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之前。


    隋、唐、五代。


    宋——每歲造舟通異域。造船與航海技術的改進。船殼法的製作順序。“科民”造艦。


    後渚港宋末沉船——船型設計。船體結構。造船工藝。船桅及蓬。舵的發展。船碇。防腐技術。牽星術。


    元——造船。《伊本·巴都他遊記》的記述。泉州元船的技術特征。


    明——結構法的造船順序。抗倭戰船。福船特點。


    清——《海國聞見錄》記敘的航海技術。造船。造船順序。


    兩晉之前


    泉州造船曆史悠久。


    春秋至戰國初期,今福建全省包括泉州均屬越國地,其土著居民統稱百越族。百越族擅長造舟航海,《越絕書》稱其“水行而山處,以舟為車,以楫為馬,往各飄然,去則難從”。


    戰國時期,越族入泉,與閩族土著融合,形成百越中的獨立一支——閩越族。


    秦漢時期,閩越族善於駕舟和水上船行,曆史上以舟楫文化發達聞名。


    《漢書·嚴助傳》曰:“(閩)越方外之地,斷發文身之民也,以處溪穀之間,篁竹之中,習於水鬥,便於用舟。”


    《太平寰宇記·泉州風俗》載:“泉郎,即此州之夷戶,亦日遊艇子……散居山海,至今種類尚繁,其居止常在船上,兼結廬海畔,隨時隨徙,船式頭尾尖高,當中平闊,衝破逆浪,都無畏懼,名曰了烏船。”


    隋、唐、五代


    隋、唐、五代,泉州逐漸發展成為全國四大對外交通港口之一,也成為當時全國的主要造船基地之一,造船業已有相當規模,十分發達,所造海船具有船身巨大,結構堅固,載重量大,抗風力強的特點。


    造船技術的一個突出特點是:船板之間用釘榫連接。使用鐵釘工藝,需要較高的撚縫技術相配合。船匠用桐油、灰、竹絲混合,作為撚料,解決這一工藝難題。


    水密隔艙板的設置,使全船分成若幹艙。個別艙破漏水,不會流到其他各艙,既便於修複,增加抗沉性,又可加強船體結構,有利於船型的增大,這是唐代中國造船技術工藝的一大發明。


    據《唐會要》載,福建(包括福州、泉州等地)造的海舶,一艘可容置數千石(約50—60噸)。


    宋


    從宋代開始,泉州進入鼎盛時期。


    每歲造舟通異域


    宋代,更加發達,成為我國重要的造船基地。


    北宋·嘉祐年間(1056—1063年)謝履《泉南歌》雲:“州南有海浩無窮,每歲造舟通異域。”泉州南門車橋澳(圓通港),南門外海濱的後山社、城南廠口街、法石(烏墨山澳、雞母澳)、後渚、晉江江畔的申(辛)公亭,惠安西坊鄉等處,都是南宋時著名的造船場所。


    《太平寰宇記》將“海舶”列為泉州土產。當時福建“漳、泉、福、興化,凡濱海之民所造舟船,乃自籌財力,興販牟利而已”。


    福建、泉州所造海船質量居全國之首。呂頤浩《三朝北盟會會編》說:“南方木性與水相宜,故海舟以福建為上,廣州次之,溫、明船又次之。”


    當時中國造的帆船有“沙船”、“烏船”、“福船”和“廣船”四種主要船型。泉州造的帆船屬“福船”船型。其特點是大且堅,抗風浪,耐遠航,向大型化演變。


    當時奉使出國的座船,載重量可達2000斛,大商船達5000斛。斛與料、石相同,每斛按容量計約合51.77升,按重量計約合92.5宋斤。2000至5000斛的大船,載重量約在100—250噸,作為木帆船來說,已很巨大了。


