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山大踏步的往迴走著,他已經有了決定。
他已經想到了不殺孩子就這麽迴去的借口,他也有迴去的本錢。
海山想起全升用海碗砸他腦袋,沒冒血時的驚訝表情,還有掌嘴時打來打去他就是不出血時那一幹人吃驚的模樣,他要迴去,就得有迴去讓大禿頭接納他不按吩咐殺死孩子的本錢,這本錢,就是他的武藝!
10年前,他,一個鄉醫的小兒子,最愛看的書不是他老子要他看的醫書,而是一本同村一個老頭兒家裏的《三俠五義》。為此,沒少挨老爹打屁股,說他心野,不如他哥哥聽話,湯頭藥方都背熟了好幾本。
一天,一群半大孩子正在村頭大樹下爭論世上到底有沒有書上說的那種神奇的武功,一個路過的老道在樹下歇了一會,喝了點水繼續上路時,身後多了一個小尾巴——杜海山。
走出一裏多地了,小孩子還跟著,老道問海山:“小孩,你跟著我做什麽。”
“伯伯……”
“伯什麽伯,出家人不興這麽叫,沒看到我穿道袍嗎,叫道長。”
海山眼珠子轉了轉,道:“道長,你說,這世上真有書裏那樣的武功嗎?能飛牆走壁?”
“我怎麽知道。”
“你知道的!剛才我們在爭時,我看到你笑了笑,我想道長一定知道。”
“哦?!我就笑了笑,你怎麽知道我知道,難道笑都不讓人笑了。”
“嗯——”海山摸摸頭,憨然一笑:“我說不上來,可我就知道,你知道的!”
“那如果我說真的有,你信不?”
海山又摸摸頭,道:“信,又有些不信”。
“你這孩子!說了你又不信,那你問我幹屁啊。”
“我想信的!可眼見為實,從來沒見過,所以不知信不信好了”
老道看這孩子著實有趣,當下心情又還不壞,就對海山說:“算你小子有眼力勁兒,問對了人,好吧,讓你見識見識,來,你衝過來打我,別怕傷著我,你傷不了我,出你最狠的招,我讓你眼見為實。”
海山想了想,他一個12歲的孩子,拳頭才多大,出拳出腳都不如出頭來得大,便蓄了蓄勢,學著牛用角衝頂的樣子,一個助跑,用頭一頭向老道的肚子撞了過去。
“唿——”海山沒撞到老道之前,人就飛了出去,他不知他是怎麽飛出去的,眼波餘光中似乎老道揮了揮手,隻聽得風聲唿唿,然後他人就跌在離老道幾丈開外的地上了。
老道拈須笑道:“信了麽?”
海山爬起來,拍拍身上塵土,走上前對老道一揖到地:“信了,謝謝道長。道長,我能拜您為師嗎?”
“拜我為師?為什麽?”
“因為道長武功好,人品好。我爹想我學醫,可我最想學的是武藝!”海山滿腦子都是行俠仗義的夢想。
“我人品好?何以見得啊?”
海山迴頭看看剛才他跌落的地方,道:“因為我跌出去那地方,是最少大石頭和尖石頭的地方,而且我跌出去那麽遠,那個地方雖然石頭少,可也有,但我的屁股沒摔八瓣,還一點沒傷著,連衣服都沒蹭破。”
“你——”
老道一下子沉吟了,好個知好歹又善於觀察的孩子。老道有點動心了。
“你叫什麽名字?”
“杜海山!”
“你小小年紀,竟然也看重人品?”
“我爹打小教我和我哥,做人人品第一,仁義禮智信是做人的根本。”
“你過來。”
海山走到老道跟前,老道仔細端詳他一會,拍拍他肩膀腰胯,各方麵還滿意,就是不知這孩子膽識如何,便道:“今晚半夜村頭大樹底下見,半夜你敢出來不,不能讓你家裏人知道。”
“有什麽不敢?!”
