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沉沉,黑夜邊緣好似有烏雲陣陣,氣氛一時間壓抑如同泥潭深水般,直讓人喘不過氣來。
這會兒,楚升等寥寥幾人,內力充沛,武功稍強悍些的,已然醒來,隻是麵對的就是這番情況。
楊元誌一心謀圖功名,為此甚至滿路受得鄙夷,卻總將將拿命來拚,隻為得是得了那王知府的承諾,走這一趟迴來便會有重用。可他一路戰戰兢兢,身負多創,誰曾想眼看臨江城便在眼前,卻臨門一腳踏空,一切直如鏡花水月,最後也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來。
此時他站在路側,滿心的悔恨與憤怒直衝的胸口鬱結不已,他借著月光迴過頭去,正看見那洪宣也是一臉喪氣的蹲在路旁,光溜溜的大腦袋在月光下好像反射著光芒一樣。
“蠢材!廢物!”他鐵青著臉破口大罵,直恨不得上前一刀斬了這光頭,心念期期的前途均是毀在了這家夥手中。
楊元誌心中不好受,那洪宣又如何能得以從容,他被王知府硬逼著攬下鏢物,而今賴老爺身死,鏢物也被賊人取走,他返迴落龍城,還不知要如何交代,必定是鐵受了那王知府的小鞋呢。
因此論火氣,他洪宣心裏也是按捺不住一腔火來,怎會平白受楊元誌喝罵,頓時豁然站將起身,活動還有些酥麻的手腳,毫不退讓道:“你楊元誌倒是能耐大!但一路行鏢,還是我處處管製!不然你當憑你本領會拉起這群兄弟來?”
“論起實際,你楊元誌除了一路聒噪不已,惹得人人不滿,又做得些什麽?你這廝的貢獻又如何有我的大!?”
楊元誌磨著牙,發狠欲拔刀,那洪宣也是瞪起雙眸來,單手擎著白蠟杆,也蠻有一副威風凜凜模樣。
楚升便隻好再兩處相勸,與李雲秋一人一個隔開了這兩人,好說歹說避免了內部火並。
隻是眼下,鏢物被搬了個空,接下來又要如何是好,卻還要好生商量商量。
李雲秋心中倒是沒甚感覺,隻是不鹹不淡的開口提議道:“若不然,我等便上前去追那群賊人?”
楚升卻在一旁聽著沉默著,沒有說話。
洪宣苦惱的撓著光頭,直皺眉歎氣道:“夜色已深,我等又要如何去尋他們?再者...我們中招時,月頭不過剛起,而今明月已然高懸。過了這些時辰,那群人也當是跑的遠了吧。”
“更何況,眼下眾人都也還未恢複,總不成我等三四人去追那群人來?”
他這話雖然喪氣,但實際上是誠懇之言,眾人一時也都是這番認為的,便也就沒有反對。
末了,楚升抬眼望了望洪宣,便開口詢問道:“既如此,我等接下來當是如何是好?”
“繼續前往臨江城?還是沿途返迴?總要有個說法。”
洪宣看了看明月,初春的夜還有幾分冷,他一顆心也是拔涼拔涼的,直低頭喪氣道:“還去甚臨江城...明日一早便沿途返迴吧。”
楊元誌卻在此時幽幽開口,便是道:“我乃是要去臨江城的...”
“你不返迴複命?”
“拿什麽複命...拿我這顆項上人頭不成?”楊元誌嗤之以鼻,他對那王知府便是多有接觸,自然了解其人性情。這番生辰綱丟卻,負責之人定然不會有好果子吃,但洪宣畢竟非是軍中官場上的人物,就算王知府多有震怒,他所受的也不算什麽,堂堂知府總不好親自對他一民人下手。
而賴老爺雖然是直接負責人,但其人都已身死,王知府再怎麽暴怒也不會落在一個死人頭上。
既如此,若是自己迴去,那王知府的滔天怒火當然要自己來抗的了。
他暗自尋思道:“我母拉扯我長大,兄妹共有三人,自是不易。我楊元誌亦是堂堂儀表,乃有凜凜一軀,更兼有十八般武藝在身,又有親人尚在,如何便要自迴返赴死。”
“與其是今日隨鏢隊返迴受那怒火,不如而今暫且離去,便四處去尋些機會。當時對陣,那匪有言,我這刀乃是楊府特製的合刀。既如此,倒不如便去彼處,碰一碰運氣來,說不得便否極泰來,前程可期!”
