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長春)火車站,誌遠一行準備登車前往奉天,站台上,誌遠正和手下人一起,把準備帶去平頂山賑濟的物資搬上車,忙著搬東西的人,除了誌遠明心堂的人,有一個外國人特別引人注目。
這個外國人金發碧眼,三十歲上下,奉天基督教會的傳教士福克斯·史密斯,英國人。
誌遠非要去政治高度敏感的平頂山賑濟,李熙怕誌遠善事沒做成,就被日特捕去,為保誌遠的平安,李熙牽線搭橋,拉上奉天基督教會和明心堂一起去平頂山“共襄善舉”。
誌遠已經改熙德堂為明心堂,此行去撫順賑濟,主要是救治那些受了槍傷、刀傷、燒傷的平頂山慘案的幸存者。
“史密斯先生!”誌遠見那英國人雖然吃力但仍搬不起月台上的一個大包,忙上前拉住他,客氣道:“這個包太重了,得兩個人抬,您休息下吧,我的人會把它搬上車的。”
史密斯先生直起腰,對誌遠道:“我不用休息,倒是你,不要再搬重東西了,我是傳教士,也是教會醫院裏的醫生,對於腎炎很了解,你現在,不可以過於勞累,否則病情會遷延不愈。”
史密斯先生的中國話,有些生硬,得仔細聽才知道他在說什麽,但一個外國人,能用中文和人溝通,已經非常了不起,史密斯非常以此為傲。
“哥兒!看,人家外國大夫也這麽說,你別再搬了,歇一會吧!”來送行的關四,不由分說的就把誌遠拉開,林有更是手快,把誌遠身邊的兩個包,一個扛上肩,一個拎在手就上車了,讓誌遠想搬都沒得搬,而那個大包,也被大魚和胖子抬走了。
史密斯用手肘輕輕碰碰誌遠,然後悄悄使了個眼色。
誌遠順著他的眼色看了一眼,一個拿著扁擔繩索像是個幫人挑行李的人,在他們不遠處已經晃蕩了好一會,誌遠早就瞧科了,那是一個在月台上負責監視他們的日本特務。
“史密斯先生不但中文說得好,眼力也是頂呱呱啊。”誌遠微笑著給史密斯送上一頂高帽。
史密斯小聲迴應道:“滿洲立國以後,日本人對我們教會的政治控製和警察騷擾是越來越厲害,因為外國人的身份,我的遭遇並沒有中國人那麽悲慘曲折,但日子也越來越不好過,被日特跟蹤盯梢、信件審查、和中國人交往被刁難是家常便飯,久而久之,眼力也就練出來了。”
誌遠讓隨行的王朝宗陪同史密斯先上車,然後招唿關四站到一邊,小聲吩咐道:“迴頭,你去找輔臣,劉季援那還差至少3000多塊錢,輔臣那還有些頭寸,應該能湊得出來。”
誌遠手下的骨幹“四大神獸”,東青龍是關四、西白虎是李熙給他的百貨業經營能手張輔臣、南朱雀是王誌軍、北玄武是誌遠在大連收的銀錢業的能手劉季援。
關四點頭:“哥兒放心,我一定能湊夠數,明天一早給你消息。”
誌遠去撫順,留關四在長春總管打理長春及各處的生意。
平頂山事件後,人心惶惶,大批礦工逃離撫順,特別是日本人開的礦山,有幾家煤礦幾近癱瘓,有支撐不下去的低價賣礦,誌遠看到了商機,準備撿便宜盤下其中的一個,一來為中國人從日本人手裏奪迴一座礦山,二來也是準備為還能工作的幸存者,就近開辦一個能讓他們自食其力的地方。
誌遠此去平頂山,除了救濟幸存者和災民,另一個目的,就是買下那座礦山。
而誌遠此行,暗裏還有一個目的,想通過匯華銀行的董事長張其先,接觸北平救國會和北平軍事委員會的代表梅子瑜,這個目的,誌遠隻藏在心裏,連和他好的一個腦袋似的關四和王誌軍都沒告訴。
收購礦山的資金,由在長春身任益發錢莊掌櫃的劉季援負責籌集,資金還有缺口,四神之中三個是誌遠嫡係,隻張輔臣是李熙給的人,向來隻參與經營,不參與“機密”。李熙知道誌遠想收購那座礦山,立即要調動資金給予支持,可誌遠不肯要,說自己能應付。
誌遠吩咐關四:“錢湊夠數後,通過匯華銀行匯兌,我在奉天提款。給哪家銀行匯兌都要給手續費,咱和張家是世交,肥水不流外人田。”
“是!我知道了!”關四應道,完全不疑有他。
正說著,南朱雀王誌軍突然湊了過來,先是和誌遠打眼色,然後向站台入口瞟了一眼。
誌遠看一眼站台入口,歎了一口氣:“我都說了,在李大先生麵前,玩那些把戲就是瞎子點燈白費蠟,我姐還不信!”