半夜,老道帶著海山,打著火把,來到後山一片亂墳地邊上。這片亂墳地少說有上百個墳頭。
“海山,我有個包袱,藍底兒白花布的包袱皮兒,就掉落在這片墳地裏,一柱香的時間,如果你能幫我找到,那就是你我有緣,我願意收你為徒弟。先說好,不能打火把,這是墳地,你要是害怕,那我現在就帶你迴去。”
“我去找包袱!”海山斬釘截鐵地道。
“好,那我滅火把了。”
“等等!”海山叫道,一邊從老道手裏接過火把,單腿跪下,以火把照向老道的鞋子,仔細觀察一番,這片墳地以一長條的裸露山石為界,分成兩個部分,東邊土色較黑,西邊卻是山上衝下來的黃色山泥為主,老道應該是之前不久將包袱放入讓他去找,正是多雨的夏天,鞋上粘的泥土土色可讓他事半功倍。
老道暗中點頭,心說:好個聰明的孩子。
火把熄滅了。
老道點起一支線香,對海山說,可以開始了。
火把剛滅,四周黑漆漆的,過了一會,海山眼睛才開始適應,星光下,亂墳地裏,鬼火飄忽。
海山走前幾步,星光下,身子挺直,抱拳做揖,對著麵前大片的墳地,琅琅而道:“各位爺爺奶奶,叔叔嬸嬸,我要幫這位道長找迴一個包袱,若有擾請勿怪。”言罷如飛鳥投林,一頭紮進墳地,直奔西邊而去。
老道看著他的背影,輕歎道:“小小年經,勇敢且有禮貌,難得啊難得。”
才半柱香的功夫,海山就找迴了包袱,之後幾天,老道一直住在海山家裏,海山爹開始怎麽也不同意海山棄醫學武,他娘更是不舍他離家,但海山態度堅決,他爹都拗不過他,而老道不但武功高強,於醫道上也有些造詣,和海山爹頗談得來,幾天的耐心說服,最終海山的爹娘讓步,讓老道收了海山為俗家弟子,帶迴道觀學藝去了。
學藝10年。
先是他的師兄們,甚至是師叔輩,一個又一個的敗在他的手下。
後來是來訪他師傅的武林中人,一個又一個的敗在他的手下。
海山腳程很快,劉家燒鍋的大門已近在眼前,看著四角上炮樓聳立的劉家燒鍋大院,海山的眼神不再迷惘:“為了爹,老子又迴來裝孫子了!狗日的,等著吧!”
他已經想到了不殺孩子就這麽迴去的借口,他也有迴去的本錢。
海山想起全升用海碗砸他腦袋,沒冒血時的驚訝表情,還有掌嘴時打來打去他就是不出血時那一幹人吃驚的模樣,他要迴去,就得有迴去讓大禿頭接納他不按吩咐殺死孩子的本錢,這本錢,就是他的武藝!
10年前,他,一個鄉醫的小兒子,最愛看的書不是他老子要他看的醫書,而是一本同村一個老頭兒家裏的《三俠五義》。為此,沒少挨老爹打屁股,說他心野,不如他哥哥聽話,湯頭藥方都背熟了好幾本。
一天,一群半大孩子正在村頭大樹下爭論世上到底有沒有書上說的那種神奇的武功,一個路過的老道在樹下歇了一會,喝了點水繼續上路時,身後多了一個小尾巴——杜海山。
走出一裏多地了,小孩子還跟著,老道問海山:“小孩,你跟著我做什麽。”
“伯伯……”
“伯什麽伯,出家人不興這麽叫,沒看到我穿道袍嗎,叫道長。”
海山眼珠子轉了轉,道:“道長,你說,這世上真有書裏那樣的武功嗎?能飛牆走壁?”
“我怎麽知道。”
“你知道的!剛才我們在爭時,我看到你笑了笑,我想道長一定知道。”
“哦?!我就笑了笑,你怎麽知道我知道,難道笑都不讓人笑了。”
“嗯——”海山摸摸頭,憨然一笑:“我說不上來,可我就知道,你知道的!”
“那如果我說真的有,你信不?”