這人當真是個被功名利祿蒙蔽一心的人,到了這番時候,卻也還是不死心,依舊心心念念的到處去撞撞運氣。
但此時,卻有那洪宣豁然抬頭道:“你走倒是可以,但這刀且需要給我留來。”
楊元誌雙眼帶煞,便橫將望來,手中按在刀柄,暗自運起勁氣。
這刀是他那亡父所留,便是他最不可舍棄的珍寶,又怎可能容忍他人來奪。
洪宣亦是眯起眼睛,口中乃是振振有詞道:“怎地!你卻也還是不認賬如何?”
“這刀乃是那賴老爺許將我的!我以鏢銀作抵,彼時亦是有人見證,容不得你抵賴!”
“那你說當日是誰做的見證?”
“吳用!”
“其人乃是白日五鼠之一,已然身死命消,你豈不是怎地說都可以?”
洪宣心底也有些犯難,那賴老爺也是死了,現如今乃是要如何?
這刀乃是好刀,甚至可值萬兩,若是得手,便也抵些損失,故而他實在眼熱不已。
尋思之間,他心中跳出一人,目光便止不住的望楚升身上飄去。
楊元誌也是按刀望來,雙方目光同時落在楚升身上,便俱都是聽他表態站隊。
楚升泰然自若,按劍上前道:“彼時,我避席而走。這見證,自是沒做的。”
洪宣心中著急,急忙插嘴道:“但這事的確存在啊!”
“這我知道...”楚升點頭,不待洪宣再說,便已然冷著臉上前,在洪宣耳邊低聲道:“但洪總鏢頭,卻也莫要以身試刀!”
話間意思,若是洪宣與楊元誌因此事鬥起來,他楚升便不會插手。
楚升如此,那洪宣便忍不住拿視線去望李雲秋,隻是這老滑頭對這廂事自是避之不及,忙搖手道:“我隨楚掌門一般無二...”
自家人手都還未醒,眼前幾人便都顯露了態度,洪宣倒是未曾去想葉知命的態度。他是一個實際的人,在他看來,斷了右臂的葉知命已然和廢人沒甚區別,因此不知覺也有些怠慢。
念頭在心中轉了一圈,洪宣忽的目光又落在楚升身上,便暗自尋思著。
與太湖匪一役,楚升力挽敗局,顯露高強武藝,儼然將來又是一位真正的江湖高手。而眼前一事,顯然不可能再勉強,自己如何不能借此機會,讓楚升一個人情?攀一攀個中關係?
