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十一年(1922年),秋。
誌遠九歲。
海山在奉天城裏給人看病,除了診病日漸精進,得益於他的武學底子,有些病能用推拿醫治的,往往手到病除,這時已經是小有名氣的大夫,除了支攤給人看病,海山也幫一個磨坊做早市,一年下來,賺了些錢,海山還了些舊債,又借了些新債,就於這年秋天,不再去城裏支攤給人看病,而是開始對杜家大院重新整修,準備在冬天前就把杜家醫館的牌子,重新掛起來。
杜家債務還是沉重,為了省錢,整修過程中,除了門麵上的活請的是泥瓦師傅,很多體力活海山都自己幹。
而誌遠,除了忙活家務,整個人就像鑽進了錢眼裏,成天想著的就是,怎麽能多賺錢,來幫輕爹爹。
這天傍晚,他和石頭兩人,在村口“玩耍”。
一年過去,石頭仍是渾河堡村的孩子王,而誌遠,不僅已經和村裏的孩子們打成了一片,還成了孩子群中的軍師角色,在村裏孩子群中,地位僅次於石頭了。
村口大路外的一棵大樹上,約一人高處掛了一塊人頭大小的榆木疙瘩,這是靶,兩個孩子,輪流用小石頭,在30步開外扔這個靶。
石頭之所以被叫做石頭,就是他有一手絕活,50步內,扔石頭、土坷拉,那是指哪打哪,少有失手的,這手絕活,從來不肯教別人,但誌遠除外。
誌遠和他早已如親兄熱弟一般,誌遠要去買糠,石頭幫他一起抬;石頭要給自家的田地除草,誌遠也幫他一塊兒拔;誌遠去趕集賺錢,石頭家裏再忙,也要抽身陪他一起去,誌遠身子單薄,力氣有限,一個人去的話拿不了多少東西,何況還長得那麽漂亮,石頭怕他被壞人欺負了去。
“呯”的一聲,一塊拳頭大的石頭正中榆木靶心,扔石頭的是石頭,石頭對於他投擲的“成果”已經見怪不怪,瞄了兩眼,嘴角翹了翹,就看著誌遠,一擺下巴,示意到他了。
誌遠選了塊隻有鴿子蛋大小的石頭,瞄了好一會,然後奮力一擲,“咚”的一聲,也打中了靶子,但位置不如石頭的正,差點就飛靶了。
“中了!”誌遠興奮得跳了起來。
石頭不屑的一撇嘴:“瞎貓撞上個死老鼠,就樂成了這樣?還取巧,用那麽小的石頭!”
說著從地上選了一塊鴨蛋大小的石頭,遞給誌遠,道:“有本事用這個扔中給我看看?”
誌遠看一眼那石頭,以他的力氣,用這麽大的石頭別說中靶,能不能扔出30步遠都難說。
可誌遠也是個咬尖好勝的,“哼!”了一聲,從石頭手裏拿過了那塊石頭。
後退幾步,一個助跑,然後奮力一擲!
別說中靶了,離靶還老遠,石頭就掉在了地上。
“哈哈哈哈……”石頭大笑,然後點著誌遠的腦門,嘲笑道:“你呀,也就腦袋瓜子好使,這細胳膊細腿細長脖的,就別出來丟人現眼了。”
誌遠狠狠的剜了石頭一眼,心說我能和你比嗎?哼!
石頭生就一個車軸漢子,才十四歲就已經快有成人高,身坯極壯,他的大腿就比自己的腰還粗。
石頭笑夠了,按誌遠的力氣,選了一些小石頭給他練,偶爾糾正下誌遠的動作。
誌遠手裏的小石頭向靶子奮力一擲,“咚”的一聲,又中靶了。
誌遠忙看向石頭,那意思是,看,我又中了,還不快誇誇我。
石頭不屑的扔他一個白眼,說了聲:“你聽聽聲音的差別!”說著手裏的石頭就飛了出去!
“呯”的一聲,又是正中靶心,石頭半偏著腦袋,得意洋洋的眯了誌遠一眼,那意思是:聽出來沒,聲音比你的可實在多了,啥時候,你扔的能有這響動,再來求誇!
