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頂山村老君廟的山牆邊,明心堂的旗子,在初冬的寒風中獵獵飛舞。
平頂山慘案中,日本兵把平頂山居民的房子全部潑上汽油點著,整個平頂山村全燒了,就剩下一座老君廟。
慘案中的幸存者,有親的投親,沒親的就在老君廟的邊上臨時搭建的一片臭油房裏擠著,因為材料不全,臭油房還沒有一間是四壁齊全的。撫順的礦工,本地人不多,隻有約20%,其餘大多是從關裏來討生活的山東人,擠在這些臭油房裏的,都是些最可憐的人,或是無親可靠,或雖有親但傷重殘廢無法去投親,其中還有不少因傷口感染已經病得奄奄一息,那些父母雙亡本身又有傷殘沒人領養的小孩子,更是瘦得皮包骨頭。
事件已經過去了半個多月,之前也有慈善團體來賑濟過,給無家可歸又傷重的災民搭了那些臭油房,所以不隻是平頂山村,粟家溝和千金堡的部分幸存者也都集中在了這裏,男女老少有上百人。
不遠處就是一個接一個的新墳頭,這不是慘案中慘死民眾的墳,而是慘案後幸存者的墳,別說沒碑牌了,有些墳包隨意得連死者的腳都還露在外頭,這半個多月裏,不少慘案中的幸存者,因為傷勢過重,無錢醫治而死去了。
依著老君廟的山牆,木樁子支起幾塊油布,就是明心堂的臨時救濟所了,一張破條幾,就是工作台了,上頭有西醫史密斯帶來裝醫療器械的大大小小的鋁盒子、裝藥水藥品的各種玻璃瓶子,也有中醫王朝宗帶來裝成藥的各種瓶瓶罐罐,兩人一起在台邊忙活的時候都報怨對方的東西占地方,讓自己扒拉不開;幾塊石頭架起一扇燒得半炭化的門板,上頭鋪一塊油布,就是史密斯的“手術床”了,一張少了條腿的四方桌,配上兩個圓木墩子,就是王朝宗給人號脈開方子的“診台”了。
條件簡陋,傷患多,整個救濟所充滿了消毒藥水味、中藥味和病人傷口的血腥味腐臭味,明心堂的人,各個忙得不可開交。
除了施醫贈藥,也施粥,石頭壘的灶上支一口大鍋,裏頭煮著小米粥,既是給災民的布施,也是明心堂賑濟人員的“午飯”。邊上還有幾個小灶,煮開水煮器械煮抹布。從壘灶拾柴到分粥布施,林有一個人全包了,還要幫史密斯蒸煮消毒器械,給需要清洗傷口的人燒開水,把林有忙得腳後跟打後腦勺,誌遠倒是叫胖子來幫他的忙,林有卻吩咐胖子:“你去幫哥兒!招子放亮了,哥兒有日子沒吃鹽,身上可沒多少力氣,別讓哥兒再背人,他腰已經閃了!”
上午的時候,誌遠把一個已經自己走不動路的病人從臭油房那邊背過來救濟所時,腳下一滑差點摔倒,那病人沒事,可誌遠閃到了腰。
粥布施過一遍,已經是正午了,林有把煮粥的大灶熄了火,招唿大家吃粥,把在沸水裏的煮過的器械給史密斯送過去,然後瞅了個空,盛了一碗小米粥,端給誌遠。
“哥兒……”林有溫和的叫著。
誌遠正在手術台邊上,蹲在地上,幫一個才被史密斯將斷腿創口清腐排膿後的老頭重新包紮傷口,迴頭見林有端著個碗在他身後,就向史密斯一呶嘴:“吃的東西先給朝宗和史密斯先生端過去,他們是大夫,今天最累最要緊的是他們!”
明心堂的人,能放下手頭活計的,已經去盛小米粥喝了,忙了一早上,水都來不及喝一口,是真的又餓又渴,而王朝宗和史密斯,手頭都還有病人,都還在忙著。
王朝宗一扭頭:“哥兒,你先吃!忙完這個可不許你再忙活了,閃了腰還這麽折騰!”
另一邊的史密斯也響應:“是啊,趕緊吃東西然後休息,你現在也是病人!”
誌遠隻覺得身子一輕,人已經被一個強大的力道溫柔帶起,扭頭看向身後將他半抱拖起來的林有:“你幹啥啊?”