想想日後自家鏢局便肯定多受打壓,彼時或需要一個強大門派提攜照顧著。
有這廂念頭,他便低聲迴道:“我有一子,名境澤,今年已是總角之歲,以前隨我學了些粗淺的功夫。”
“隻是一來,這些年我忙於鏢局事務,疏於管教;二來亦是心中有數,我個中武功也隻是稀鬆平常,小兒的功夫始終難有精進,自是一直心中念念。”
這話出口,楚升便心中隱隱猜到他的意思,但也未阻攔,隻是聽他說完。
事實上,這趟鏢洪宣特向王知府請來葉知命,便也有借此拉拉關係,薦自己兒子拜師的念頭在。
隻是誰曾想葉知命斷臂,洪宣這個中心思自然息了,但楚升乃是綻放光彩,便也就入將他眼。
這念頭越想,便越覺得穩妥可行,他口中便也說的更加誠懇,乃是抱拳道:“而如今見了楚掌門,便覺得楚掌門這番年齡,便有這廂武功,又是一派掌門,必是良師。因此,這裏我老洪便托個大,隻希望楚掌門能收下我這兒子為徒,將其納入山門,好得到楚掌門教誨。”
楚升側了側眼眸,看將他一眼,便也是麵容帶笑,點頭間拍了拍他肩膀。
由此,洪宣心中一定,便摸著光頭樂嗬嗬的笑,衝著楊元誌擺手叫道:“既如此,這刀我便不收了,你且去吧。”
這模樣,倒好像是他寬宏大量一般,楊元誌便按著怒氣,閉口不言。
幾人很快散開來,楊元誌自是要就著夜色直接離開此處,他擔心自己呆的越久,便越發被這人生生氣死。
臨走之時,他舉目四望,月光如輕紗,披撒在荒野之間。雖然近處就著月光也看得清晰,但實際上眺望遠處,自然是一片昏暗,就如同自家前程一般,直見不到希望。
隻是方離開十數步,身形將將隱在夜色中,便聽到身後傳來唿聲。
他迴頭看去,便見到楚升牽馬而來,臉上依舊帶著寬厚笑容,便道:“怎地楊兄卻要不告而別?”
楊元誌便訕訕不知說些什麽好,一路行鏢,他多受楚升照顧。原本方才便要有一番廝殺,也被楚升勸下,想必是讓了些利,答應了那洪宣不知什麽條件,不然其人又怎麽會突然變得這麽好說話。
如此一想,自己當真欠眼前這人頗多。
楚升卻好似是毫不在意,牽馬走著,見楊元誌腳步慢下來,又迴頭看他,“走吧,大丈夫有起有伏,人生坎坷,莫要灰心寡意才對。就著月光,我便送送你。”
楊元誌心中升起一股暖流,鼻腔一酸,淚如雨下。這一路幸苦,受人打罵,也就眼前這人將自己當做人看。
這情義,當真難以掀過,他隻覺得眼前就楚升這一人便是可以托付一切的兄弟。
但他畢竟亦是豪傑,當麵落淚,示以軟弱,麵目上如何掛得住,便也急忙就著昏暗月光用手抹了抹,快步上前,故作輕鬆道:“方才,不知楚兄因我之事,應下了那洪宣何事?”
楚升隻是擺手,卻不說明,毫不在意道:“些許小事,楊兄不必掛牽。”
這事確實是小事,但楚升就是不會說出來,如此楊元誌隻以為是讓了多大的利,心中的感激也就更甚。而若是說穿,隻是收個徒這番事宜,後者心中隻當覺得稀鬆平常,效果便也就大打折扣。
“與之相比,不知楊兄有何打算?”
楊元誌便道:“隻是去臨江城,轉水路,往都城碰碰運氣。”
楚升點了點頭,心中有些失望,暗道果然自己還是沒有那種身軀一震便有人納頭便拜,或者是招攬人心如春風沐雨的手段嗎?這一路多廢心思,可是楊元誌卻還是難息功名心。
想到這裏,他也不隱瞞,直道:“我與楊兄一見如故,便有一言欲告知。”
“請講!”
楚升便迴過頭來拍去他肩上塵土,乃語氣真摯道:“兄弟這一去不知前途奈何,隻是且望還需時刻記得,無論何時何地,若是事不可為,我自會在峰上置酒以待君歸!”
“一路若有難處,便盡可遞話;義之所去,雖死不悔。”
言語之末,楚升又將馬韁遞去,末了又硬生生塞去一袋銀。
楊元誌為之默然,萬語千言都化作一聲長歎,便是頗為沉重的點點頭,在馬上抱拳道:
“此廂離去,不知何時可歸還,家中猶有一弟一妹,這廂隻得是厚著臉皮拜托楚兄了。”
楚升自是點頭應下,二人便由此拜別。
楊元誌踏馬而去,隨著蹄聲陣陣,那身影便亦是逐漸消失在清涼夜色當中。在那條功名之路漸行漸遠,直至看不到依稀身影。
楚升便收迴目光,伴著月光而歸,但走在半途,卻已是見到一側陰暗處,乃有一人立在那裏。
那身形玲瓏小巧,一頭青絲披肩,月光如水落下,靈動的星眸望來,整個人仿若和月色融為一體般。
隻是微微走近了,便能看到,在那皓目中藏著憂愁,而明眉亦是微微蹙起。
楚升亦是皺了皺眉,不著痕跡的四處望了望,便上前一步低聲道:“即已得手,還不速速離開,卻是在此處作甚!?”