站台入口的人流裏,出現了誌遠的大姐李純,身後,緊跟著李熙三大親隨之一的大溫。
李純想跟誌遠一起去平頂山,李熙不許,她就準備自己偷偷的去,和誌遠說好,分頭前往,在撫順再匯合。之前誌遠在車站外,就已經看到縮在一個小吃攤上打扮得一點也不起眼的李純,知她是在伺機找機會進入火車站悄悄上火車。
這會子,看到她人,後頭還跟著個大溫,誌遠就知道,大姐非被大溫逮迴家去不可,不能跟他去撫順了。
李純沒依大溫立刻迴家的要求,堅持要來給誌遠“送行”,大溫拿大小姐沒辦法,隻好陪她進了月台。
誌遠走過去,安慰李純:“姐,放心吧,應該記下的,我會替姐記下。”
李純點頭,她堅持來月台給誌遠送行,要的就是這一句話。
李純把包裏的糕餅拿出來塞在誌遠的手上:“原就是為你備的幹糧,留著山裏吃吧,到了山裏隻怕不能按時吃上飯,有這個好墊補墊補……”
誌遠趁機小聲勸道:“迴去別頂牛,咱爸吃軟不吃硬,好漢不吃眼前虧……”
李純滿不在乎:“沒事,走你的!他能把我咋地啊,哪一迴的家法,不是雷聲大雨點小……”
雷聲大,而雨點不是小,而是根本就沒有。
李熙訓斥了李純一大頓,卻沒有動李純一指頭。
挨完罵,李純正準備退出李熙的書房,李熙卻示意,要她在沙發上坐下來。
李熙挨著女兒坐下來,表情嚴肅:“純兒,你老實告訴我,上個月《國際協報》副刊上,那篇名為《劉二嫂》的小說,是不是你寫的?”
李純眼珠子滴溜一轉,看著李熙,沒言語。
中篇小說《劉二嫂》,確實是她寫的。
李熙目不轉睛的盯著李純:“那小說,你是以放馬溝被燒了家的某一家人為原型寫的吧?你是把小說背景放在了興安省,起火的原因也改成了是電線走火,可裏頭的種種慘象的描寫,與放馬溝非常的貼合,有些場麵,甚至就是張建新所拍照片的文字描述!”
見李純仍不作聲,李熙更是直接說出自己的判斷:“純兒!我知道你想幹什麽!《國際協報》的副刊,雖然也注意用隱喻、諷喻的技巧,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它的政治傾向,敢於渲染民生的困苦,特別是鼓吹民族精神,這在東北現在發行的報刊中,幾乎絕無僅有,你因此更堅定張建新的判斷,認定《國際協報》的社長張複生,是能讓你接上組織關係的人,所以你給他的副刊投稿,想借此找由頭接近張複生,我沒說錯吧?”
