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遠石頭等為趙俊痛惜,卻不知,趙俊的命運,比他們的,都好!
趙俊作為“屍體”被賣給本溪的一家醫院作解剖之用,卻被醫院的人發現他還沒死,救了他一命,二十多天後,康複後的趙俊,迴到了渾河堡村,村裏人這才知道了被騙孩子們的真正去向。
誌遠一直想與外界通訊,卻一直苦於沒有機會,他再想不到,他絞盡腦汁都沒辦成的事,卻因為趙俊的“死”,他的爹爹杜海山,知道了他的處境,知道了古蠍子,知道了湖炭礦。
自趙俊“死後”,因為心情壓抑,誌遠沉默了很多。
而03工棚,又來了一批新的童工,這批童工的價格比誌遠他們還要賤,誌遠這一批,包身銀子三年還有三十五個大洋,而這一批新的,大多是附近之前霍亂疫區人家的孩子,黃世仁以每人大洋三十元的賤價,就又招了一大批三年期的包身工,最讓誌遠想不通的是,這一批童工,不是從外地誆騙來的,而是本地招來的。
因為湖炭礦事故多,死的礦工多,在本地的名聲,已經臭了,以前想在本地招童工,是不容易的,黃世仁要的童工,要麽得向人販子買被古蠍子之流強行抓捕拐騙來的,要麽就要到外地,吹噓煤窯如何賺錢,使一些家長上當受騙,把孩子交給他帶到礦上工作。
這些新來的孩子或他們的家裏人,有不少明知下煤窯九死一生,可還是為了三十個大洋,就來拚那九死一生中的“一生”,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據說招人時還人頭湧湧,大排長隊!
甚至有新來的童工會唱這樣的一首歌謠:“家有半碗湯,不去下煤礦,煤礦活地獄,下去就難上;家有一根線,不吃煤窯飯,要吃煤窯飯,就得拿命換!”
知道隨時可能就丟了小命,可他們,還是來到了礦上。
明知山有虎,還向虎山行,這得是家裏有多艱難,才被逼著,來用命換那三十個大洋!
大冒頂才幾天啊,死了那麽多人,不但沒人查沒人追究,黃世仁還能招到這麽多新童工,誌遠第一次對世道的黑暗、民生的艱難,有了深刻的理解。
除了心情壓抑,誌遠腳上的凍瘡開始潰爛,也讓他苦不堪言。
這天,下工迴工棚時,石頭借口肚子疼,在路邊野草堆裏拉屎,到迴工棚時,變戲法一般,從懷裏掏出一大把幹草枝子給誌遠,那是艾蒿。
誌遠在杏林世家的杜家長大,而且從小就采藥,自然認得艾蒿。他記得,小時候,他爺爺曾經說過,艾蒿是好東西,冬驅寒,夏驅蚊。艾蒿一熏,寒氣就跑了。
童工們早出晚歸,兩頭不見太陽,路邊有艾蒿,誌遠也是因為腳疼,一次一個踉蹌摔在雪地草叢裏,才偶然發現的。
晚上誌遠用那些艾蒿煮水泡腳,沒臉盆,就用自己和石頭的飯盒裝艾蒿水,來泡腳,一隻飯盒泡一隻。
腳上的凍瘡已經全爛了,每走一步都疼得鑽心,再不好,已經不是逃跑不便的問題了,人能不能活下去,都成問題。
每天上工下工,開始是石頭架著他,這兩天,已經是石頭和房頭,輪流背著他了。
飯盒小,裝不了多少水,一會水就冷了,石頭為了讓誌遠多泡泡,炕邊灶頭兩邊跑,倒冷水續熱水,足足讓誌遠泡了半個小時才罷。
泡完,又按誌遠說的,把艾蒿在水壺蓋上烤幹,然後在飯盒裏壓成粉,要給誌遠敷在潰爛處時,誌遠怎麽也不幹了,說自己敷,讓石頭趕緊去睡。
石頭白天經常是一個人幹兩個人的活,幫他把他的那份煤也出了,好讓他能在一邊休息。晚上還要這麽服侍他,誌遠真怕把石頭也累倒了。
石頭一躺下,就打起了唿嚕入了夢鄉。
誌遠就是要等石頭睡著了,好辦他想辦的事,見石頭睡死了,從枕頭裏摸出那支木觿和那塊碎瓷片,一同放在裝艾蒿藥粉的飯盒裏,然後捧著飯盒悄悄的爬下炕去,一拐一拐的去燈台拿燈,又去毛巾架那裏取了自己的毛巾,然後走到灶台那邊去了。
石頭睡得死豬似的,房頭卻沒睡死,見誌遠行動小心翼翼的,也就不聲張,悄悄的起身穿上衣服,也到與大炕隻有半堵矮牆之隔的灶台,看誌遠搞什麽鬼。
房頭看到的一幕,看得他全身汗毛都豎了起來——他看到誌遠坐在一張小凳子上,嘴裏橫咬著木觿,把腳架在另一側的膝蓋上,在那裏用那碎瓷片,在挖自己凍瘡裏的爛肉!