如此,便也看到在她身後,立著的那壯婦,同樣是皺著眉頭,麵色嚴肅非常。
倒抽了一口涼氣,楚升心中便升起一種不好的念頭,因而語氣凝重道:“出問題了?”
何清竹的目光一直就落在楚升臉上,片刻之後好像方才反應過來似的,有些苦澀道:“大問題...這甚至可能,是個局。”
“或者...隻是一個障眼法。”
沉默片刻,楚升艱難道:“這要如何說起?”
眼瞼抖了抖,何清竹搖頭道:“你跟我來便知道了...”
三人步履匆忙,身影穿梭,倒是很快便來到其藏身所在,卻是一處偏僻地帶,雖然距離不遠,但若不是有人指路,在這黑夜裏,卻也難以尋覓到。
三兩火把在黑夜中,猶如鬼火一般,楚升跟著何清竹抵達,便就著火把光芒看到好幾個熟悉的臉龐。
都是之前沿途那些所謂“民人”、“商販”。
隻是眾人此刻都圍在一起,顯得有些鴉雀無聲,中央便也正是那些熟悉的鏢車,此時一個個均被撬開,封條撕裂,敞開箱口露出裏麵承載的東西。
那本該是一錠錠泛著光芒的銀子,但此時在眾人麵前的,卻隻是滿滿當當的碎石瓦礫,正靜靜的躺在箱中。
眾人俱都是麵色冷然,沉默不語,氣氛幾乎凝固了般。
初春的夜,格外的涼,林風嗖嗖。
這會兒,楚升等寥寥幾人,內力充沛,武功稍強悍些的,已然醒來,隻是麵對的就是這番情況。
楊元誌一心謀圖功名,為此甚至滿路受得鄙夷,卻總將將拿命來拚,隻為得是得了那王知府的承諾,走這一趟迴來便會有重用。可他一路戰戰兢兢,身負多創,誰曾想眼看臨江城便在眼前,卻臨門一腳踏空,一切直如鏡花水月,最後也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來。
此時他站在路側,滿心的悔恨與憤怒直衝的胸口鬱結不已,他借著月光迴過頭去,正看見那洪宣也是一臉喪氣的蹲在路旁,光溜溜的大腦袋在月光下好像反射著光芒一樣。
“蠢材!廢物!”他鐵青著臉破口大罵,直恨不得上前一刀斬了這光頭,心念期期的前途均是毀在了這家夥手中。
楊元誌心中不好受,那洪宣又如何能得以從容,他被王知府硬逼著攬下鏢物,而今賴老爺身死,鏢物也被賊人取走,他返迴落龍城,還不知要如何交代,必定是鐵受了那王知府的小鞋呢。
因此論火氣,他洪宣心裏也是按捺不住一腔火來,怎會平白受楊元誌喝罵,頓時豁然站將起身,活動還有些酥麻的手腳,毫不退讓道:“你楊元誌倒是能耐大!但一路行鏢,還是我處處管製!不然你當憑你本領會拉起這群兄弟來?”
“論起實際,你楊元誌除了一路聒噪不已,惹得人人不滿,又做得些什麽?你這廝的貢獻又如何有我的大!?”
楊元誌磨著牙,發狠欲拔刀,那洪宣也是瞪起雙眸來,單手擎著白蠟杆,也蠻有一副威風凜凜模樣。
楚升便隻好再兩處相勸,與李雲秋一人一個隔開了這兩人,好說歹說避免了內部火並。
隻是眼下,鏢物被搬了個空,接下來又要如何是好,卻還要好生商量商量。
李雲秋心中倒是沒甚感覺,隻是不鹹不淡的開口提議道:“若不然,我等便上前去追那群賊人?”