差別明顯!
誌遠不得不服氣。向石頭挑了挑大拇指。
然後跑去靶邊撿石頭,準備撿迴來再練。
“別練了,天快黑了,說說明天進城趕集的事吧。”石頭對誌遠說,練功這東西,急不得。
誌遠點頭,然後兩人坐著村口大樹下,商量起來。
誌遠人長的漂亮,那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好像有魔力一般,笑的時候,能把人魂給勾住,加上嘴又甜,那些城裏人,特別是那些老少女人們,都特別稀罕他,他拿到集上賣的東西,通常是很快就賣光了。
別人賣來賣去賣不掉的東西,還是那些東西,還是那價,拿到他的手裏,也能賣掉!
一來二去,誌遠瞧出道來了,一來是因為他模樣長得討喜,二來是因為他會吆喝,三是因為他嘴甜,四是因為他天生心算能力很好,在市集上已經出了名,好多人慕名來瞧他的熱鬧,出各種算術題來考他,所以他一出現,身邊總是一堆子的人,都是因為獵奇,來看術數神童的。
而有人緣,自然東西就不愁賣了。
自身有優勢,誌遠當然不會浪費,自家的母雞下蛋有限,他就生了把村子裏別人家的雞蛋收了去賣的想法,他的收價公允,村裏人都願意給他賺這個差價,一來二去,就不隻雞蛋了,凡有可賺差價的農產品,誌遠都收,迴來時也不空手,帶迴些村裏人要的日雜,再賺一筆差價。
才九歲的誌遠,已經是逼得挑八股繩的貨郎子都得撂挑子的小倒爺了。
誌遠人小沒什麽力氣,家裏又沒有牲口可以助力,收的東西一多,他就拿不動了,幸好還有石頭。
每次趕集,石頭都會幫他,而誌遠對用錢很省,但對朋友卻很大方,每迴賺的利錢,都和石頭對半分。
“收的雞蛋是26斤,1角2分收,我能1角4分賣,這裏就是5角2分的利。”誌遠說著,有點小得意,一說到賺錢,他就來勁兒,他天生就對數字敏感,還特別喜歡做小生意賺錢的感覺。
“不隻,李嬸子家的雞蛋我也幫你收來了,有4斤多呢,為了好算,就收了其中的4斤。”石頭道。
“其實最賺錢的不是倒騰雞蛋,而是收鴨蛋做成鹹蛋來賣,我算過,一斤鴨蛋收才8分,能有6到7個,醃成鹹蛋後一個賣2分,鹹鹽是2分一斤,一斤鹽可以醃至少40個蛋了,算起來,每收一斤鴨蛋,至少就有6分的利!”誌遠說起賺錢,兩眼就發亮。
“倒騰啥,你說了算!鴨蛋是吧,鄰村有小河,養鴨子的多,過兩天我幫你收鴨蛋去!”石頭點頭道,誌遠聰明,這些上頭,聽他的總沒錯。
“明天一共是30斤雞蛋,還有醃好的鹹蛋20多斤,加上4隻雞,還有我家的藥材,加起來,過100斤了——路那麽遠!”誌遠有點擔心,從村裏到城裏最近的集市,有十幾二十裏的路呢。
“有我呢,怕啥!”石頭拍著胸脯說:“別說就那點貨,就算把你也放筐裏,一起都挑過去,也是 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
“別的東西你挑著,鹹蛋籃子我來提!”誌遠倒不占石頭便宜,力所能及的事情,總是主動搶著做。
“鹹蛋我也挑了!你小胳膊小腿的,空手跟在後頭走,別拖後腿就行!”石頭瞥一眼誌遠,一臉嫌棄,20多斤鹹蛋,誌遠來提的話,就算不是一步三搖,也肯定走不快。
“那我背水壺和幹糧,總成了吧?”在體力上,誌遠已經習慣了被石頭鄙視了。
“成!”
兩人相視一笑。
他們一個聰明有計謀,一個豪爽有一身牛力氣。
絕配!