    造船與航海技術的改進


    《宣和奉使高麗圖經》載,北宋·宣和時(1111—1125年)遣使往高麗,到泉州雇募“客舟”。


    泉州所造海舶,船身巨大,“皆以全木巨枋楔疊而成,上平如衡,下側如刃,貴其可破浪而行也。”深闊各10丈,全船分為三艙,中艙又分為四室,有水密隔艙,設備齊全,商人分占貯貨。


    “客舟”船頭用矴石作錨,“上綰藤索,其大如椽,長五百尺。”拋碇起碇用滑車。如遇風濤緊急,還須拋“遊矴”。


    船尾的正舵有“大小二等,隨水深淺更易”;另外加設兩個“三副舵”,更靈活地控製航向。


    船舷兩側“縛大竹為橐以拒浪”,載人與貨,“水不過橐”,既作為防船身碰撞之用,又是吃水線的標識。


    主桅高10丈,前桅高7—8丈,共裝帆110幅。正風用帆,“稍偏則用利蓬”,風有八麵,惟當頭不行。


    用鳥羽懸於桅頂以測風向,以鉛錘測水深。如遇風濤緊急,則拋遊碇用鉛錘底沾上油,以便把海底泥沙粘附上來,以考察是否達到海底;海底泥沙的性質記錄下來,為日後航行時對照之用。


    根據以上材料,對比隋、唐、五代,泉州的造船與航海技術有較大進步。


    (一)船型從平底船改為尖底船。


    (二)船體增大。深闊各10丈,如長寬比以4計,則船長達40丈,比唐代海舶的長、闊、深都增加2倍以上,體型大8倍以上。


    (三)造船工藝和材料更加講究,選用整根木材和巨枋楔疊而成。


    (四)船艙分隔更多,普遍設置水密隔艙,防漏抗沉,提高安全性。同時客貨分貯。


    (五)用矴石作碇泊船隻工具,用粗大藤索長達500尺來係矴,使用滑車拋碇起碇。


    (六)為多桅多帆船,增加受風麵積。帆可以調整方向。八個方位的風,隻有當頭風不行。


    (七)舵有大小主副之分,可隨水的深淺升降,操縱駕馭控製能力大為提高。


    (八)設置吃水線、風向和水深的探測工具,雖很原始,但表明駕馭航行的技術比前更靈活。


    朱惑《萍州可談》稱:“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觀指南針。”用觀測天上星體來定船舶位置的天文定位法,早為航海者所運用。到十二世紀,以指南針來定位,更占主導地位。當時指南針稱“浮針”,是在磁針上橫貫幾條燈芯草,使磁針浮在水碗中以指示方向。


    船殼法的製作順序


    宋代造船是先定龍骨,後定水底板,再是隔艙板,在隔艙板與外板相接處遍設肋骨,起加固隔艙板與船殼板相連結的作用。這種製作順序稱“船殼法”,一直沿用至明初,沒有改變。


    “科民”造艦


    宋廷所造戰艦的經費“科民”承擔。“科民”就是按戶口、田畝或區域,責令人民攤派的臨時稅。地方官采取不同的方法來完成任務。


    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年),黃彥輝為晉江知縣,適逢朝廷命令濱海諸縣造戰船,晉江縣分配造9條的任務。黃彥輝對屬下說:人民的賦稅有定額,不要橫征暴斂。造船的經費“刷縣帑本錢為之”。


    南宋·紹興中另一個晉江縣令傅佇,接到造戰艦的詔令後,親自監督建造,所花經費比鄰近縣少一半而且先完成任務。張浚向朝廷報告,受到減勘驗成績三年的獎勵,升為茶司幹辦公事,後轉為南劍州通判。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晉江知縣林湜接到大造戰艦的詔令,他不忍按常規向百姓攤派,又不能違抗朝廷的詔令,欲投檄辭職。寓居境內的各國商人欽佩他的仁義,慷慨捐助,結果“艦就而民不知”。反映了宋代居住泉州的外國人與泉州人民友好相處,互相幫助。也可以看出,林湜為官清廉,博得外國商人的愛戴,所以會自發集資造戰艦,幫助林湜完成朝廷下達的造戰艦任務。