林有微微一笑:“聽大夫的……”
林有一個眼色,胖子便過來,幫那老頭繼續包紮,而大魚則過來從林有手裏接過碗,然後兩人一起把誌遠攙扶到牆邊,大魚拿過一個草墊,林有扶誌遠靠著個箱包在草墊上坐下,一臉的心疼:“哥兒,閃了腰真的要少動,這會子沒地方讓你躺下,你就靠著這個坐著吧,靠著好歹能借些力,不然會越抽越緊。”
誌遠喝了一碗小米粥,由王朝宗幫他在腰部推拿了一會,就說好多了,再不肯休息,捂著腰眼子,就又上前忙活開了。
這一天,光是因為肢端壞死要鋸手鋸腳的,就有四個……
誌遠說服他們,安慰他們,沒了手腳,可保住了命……
忙到下午,帶來的麻醉藥,就已經用盡了。
可還有不少已經傷口感染的災民,需要盡快處置。
有個才十四歲的男孩,慘案發生時因為雙手去抓握日本兵的捅向他的刺刀,十個手指頭全被刺刀切掉了,傷口清創時痛得打滾,慘嚎如狼,兩個人都按他不住,才清了兩個指頭,就已經踢了史密斯好幾腳,到後來更是狂蹬亂踢,幫忙在邊上安慰他的誌遠也挨了好幾下。
做完了這個,史密斯很快又投入到下一個手術中,聚精會神的清創、縫合,忽然想起了什麽,轉頭張望。
之前被抬開到他的右邊,那個一直痛得慘嚎如狼且用惡毒髒話罵人的暴躁少年,怎麽沒了聲音?
史密斯看到,那個少年坐在地上,舉著包著雪白紗布的雙手,而他的身前,明心堂主杜誌遠蹲著,端著個碗,一邊細心的一勺一勺的喂糊糊給那少年吃,一邊低聲的和那少年說著什麽,大約是誌遠的寬慰話極能撫慰人心,史密斯看到那少年眼裏含淚,滿眼的感激和愧色,還不時對著誌遠點頭,和誌遠悄聲的說話。
史密斯知道他此時必須專注於眼前的手術,天就要黑了,還有好幾個人在等著他手術呢!
可他還是忍不住一次又一次的轉頭,看向誌遠和那個少年。
剛才他挨了踢罵時,天天誦誡“愛人如已”的他,都差點忍不住想要打罵那個少年。
誌遠挨的踢決不比他少,誌遠不但是此次賑濟出錢又出力的“堂主”,還是個“病人”,看得出來他腰上的扭傷嚴重,感覺整個人的背部都是抽緊的,可他還是那麽的耐心,喂食的動作那麽輕柔,眼神那麽的真摯……
史密斯忽然就心酸眼熱,這善良和溫情和一幕,畫麵實在太美。
史密斯迴過頭,他知道,他不能再看了,他得專注於眼前的“工作”。
繼續工作前,史密斯看一眼身邊給他幫忙的大魚等幾個人,帶著感情道:“你們的哥兒,上一輩子,一定是個天使……”
忙到快半夜,才算把要即日就得處理的傷患病人處理完,史密斯連晚飯都不吃,往地上一躺,攤個大字就睡著了。
每個人的感覺都差不多,就是快累散架了。
夜深了,隨誌遠來平頂山的人,大都在點起的篝火邊睡下了,可還有幾個人沒睡。
王誌軍還沒睡,撫順地界有抗日軍,有日本兵,還有土匪山林隊,會出什麽事還真不好說,晚上不能沒有人守夜。和王誌軍一樣心思的還有大魚,主動和王誌軍說,這一晚,就由他們兩個人輪流守夜。
誌遠也還沒有睡,坐在木墩子上,借著桌上風燈的光,在一個本子上寫寫畫畫,他答應李純,要將收集到的證言證詞和幸存者迴憶的事件經過記錄下來。怕萬一被日特檢查看到惹出麻煩,還不能明著寫,很多地方都得用特定的符號代替,迴家後再譯出來給李純。
林有也還沒有睡,因為,需要他照顧的哥兒還沒有睡。
雖然頭上和側麵都有油布封擋,也點了篝火,可從油布縫隙裏漏過來的小賊風,還是吹得人直縮脖,林有可是有備而來,這迴來平頂山,他為誌遠背了張厚實的俄國花毯子。
可那張花毯子,現在蓋在篝火邊睡著的幾個人身上,其中就有史密斯。誌遠說人家一個外國人,為救人忙得晚飯不吃就倒頭睡了,人是咱請來的,咱不能把人家凍出病來。
林有往誌遠手裏塞一杯熱水:“哥兒喝點熱的,不喝就暖暖手……”,又溫言相勸:“哥兒早點睡吧,躺下來,我給哥兒抹藥油鬆鬆腰……”
“嗯!”誌遠輕聲應著,左手把杯子摟在身前的桌麵上取暖,可右手還是在本子上畫著什麽。
林有默默的站了一會,脫下自己的夾衣,給誌遠披在肩上。
誌遠馬上就停了筆,要把衣服還給林有:“有哥,小心著涼!你拿迴去!”
