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遠從平頂山迴來,就告訴李熙:“炮手,妥了!”
父子二人,合謀除掉森田貞男的計劃,一步步正按計劃實施,到時直接要森田貞男命的人,即計劃中的“炮手”,誌遠承諾由他負責搞定。
坐在書房書桌後的李熙,接過誌遠雙手捧給他的茶杯,輕呷一口,然後不急不徐的警告誌遠:“你的樣子,不焦不躁,倒還蠻淡定,這樣很好。記住,耐心等待最好的時機,一切聽我的調動,氣度要宏,言動要謹,如果時機不成熟,寧可放棄,絕不輕動。”
“善德謹記!”
誌遠說著,閃到李熙身後,伸出雙手幫李熙按摩肩頸:“聽媽說,爸昨晚,頭疼的**病,又犯了!朝宗和我說,他瞧著爸這毛病,很可能不是頭上的毛病,而是頸椎的毛病,是一種痹症,他王家有種什麽頸椎貼,獨家秘方!要不,爸試試?”
李熙正被誌遠按揉到酸麻處,舒服得眯起了眼睛,正在舒心的享受兒子的服侍,聽到誌遠說要他試那頸椎貼,眯著的眼睛又睜開了:“不幹!那玩意兒他拿來我看過,黑唿唿,又黑又臭,那玩意糊脖子上,估計一晚上都甭睡了,這還不算,那味道,第二天洗了肯定還一身藥臭味,我怎麽見人?關鍵是不是糊個一兩天,他說得糊至少一個月!那皮膚還不捂出疹子來!我還是吃梁醫生的藥得了。”
“爸——”誌遠還待要為王朝宗鼓吹,李熙已經伸手把他拉到身側:“別按了,在外頭跑了這幾天,你腎炎還沒大好,不能太勞累,快迴房去歇著吧。平頂山的事告一段落,下來,你給我在家裏,乖乖躺著!”
誌遠陪笑道:“爸,下來,我還要再去佳木斯一趟,這次去,或者時日要稍多些,等那邊事一了,我保證在家裏,好好休息一段時間。”
李熙立即就放下了臉,騰的站了起來:“還要跑?!梁醫生說的臥床休息一個月,是在腎炎急性發作的一個月內,你這麽整天瞎折騰,就不怕搞成了個慢性病,誤了自己一輩子!?”
誌遠連忙辯白:“爸,我自己會注意,跟我的人也很照顧我,不會讓我累著。”
李熙意味深長的看誌遠一眼:“你真的要為李閻王去佳木斯出那個頭?李閻王的仇家那麽多,你就不怕死?”
誌遠趕忙保證:“爸,您放心,做事看形勢,我不會硬來,會始終將安全放在第一!”
又湊近李熙,小聲道:“爸,我之前去佳木斯打了個轉,發現那個鄭家很有那麽點意思,可挖的東西不少,還是一個很值得燒的冷灶,若能化幹戈為玉帛,不僅李閻王我可以放心的納入明心堂,以後我們李家在北滿,還會多一個強有力的奧援。”
李熙瞥了誌遠一眼,這小子果然還是有眼光的,化幹戈為玉帛,取鄭家為用,這正是他所想三策之中的上策。
李熙意味深長的微笑:“思路是對的,但佳木斯的鄭家,可不好惹,真叫了陣,隻怕你頂不住鄭家的頭一波,還不等你使手腕呢,就讓鄭家把你給蓋了!”
誌遠眼珠子一轉:“爸這麽說,就是對鄭家也摸過底了?”
李熙沒好氣:“你丫的,現在翅膀硬了,越來越不聽勸,倔起來九牛拉不轉,我不幫你開道趟雷,我都怕你有去無迴!”