    南宋·淳佑三年(1243年)八月,宋廷令福建安撫司照沿海例,團結福、泉、漳、興化民船,以備分番遣戍。


    後渚港宋末沉船


    1973年7月在泉州灣後渚港發現一艘宋末沉船,古船隻剩下甲板以下部分,1974年出土。經研究,他大約沉沒在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前後。1984年,世界著名科學家、英國李約瑟博士參觀這艘古船後,讚歎:“這艘古船是中國自然科學史上最重要的發現之一。”


    這是一艘中型遠洋艚船,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宋代三桅木帆海船,屬於我國古代四大船型之一的福船型,載重量約200噸,相當於唐代一支700頭駱駝的運輸隊馱運重量。具有結構堅固,抗風抗浪力強,吃水深,穩定性好的特點。


    船型設計


    船身尖底造型,扁闊短肥,平麵橢圓,方頭方艄。


    古船殘長l=24.2米,殘寬b=9.15米,殘高d≤2米。外板聯結方法為搭接和平接混合使用。底部外板為兩層,第三接頭以上為三層。總厚度約18厘米。全船用12道隔艙板分割為13個水密隔艙。第一艙保留有頭桅座,第六艙保留有主桅底座,可見是艘三桅或多桅的遠洋帆船。


    從這些基本數字,專家們提出多種複原尺寸方案。其中一種認為,複原後總長l=32.5—37.5米,船寬b=10.5米,型深d=4.15米。則l/b=3.09—3.59,b/d=2.53,l/d=7.83—9.03。


    較大的長寬比,可提高穩定性,便於增大風帆麵積,加快船速,還可增大甲板麵積和艙內容積。船長不過大,有利於用整根木材建造,減少板材接頭,保證船體強度。


    型線橫剖麵呈u型,斜剖線平緩,可彌補長寬比較大對快速度的不利影響。平緩的斜剖線,可使彎曲外板的加工工藝得到改善,又改善船身的耐波性。加上尖底與吃水較深相配合,受橫向風吹襲時,抗橫漂的耐力較強,有較好的適航性。


    船寬與型深比值較小,可保證船的橫向強度。由於有眾多的水密隔艙,須有足夠尺度的幹舷,以減少海浪湧上甲板的機會;在橫風作用下行駛,下風一側的甲板也不致沒入水中。船寬型深比值較小,所要求的幹舷較小,且尖底船吃水比平底船深,有利於增大容積和穩定性。


    從以上分析,可見其船型設計是綜合考慮了穩定性、快速性、耐波性和加工工藝多種性能的要求。


    船體結構


    該船底部的龍骨,呈尖“v”型,用寬42厘米、厚27厘米的鬆木三段構成。接位選在彎矩較小的首尾處。榫聯的接頭形式設計適應可能碰到的各種外力,具有抗驚濤駭浪的能力,保證船的總縱強度。龍骨兩端結合處暗鑿有1大7小八個圓孔,俗稱“保壽孔”,孔內放置銅鏡、銅錢、鐵錢、五穀種、紅布、絲線等物,排列成“七星伴月”狀。


    “保壽孔”是泉州造船的地方性標誌,七星代表危礁密布的“七洲洋”(西沙群島),銅鏡則象征光明,紅布象征吉祥,銅錢、鐵錢、五穀種、絲線等象征財富,表示祈求舟楫平安通過危險海域,商貿發達。這種工藝習俗一直沿襲至今。


    船殼板底部為二重,舷側板為三重,總厚度為18厘米,可減輕船體的自重,增多載重量,又保證必要的強度。船殼板用平接、搭接結合,可減少加強彎板的困難,又不削弱強度。側舷板疊成四層階梯狀,可減弱船在風浪顛簸中左右搖擺,提高船身的穩定性。