李純還是沒說話,隻抬頭看著李熙,她的這個父親,為什麽什麽事情都能猜到呢!
李熙站了起來,冷冷的看著李純:“你就那麽急著尋找你的組織?我為你把張建新的文件交給了調查團,作為交換條件,你承諾我五年內靜默潛伏,可你,根本就沒打算遵守是不?”
李純知道瞞不過,幹脆承認:“是的!”
李熙冷笑:“這迴鬧著要跟善德去平頂山,除了整理記錄證據證言,是不是還想著以平頂山事件為背景,再寫個什麽東西,然後給《國際協報》副刊投稿啊?”
李純勇敢的迎著李熙的目光:“是的!但我不會再用小雨的筆名。”
李純第一次給《國際協報》副刊投稿的《劉二嫂》,署名小雨。
“膽大妄為!”李熙麵露慍色,眼神狠厲:“隻換筆名有屁用!國聯調查報告發布後,森田貞男一定會注意到和放馬溝相關的一切線索,《國際協報》的副刊,早就在日本人的黑名單上,你要再來一篇平頂山,兩線交匯就有一個交叉點,森田貞男有本事憑這兩篇文章的交集就把你給挖出來!你要頂不住刑訊,不但你完蛋,張複生也會受你連累,你忘記了張建新說的,能留下的,才是最好的,你這麽急燥,就不怕親者痛仇者快?”
李純怔怔的看著李熙,半晌,低下了頭:“謝謝爸的提醒,是我沒想透徹……”
李純的反應,有點出乎李熙的意料:“嗬,李家大小姐知好識歹,不亂發小姐脾氣,這倒難得,有長進啊!”
李熙重新在李純身邊坐下,語重心長的教導道:“純兒,欲速則不達,如今環境險惡,更加要小心謹慎。依我看,張複生民族意識強烈,但未必是你們組織內的人,因為他對赤俄並不推崇;而從副刊的政治傾向看,主持副刊的人,其中有可能有你組織裏的人,所以張建新認為可從張複生那裏重新接上關係,倒也不是沒道理。但我們能看出來的,日本人也能看出來,《國際協報》上上下下,肯定有人一直在盯著!與他們的接觸,不可粗疏造次!”
李純點頭:“爸!我也知道,我的想法做法,可能很幼稚,我的當務之急,是學習,爸,我想向你學習各種特工手段的防禦和應用,善德說你在這方麵是最好的老師,我真的很想跟你學習。”
李熙搖頭:“純兒,你的當務之急,不是學這些,而是人情世故的曆練,讓自己的心智更加成熟,你想學的東西,我會慢慢教你,《國際協報》那邊,我也會幫你留意。”
“謝謝爸!”李純高興的跳了起來!
李熙卻指著沙發要李純重新坐下:“你如今,要趕緊學習的是生意的經營,把李家資產管理的擔子接過去!
“爸!我不想接管這些,更不想將來還要什麽姑子歸宗!”李純抗聲道。
李熙聽了直皺眉,自己辛苦積累下的家業,入了繼的善德不肯要,現在純兒也不想要,那自己這些年,辛苦個屁啊!
善德入繼前,以他身體不好不知能否生出健康的後代為由,向李熙明說他會盡為人子的責任為李家奔走、護衛李家,但不肯繼承李家的資產,入繼後,將扶持李純繼承管理家業,並支持李純婚後姑子歸宗,將來由李純的孩子繼承李家的家業。
李熙隱約感覺,那是善德還不死心,在妄想有朝一日杜海山能原諒他,他能重新再隨杜海山姓杜,所以才要在經濟上獨立,與李家撇清。
“不想接管也得接!”李熙沒好氣的對女兒一瞪眼:“你是李家長女,管理好李家的生意,保證家裏人的生活,是你的責任!”