挖!不是割,碎瓷片雖也有鋒口,可畢竟不是刀,誌遠那是在刮!在挖!
也許是太痛了,誌遠渾身都在打顫,但竟然還是一邊顫抖,一邊繼續的挖!
媽的,這得多疼啊,這家夥簡直就不是人!
是神!
誌遠曾經向他和石頭說過,說從前見過他爺爺給人治背上的瘡,用刀子割瘡裏的爛肉,誌遠說他腳上的凍瘡因為拖得太久,也得這麽治,非把爛肉膿血清幹淨了,引新鮮的好血下行,才能好得快。
誌遠想讓他們幫忙,把爛肉割了,可他和石頭想想都替誌遠疼,下不了這狠心狠手,何況也沒趁手的工具,連小刀他們都沒有一把。所以就沒答應。
房頭心裏很內咎!
這凍瘡,是誌遠當初下工迴到工棚,不等把凍得快僵了的腳,先搓暖了,就直接把腳貼在最熱的炕頭上取暖的結果,誌遠還太小,有些東西誌遠不懂,但房頭懂,但他卻沒有及時提醒誌遠。
一來是那時誌遠初來,和房頭還沒有太多的交情,二來是房頭當時還記恨著誌遠。
——在那場奪被子的打架中,他被個頭比他小得多的誌遠壓在地上,用那塊碎瓷片抵在咽喉處,輸了那一陣,在全工棚的人麵前,他這個房頭的臉算是丟盡了。他當時雖然也服誌遠能說出一致對外的話,但心裏對誌遠,還是記仇的。
房頭也沒想到,誌遠的凍瘡會發得這麽曆害,忘記了他年紀小,皮嬌肉嫩,到後來,一起經過同生共死,誌遠也不隻一次救他於危難,兩人之間有了深厚的友誼時,卻已經悔之晚矣。
房頭走過去,在誌遠身邊蹲下來,伸手攬著他,以防他身子顫抖得太曆害從小凳子上掉下地,一邊勸道:“別割了,看你疼得,一頭的汗!就讓它慢慢好吧。有我和石頭在,走路,我們背你,煤,我們幫你出!
誌遠伸手把咬在嘴裏的木觿拿下來,喘著粗氣說:“不,我不能再拖累你們了!要割!不割幹淨,不知猴年馬月才能好。這一個,已經割好了。”
誌遠說著,把木觿瓷片放下,伸手去把剛才割過的地方,用力的擠壓,把膿血瘀血擠幹淨,直到擠出鮮紅的血,才停手,把艾蒿藥粉,合在傷口上。然後用一條布條,把剛合上艾蒿藥粉的傷口紮起來。
房頭看得一愣一愣的,由衷的讚歎:“你小子,真是有小子種!我服,打心眼裏服!你就不怕疼嗎?”