    隔艙板用10—12厘米厚杉木榫接而成,全船共有12道隔艙板,分隔成13個艙。隔艙板與船底板銜接處同扁鐵釘(鋦釘)相聯,隔艙板與船殼板交界處用樟木製成的肋骨加固。船長的中點之前的肋骨裝在隔艙板之後,中點後的肋骨裝在隔艙板之前。


    這種設計頗為合理,近代鉚接鋼船的水密艙壁及其周邊角鋼的安排方式,即從它演變而來。


    宋船水密隔艙的結構比之唐船更為致密堅固,無論是防滲漏、提高抗沉性、便於維修,還是貨物裝卸等方麵,均起良好作用。這是中國造船技術上一大成就,比其他國家早幾百年。


    隔艙板下部kao近龍骨處鑿有12x12厘米的方形過水眼。當海浪潑入艙內時,可通過過水眼匯集於最低艙,隻要在此戽水排幹即可。若某艙進水,隻要堵住過水眼,可防止擴散到他艙。


    造船工藝


    船板除了榫接外,並用“釘送”將鐵釘打入木板深處。按用處不同,釘有鉤釘、寬釘、稟釘、鎖釘之分;有三角形、圓形、梭形、帶釘帽釘等多種形狀。釘眼、鋦釘、鋦槽及船板間一切縫隙,均用麻絲、竹茹、桐灰等做成的撚料封塗,減少海水對鐵釘的鏽蝕,並提高船體的水密性。這種工藝,在當時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船桅及蓬


    從古船殘存的桅座、桅夾板、竹編織物分析,推斷該船有頭桅、主桅和尾桅。


    據專家對後渚港出土古船及其複原尺寸的探討測算,大約為:頭桅桅長20.0—25.6米,桅徑0.44—0.5米,蓬麵積97.5—120.0平方米;主桅桅長27.3—32.0米,桅徑0.6—0.64米,蓬麵積187.0—396.0平方米;尾桅桅長11.7—14.5米,桅徑0.25—0.3米,蓬麵積49.5—57.0平方米。


    出土遺存中有一段絞車木,推斷船蓬是可以升降的。蓬是用竹篾編織成的。蓬有主索及滑車,以利升降。這種三桅硬蓬船,既能充分利用風力,又能靈活變換受風方向,唯當頭風不行。其它七麵風都可利用。在茫茫大海中,風雲變幻尋常事,不必停船待風,可連續航行。這也是解決動力問題上一大技術成就。


    舵的發展


    古船尾有舵座。船舵的軸孔直徑達38厘米,推斷舵軸直徑至少35厘米,長8.5米,取材杉、樟、鬆木。


    從出土絞車木殘段的形態分析,海船的舵是可以升降的,是靈活自如的升降舵。船行淺海,舵板升與船底平齊,避免觸礁;行至深海或遇到較大的風浪,可把大主舵舵板降到船底線以下,因船底下水流不受船尾所產生亂流和旋渦的影響,即可提高舵的效能,又可減弱船身的橫向漂流,發揮穩定船身的作用。


    外國的船舶,比我國遲了1000多年才有升降舵的裝置。


    船碇


    古船出土遺物中有一大捆粗巨的竹索,掛貨木簽中有“丘碇水記”字樣。


    參照宋時文獻關於“下垂矴石,石兩旁夾以木鉤”的記載,推測該海船是用木夾石碇,竹索則為碇纜索。


    防腐技術


    古船的船底板外表留有刷塗一層石灰水的殘跡,因而有“白底船”之稱。可見當時已掌握刷石灰水防海生動物附著的技術。


    牽星術


    在船尾艙發現一把竹尺,一端刻1格,另一端刻4格,全尺相當8格。專家認為,它可能是“量天尺”,用來定恆星出水高度,以判定海舶所處的緯度方位。說明當時航海中,已能運用“牽星術”。