次日,誌遠借提款之機,到了奉天匯華銀行總行。
在貴賓室裏,誌遠湊近匯華銀行董事長張其先,在他耳邊悄聲道:“請安排我與梅先生一晤……”
這個外國人金發碧眼,三十歲上下,奉天基督教會的傳教士福克斯·史密斯,英國人。
誌遠非要去政治高度敏感的平頂山賑濟,李熙怕誌遠善事沒做成,就被日特捕去,為保誌遠的平安,李熙牽線搭橋,拉上奉天基督教會和明心堂一起去平頂山“共襄善舉”。
誌遠已經改熙德堂為明心堂,此行去撫順賑濟,主要是救治那些受了槍傷、刀傷、燒傷的平頂山慘案的幸存者。
“史密斯先生!”誌遠見那英國人雖然吃力但仍搬不起月台上的一個大包,忙上前拉住他,客氣道:“這個包太重了,得兩個人抬,您休息下吧,我的人會把它搬上車的。”
史密斯先生直起腰,對誌遠道:“我不用休息,倒是你,不要再搬重東西了,我是傳教士,也是教會醫院裏的醫生,對於腎炎很了解,你現在,不可以過於勞累,否則病情會遷延不愈。”
史密斯先生的中國話,有些生硬,得仔細聽才知道他在說什麽,但一個外國人,能用中文和人溝通,已經非常了不起,史密斯非常以此為傲。
“哥兒!看,人家外國大夫也這麽說,你別再搬了,歇一會吧!”來送行的關四,不由分說的就把誌遠拉開,林有更是手快,把誌遠身邊的兩個包,一個扛上肩,一個拎在手就上車了,讓誌遠想搬都沒得搬,而那個大包,也被大魚和胖子抬走了。
史密斯用手肘輕輕碰碰誌遠,然後悄悄使了個眼色。
誌遠順著他的眼色看了一眼,一個拿著扁擔繩索像是個幫人挑行李的人,在他們不遠處已經晃蕩了好一會,誌遠早就瞧科了,那是一個在月台上負責監視他們的日本特務。
“史密斯先生不但中文說得好,眼力也是頂呱呱啊。”誌遠微笑著給史密斯送上一頂高帽。
史密斯小聲迴應道:“滿洲立國以後,日本人對我們教會的政治控製和警察騷擾是越來越厲害,因為外國人的身份,我的遭遇並沒有中國人那麽悲慘曲折,但日子也越來越不好過,被日特跟蹤盯梢、信件審查、和中國人交往被刁難是家常便飯,久而久之,眼力也就練出來了。”
誌遠讓隨行的王朝宗陪同史密斯先上車,然後招唿關四站到一邊,小聲吩咐道:“迴頭,你去找輔臣,劉季援那還差至少3000多塊錢,輔臣那還有些頭寸,應該能湊得出來。”
誌遠手下的骨幹“四大神獸”,東青龍是關四、西白虎是李熙給他的百貨業經營能手張輔臣、南朱雀是王誌軍、北玄武是誌遠在大連收的銀錢業的能手劉季援。
關四點頭:“哥兒放心,我一定能湊夠數,明天一早給你消息。”
誌遠去撫順,留關四在長春總管打理長春及各處的生意。
平頂山事件後,人心惶惶,大批礦工逃離撫順,特別是日本人開的礦山,有幾家煤礦幾近癱瘓,有支撐不下去的低價賣礦,誌遠看到了商機,準備撿便宜盤下其中的一個,一來為中國人從日本人手裏奪迴一座礦山,二來也是準備為還能工作的幸存者,就近開辦一個能讓他們自食其力的地方。
誌遠此去平頂山,除了救濟幸存者和災民,另一個目的,就是買下那座礦山。
而誌遠此行,暗裏還有一個目的,想通過匯華銀行的董事長張其先,接觸北平救國會和北平軍事委員會的代表梅子瑜,這個目的,誌遠隻藏在心裏,連和他好的一個腦袋似的關四和王誌軍都沒告訴。
收購礦山的資金,由在長春身任益發錢莊掌櫃的劉季援負責籌集,資金還有缺口,四神之中三個是誌遠嫡係,隻張輔臣是李熙給的人,向來隻參與經營,不參與“機密”。李熙知道誌遠想收購那座礦山,立即要調動資金給予支持,可誌遠不肯要,說自己能應付。
誌遠吩咐關四:“錢湊夠數後,通過匯華銀行匯兌,我在奉天提款。給哪家銀行匯兌都要給手續費,咱和張家是世交,肥水不流外人田。”
“是!我知道了!”關四應道,完全不疑有他。
正說著,南朱雀王誌軍突然湊了過來,先是和誌遠打眼色,然後向站台入口瞟了一眼。
誌遠看一眼站台入口,歎了一口氣:“我都說了,在李大先生麵前,玩那些把戲就是瞎子點燈白費蠟,我姐還不信!”