楚升卻在一旁聽著沉默著,沒有說話。
洪宣苦惱的撓著光頭,直皺眉歎氣道:“夜色已深,我等又要如何去尋他們?再者...我們中招時,月頭不過剛起,而今明月已然高懸。過了這些時辰,那群人也當是跑的遠了吧。”
“更何況,眼下眾人都也還未恢複,總不成我等三四人去追那群人來?”
他這話雖然喪氣,但實際上是誠懇之言,眾人一時也都是這番認為的,便也就沒有反對。
末了,楚升抬眼望了望洪宣,便開口詢問道:“既如此,我等接下來當是如何是好?”
“繼續前往臨江城?還是沿途返迴?總要有個說法。”
洪宣看了看明月,初春的夜還有幾分冷,他一顆心也是拔涼拔涼的,直低頭喪氣道:“還去甚臨江城...明日一早便沿途返迴吧。”
楊元誌卻在此時幽幽開口,便是道:“我乃是要去臨江城的...”
“你不返迴複命?”
“拿什麽複命...拿我這顆項上人頭不成?”楊元誌嗤之以鼻,他對那王知府便是多有接觸,自然了解其人性情。這番生辰綱丟卻,負責之人定然不會有好果子吃,但洪宣畢竟非是軍中官場上的人物,就算王知府多有震怒,他所受的也不算什麽,堂堂知府總不好親自對他一民人下手。
而賴老爺雖然是直接負責人,但其人都已身死,王知府再怎麽暴怒也不會落在一個死人頭上。
既如此,若是自己迴去,那王知府的滔天怒火當然要自己來抗的了。
他暗自尋思道:“我母拉扯我長大,兄妹共有三人,自是不易。我楊元誌亦是堂堂儀表,乃有凜凜一軀,更兼有十八般武藝在身,又有親人尚在,如何便要自迴返赴死。”
“與其是今日隨鏢隊返迴受那怒火,不如而今暫且離去,便四處去尋些機會。當時對陣,那匪有言,我這刀乃是楊府特製的合刀。既如此,倒不如便去彼處,碰一碰運氣來,說不得便否極泰來,前程可期!”
這人當真是個被功名利祿蒙蔽一心的人,到了這番時候,卻也還是不死心,依舊心心念念的到處去撞撞運氣。
但此時,卻有那洪宣豁然抬頭道:“你走倒是可以,但這刀且需要給我留來。”
楊元誌雙眼帶煞,便橫將望來,手中按在刀柄,暗自運起勁氣。
這刀是他那亡父所留,便是他最不可舍棄的珍寶,又怎可能容忍他人來奪。
洪宣亦是眯起眼睛,口中乃是振振有詞道:“怎地!你卻也還是不認賬如何?”
“這刀乃是那賴老爺許將我的!我以鏢銀作抵,彼時亦是有人見證,容不得你抵賴!”
“那你說當日是誰做的見證?”
“吳用!”
“其人乃是白日五鼠之一,已然身死命消,你豈不是怎地說都可以?”
洪宣心底也有些犯難,那賴老爺也是死了,現如今乃是要如何?
這刀乃是好刀,甚至可值萬兩,若是得手,便也抵些損失,故而他實在眼熱不已。
尋思之間,他心中跳出一人,目光便止不住的望楚升身上飄去。
楊元誌也是按刀望來,雙方目光同時落在楚升身上,便俱都是聽他表態站隊。
楚升泰然自若,按劍上前道:“彼時,我避席而走。這見證,自是沒做的。”
洪宣心中著急,急忙插嘴道:“但這事的確存在啊!”
“這我知道...”楚升點頭,不待洪宣再說,便已然冷著臉上前,在洪宣耳邊低聲道:“但洪總鏢頭,卻也莫要以身試刀!”