誌遠轉頭看著房頭,已經失了血色的嘴唇,竟然還微微的上彎了:“我和自己說,腳上的爛肉不挖掉,我就見不到我爹爹了,就……什麽疼,也不怕了。”
房頭聽了,心說這小子真是瘋了,為了他爹,是什麽事都做得出來啊。
他現在和石頭誌遠三人,已經是過命的好兄弟了,互相之間,也是無話不談的。
他聽石頭講過誌遠的故事,他知道誌遠是個大孝子,知道他有個了不起的爹叫杜海山,知道杜海山在誌遠心裏,那是世上最好的爹,是他的神!
誌遠深吸一口氣:“最大的一個搞好了,還有兩個小的!”
“還來?!”房頭大驚道:“你臉都青了,明晚再搞吧。”
“不!”
誌遠倔強的又拿起了木觿,橫咬在嘴裏,以免痛得大叫把工棚裏睡的人吵醒,然後伸手去拿碎瓷片。
房頭伸手按住了誌遠的手,自己割自己,太殘忍了,萬般無奈,歎口氣,拿起那碎瓷片道:“我幫你吧……”
房頭很明白,誌遠想腳上的凍瘡快點好,有多麽的迫切。
誌遠說的不拖累他和石頭,隻是一方麵,其實更主要的,是誌遠不願意放棄任何一個逃跑的機會,而腳上的凍瘡如果不快點好,隻怕有機會時,他也因此跑不動,跑不快。
為了分散誌遠的注意力,房頭一直不停的和誌遠說著話,甚至自揭自短,邊給誌遠刮挖,邊把自己如何居心不良,小氣記仇的事都給說了出來。
等全部搞完包紮好,誌遠還是疼得差點暈過去,坐都坐不穩,一個勁的冒汗,眼神都有點渙散。
房頭背誌遠迴炕上鋪位睡下,又幫誌遠將他的寶貝木觿和瓷片收好,然後將誌遠最寶貝的他爹的腰帶子團成一團,讓誌遠抱著,那腰帶子果然是誌遠的仙丹,原來疼得絲絲抽氣的,那腰帶子一抱,不一會,就安靜的入了夢鄉。
之後幾天,房頭和石頭,都特別關照著誌遠,每天晚上,給他換藥粉,煮“窯神”給他補身子,誌遠腳上的凍瘡,總算是漸漸好了起來。
趙俊作為“屍體”被賣給本溪的一家醫院作解剖之用,卻被醫院的人發現他還沒死,救了他一命,二十多天後,康複後的趙俊,迴到了渾河堡村,村裏人這才知道了被騙孩子們的真正去向。
誌遠一直想與外界通訊,卻一直苦於沒有機會,他再想不到,他絞盡腦汁都沒辦成的事,卻因為趙俊的“死”,他的爹爹杜海山,知道了他的處境,知道了古蠍子,知道了湖炭礦。
自趙俊“死後”,因為心情壓抑,誌遠沉默了很多。
而03工棚,又來了一批新的童工,這批童工的價格比誌遠他們還要賤,誌遠這一批,包身銀子三年還有三十五個大洋,而這一批新的,大多是附近之前霍亂疫區人家的孩子,黃世仁以每人大洋三十元的賤價,就又招了一大批三年期的包身工,最讓誌遠想不通的是,這一批童工,不是從外地誆騙來的,而是本地招來的。
因為湖炭礦事故多,死的礦工多,在本地的名聲,已經臭了,以前想在本地招童工,是不容易的,黃世仁要的童工,要麽得向人販子買被古蠍子之流強行抓捕拐騙來的,要麽就要到外地,吹噓煤窯如何賺錢,使一些家長上當受騙,把孩子交給他帶到礦上工作。
這些新來的孩子或他們的家裏人,有不少明知下煤窯九死一生,可還是為了三十個大洋,就來拚那九死一生中的“一生”,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據說招人時還人頭湧湧,大排長隊!
甚至有新來的童工會唱這樣的一首歌謠:“家有半碗湯,不去下煤礦,煤礦活地獄,下去就難上;家有一根線,不吃煤窯飯,要吃煤窯飯,就得拿命換!”
知道隨時可能就丟了小命,可他們,還是來到了礦上。
明知山有虎,還向虎山行,這得是家裏有多艱難,才被逼著,來用命換那三十個大洋!
