雖然那會子,他是真的感覺“拚不動了”、“不想拚了”,一心隻想找個沒人認識自己的地方,什麽人也不見、什麽事也不管。
可他終究是過不去自己,拖著病軀,還是到了富錦。
大豐是他親手創建的,他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大豐被關東軍軍事接管!
日本兵吃著大豐出產的罐頭,吃得飽飽的,有了力氣,卻是在揮舞刀槍,砍中國人頭的畫麵,一而再的出現在他的腦海裏,何況,大豐若落入日本人之手,必定成為日本人解決大量日本移民工作問題的工具,這將助長日本對中國的殖民!
誌遠是自己對自己發了狠:“摒除怨念,再難了,也要把大豐之事了掉,因為大豐是你整出來的,你必須負起責任!”
良心!
還有責任!
是一個中國人的良心,一個中國人的責任和使命感,讓誌遠咬著牙,不讓自己沉淪於病痛和情傷,來到了富錦,收拾殘局。
可雖然來了,也下定決心親手解決掉大豐,可卻有此事一了,就去長休的消極想法。
是宋世安對故鄉故土的赤忱,讓誌遠慚愧自省,重新振作。
宋世安昨天的話,對於誌遠來說,振聾發聵!
“我生於斯,長於斯,這裏是我的故鄉故土!”
“窮家難舍,故土難離。人出生在哪裏,哪裏就最珍貴,一個人,絕不應忘記最初哺育自己的那塊土地,這塊土地養育了我,我便視它如母親,決不會眼睜睜的看著它被外國人霸占!”
“我們這一輩爺們,如果縮頭夾尾,在日本鬼子腳下打軟,那我們的子孫,將來還能直得起腰來做人?為了祖宗,為了子孫後代,豁出命去,也要拚一拚!”
還有最讓誌遠感動的那一句:“誰不想青史留名受萬人敬仰?但隻要於國家民族有益,就算要背上汙名,我也願意去做,問心無愧就好。”
這幾個月,誌遠在公職上,一直在休“病假”,誌遠已經和李熙說,等半年病假滿時,要李熙幫忙,以身體不好為由,幫助自己順利的辭去公職,雖然有公職來往各地會有極大的便利,梅子瑜也一再表示希望誌遠留在滿鐵調查部,以為滿洲情報組獲取更多的情報,但誌遠仍然不為所動,反正是打算大豐事一了,就把腦袋往殼裏一縮,長休去!去他媽的漢奸特務,去他媽的公職!
到了這會子,誌遠的想法已經正麵了很多,也積極了很多。
自己為什麽參加特訓班,為什麽肯到富錦當專員,不就是為了有做“機密事”的便利嗎,汙名又如何,學學人家宋世安的覺悟,隻要於國家民族有益,問心無愧就好!
誌遠已經決定,自己豈止是要采納黑子的建議,向張漢貞求取消炎藥的入手渠道,籌集抗日軍急需的能救命的藥品,送到樺甸去!還要向李熙說,自己願意繼續在滿鐵任職!他要利用自己身份的便利,為國家民族做有益的事!
誌遠打算下次再去奉天,主動接觸梅子瑜,除了交換情報,還準備主動申領任務,上迴去,梅子瑜似乎有事想相托,但當時自己情緒低落,言語消極,梅子瑜沒開那個口。
不管渾河堡的那位還是不是自己的爹,他的那句話總歸沒有說錯!
“人,可以選在哪裏討生活,但卻無法選擇生你養你的父母,無法選擇你的祖宗!”
杜誌遠,你是一個中國人!
因為沒有種過地,沒在土裏刨過食,你或許不能完全理解宋世安、薑恩之、李正源、夏守增他們對土地的感情,但難道,你還理解不了他們為什麽肯舍出命去,和鬼子拚嗎?!
你看看這大豐,偌大的一個廠子,日本人說要,再占理兒,再不舍得,你也就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它被人搶去,這種剜心之痛,不就和莊稼人被日本人搶去賴以生存的土地,是一樣的嗎?
你能容忍?
你願意你的子孫後代,也受這份屈辱?
被人予取予奪,害得家破人亡,還要被逼著說日滿親善,對日本人的天照大神頂禮膜拜?
不!
是個人,都會豁出去,和鬼子拚!
自己最親最熟悉的杜海山、慶文秀拚了,被日本人搞得家破人亡的李正源、夏守增拚了,對故鄉故土一片赤忱的宋世安、薑恩之拚了,不願放棄信仰的張建新、李純拚了,以天下為已任的徐常青、梅子瑜拚了,深明大義的趙文豪、還有土豆叔拚了,張建新、趙文豪、土豆叔他們三個,甚至是已經拚掉了自己的性命!
一想到逝去的幾個人,誌遠突然眼一熱,哽咽起來,聽得他氣息一亂,林有等人,還以為他是不舍大豐,紛紛上前安慰,誌遠哽得說不出話,隻能一個勁的搖頭擺手,以示他並不是因為大豐而難過。
這年的臘月十七,富錦大豐罐頭廠,毀於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