林有按著誌遠的手,不讓他拿下肩上的衣服:“哥兒你披著!一會哥兒睡時,這個也得蓋在身上!”
正好王誌軍巡視周邊一圈迴來,也小聲勸誌遠:“哥兒披著吧,我們要受了寒,大不了一碗薑湯的事,你要受了寒,可是丹毒上亢,現在藥還不地道……”
原來海山給誌遠配的丸藥,剩下不多了,渾河堡那邊,已經斷了來源,剩下的藥可就金貴了,一部分被摻著吃以過渡,一部分被留起,備緊急時用。現在誌遠每天吃的藥,是王元明父子為他配製的,雖摻著部分舊藥,可還是有不好的苗頭出來,就是誌遠受不住新藥的寒性,夜晚常常寒咳。
這種情況下,當然更受不得寒!
誌遠隻好披著,在本子上畫了個房子的平麵示意圖,吩咐王誌軍次日對臭油房前的一塊空地進行丈量和定位。
“哥兒,你這是……想幫災民們蓋瓦房?”王誌軍問。
“嗯,臭油房冬冷夏悶不說,你看他們那臭油房,哪裏能過得了冬天啊!”
誌遠指著本子上的示意圖:“兩排,共十間,每間都一樣,對麵炕,一間可以住10-15人。我估摸著,加上置辦衣服被褥,還有買過冬糧,至少也得2000多塊錢。”
王誌軍皺眉:“可是,我們明天就迴去了啊,而且,這迴出來,手頭緊,也沒這筆錢啊。”
按計劃,明心堂此行,施醫贈藥之外,也會分發些糧食給災民,但並沒有計劃要給災民蓋房子。
誌遠道:“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錢,我們迴去想辦法!”
第二天,分發糧食後,撤場前,誌遠對災民們許諾,過個幾天,明心堂還會再派人來,搶在下大雪前,幫他們蓋好大瓦房,讓他們能熬過這個冬天,真正的活下去。
災民們對明心堂,感激不盡。
林有他們誰也沒想到,哥兒的這個許諾,惹出了一個**煩,搞得哥兒的大毛衣服,都進了當鋪!
平頂山慘案中,日本兵把平頂山居民的房子全部潑上汽油點著,整個平頂山村全燒了,就剩下一座老君廟。
慘案中的幸存者,有親的投親,沒親的就在老君廟的邊上臨時搭建的一片臭油房裏擠著,因為材料不全,臭油房還沒有一間是四壁齊全的。撫順的礦工,本地人不多,隻有約20%,其餘大多是從關裏來討生活的山東人,擠在這些臭油房裏的,都是些最可憐的人,或是無親可靠,或雖有親但傷重殘廢無法去投親,其中還有不少因傷口感染已經病得奄奄一息,那些父母雙亡本身又有傷殘沒人領養的小孩子,更是瘦得皮包骨頭。
事件已經過去了半個多月,之前也有慈善團體來賑濟過,給無家可歸又傷重的災民搭了那些臭油房,所以不隻是平頂山村,粟家溝和千金堡的部分幸存者也都集中在了這裏,男女老少有上百人。
不遠處就是一個接一個的新墳頭,這不是慘案中慘死民眾的墳,而是慘案後幸存者的墳,別說沒碑牌了,有些墳包隨意得連死者的腳都還露在外頭,這半個多月裏,不少慘案中的幸存者,因為傷勢過重,無錢醫治而死去了。
依著老君廟的山牆,木樁子支起幾塊油布,就是明心堂的臨時救濟所了,一張破條幾,就是工作台了,上頭有西醫史密斯帶來裝醫療器械的大大小小的鋁盒子、裝藥水藥品的各種玻璃瓶子,也有中醫王朝宗帶來裝成藥的各種瓶瓶罐罐,兩人一起在台邊忙活的時候都報怨對方的東西占地方,讓自己扒拉不開;幾塊石頭架起一扇燒得半炭化的門板,上頭鋪一塊油布,就是史密斯的“手術床”了,一張少了條腿的四方桌,配上兩個圓木墩子,就是王朝宗給人號脈開方子的“診台”了。
條件簡陋,傷患多,整個救濟所充滿了消毒藥水味、中藥味和病人傷口的血腥味腐臭味,明心堂的人,各個忙得不可開交。
除了施醫贈藥,也施粥,石頭壘的灶上支一口大鍋,裏頭煮著小米粥,既是給災民的布施,也是明心堂賑濟人員的“午飯”。邊上還有幾個小灶,煮開水煮器械煮抹布。從壘灶拾柴到分粥布施,林有一個人全包了,還要幫史密斯蒸煮消毒器械,給需要清洗傷口的人燒開水,把林有忙得腳後跟打後腦勺,誌遠倒是叫胖子來幫他的忙,林有卻吩咐胖子:“你去幫哥兒!招子放亮了,哥兒有日子沒吃鹽,身上可沒多少力氣,別讓哥兒再背人,他腰已經閃了!”