然後問誌遠:“想怎麽做?說來聽聽。”
誌遠微微一笑:“先行善,後謀和。”
“哦?”李熙來了興趣,拉誌遠坐在沙發上,要求誌遠:“說仔細點……”
“在我到佳木斯之前,我的善名,要先到。我已經讓福克斯和他朋友一起寫新聞稿,明心堂給災民蓋瓦房的新聞,明天就會上報,房子還沒完工,但好歹已經上好大梁成了型,照片上看應該蠻可觀了。另外,我已經派人去佳木斯打前站,明心堂在佳木斯會立一個分堂,到了佳木斯,我會先辦一次慈善粥廠,然後,再去鄭家見真神……”
“你個臭小子,還真是鬼靈精!”李熙眼裏有了笑意,伸手在誌遠頭頂,愛憐的揉了揉他的頭發:“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和鄭家交手,事前充分準備是正確的,也是必要的。總之,鄭家不是輕與之輩,要千萬小心。去睡吧,我這頭打探到的鄭家情報,等你明天睡醒了,讓厚輝再細細的告訴你。”
次日晚上,慶三爺慶文秀的二兒子慶開心,借夜色的掩護,悄悄的摸進了渾河堡杜海山的家。
慶家和杜家是世交,慶開心之所以這麽偷偷摸摸的,因為他是“罪犯家屬”的身份,害怕讓人看到自己和杜海山來往,會連累了海山。
普通村民還好些,畢竟敬海山的人占多數,最讓開心和海山忌憚的,是曹二虎在渾河堡新安的眼線,渾河堡原來和海山有世仇的錢家,因錢益三的失蹤和曹二虎翻了臉,曹二虎甩開錢家,在堡裏另找了個叫孫有文的人,給他起了一張聯絡員證,讓他成了特務的二狗子,有了這個證,孫有文就當自己是半個特務,成天價的在堡裏欺男霸女、作威作福,曹二虎還提拔孫有文當了東堡的保長,讓他可以光明正大的在海山家附近轉悠,死盯著海山不放。
日本人正大搞“治安肅正”運動,實施連坐法。對於特務和他們的二狗子,普通民眾是很畏懼的,要讓他們找到由頭給安個“反滿抗日”的“罪名”,那可就慘了,很多人因此傾家蕩產甚至是慘遭殺害。
開心上了坑,從懷裏摸出一張報紙,鋪在坑桌上,指點給海山看:“海山叔,你看,遠子的明心堂,又上報紙了。”
海山拿過報紙看了看,就放下了,看著開心,他知道開心到他家來,肯定有事要說道。
開心告訴海山:“海山叔,張九如的爹,如今在幫著遠子籌建裕東火磨,前兒,他讓他媳婦兒悄悄的到糧棧找過我,說看上我識文斷字,有心帶攜我,要我辭了糧棧的活計,到他那裏幫忙,說等火磨明年初開起來,讓我在火磨裏當個管事的,工錢比我現在高三倍不止。我說要和家裏人商量,定了明天迴複他,您說,我去還是不去?”
大和旅館刺殺案後,慶三爺從普通通緝犯變成了頭號通緝要犯,慶家被第二次沒收財產,之前酒廠等資產早就被日本人沒收了,這迴,連住的慶家大院也被日本人沒收了去。慶家一大家子,現住在一個大雜院租來的房子裏,靠開心和他大哥在一個糧棧裏給人做工過活。
海山聽了沒迴話,眨巴著眼睛一口接一口的抽著旱煙,思忖著。
開心又道:“張家媳婦雖然從頭到尾沒提過遠子一個字,但我估摸著,這不是張老爺子要帶攜我,是遠子念著以前的兄弟情份,讓張老爺子派人來找我的。”
去不去任職,開心為什麽要來討海山的主意?這不但是因為海山一直在暗中接濟慶家和土豆家的生活,也是慶文秀對兒子的囑托,慶文秀要兩個兒子,聽海山的話,視海山為父,加入海山領頭的秘密幫會“龍行”,反滿抗日。
“龍行”以幫會形式進行組織,但丁點兒沒有紅槍會、大刀會那種“神人托夢”、“刀槍不入”之類烏煙瘴氣的東西,成員以海山當掌櫃的趙一春火磨裏的夥計為主,吸收了部分慶家在奉天的故舊,不顯山,不露水,隻瞅準機會,給日本人下絆子,前幾天,鄰村出了件奇案,有被抓到的吊在長杆子上示眾並要“一直吊到死”的“抗日分子”,在夜裏被人放跑,還悄無聲息的,把在場看守的兩個日本兵給割了脖子,三個偽軍被打暈繳了槍,因這事兒從頭到尾,別說沒人聽到響動了,村裏的狗都沒叫,被稱為“奇案”,老百姓說,狗都沒叫,那根本就不是人幹的,這是長杆子邊上財神廟裏的關二爺和比幹爺,一文一武兩位財神爺爺顯靈幹的!
