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對城牆一般都不會陌生,假如你遊覽過長城、北京的紫禁城、南京的台城、蘇州的盤門、嘉峪關的關城、蓬萊的水城後,會由此而產生一種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中國式的城牆,或蜿蜒山頂,或臨踞水際,或橫亙沙漠,或穿越林在平莽,並都以久曆滄桑的遒勁姿態,向後人無聲地展示了中華民族五千年來不朽的輝煌業績。它們不但是許多重大曆史事件的見證和參與者,還成為華夏文化的代表和中華民族的象征。中國城牆的曆史十分悠久,它的內涵也極為豐富。城牆,是一種具有一定的厚度與高度、由土或磚石築砌的剛性實體。它處於城市或建築組群的周圍,起著分割空間、阻隔內外的作用。還有最主要的原因,是出於它的對外防禦性。由於古代戰爭中的進攻手段一直相當原始,因此城牆這種並不十分先進的防禦構築物,在我國竟然沿用到封建社會末期。舟山雖孤懸於東海汪洋之中,但定海的古城垣已有1200多年的曆史了,雖位列中國七大古城垣之後,但定海是浙江省曆史文化名城,其城垣之曆史悠久,文化底蘊之深厚,是有獨特之海島風韻的曆史文物。


    一、唐代:置翁山縣後的第一次築城


    定海古城已有1200多年曆史了,在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定海在義頁河首建翁山縣。築城後因義頁河土輕,於是遷移到定海依鎖山(南宋淳熙年間改稱鎮鼇山)東南麓始築土石城牆,呈方形,城牆長5裏,缺西北角約半裏(跨越鎖山部分),設四門。據民國《定海縣誌》載:“唐開元間,析鄮為翁山縣,築城於義頁河,後以土輕,移鎮鼇山旁,周廣五裏。”不過,到了唐大曆元年(771),因袁晁海上聚義而廢縣。定海的古城也隨之被廢棄,此城僅存世三十三年。


    二、宋代:城牆形成了城防體係


    宋代的城牆總結了築唐城的經驗,形成了城防體係,有府城、子城兩道。大致由城牆、城門、甕城、馬麵、鍾樓、鼓樓、望樓、弩台、敵樓、馬道等組成。宋代城牆一般高度在11米左右,在城門外構築有甕城,多為方形或者半圓形,厚度與城牆相同。城牆上設置有女牆、雉堞、馬麵和弩台。馬麵(又名行城、敵台),這是依一定距離在城牆外側建凸出的墩台,平麵有長方形和半圓形,與城牆合為一體,上設供士兵休息的戰棚,戰棚四周有木樁圍護。因外觀狹長如馬麵,故名。它一般寬度為12~20米,凸出牆垣外表麵8~20米,間距為20~250米(一般為70米),即在弓矢投石的有效射程以內,特點是能夠自上往下從三麵攻擊城下的敵人。(由於火器出現,宋、元以後的城牆,已很少使用這種構築物了。但舟山在元、明代因戰事頻多,仍在使用這種構築物。)


    為了避免城門不致直接暴lou在敵人的攻擊下,常在城門外側添築城牆一道,以形成一區麵積不大的防禦性附郭,這就是所謂的甕城。甕城者,顧名思義,一旦敵人進入此處,就會遭到四麵圍攻,猶如甕中之鱉。甕城外設置壕溝,上設吊橋,溝通往來,壕溝內側(kao近城牆側)構築有羊馬牆。壕溝外測則設置有拒馬槍和陷馬坑,作用大致是防止敵軍騎兵的快速衝擊。北宋熙寧六年(1073)舟山恢複了縣治,改翁山為昌國。依舊址擴築城廊。城牆是土石結構,高2.4丈,址廣1丈,長度也有所增加,延袤9裏,北際山,東抱衙山(鼇山),西跨鎮鼇(鎮鼇山),自東南及西1260丈,圍成一個0.8平方公裏區域的城區。周城設東南西北四門,門樓上增設樓穴,沿城新挖壕河,置吊橋,並羅以月城(甕城),規模比唐代古城大有擴展。但在建炎中期,毀於入侵的金人之手。


    三、元代:為出入方便增設城門六所


    宋以後,或因兵燹戰火,或因風雨侵蝕,城牆屢毀屢建。元至元十五年(1278)升昌國為州,“增設城門六所”。據元《大德昌國州圖誌》記載,“州城周廣五裏”,有“城門六所”。城門是城市內外交通的出入口,其建築之規模、數量常依城市的大小、形製、方位、用途等因素來確定。所以東隅有“東江門”,西隅有“西門”,南隅有“南門”,北隅有“上榮門”、西南隅有“舟山門”、東北隅有“艮門”,舊名虞家橋。比宋之古城多了兩個城門,出入更為方便。


    四、明代:改州為縣後按舊址增修城池


    史料佐證,明代仍多使用甕城。明代,城牆屢毀屢建,明代製磚業的蓬勃發展,使陶磚普遍用於各種建築。現存各地的磚城牆,幾乎全部建於明代,特別是中期以後。雖然這些城牆絕大多數都是兩側包磚、中央填土的形式。但也有下部以條石上部用皆為由一般黏土所燒製的青灰城磚疊砌的。在定海建的防倭之城堡,其牆垣、炮台、雉堞皆用石砌。