    元


    元代,泉州也是重要的造船基地之一,所造海船,無論從堅固性、穩定性、適航性,特別是水密隔艙的安全設施等,在當時都具有先進水平。


    同時,泉州的海商、舟師名舟代(“舟代”合一字)所掌握的海外諸國或地區的航道水情,較宋朝遠為詳細。每艘大海船都備有指引航線的《針經》或《針簿》,記錄由甲地到乙地的航向、時間、周圍海域情況,以及陸地、島嶼、山峰的名稱,地形地貌特征等,便於識別。這是航海技術的又一大進步。


    造船


    至元十六年(1279年)二月,元·世祖“以征日本,敕揚州、湖南、贛州、泉州四省造船六百艘”,其中泉州領造200艘。


    至元十七年(1280年),“福建省移泉州”,元廷命泉州、揚州、隆興(南昌)等地“造船三千艘,敕耽羅發木材給之。”


    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泉州所統的海船達1500艘。


    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春,馬可·波羅奉命護送蒙古公主遠嫁,經由泉州後渚港出海。他在後來的《馬可·波羅遊記》中稱:“大汗又下令準備了十四艘船,每船有四桅杆,能揚九帆。”“其中至少有四五艘船可容納船員二百五十或二百六十人”。這些是泉州海船的重要特點。(參見泉州曆史網qz.126《泉州人名錄·馬可·波羅》、《泉南著述·馬可·波羅遊記》)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元·世祖攻爪哇,大軍會泉州,自後渚港起行。”(《新元史·世祖本記》)


    《伊本·巴都他遊記》的記述


    元·至正二年(1342年),摩洛哥人伊本·白圖泰(伊本·巴都他)來到泉州。他在後來的《伊本·巴都他遊記》中,提到泉州造船的情況。(參見泉州曆史網qz.126《泉州人名錄·伊本·巴都他》、《泉南著述·伊本·巴都他遊記》)


    《伊本·巴都他遊記》說,在印度洋曾目擊很多中國商船。中國船分三等,大者曰“鎮克(junk)”,中者曰“艚(zao)”,三等者曰“咯克姆(kekam)”。大海船有四層,設備齊全,“每一大船役使千人”,載水手600人,士兵400人。大船有三帆以至十二帆,帆皆以竹為橫架,組成席狀。另有小艇(柴水船)三隻附屬之,尾隨其後,依大小名為“一半(half)”、“三分之一(third)”、“四分之一(quarter)”。“此種巨船隻在中國的刺桐城(泉州,zaitun)製造,或在廣州(興克蘭,sinkalnan)製造。”


    《伊本·巴都他遊記》中還記敘一些造船技藝:製時,船皆有三麵(指兩舷側板和船底板),用大釘釘連之。每釘長3“骨尺(cubit)”。每船有四層,公私房間甚多,以備客商之用。廁所設備,無不周到。水手在船上植花草、薑於水桶中。每船有船櫓十二梃,每梃須十人至三十人才能搖動。


    《伊本·巴都他遊記》所記的尺度數量,可能有些誇大差錯,但不能因之全盤否定。如他所說的船分三等,相當於“舟曾”(“舟曾”合一字)、“艚”、“舟居”(“舟居”合一字),都是泉州方言的稱唿,至今仍如此。


    泉州元船的技術特征


    元朝,泉州造船技術的進一步提高,表現在:


    (一)船型有明顯等級之分


    大型的舟曾(“舟曾”合一字)船船身長達30丈,可載千人,或5000料(約250噸以上)。中型的艚船船身長10丈,可載200—300人,1000—2000料(約50—100噸)。小型的舟居(“舟居”合一字)船船身長在10丈以下,可載100人、1000料以下(50噸以下)。分出明顯等級,是定型化、規模化生產的表現。


    (二)帆、櫓並用


    為適應船型增大、航程增長、航路複雜的新要求,元朝較大型海舶設置多桅和多根船櫓,以便把風力和人力的使用結合起來。《馬可·波羅遊記》中就稱,他在刺桐港看到的海船有四桅九帆。為充分利用風力,可根據航向和風向,調整張掛的帆數。為加速或無風時用櫓,一般配有8—12根櫓,一般櫓用4人搖,較大的櫓須10—30人方能搖得動。