話間意思,若是洪宣與楊元誌因此事鬥起來,他楚升便不會插手。
楚升如此,那洪宣便忍不住拿視線去望李雲秋,隻是這老滑頭對這廂事自是避之不及,忙搖手道:“我隨楚掌門一般無二...”
自家人手都還未醒,眼前幾人便都顯露了態度,洪宣倒是未曾去想葉知命的態度。他是一個實際的人,在他看來,斷了右臂的葉知命已然和廢人沒甚區別,因此不知覺也有些怠慢。
念頭在心中轉了一圈,洪宣忽的目光又落在楚升身上,便暗自尋思著。
與太湖匪一役,楚升力挽敗局,顯露高強武藝,儼然將來又是一位真正的江湖高手。而眼前一事,顯然不可能再勉強,自己如何不能借此機會,讓楚升一個人情?攀一攀個中關係?
想想日後自家鏢局便肯定多受打壓,彼時或需要一個強大門派提攜照顧著。
有這廂念頭,他便低聲迴道:“我有一子,名境澤,今年已是總角之歲,以前隨我學了些粗淺的功夫。”
“隻是一來,這些年我忙於鏢局事務,疏於管教;二來亦是心中有數,我個中武功也隻是稀鬆平常,小兒的功夫始終難有精進,自是一直心中念念。”
這話出口,楚升便心中隱隱猜到他的意思,但也未阻攔,隻是聽他說完。
事實上,這趟鏢洪宣特向王知府請來葉知命,便也有借此拉拉關係,薦自己兒子拜師的念頭在。
隻是誰曾想葉知命斷臂,洪宣這個中心思自然息了,但楚升乃是綻放光彩,便也就入將他眼。
這念頭越想,便越覺得穩妥可行,他口中便也說的更加誠懇,乃是抱拳道:“而如今見了楚掌門,便覺得楚掌門這番年齡,便有這廂武功,又是一派掌門,必是良師。因此,這裏我老洪便托個大,隻希望楚掌門能收下我這兒子為徒,將其納入山門,好得到楚掌門教誨。”
楚升側了側眼眸,看將他一眼,便也是麵容帶笑,點頭間拍了拍他肩膀。
由此,洪宣心中一定,便摸著光頭樂嗬嗬的笑,衝著楊元誌擺手叫道:“既如此,這刀我便不收了,你且去吧。”
這模樣,倒好像是他寬宏大量一般,楊元誌便按著怒氣,閉口不言。
幾人很快散開來,楊元誌自是要就著夜色直接離開此處,他擔心自己呆的越久,便越發被這人生生氣死。
臨走之時,他舉目四望,月光如輕紗,披撒在荒野之間。雖然近處就著月光也看得清晰,但實際上眺望遠處,自然是一片昏暗,就如同自家前程一般,直見不到希望。
隻是方離開十數步,身形將將隱在夜色中,便聽到身後傳來唿聲。
他迴頭看去,便見到楚升牽馬而來,臉上依舊帶著寬厚笑容,便道:“怎地楊兄卻要不告而別?”
楊元誌便訕訕不知說些什麽好,一路行鏢,他多受楚升照顧。原本方才便要有一番廝殺,也被楚升勸下,想必是讓了些利,答應了那洪宣不知什麽條件,不然其人又怎麽會突然變得這麽好說話。
如此一想,自己當真欠眼前這人頗多。
楚升卻好似是毫不在意,牽馬走著,見楊元誌腳步慢下來,又迴頭看他,“走吧,大丈夫有起有伏,人生坎坷,莫要灰心寡意才對。就著月光,我便送送你。”
楊元誌心中升起一股暖流,鼻腔一酸,淚如雨下。這一路幸苦,受人打罵,也就眼前這人將自己當做人看。
這情義,當真難以掀過,他隻覺得眼前就楚升這一人便是可以托付一切的兄弟。
但他畢竟亦是豪傑,當麵落淚,示以軟弱,麵目上如何掛得住,便也急忙就著昏暗月光用手抹了抹,快步上前,故作輕鬆道:“方才,不知楚兄因我之事,應下了那洪宣何事?”