誌遠九歲。
海山在奉天城裏給人看病,除了診病日漸精進,得益於他的武學底子,有些病能用推拿醫治的,往往手到病除,這時已經是小有名氣的大夫,除了支攤給人看病,海山也幫一個磨坊做早市,一年下來,賺了些錢,海山還了些舊債,又借了些新債,就於這年秋天,不再去城裏支攤給人看病,而是開始對杜家大院重新整修,準備在冬天前就把杜家醫館的牌子,重新掛起來。
杜家債務還是沉重,為了省錢,整修過程中,除了門麵上的活請的是泥瓦師傅,很多體力活海山都自己幹。
而誌遠,除了忙活家務,整個人就像鑽進了錢眼裏,成天想著的就是,怎麽能多賺錢,來幫輕爹爹。
這天傍晚,他和石頭兩人,在村口“玩耍”。
一年過去,石頭仍是渾河堡村的孩子王,而誌遠,不僅已經和村裏的孩子們打成了一片,還成了孩子群中的軍師角色,在村裏孩子群中,地位僅次於石頭了。
村口大路外的一棵大樹上,約一人高處掛了一塊人頭大小的榆木疙瘩,這是靶,兩個孩子,輪流用小石頭,在30步開外扔這個靶。
石頭之所以被叫做石頭,就是他有一手絕活,50步內,扔石頭、土坷拉,那是指哪打哪,少有失手的,這手絕活,從來不肯教別人,但誌遠除外。
誌遠和他早已如親兄熱弟一般,誌遠要去買糠,石頭幫他一起抬;石頭要給自家的田地除草,誌遠也幫他一塊兒拔;誌遠去趕集賺錢,石頭家裏再忙,也要抽身陪他一起去,誌遠身子單薄,力氣有限,一個人去的話拿不了多少東西,何況還長得那麽漂亮,石頭怕他被壞人欺負了去。
“呯”的一聲,一塊拳頭大的石頭正中榆木靶心,扔石頭的是石頭,石頭對於他投擲的“成果”已經見怪不怪,瞄了兩眼,嘴角翹了翹,就看著誌遠,一擺下巴,示意到他了。
誌遠選了塊隻有鴿子蛋大小的石頭,瞄了好一會,然後奮力一擲,“咚”的一聲,也打中了靶子,但位置不如石頭的正,差點就飛靶了。
“中了!”誌遠興奮得跳了起來。
石頭不屑的一撇嘴:“瞎貓撞上個死老鼠,就樂成了這樣?還取巧,用那麽小的石頭!”
說著從地上選了一塊鴨蛋大小的石頭,遞給誌遠,道:“有本事用這個扔中給我看看?”
誌遠看一眼那石頭,以他的力氣,用這麽大的石頭別說中靶,能不能扔出30步遠都難說。
可誌遠也是個咬尖好勝的,“哼!”了一聲,從石頭手裏拿過了那塊石頭。
後退幾步,一個助跑,然後奮力一擲!
別說中靶了,離靶還老遠,石頭就掉在了地上。
“哈哈哈哈……”石頭大笑,然後點著誌遠的腦門,嘲笑道:“你呀,也就腦袋瓜子好使,這細胳膊細腿細長脖的,就別出來丟人現眼了。”
誌遠狠狠的剜了石頭一眼,心說我能和你比嗎?哼!
石頭生就一個車軸漢子,才十四歲就已經快有成人高,身坯極壯,他的大腿就比自己的腰還粗。
石頭笑夠了,按誌遠的力氣,選了一些小石頭給他練,偶爾糾正下誌遠的動作。
誌遠手裏的小石頭向靶子奮力一擲,“咚”的一聲,又中靶了。
誌遠忙看向石頭,那意思是,看,我又中了,還不快誇誇我。
石頭不屑的扔他一個白眼,說了聲:“你聽聽聲音的差別!”說著手裏的石頭就飛了出去!
“呯”的一聲,又是正中靶心,石頭半偏著腦袋,得意洋洋的眯了誌遠一眼,那意思是:聽出來沒,聲音比你的可實在多了,啥時候,你扔的能有這響動,再來求誇!