    (三)船上分層


    公私房間較多,住人和裝貨的艙間分開,設備齊全。


    (四)大型船還配備小艇


    碇泊時,小艇作為交通船,供kao岸補充淡水和采買之用。據《元典章》載,這種小船稱為“柴水船”。


    明


    明代航海技術和宋、元相比,沒有質的進步。還是木航船,隻能利用季風、洋流、潮勢等自然力為動力,用牽星術定向測距,用鉛錘測水路深淺。明代前期用水羅盤,“浮針於水,指向行舟”,不過航海羅盤已精確到24個方位,是一大進步。為利於遠航,船上儲積淡水,不但供給飲用,且加強船的穩定性。


    成化八年(1472年),市舶司遷到福州,但以後私商不顧官方禁令,仍建造海船進行海上商貿活動。按船型大小不同,有大洋船、鳥艚船、小洋船之稱。


    嘉靖九年(1530年),惠安縣海洋捕撈有拖網、流刺網、小圍繒、拖釣網船等19種作業技術。


    明末,鄭芝龍、鄭成功父子相繼在南安石井建立造船坊,營造軍、商兩用船,年造三五艘,修數十艘。其海商集團的船隊,從日本引進“旱針”指南定位。(參見泉州曆史網qz.126《泉州人名錄·鄭芝龍、鄭成功》)


    結構法的造船順序


    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受歐洲近代建造木船順序工藝的影響,開始采用“結構法”造船順序。即先定龍骨,次安裝肋骨及框架結構,再附上船側板,最後釘船底板。


    據《使琉球錄》稱,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使臣夏子陽記載:“舟急(“舟急”合一字)居其底,為船之主。凡兩舟參(“舟參”合一字)交榛、龍膀、龍骨、通梁參錯鈐束,皆附舟急(“舟急”合一字)以起架。”


    舟急(“舟急”合一字)指船底中央縱向巨木,有時專指中段龍骨,到清朝才改稱龍骨或舟參(“舟參”合一字)。兩舟參(“舟參”合一字)指首尾兩段龍骨。龍膀可能指龍骨翼板,是否包括整個船底板還不清楚。文中所稱的龍骨,在清朝一般改稱肋骨、曲手或曲手板。通梁指船體的框架結構。


    造船順序從宋代的“船殼法”到明代的“結構法”的變化,體現造船首先應考慮船身的整體結構的牢固性。至於貼釘船底板、舷側板則在其次。這是製作技術上一大進步。尤其是在船形趨向大型化的情況下,更加適宜。


    抗倭戰船


    嘉靖(1522—1566年)、萬曆(1573—1619年)間,沿海抗倭鬥爭需要,經常修造戰船。


    《崇武所城誌》載:“為防倭寇之害,每十百戶設官船十隻,快船二隻,各編字號。在西門外西港邊打造。今人唿其地為船場下。”


    當時的抗倭名將、泉州人俞大猷(1509—1580年)曾親自督造各種大小戰船。對各種船型、性能、施工用料等,在他所著的《洗海近事》中都有記述。(參見泉州曆史網qz.126《泉州人名錄·俞大猷》)


    《洗海近事》稱:當時戰船有六號,一、二號具名福船,三號曰哨船,四號曰冬船,五號曰鳥船,六號曰快船。


    福船勢力雄大,便於衝犁海浪,底尖上闊,首昂尾高,吃水一、二丈,舵樓三重,帆桅三根,傍護以板,上設木女牆及炮床,是戰船中的主力。


    冬船又稱還滄船,吃水七、八尺,風小亦可動,便於攻戰追擊。


    鳥船頭小而體肥,船身長直,設有帆桅,兩舷各加二櫓,帆櫓並用,船行水上,有如飛鳥。


    快船有又開浪船、趕舟曾(“舟曾”合一字)船,比鳥船更尖銳,吃水三、四尺,四槳一櫓,坐三、五十人,快速性高,能狎風浪,便於哨探或撈首級。


    又據《明會要》載:“大福船客百人,底尖上闊,舵樓三重,可順風行,不能逼岸泊。”“烏舟曾(“舟曾”合一字)艚閩製,耐風濤,且禦火戰。”