大冒頂才幾天啊,死了那麽多人,不但沒人查沒人追究,黃世仁還能招到這麽多新童工,誌遠第一次對世道的黑暗、民生的艱難,有了深刻的理解。
除了心情壓抑,誌遠腳上的凍瘡開始潰爛,也讓他苦不堪言。
這天,下工迴工棚時,石頭借口肚子疼,在路邊野草堆裏拉屎,到迴工棚時,變戲法一般,從懷裏掏出一大把幹草枝子給誌遠,那是艾蒿。
誌遠在杏林世家的杜家長大,而且從小就采藥,自然認得艾蒿。他記得,小時候,他爺爺曾經說過,艾蒿是好東西,冬驅寒,夏驅蚊。艾蒿一熏,寒氣就跑了。
童工們早出晚歸,兩頭不見太陽,路邊有艾蒿,誌遠也是因為腳疼,一次一個踉蹌摔在雪地草叢裏,才偶然發現的。
晚上誌遠用那些艾蒿煮水泡腳,沒臉盆,就用自己和石頭的飯盒裝艾蒿水,來泡腳,一隻飯盒泡一隻。
腳上的凍瘡已經全爛了,每走一步都疼得鑽心,再不好,已經不是逃跑不便的問題了,人能不能活下去,都成問題。
每天上工下工,開始是石頭架著他,這兩天,已經是石頭和房頭,輪流背著他了。
飯盒小,裝不了多少水,一會水就冷了,石頭為了讓誌遠多泡泡,炕邊灶頭兩邊跑,倒冷水續熱水,足足讓誌遠泡了半個小時才罷。
泡完,又按誌遠說的,把艾蒿在水壺蓋上烤幹,然後在飯盒裏壓成粉,要給誌遠敷在潰爛處時,誌遠怎麽也不幹了,說自己敷,讓石頭趕緊去睡。
石頭白天經常是一個人幹兩個人的活,幫他把他的那份煤也出了,好讓他能在一邊休息。晚上還要這麽服侍他,誌遠真怕把石頭也累倒了。
石頭一躺下,就打起了唿嚕入了夢鄉。
誌遠就是要等石頭睡著了,好辦他想辦的事,見石頭睡死了,從枕頭裏摸出那支木觿和那塊碎瓷片,一同放在裝艾蒿藥粉的飯盒裏,然後捧著飯盒悄悄的爬下炕去,一拐一拐的去燈台拿燈,又去毛巾架那裏取了自己的毛巾,然後走到灶台那邊去了。
石頭睡得死豬似的,房頭卻沒睡死,見誌遠行動小心翼翼的,也就不聲張,悄悄的起身穿上衣服,也到與大炕隻有半堵矮牆之隔的灶台,看誌遠搞什麽鬼。
房頭看到的一幕,看得他全身汗毛都豎了起來——他看到誌遠坐在一張小凳子上,嘴裏橫咬著木觿,把腳架在另一側的膝蓋上,在那裏用那碎瓷片,在挖自己凍瘡裏的爛肉!
挖!不是割,碎瓷片雖也有鋒口,可畢竟不是刀,誌遠那是在刮!在挖!
也許是太痛了,誌遠渾身都在打顫,但竟然還是一邊顫抖,一邊繼續的挖!
媽的,這得多疼啊,這家夥簡直就不是人!
是神!
誌遠曾經向他和石頭說過,說從前見過他爺爺給人治背上的瘡,用刀子割瘡裏的爛肉,誌遠說他腳上的凍瘡因為拖得太久,也得這麽治,非把爛肉膿血清幹淨了,引新鮮的好血下行,才能好得快。
誌遠想讓他們幫忙,把爛肉割了,可他和石頭想想都替誌遠疼,下不了這狠心狠手,何況也沒趁手的工具,連小刀他們都沒有一把。所以就沒答應。
房頭心裏很內咎!