這“奇案”,就是“龍行”所為。
海山咬著煙嘴想了好一會兒,才對開心道:“我看,去!你和你哥都在糧棧,收風麵窄,兩個人隻當一個人使了,你去裕東,要真的能混個管事,見識必多,於龍行是好事。”說完,海山把身子往前湊了湊,更小聲的吩咐道:“在裕東,多少也有機會打聽到那臭小子的舉動,你幫我,特別留意他的消息,哼,那小子,不為日本人作惡就罷,要讓咱知道那小子敢幫著日本人禍害自己的同胞,老子還是會撅了他!”
送走了開心,海山把開心拿來的報紙,在燈下看了又看,明心堂的新聞所配發的照片,有一張是在場工作人員與幾個災民的合影,海山從裏頭認出了誌遠、王誌軍、還有在長春曾有過一麵之緣的名醫王元明的兒子王朝宗。
雖然能認出人來,海山還是恨照片太小,不能讓他好好的看清誌遠的模樣,無法判別誌遠是瘦了還是胖了。
報上配的照片一大一小,大的照片,照的是正在施工中的給災民們蓋的大瓦房,主梁上扯動上檁條的繩紋都清晰可見。
海山在心裏直罵:“給房子拍的照片足有海碗大,給人拍的照片卻比豆腐幹還要小,這記者的腦子,一定是被驢踢了!”
雖然小,雖然看不清,但好歹有那“臭小子”的模樣,得好好的收著!
海山打開炕頭的箱子,從裏頭捧出一個木頭匣子,打開匣子,從中拿出一張報紙,在燈下又是看了好半天,這報紙上,有明心堂第一次去平頂山的新聞,裏頭配的照片,隻有一張裏頭有誌遠,還隻是個側臉,正在幫一個老頭包紮。
海山小心翼翼的把兩張報紙折好,放進匣子裏,關好匣子卻沒立即放迴箱子裏,手搭在匣子上發了好半天的呆。
外頭似乎有什麽聲音,海山眼裏精光一閃,凝神細聽。
是下雪了,雪簌簌落下的聲音。
海山下了炕,打開了門。
確實是下雪了,還不小。
轉眼間,雪花就飄了海山一身,看著漫天飛舞的雪花,海山心裏,橫豎就不是滋味……
父子二人,合謀除掉森田貞男的計劃,一步步正按計劃實施,到時直接要森田貞男命的人,即計劃中的“炮手”,誌遠承諾由他負責搞定。
坐在書房書桌後的李熙,接過誌遠雙手捧給他的茶杯,輕呷一口,然後不急不徐的警告誌遠:“你的樣子,不焦不躁,倒還蠻淡定,這樣很好。記住,耐心等待最好的時機,一切聽我的調動,氣度要宏,言動要謹,如果時機不成熟,寧可放棄,絕不輕動。”
“善德謹記!”
誌遠說著,閃到李熙身後,伸出雙手幫李熙按摩肩頸:“聽媽說,爸昨晚,頭疼的**病,又犯了!朝宗和我說,他瞧著爸這毛病,很可能不是頭上的毛病,而是頸椎的毛病,是一種痹症,他王家有種什麽頸椎貼,獨家秘方!要不,爸試試?”
李熙正被誌遠按揉到酸麻處,舒服得眯起了眼睛,正在舒心的享受兒子的服侍,聽到誌遠說要他試那頸椎貼,眯著的眼睛又睜開了:“不幹!那玩意兒他拿來我看過,黑唿唿,又黑又臭,那玩意糊脖子上,估計一晚上都甭睡了,這還不算,那味道,第二天洗了肯定還一身藥臭味,我怎麽見人?關鍵是不是糊個一兩天,他說得糊至少一個月!那皮膚還不捂出疹子來!我還是吃梁醫生的藥得了。”
“爸——”誌遠還待要為王朝宗鼓吹,李熙已經伸手把他拉到身側:“別按了,在外頭跑了這幾天,你腎炎還沒大好,不能太勞累,快迴房去歇著吧。平頂山的事告一段落,下來,你給我在家裏,乖乖躺著!”
誌遠陪笑道:“爸,下來,我還要再去佳木斯一趟,這次去,或者時日要稍多些,等那邊事一了,我保證在家裏,好好休息一段時間。”
李熙立即就放下了臉,騰的站了起來:“還要跑?!梁醫生說的臥床休息一個月,是在腎炎急性發作的一個月內,你這麽整天瞎折騰,就不怕搞成了個慢性病,誤了自己一輩子!?”