上午的時候,誌遠把一個已經自己走不動路的病人從臭油房那邊背過來救濟所時,腳下一滑差點摔倒,那病人沒事,可誌遠閃到了腰。
粥布施過一遍,已經是正午了,林有把煮粥的大灶熄了火,招唿大家吃粥,把在沸水裏的煮過的器械給史密斯送過去,然後瞅了個空,盛了一碗小米粥,端給誌遠。
“哥兒……”林有溫和的叫著。
誌遠正在手術台邊上,蹲在地上,幫一個才被史密斯將斷腿創口清腐排膿後的老頭重新包紮傷口,迴頭見林有端著個碗在他身後,就向史密斯一呶嘴:“吃的東西先給朝宗和史密斯先生端過去,他們是大夫,今天最累最要緊的是他們!”
明心堂的人,能放下手頭活計的,已經去盛小米粥喝了,忙了一早上,水都來不及喝一口,是真的又餓又渴,而王朝宗和史密斯,手頭都還有病人,都還在忙著。
王朝宗一扭頭:“哥兒,你先吃!忙完這個可不許你再忙活了,閃了腰還這麽折騰!”
另一邊的史密斯也響應:“是啊,趕緊吃東西然後休息,你現在也是病人!”
誌遠隻覺得身子一輕,人已經被一個強大的力道溫柔帶起,扭頭看向身後將他半抱拖起來的林有:“你幹啥啊?”
林有微微一笑:“聽大夫的……”
林有一個眼色,胖子便過來,幫那老頭繼續包紮,而大魚則過來從林有手裏接過碗,然後兩人一起把誌遠攙扶到牆邊,大魚拿過一個草墊,林有扶誌遠靠著個箱包在草墊上坐下,一臉的心疼:“哥兒,閃了腰真的要少動,這會子沒地方讓你躺下,你就靠著這個坐著吧,靠著好歹能借些力,不然會越抽越緊。”
誌遠喝了一碗小米粥,由王朝宗幫他在腰部推拿了一會,就說好多了,再不肯休息,捂著腰眼子,就又上前忙活開了。
這一天,光是因為肢端壞死要鋸手鋸腳的,就有四個……
誌遠說服他們,安慰他們,沒了手腳,可保住了命……
忙到下午,帶來的麻醉藥,就已經用盡了。
可還有不少已經傷口感染的災民,需要盡快處置。
有個才十四歲的男孩,慘案發生時因為雙手去抓握日本兵的捅向他的刺刀,十個手指頭全被刺刀切掉了,傷口清創時痛得打滾,慘嚎如狼,兩個人都按他不住,才清了兩個指頭,就已經踢了史密斯好幾腳,到後來更是狂蹬亂踢,幫忙在邊上安慰他的誌遠也挨了好幾下。
做完了這個,史密斯很快又投入到下一個手術中,聚精會神的清創、縫合,忽然想起了什麽,轉頭張望。
之前被抬開到他的右邊,那個一直痛得慘嚎如狼且用惡毒髒話罵人的暴躁少年,怎麽沒了聲音?
史密斯看到,那個少年坐在地上,舉著包著雪白紗布的雙手,而他的身前,明心堂主杜誌遠蹲著,端著個碗,一邊細心的一勺一勺的喂糊糊給那少年吃,一邊低聲的和那少年說著什麽,大約是誌遠的寬慰話極能撫慰人心,史密斯看到那少年眼裏含淚,滿眼的感激和愧色,還不時對著誌遠點頭,和誌遠悄聲的說話。
史密斯知道他此時必須專注於眼前的手術,天就要黑了,還有好幾個人在等著他手術呢!