楚升隻是擺手,卻不說明,毫不在意道:“些許小事,楊兄不必掛牽。”
這事確實是小事,但楚升就是不會說出來,如此楊元誌隻以為是讓了多大的利,心中的感激也就更甚。而若是說穿,隻是收個徒這番事宜,後者心中隻當覺得稀鬆平常,效果便也就大打折扣。
“與之相比,不知楊兄有何打算?”
楊元誌便道:“隻是去臨江城,轉水路,往都城碰碰運氣。”
楚升點了點頭,心中有些失望,暗道果然自己還是沒有那種身軀一震便有人納頭便拜,或者是招攬人心如春風沐雨的手段嗎?這一路多廢心思,可是楊元誌卻還是難息功名心。
想到這裏,他也不隱瞞,直道:“我與楊兄一見如故,便有一言欲告知。”
“請講!”
楚升便迴過頭來拍去他肩上塵土,乃語氣真摯道:“兄弟這一去不知前途奈何,隻是且望還需時刻記得,無論何時何地,若是事不可為,我自會在峰上置酒以待君歸!”
“一路若有難處,便盡可遞話;義之所去,雖死不悔。”
言語之末,楚升又將馬韁遞去,末了又硬生生塞去一袋銀。
楊元誌為之默然,萬語千言都化作一聲長歎,便是頗為沉重的點點頭,在馬上抱拳道:
“此廂離去,不知何時可歸還,家中猶有一弟一妹,這廂隻得是厚著臉皮拜托楚兄了。”
楚升自是點頭應下,二人便由此拜別。
楊元誌踏馬而去,隨著蹄聲陣陣,那身影便亦是逐漸消失在清涼夜色當中。在那條功名之路漸行漸遠,直至看不到依稀身影。
楚升便收迴目光,伴著月光而歸,但走在半途,卻已是見到一側陰暗處,乃有一人立在那裏。
那身形玲瓏小巧,一頭青絲披肩,月光如水落下,靈動的星眸望來,整個人仿若和月色融為一體般。
隻是微微走近了,便能看到,在那皓目中藏著憂愁,而明眉亦是微微蹙起。
楚升亦是皺了皺眉,不著痕跡的四處望了望,便上前一步低聲道:“即已得手,還不速速離開,卻是在此處作甚!?”
如此,便也看到在她身後,立著的那壯婦,同樣是皺著眉頭,麵色嚴肅非常。
倒抽了一口涼氣,楚升心中便升起一種不好的念頭,因而語氣凝重道:“出問題了?”
何清竹的目光一直就落在楚升臉上,片刻之後好像方才反應過來似的,有些苦澀道:“大問題...這甚至可能,是個局。”
“或者...隻是一個障眼法。”
沉默片刻,楚升艱難道:“這要如何說起?”
眼瞼抖了抖,何清竹搖頭道:“你跟我來便知道了...”
三人步履匆忙,身影穿梭,倒是很快便來到其藏身所在,卻是一處偏僻地帶,雖然距離不遠,但若不是有人指路,在這黑夜裏,卻也難以尋覓到。
三兩火把在黑夜中,猶如鬼火一般,楚升跟著何清竹抵達,便就著火把光芒看到好幾個熟悉的臉龐。
都是之前沿途那些所謂“民人”、“商販”。
隻是眾人此刻都圍在一起,顯得有些鴉雀無聲,中央便也正是那些熟悉的鏢車,此時一個個均被撬開,封條撕裂,敞開箱口露出裏麵承載的東西。
那本該是一錠錠泛著光芒的銀子,但此時在眾人麵前的,卻隻是滿滿當當的碎石瓦礫,正靜靜的躺在箱中。
眾人俱都是麵色冷然,沉默不語,氣氛幾乎凝固了般。
初春的夜,格外的涼,林風嗖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