誌遠連忙辯白:“爸,我自己會注意,跟我的人也很照顧我,不會讓我累著。”
李熙意味深長的看誌遠一眼:“你真的要為李閻王去佳木斯出那個頭?李閻王的仇家那麽多,你就不怕死?”
誌遠趕忙保證:“爸,您放心,做事看形勢,我不會硬來,會始終將安全放在第一!”
又湊近李熙,小聲道:“爸,我之前去佳木斯打了個轉,發現那個鄭家很有那麽點意思,可挖的東西不少,還是一個很值得燒的冷灶,若能化幹戈為玉帛,不僅李閻王我可以放心的納入明心堂,以後我們李家在北滿,還會多一個強有力的奧援。”
李熙瞥了誌遠一眼,這小子果然還是有眼光的,化幹戈為玉帛,取鄭家為用,這正是他所想三策之中的上策。
李熙意味深長的微笑:“思路是對的,但佳木斯的鄭家,可不好惹,真叫了陣,隻怕你頂不住鄭家的頭一波,還不等你使手腕呢,就讓鄭家把你給蓋了!”
誌遠眼珠子一轉:“爸這麽說,就是對鄭家也摸過底了?”
李熙沒好氣:“你丫的,現在翅膀硬了,越來越不聽勸,倔起來九牛拉不轉,我不幫你開道趟雷,我都怕你有去無迴!”
然後問誌遠:“想怎麽做?說來聽聽。”
誌遠微微一笑:“先行善,後謀和。”
“哦?”李熙來了興趣,拉誌遠坐在沙發上,要求誌遠:“說仔細點……”
“在我到佳木斯之前,我的善名,要先到。我已經讓福克斯和他朋友一起寫新聞稿,明心堂給災民蓋瓦房的新聞,明天就會上報,房子還沒完工,但好歹已經上好大梁成了型,照片上看應該蠻可觀了。另外,我已經派人去佳木斯打前站,明心堂在佳木斯會立一個分堂,到了佳木斯,我會先辦一次慈善粥廠,然後,再去鄭家見真神……”
“你個臭小子,還真是鬼靈精!”李熙眼裏有了笑意,伸手在誌遠頭頂,愛憐的揉了揉他的頭發:“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和鄭家交手,事前充分準備是正確的,也是必要的。總之,鄭家不是輕與之輩,要千萬小心。去睡吧,我這頭打探到的鄭家情報,等你明天睡醒了,讓厚輝再細細的告訴你。”
次日晚上,慶三爺慶文秀的二兒子慶開心,借夜色的掩護,悄悄的摸進了渾河堡杜海山的家。
慶家和杜家是世交,慶開心之所以這麽偷偷摸摸的,因為他是“罪犯家屬”的身份,害怕讓人看到自己和杜海山來往,會連累了海山。
普通村民還好些,畢竟敬海山的人占多數,最讓開心和海山忌憚的,是曹二虎在渾河堡新安的眼線,渾河堡原來和海山有世仇的錢家,因錢益三的失蹤和曹二虎翻了臉,曹二虎甩開錢家,在堡裏另找了個叫孫有文的人,給他起了一張聯絡員證,讓他成了特務的二狗子,有了這個證,孫有文就當自己是半個特務,成天價的在堡裏欺男霸女、作威作福,曹二虎還提拔孫有文當了東堡的保長,讓他可以光明正大的在海山家附近轉悠,死盯著海山不放。
日本人正大搞“治安肅正”運動,實施連坐法。對於特務和他們的二狗子,普通民眾是很畏懼的,要讓他們找到由頭給安個“反滿抗日”的“罪名”,那可就慘了,很多人因此傾家蕩產甚至是慘遭殺害。
開心上了坑,從懷裏摸出一張報紙,鋪在坑桌上,指點給海山看:“海山叔,你看,遠子的明心堂,又上報紙了。”
海山拿過報紙看了看,就放下了,看著開心,他知道開心到他家來,肯定有事要說道。
開心告訴海山:“海山叔,張九如的爹,如今在幫著遠子籌建裕東火磨,前兒,他讓他媳婦兒悄悄的到糧棧找過我,說看上我識文斷字,有心帶攜我,要我辭了糧棧的活計,到他那裏幫忙,說等火磨明年初開起來,讓我在火磨裏當個管事的,工錢比我現在高三倍不止。我說要和家裏人商量,定了明天迴複他,您說,我去還是不去?”