站台入口的人流裏,出現了誌遠的大姐李純,身後,緊跟著李熙三大親隨之一的大溫。
李純想跟誌遠一起去平頂山,李熙不許,她就準備自己偷偷的去,和誌遠說好,分頭前往,在撫順再匯合。之前誌遠在車站外,就已經看到縮在一個小吃攤上打扮得一點也不起眼的李純,知她是在伺機找機會進入火車站悄悄上火車。
這會子,看到她人,後頭還跟著個大溫,誌遠就知道,大姐非被大溫逮迴家去不可,不能跟他去撫順了。
李純沒依大溫立刻迴家的要求,堅持要來給誌遠“送行”,大溫拿大小姐沒辦法,隻好陪她進了月台。
誌遠走過去,安慰李純:“姐,放心吧,應該記下的,我會替姐記下。”
李純點頭,她堅持來月台給誌遠送行,要的就是這一句話。
李純把包裏的糕餅拿出來塞在誌遠的手上:“原就是為你備的幹糧,留著山裏吃吧,到了山裏隻怕不能按時吃上飯,有這個好墊補墊補……”
誌遠趁機小聲勸道:“迴去別頂牛,咱爸吃軟不吃硬,好漢不吃眼前虧……”
李純滿不在乎:“沒事,走你的!他能把我咋地啊,哪一迴的家法,不是雷聲大雨點小……”
雷聲大,而雨點不是小,而是根本就沒有。
李熙訓斥了李純一大頓,卻沒有動李純一指頭。
挨完罵,李純正準備退出李熙的書房,李熙卻示意,要她在沙發上坐下來。
李熙挨著女兒坐下來,表情嚴肅:“純兒,你老實告訴我,上個月《國際協報》副刊上,那篇名為《劉二嫂》的小說,是不是你寫的?”
李純眼珠子滴溜一轉,看著李熙,沒言語。
中篇小說《劉二嫂》,確實是她寫的。
李熙目不轉睛的盯著李純:“那小說,你是以放馬溝被燒了家的某一家人為原型寫的吧?你是把小說背景放在了興安省,起火的原因也改成了是電線走火,可裏頭的種種慘象的描寫,與放馬溝非常的貼合,有些場麵,甚至就是張建新所拍照片的文字描述!”
見李純仍不作聲,李熙更是直接說出自己的判斷:“純兒!我知道你想幹什麽!《國際協報》的副刊,雖然也注意用隱喻、諷喻的技巧,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它的政治傾向,敢於渲染民生的困苦,特別是鼓吹民族精神,這在東北現在發行的報刊中,幾乎絕無僅有,你因此更堅定張建新的判斷,認定《國際協報》的社長張複生,是能讓你接上組織關係的人,所以你給他的副刊投稿,想借此找由頭接近張複生,我沒說錯吧?”
李純還是沒說話,隻抬頭看著李熙,她的這個父親,為什麽什麽事情都能猜到呢!