    當時俞家軍抗倭,轉戰福建、江浙一帶沿海,有時要深入河口港汊,有時要追擊殘寇於外海,故戰船須大小不等,吃水深淺不一。性能各異的不同船型的船隻,組成一支“混合艦隊”,才能適應戰爭需要,克敵製勝。


    在長期海戰實踐中,逐漸篩選出一些有價值的船型,並趨於定型規範化。以後建造,用料估算就比較方便。


    《洗海近事》中有這樣記載:“今應所造福船、冬仔、鳥艚各若幹隻,其船具要高大深長。大約福船以長八丈、闊二丈有零,鳥船以四、五十石載,冬仔亦須極大者。”


    該書還記載各種型號船隻的建造用料甚詳,便於備料成批生產。如:“大福船麵闊三丈,共十五隻。本船木料橫梁:中艙長四丈五尺,頭艙長三丈二尺,尾艙長二丈。大柚四條用杉木,含枋長二丈九尺,闊三尺,厚一尺五寸……小頭桅長六丈,圍四尺。大桅長九丈,圍六、七尺。戰棚用鬆板五百五十片不等,每片厚一寸五分,長三丈,闊一尺五寸……上金樟木長二丈七尺,闊二尺,厚一尺……舵甲用樟木,每扇八片,厚一寸……碇六門,長二丈,闊一尺。棕纜二條,每條七十丈。藤纜索四條,每條長六十丈……大風蓬闊五丈五尺,長六丈;頭蓬闊二丈四尺,長三丈。桐油一千二百斤,灰八十石,鐵釘三千斤,草筋一千五百斤。腳艇一隻,麵闊七尺,櫓二枝……”


    福船特點


    明代泉州建造的海船是屬於福船類型,與同一時期的東南亞或西歐所造木航船比較,有以下特點:


    (一)船底為尖圓底,接近於u形,船首、尾為方形。而東南亞和西歐的木航船為尖底,首、尾尖銳。在依kao風力和人力為動力、航速不高的條件下,圓底比尖底可增加載重量。首、尾方形較易製造,且水手下碇、係纜、掌舵等操作空間較大。福船首部畫有兇猛動物圖案,兩側有龍目,後部有美麗小鳥圖案。這種裝飾既帶有鎮懾水神海怪的宗教色彩,又表示能識別海途,保證航海安全,發揮使船員、商旅心理安寧的效應。


    (二)使用夾層的船底板,三層的舷側板,是在傳統的設置水密艙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船體內部結構。在距水底板有一定高度的地方,安裝第二層船底板。板下可放不怕濕的貨物或壓艙石,降低船底重心,使船在航行中不輕飄。


    (三)船舵間和其它船艙隔開,尾舵為軸式或可升降的舵,依航道深淺及吃水高低而升降,操縱更加靈活。


    (四)桅杆為整根大木做成,不像歐洲船一桅由三節接成。


    (五)蓬用竹篾編織而成,呈長方形硬蓬,縱向豎掛。


    (六)開始使用鐵錨。1981年泉州灣石湖港海底打撈出一具明朝的四爪鐵錨,殘長2.78米,錨爪對角距2.18米,重758千克。由於自身重,抓力強,其停泊能力及操作運用遠較木石碇優越。


    清


    清代,泉州的航海技術受西方影響較明顯,經引進吸收,也創造出自己的成果。


    《海國聞見錄》記敘的航海技術


    康熙間(1662—1722年),泉州府同安縣人陳倫炯少從其父陳昂熟聞海道形勢,尤留心海外諸國風土民俗,熟識海上針盤、更辰、海道、港灣,著《海國聞見錄》上、下兩卷。(參見泉州曆史網qz.126《泉州人名錄·陳昂、陳倫炯》、《泉南著述·海國聞見錄》)