大和旅館刺殺案後,慶三爺從普通通緝犯變成了頭號通緝要犯,慶家被第二次沒收財產,之前酒廠等資產早就被日本人沒收了,這迴,連住的慶家大院也被日本人沒收了去。慶家一大家子,現住在一個大雜院租來的房子裏,靠開心和他大哥在一個糧棧裏給人做工過活。
海山聽了沒迴話,眨巴著眼睛一口接一口的抽著旱煙,思忖著。
開心又道:“張家媳婦雖然從頭到尾沒提過遠子一個字,但我估摸著,這不是張老爺子要帶攜我,是遠子念著以前的兄弟情份,讓張老爺子派人來找我的。”
去不去任職,開心為什麽要來討海山的主意?這不但是因為海山一直在暗中接濟慶家和土豆家的生活,也是慶文秀對兒子的囑托,慶文秀要兩個兒子,聽海山的話,視海山為父,加入海山領頭的秘密幫會“龍行”,反滿抗日。
“龍行”以幫會形式進行組織,但丁點兒沒有紅槍會、大刀會那種“神人托夢”、“刀槍不入”之類烏煙瘴氣的東西,成員以海山當掌櫃的趙一春火磨裏的夥計為主,吸收了部分慶家在奉天的故舊,不顯山,不露水,隻瞅準機會,給日本人下絆子,前幾天,鄰村出了件奇案,有被抓到的吊在長杆子上示眾並要“一直吊到死”的“抗日分子”,在夜裏被人放跑,還悄無聲息的,把在場看守的兩個日本兵給割了脖子,三個偽軍被打暈繳了槍,因這事兒從頭到尾,別說沒人聽到響動了,村裏的狗都沒叫,被稱為“奇案”,老百姓說,狗都沒叫,那根本就不是人幹的,這是長杆子邊上財神廟裏的關二爺和比幹爺,一文一武兩位財神爺爺顯靈幹的!
這“奇案”,就是“龍行”所為。
海山咬著煙嘴想了好一會兒,才對開心道:“我看,去!你和你哥都在糧棧,收風麵窄,兩個人隻當一個人使了,你去裕東,要真的能混個管事,見識必多,於龍行是好事。”說完,海山把身子往前湊了湊,更小聲的吩咐道:“在裕東,多少也有機會打聽到那臭小子的舉動,你幫我,特別留意他的消息,哼,那小子,不為日本人作惡就罷,要讓咱知道那小子敢幫著日本人禍害自己的同胞,老子還是會撅了他!”
送走了開心,海山把開心拿來的報紙,在燈下看了又看,明心堂的新聞所配發的照片,有一張是在場工作人員與幾個災民的合影,海山從裏頭認出了誌遠、王誌軍、還有在長春曾有過一麵之緣的名醫王元明的兒子王朝宗。
雖然能認出人來,海山還是恨照片太小,不能讓他好好的看清誌遠的模樣,無法判別誌遠是瘦了還是胖了。
報上配的照片一大一小,大的照片,照的是正在施工中的給災民們蓋的大瓦房,主梁上扯動上檁條的繩紋都清晰可見。
海山在心裏直罵:“給房子拍的照片足有海碗大,給人拍的照片卻比豆腐幹還要小,這記者的腦子,一定是被驢踢了!”
雖然小,雖然看不清,但好歹有那“臭小子”的模樣,得好好的收著!
海山打開炕頭的箱子,從裏頭捧出一個木頭匣子,打開匣子,從中拿出一張報紙,在燈下又是看了好半天,這報紙上,有明心堂第一次去平頂山的新聞,裏頭配的照片,隻有一張裏頭有誌遠,還隻是個側臉,正在幫一個老頭包紮。
海山小心翼翼的把兩張報紙折好,放進匣子裏,關好匣子卻沒立即放迴箱子裏,手搭在匣子上發了好半天的呆。
外頭似乎有什麽聲音,海山眼裏精光一閃,凝神細聽。
是下雪了,雪簌簌落下的聲音。
海山下了炕,打開了門。
確實是下雪了,還不小。
轉眼間,雪花就飄了海山一身,看著漫天飛舞的雪花,海山心裏,橫豎就不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