可他還是忍不住一次又一次的轉頭,看向誌遠和那個少年。
剛才他挨了踢罵時,天天誦誡“愛人如已”的他,都差點忍不住想要打罵那個少年。
誌遠挨的踢決不比他少,誌遠不但是此次賑濟出錢又出力的“堂主”,還是個“病人”,看得出來他腰上的扭傷嚴重,感覺整個人的背部都是抽緊的,可他還是那麽的耐心,喂食的動作那麽輕柔,眼神那麽的真摯……
史密斯忽然就心酸眼熱,這善良和溫情和一幕,畫麵實在太美。
史密斯迴過頭,他知道,他不能再看了,他得專注於眼前的“工作”。
繼續工作前,史密斯看一眼身邊給他幫忙的大魚等幾個人,帶著感情道:“你們的哥兒,上一輩子,一定是個天使……”
忙到快半夜,才算把要即日就得處理的傷患病人處理完,史密斯連晚飯都不吃,往地上一躺,攤個大字就睡著了。
每個人的感覺都差不多,就是快累散架了。
夜深了,隨誌遠來平頂山的人,大都在點起的篝火邊睡下了,可還有幾個人沒睡。
王誌軍還沒睡,撫順地界有抗日軍,有日本兵,還有土匪山林隊,會出什麽事還真不好說,晚上不能沒有人守夜。和王誌軍一樣心思的還有大魚,主動和王誌軍說,這一晚,就由他們兩個人輪流守夜。
誌遠也還沒有睡,坐在木墩子上,借著桌上風燈的光,在一個本子上寫寫畫畫,他答應李純,要將收集到的證言證詞和幸存者迴憶的事件經過記錄下來。怕萬一被日特檢查看到惹出麻煩,還不能明著寫,很多地方都得用特定的符號代替,迴家後再譯出來給李純。
林有也還沒有睡,因為,需要他照顧的哥兒還沒有睡。
雖然頭上和側麵都有油布封擋,也點了篝火,可從油布縫隙裏漏過來的小賊風,還是吹得人直縮脖,林有可是有備而來,這迴來平頂山,他為誌遠背了張厚實的俄國花毯子。
可那張花毯子,現在蓋在篝火邊睡著的幾個人身上,其中就有史密斯。誌遠說人家一個外國人,為救人忙得晚飯不吃就倒頭睡了,人是咱請來的,咱不能把人家凍出病來。
林有往誌遠手裏塞一杯熱水:“哥兒喝點熱的,不喝就暖暖手……”,又溫言相勸:“哥兒早點睡吧,躺下來,我給哥兒抹藥油鬆鬆腰……”
“嗯!”誌遠輕聲應著,左手把杯子摟在身前的桌麵上取暖,可右手還是在本子上畫著什麽。
林有默默的站了一會,脫下自己的夾衣,給誌遠披在肩上。
誌遠馬上就停了筆,要把衣服還給林有:“有哥,小心著涼!你拿迴去!”
林有按著誌遠的手,不讓他拿下肩上的衣服:“哥兒你披著!一會哥兒睡時,這個也得蓋在身上!”
正好王誌軍巡視周邊一圈迴來,也小聲勸誌遠:“哥兒披著吧,我們要受了寒,大不了一碗薑湯的事,你要受了寒,可是丹毒上亢,現在藥還不地道……”
原來海山給誌遠配的丸藥,剩下不多了,渾河堡那邊,已經斷了來源,剩下的藥可就金貴了,一部分被摻著吃以過渡,一部分被留起,備緊急時用。現在誌遠每天吃的藥,是王元明父子為他配製的,雖摻著部分舊藥,可還是有不好的苗頭出來,就是誌遠受不住新藥的寒性,夜晚常常寒咳。
這種情況下,當然更受不得寒!
誌遠隻好披著,在本子上畫了個房子的平麵示意圖,吩咐王誌軍次日對臭油房前的一塊空地進行丈量和定位。
“哥兒,你這是……想幫災民們蓋瓦房?”王誌軍問。
“嗯,臭油房冬冷夏悶不說,你看他們那臭油房,哪裏能過得了冬天啊!”
誌遠指著本子上的示意圖:“兩排,共十間,每間都一樣,對麵炕,一間可以住10-15人。我估摸著,加上置辦衣服被褥,還有買過冬糧,至少也得2000多塊錢。”
王誌軍皺眉:“可是,我們明天就迴去了啊,而且,這迴出來,手頭緊,也沒這筆錢啊。”
按計劃,明心堂此行,施醫贈藥之外,也會分發些糧食給災民,但並沒有計劃要給災民蓋房子。
誌遠道:“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錢,我們迴去想辦法!”
第二天,分發糧食後,撤場前,誌遠對災民們許諾,過個幾天,明心堂還會再派人來,搶在下大雪前,幫他們蓋好大瓦房,讓他們能熬過這個冬天,真正的活下去。
災民們對明心堂,感激不盡。
林有他們誰也沒想到,哥兒的這個許諾,惹出了一個**煩,搞得哥兒的大毛衣服,都進了當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