海山又摸摸頭,道:“信,又有些不信”。
“你這孩子!說了你又不信,那你問我幹屁啊。”
“我想信的!可眼見為實,從來沒見過,所以不知信不信好了”
老道看這孩子著實有趣,當下心情又還不壞,就對海山說:“算你小子有眼力勁兒,問對了人,好吧,讓你見識見識,來,你衝過來打我,別怕傷著我,你傷不了我,出你最狠的招,我讓你眼見為實。”
海山想了想,他一個12歲的孩子,拳頭才多大,出拳出腳都不如出頭來得大,便蓄了蓄勢,學著牛用角衝頂的樣子,一個助跑,用頭一頭向老道的肚子撞了過去。
“唿——”海山沒撞到老道之前,人就飛了出去,他不知他是怎麽飛出去的,眼波餘光中似乎老道揮了揮手,隻聽得風聲唿唿,然後他人就跌在離老道幾丈開外的地上了。
老道拈須笑道:“信了麽?”
海山爬起來,拍拍身上塵土,走上前對老道一揖到地:“信了,謝謝道長。道長,我能拜您為師嗎?”
“拜我為師?為什麽?”
“因為道長武功好,人品好。我爹想我學醫,可我最想學的是武藝!”海山滿腦子都是行俠仗義的夢想。
“我人品好?何以見得啊?”
海山迴頭看看剛才他跌落的地方,道:“因為我跌出去那地方,是最少大石頭和尖石頭的地方,而且我跌出去那麽遠,那個地方雖然石頭少,可也有,但我的屁股沒摔八瓣,還一點沒傷著,連衣服都沒蹭破。”
“你——”
老道一下子沉吟了,好個知好歹又善於觀察的孩子。老道有點動心了。
“你叫什麽名字?”
“杜海山!”
“你小小年紀,竟然也看重人品?”
“我爹打小教我和我哥,做人人品第一,仁義禮智信是做人的根本。”
“你過來。”
海山走到老道跟前,老道仔細端詳他一會,拍拍他肩膀腰胯,各方麵還滿意,就是不知這孩子膽識如何,便道:“今晚半夜村頭大樹底下見,半夜你敢出來不,不能讓你家裏人知道。”
“有什麽不敢?!”
半夜,老道帶著海山,打著火把,來到後山一片亂墳地邊上。這片亂墳地少說有上百個墳頭。
“海山,我有個包袱,藍底兒白花布的包袱皮兒,就掉落在這片墳地裏,一柱香的時間,如果你能幫我找到,那就是你我有緣,我願意收你為徒弟。先說好,不能打火把,這是墳地,你要是害怕,那我現在就帶你迴去。”
“我去找包袱!”海山斬釘截鐵地道。
“好,那我滅火把了。”
“等等!”海山叫道,一邊從老道手裏接過火把,單腿跪下,以火把照向老道的鞋子,仔細觀察一番,這片墳地以一長條的裸露山石為界,分成兩個部分,東邊土色較黑,西邊卻是山上衝下來的黃色山泥為主,老道應該是之前不久將包袱放入讓他去找,正是多雨的夏天,鞋上粘的泥土土色可讓他事半功倍。
老道暗中點頭,心說:好個聰明的孩子。
火把熄滅了。
老道點起一支線香,對海山說,可以開始了。
火把剛滅,四周黑漆漆的,過了一會,海山眼睛才開始適應,星光下,亂墳地裏,鬼火飄忽。
海山走前幾步,星光下,身子挺直,抱拳做揖,對著麵前大片的墳地,琅琅而道:“各位爺爺奶奶,叔叔嬸嬸,我要幫這位道長找迴一個包袱,若有擾請勿怪。”言罷如飛鳥投林,一頭紮進墳地,直奔西邊而去。
老道看著他的背影,輕歎道:“小小年經,勇敢且有禮貌,難得啊難得。”
才半柱香的功夫,海山就找迴了包袱,之後幾天,老道一直住在海山家裏,海山爹開始怎麽也不同意海山棄醫學武,他娘更是不舍他離家,但海山態度堅決,他爹都拗不過他,而老道不但武功高強,於醫道上也有些造詣,和海山爹頗談得來,幾天的耐心說服,最終海山的爹娘讓步,讓老道收了海山為俗家弟子,帶迴道觀學藝去了。
學藝10年。
先是他的師兄們,甚至是師叔輩,一個又一個的敗在他的手下。
後來是來訪他師傅的武林中人,一個又一個的敗在他的手下。
海山腳程很快,劉家燒鍋的大門已近在眼前,看著四角上炮樓聳立的劉家燒鍋大院,海山的眼神不再迷惘:“為了爹,老子又迴來裝孫子了!狗日的,等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