這凍瘡,是誌遠當初下工迴到工棚,不等把凍得快僵了的腳,先搓暖了,就直接把腳貼在最熱的炕頭上取暖的結果,誌遠還太小,有些東西誌遠不懂,但房頭懂,但他卻沒有及時提醒誌遠。
一來是那時誌遠初來,和房頭還沒有太多的交情,二來是房頭當時還記恨著誌遠。
——在那場奪被子的打架中,他被個頭比他小得多的誌遠壓在地上,用那塊碎瓷片抵在咽喉處,輸了那一陣,在全工棚的人麵前,他這個房頭的臉算是丟盡了。他當時雖然也服誌遠能說出一致對外的話,但心裏對誌遠,還是記仇的。
房頭也沒想到,誌遠的凍瘡會發得這麽曆害,忘記了他年紀小,皮嬌肉嫩,到後來,一起經過同生共死,誌遠也不隻一次救他於危難,兩人之間有了深厚的友誼時,卻已經悔之晚矣。
房頭走過去,在誌遠身邊蹲下來,伸手攬著他,以防他身子顫抖得太曆害從小凳子上掉下地,一邊勸道:“別割了,看你疼得,一頭的汗!就讓它慢慢好吧。有我和石頭在,走路,我們背你,煤,我們幫你出!
誌遠伸手把咬在嘴裏的木觿拿下來,喘著粗氣說:“不,我不能再拖累你們了!要割!不割幹淨,不知猴年馬月才能好。這一個,已經割好了。”
誌遠說著,把木觿瓷片放下,伸手去把剛才割過的地方,用力的擠壓,把膿血瘀血擠幹淨,直到擠出鮮紅的血,才停手,把艾蒿藥粉,合在傷口上。然後用一條布條,把剛合上艾蒿藥粉的傷口紮起來。
房頭看得一愣一愣的,由衷的讚歎:“你小子,真是有小子種!我服,打心眼裏服!你就不怕疼嗎?”
誌遠轉頭看著房頭,已經失了血色的嘴唇,竟然還微微的上彎了:“我和自己說,腳上的爛肉不挖掉,我就見不到我爹爹了,就……什麽疼,也不怕了。”
房頭聽了,心說這小子真是瘋了,為了他爹,是什麽事都做得出來啊。
他現在和石頭誌遠三人,已經是過命的好兄弟了,互相之間,也是無話不談的。
他聽石頭講過誌遠的故事,他知道誌遠是個大孝子,知道他有個了不起的爹叫杜海山,知道杜海山在誌遠心裏,那是世上最好的爹,是他的神!
誌遠深吸一口氣:“最大的一個搞好了,還有兩個小的!”
“還來?!”房頭大驚道:“你臉都青了,明晚再搞吧。”
“不!”
誌遠倔強的又拿起了木觿,橫咬在嘴裏,以免痛得大叫把工棚裏睡的人吵醒,然後伸手去拿碎瓷片。
房頭伸手按住了誌遠的手,自己割自己,太殘忍了,萬般無奈,歎口氣,拿起那碎瓷片道:“我幫你吧……”
房頭很明白,誌遠想腳上的凍瘡快點好,有多麽的迫切。
誌遠說的不拖累他和石頭,隻是一方麵,其實更主要的,是誌遠不願意放棄任何一個逃跑的機會,而腳上的凍瘡如果不快點好,隻怕有機會時,他也因此跑不動,跑不快。
為了分散誌遠的注意力,房頭一直不停的和誌遠說著話,甚至自揭自短,邊給誌遠刮挖,邊把自己如何居心不良,小氣記仇的事都給說了出來。
等全部搞完包紮好,誌遠還是疼得差點暈過去,坐都坐不穩,一個勁的冒汗,眼神都有點渙散。
房頭背誌遠迴炕上鋪位睡下,又幫誌遠將他的寶貝木觿和瓷片收好,然後將誌遠最寶貝的他爹的腰帶子團成一團,讓誌遠抱著,那腰帶子果然是誌遠的仙丹,原來疼得絲絲抽氣的,那腰帶子一抱,不一會,就安靜的入了夢鄉。
之後幾天,房頭和石頭,都特別關照著誌遠,每天晚上,給他換藥粉,煮“窯神”給他補身子,誌遠腳上的凍瘡,總算是漸漸好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