差別明顯!
誌遠不得不服氣。向石頭挑了挑大拇指。
然後跑去靶邊撿石頭,準備撿迴來再練。
“別練了,天快黑了,說說明天進城趕集的事吧。”石頭對誌遠說,練功這東西,急不得。
誌遠點頭,然後兩人坐著村口大樹下,商量起來。
誌遠人長的漂亮,那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好像有魔力一般,笑的時候,能把人魂給勾住,加上嘴又甜,那些城裏人,特別是那些老少女人們,都特別稀罕他,他拿到集上賣的東西,通常是很快就賣光了。
別人賣來賣去賣不掉的東西,還是那些東西,還是那價,拿到他的手裏,也能賣掉!
一來二去,誌遠瞧出道來了,一來是因為他模樣長得討喜,二來是因為他會吆喝,三是因為他嘴甜,四是因為他天生心算能力很好,在市集上已經出了名,好多人慕名來瞧他的熱鬧,出各種算術題來考他,所以他一出現,身邊總是一堆子的人,都是因為獵奇,來看術數神童的。
而有人緣,自然東西就不愁賣了。
自身有優勢,誌遠當然不會浪費,自家的母雞下蛋有限,他就生了把村子裏別人家的雞蛋收了去賣的想法,他的收價公允,村裏人都願意給他賺這個差價,一來二去,就不隻雞蛋了,凡有可賺差價的農產品,誌遠都收,迴來時也不空手,帶迴些村裏人要的日雜,再賺一筆差價。
才九歲的誌遠,已經是逼得挑八股繩的貨郎子都得撂挑子的小倒爺了。
誌遠人小沒什麽力氣,家裏又沒有牲口可以助力,收的東西一多,他就拿不動了,幸好還有石頭。
每次趕集,石頭都會幫他,而誌遠對用錢很省,但對朋友卻很大方,每迴賺的利錢,都和石頭對半分。
“收的雞蛋是26斤,1角2分收,我能1角4分賣,這裏就是5角2分的利。”誌遠說著,有點小得意,一說到賺錢,他就來勁兒,他天生就對數字敏感,還特別喜歡做小生意賺錢的感覺。
“不隻,李嬸子家的雞蛋我也幫你收來了,有4斤多呢,為了好算,就收了其中的4斤。”石頭道。
“其實最賺錢的不是倒騰雞蛋,而是收鴨蛋做成鹹蛋來賣,我算過,一斤鴨蛋收才8分,能有6到7個,醃成鹹蛋後一個賣2分,鹹鹽是2分一斤,一斤鹽可以醃至少40個蛋了,算起來,每收一斤鴨蛋,至少就有6分的利!”誌遠說起賺錢,兩眼就發亮。
“倒騰啥,你說了算!鴨蛋是吧,鄰村有小河,養鴨子的多,過兩天我幫你收鴨蛋去!”石頭點頭道,誌遠聰明,這些上頭,聽他的總沒錯。
“明天一共是30斤雞蛋,還有醃好的鹹蛋20多斤,加上4隻雞,還有我家的藥材,加起來,過100斤了——路那麽遠!”誌遠有點擔心,從村裏到城裏最近的集市,有十幾二十裏的路呢。
“有我呢,怕啥!”石頭拍著胸脯說:“別說就那點貨,就算把你也放筐裏,一起都挑過去,也是 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
“別的東西你挑著,鹹蛋籃子我來提!”誌遠倒不占石頭便宜,力所能及的事情,總是主動搶著做。
“鹹蛋我也挑了!你小胳膊小腿的,空手跟在後頭走,別拖後腿就行!”石頭瞥一眼誌遠,一臉嫌棄,20多斤鹹蛋,誌遠來提的話,就算不是一步三搖,也肯定走不快。
“那我背水壺和幹糧,總成了吧?”在體力上,誌遠已經習慣了被石頭鄙視了。
“成!”
兩人相視一笑。
他們一個聰明有計謀,一個豪爽有一身牛力氣。
絕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