李熙站了起來,冷冷的看著李純:“你就那麽急著尋找你的組織?我為你把張建新的文件交給了調查團,作為交換條件,你承諾我五年內靜默潛伏,可你,根本就沒打算遵守是不?”
李純知道瞞不過,幹脆承認:“是的!”
李熙冷笑:“這迴鬧著要跟善德去平頂山,除了整理記錄證據證言,是不是還想著以平頂山事件為背景,再寫個什麽東西,然後給《國際協報》副刊投稿啊?”
李純勇敢的迎著李熙的目光:“是的!但我不會再用小雨的筆名。”
李純第一次給《國際協報》副刊投稿的《劉二嫂》,署名小雨。
“膽大妄為!”李熙麵露慍色,眼神狠厲:“隻換筆名有屁用!國聯調查報告發布後,森田貞男一定會注意到和放馬溝相關的一切線索,《國際協報》的副刊,早就在日本人的黑名單上,你要再來一篇平頂山,兩線交匯就有一個交叉點,森田貞男有本事憑這兩篇文章的交集就把你給挖出來!你要頂不住刑訊,不但你完蛋,張複生也會受你連累,你忘記了張建新說的,能留下的,才是最好的,你這麽急燥,就不怕親者痛仇者快?”
李純怔怔的看著李熙,半晌,低下了頭:“謝謝爸的提醒,是我沒想透徹……”
李純的反應,有點出乎李熙的意料:“嗬,李家大小姐知好識歹,不亂發小姐脾氣,這倒難得,有長進啊!”
李熙重新在李純身邊坐下,語重心長的教導道:“純兒,欲速則不達,如今環境險惡,更加要小心謹慎。依我看,張複生民族意識強烈,但未必是你們組織內的人,因為他對赤俄並不推崇;而從副刊的政治傾向看,主持副刊的人,其中有可能有你組織裏的人,所以張建新認為可從張複生那裏重新接上關係,倒也不是沒道理。但我們能看出來的,日本人也能看出來,《國際協報》上上下下,肯定有人一直在盯著!與他們的接觸,不可粗疏造次!”
李純點頭:“爸!我也知道,我的想法做法,可能很幼稚,我的當務之急,是學習,爸,我想向你學習各種特工手段的防禦和應用,善德說你在這方麵是最好的老師,我真的很想跟你學習。”
李熙搖頭:“純兒,你的當務之急,不是學這些,而是人情世故的曆練,讓自己的心智更加成熟,你想學的東西,我會慢慢教你,《國際協報》那邊,我也會幫你留意。”
“謝謝爸!”李純高興的跳了起來!
李熙卻指著沙發要李純重新坐下:“你如今,要趕緊學習的是生意的經營,把李家資產管理的擔子接過去!
“爸!我不想接管這些,更不想將來還要什麽姑子歸宗!”李純抗聲道。
李熙聽了直皺眉,自己辛苦積累下的家業,入了繼的善德不肯要,現在純兒也不想要,那自己這些年,辛苦個屁啊!
善德入繼前,以他身體不好不知能否生出健康的後代為由,向李熙明說他會盡為人子的責任為李家奔走、護衛李家,但不肯繼承李家的資產,入繼後,將扶持李純繼承管理家業,並支持李純婚後姑子歸宗,將來由李純的孩子繼承李家的家業。
李熙隱約感覺,那是善德還不死心,在妄想有朝一日杜海山能原諒他,他能重新再隨杜海山姓杜,所以才要在經濟上獨立,與李家撇清。
“不想接管也得接!”李熙沒好氣的對女兒一瞪眼:“你是李家長女,管理好李家的生意,保證家裏人的生活,是你的責任!”
次日,誌遠借提款之機,到了奉天匯華銀行總行。
在貴賓室裏,誌遠湊近匯華銀行董事長張其先,在他耳邊悄聲道:“請安排我與梅先生一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