    《海國聞見錄》下卷為圖六幅。曰四海總圖,曰沿海全圖,曰台灣圖,曰台灣後山圖,曰澎湖圖,曰瓊州圖。這六幅圖,在當時測繪技術還很落後的情況下,實在難能可貴。


    《海國聞見錄》還記載:“中國用羅盤、刻沙漏,以風大小順逆較更數(一晝夜為十更,以更香一炷為一更),每更約得水程60裏;風大而順則倍累之,潮頂風逆則減退之。亦知其處心尚懷疑,又主見某處遠山,分別上下山形,用繩砣探水深淺若幹,砣底帶蠟油,粘探泥沙,各各配合,方為準確。”“中國洋艘不比西洋甲板用渾天儀、量天尺,較日所出刻量時辰,離水分度,即知為某處。”可見當時遠洋船舶已有自己的航海圖(又名洋更、水鏡或程圖)和一套探測航行地點位置的技術。


    造船


    雍正七年(1729年),設泉州船廠,修造水師戰船,當年承修48艘。


    《清高宗(1736—1795年)實錄》載,清官方造船廠都選址在盛產木材的地方,福建就設有福廠、泉廠、漳廠和台(灣)廠。


    但這時泉州適合作大桅的全木缺乏。據《閩政領要》記載,官方的泉州船廠也在廈門購買番桅。從東南亞進口的桅木有鐵造、蜂仔代番、甘拔、鬱木、白犬、賣色、打馬等。船舵則用廣東產或東南亞產的鐵力木(柚木),取其堅韌抗扭曲力強。國產的榆木、櫧木、赤木亦堪使用。地產的鬆、杉亦用作桅木。如雍正十年(1732年)和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官方二次派往琉球的海船,分別是閩縣的木合興號和惠安的林治盛號,大桅用全根鬆木,頭桅用全根杉木。


    以後,大海船由於船大桅高,取材困難,“以數木合成,加用鐵箍”的“幫接技術”應運而生。


    船型經曆代演變,漸趨定型。商船有舟古(“舟古”合一字)船、艍船和同安梭船(又名橫洋船)等。漁船或運輸船有舟曾(“舟曾”合一字)船、艚船。


    舟古(“舟古”合一字)船為大型,桅高蓬大,利於走風和沿海運輸。


    艍船八丈九尺,寬二丈二尺五寸,深七尺九寸,鬆木造;板厚三寸一分,桅高八丈二尺。該型船結構堅實,行駛靈活迅捷,曾被改造為水師的戰船。


    梭船船體如梭,可說是吸取歐洲船型的優點。寬一丈五尺至一丈九尺不等,航行快速。在此基礎上,又改型造出寬二丈六尺的橫洋船。


    舟曾(“舟曾”合一字)船長七丈一尺至十丈八尺五寸,寬一丈七尺九寸至二丈二尺九寸,深六尺至八尺六寸,板厚二寸六分至三寸二分。配雙桅雙舵,二根鐵錨,還配四個木碇,二支櫓,一支頭。大舟曾(“舟曾”合一字)可載1500人。


    艚船是中型船,形如槽,長十丈左右,載重在千石上下。


    當時造船場遍布晉江至惠安沿海一帶,如城東的後山、後渚、法石和城南的車橋、新街,晉江的石湖、東石、祥芝井仔山、永寧梅林澳,惠安的崇武、白奇等地。


    造船順序


    清代,造船順序同明代一樣,也是采用結構法。但民間製造中小型木帆船,仍有沿用船殼法的。


    鴉片戰爭以後,出現以布帆代替竹蓬。因為布帆較硬竹蓬易起落升降,以調節受風麵積的大小,用來控製航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帝國征服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cuslaa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cuslaa並收藏大宋帝國征服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