    據誌書載:明洪武二年(1369),昌國改州為縣,按舊址增修城池。址寬1丈,高2丈4尺。辟東南西北4門,上置樓,門前8~10丈拐彎增築城門與城牆連接稱“月城”,以固正門。有雉堞(齒狀矮牆)2673個,警鋪60座,城外自東南至西挖護城濠(後稱濠河,西北有山未挖)長1260丈,城外是護城河(舊稱“濠”),河上架有橋。水門於東南,各置吊橋。據清光緒《定海廳誌》載:明洪武十二年,“增葺昌國城池,改州為縣,旋複設衛所。……辟東西南北四門,於東南各置吊橋。”其中,“展跨鼇山,恢舊製,辟門四。”次年,接任的千戶所許友展指揮續修,增築西北角鎮鼇山腳城牆半裏。城門由六座改作四座,題名:“東曰豐阜,南曰文明,西曰太和,北曰永安。”封閉東北隅之艮門和西北隅之舟山門。至永樂十五年(1417),都指揮穀祥又一次加修。正統八年(1443)戶部侍郎焦宏,以“城大兵少”為由,拓寬城壕,裁東北半裏,並於四城門外增設木柵。《定海廳誌》雲:“南文明門壕橋外木柵曰‘迎恩’。東豐阜門外木柵曰‘賓暘’。西太和門外曰‘西安’,北永安門外曰‘北固’。”在城門外的8~10丈外,拐彎增築城門與城牆相連接的“月城”,以固正門。西北城垣,跨越鎮鼇山,東抱霞山,餘皆平陸。成化年間,指揮張勇亦曾增修城垣。嘉靖三十三年(1554)倭寇入據,城池部分被毀。三十七年(1558),倭寇進犯定海,城中居民依kao城池誓死抵抗。平倭後,嘉靖四十年(1561),定海都督盧鏜、海道譚綸重修城池,並增設敵台(炮台)20處,用的是“辛酉年置”城磚,後傾圯。至萬曆十三年(1585),副總兵張可大重修城垣,曆時半年。並在南門外又增設一座20丈寬廣的月城(甕城),一座9丈寬的水門(隨著跨河而建的水城的出現,供船舶往來的水門也產生了)。另外還增設了兵馬司庫房、總台鋪各1座,增設4座箭樓、5座敵樓、38座窩鋪。明代的定海城牆酷似中國七大古城牆之一的平遙城牆。平遙城牆建於明洪武三年(1370),位於山西省平遙縣,周長6公裏,高8~10米,底寬8~12米,頂寬3~6米,牆身素土夯築,外壁城磚,白灰包砌。環城辟城門6道,門外築甕城。平遙城牆馬麵多,造型美觀,防禦設施齊備,為中國曆代築城之僅有,並以築城手法古拙著稱於世。


    五、清代:因兵燹戰火所致城牆大修了五次


    清代定海城牆大修了五次,定海城牆屢毀屢建,隻是城牆總的格局未變,一直保持到上世紀50年代。


    第一次:規模最大的一次築城,是在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


    清順治八年(1651),清軍攻占舟山,“大兵再至,寇遂墮城而去”,城池被戰火所毀。原明軍將領、人稱“陳鐵頭”的湖北利川人陳世凱,在三十年戎馬生涯中以勇猛出名,他在順治十六年(1659)投降清軍後,於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底抱病進京請求康熙準許募捐集資,修複定海城牆,結果客死京師。康熙皇帝被其精神所感動,遂同意修城。當時,沿海一帶反清的武裝已被蕩平,康熙二十七年(1688)剛剛恢複定海縣建製。因定海城池殘破,百姓皆住草屋,且無縣署,又乏稅收。康熙在十二月十六日頒旨撥皇銀31287兩,建定海城,寧波府知府、同知和定海縣知縣周聖化以及周邊諸縣縣丞、典史、巡檢等,分別被授為總裁、監造、營造、管工各官,周邊諸縣還要提供城磚等築城物資。康熙二十九年(1690)四月十六日動工,定海縣知縣周聖化為實際上的總承造官,經16個月辛勞,於三十年(1691)八月十六日竣工,共動支正項錢糧31287兩。新城規模循舊址建築,計周長1216丈,此城高一丈,址廣1.5丈五。羅月城4座,城身48丈。齒狀雉堞(即”女兒牆”)1280個,城堞高四尺18磚厚,7磚寬,堞孔為三磚寬,。設東南西北四門,門上各建飛樓一座,寬1.6丈,深3.6丈,高1.2丈,又建窠鋪三十八座,分布四門。城南設水門一座,門外圍繞城濠。後在乾隆五十八年(1793),英國派出以馬戛爾尼為首的訪華使團,希望用貿易敲開我們這個富庶的東方古國的大門。舟山群島是英國使團進入中國後所到的第一處,舟山總兵派了兵士護衛英使團在城中遊覽。城門是英國使團最初踏上中國土地即浙江定海見到的第一種建築。在英國副使斯當東的眼裏:“定海城牆高三十尺,高過城內所有房子。整個城好似一座大監獄。城牆上每四百碼距離即有一方形石頭碉樓。雉堞上有箭眼。除了城門口有幾個破舊的熟鐵炮而外,全城沒有其它火力武器。城門以內有一崗哨房,裏麵住著一些軍隊,四壁掛著弓箭、長矛和火繩槍,這就是他們使用的武器。”隨馬戛爾尼同行的有一個畫家叫威廉-亞曆山大,他在中國期間速寫了大量的風景風俗素描稿。在亞曆山大畫筆下,定海城門上掛著彩綢,有馬車和小販進城,城牆外的民房裏,還有婦女孩子扒牆觀望西洋景,一派其樂融融。英國著名建築師、cha畫設計家、水彩畫家阿羅姆(1804-1872),他主要借用了威廉-亞曆山大的素描稿,重新畫了大清國的風景風俗,成了一部集18世紀末和19世紀中國地域風景、民俗風情畫之大成。其中《舟山山穀》描繪了臨海建築的有6英裏逶迤城牆的定海城,城外是港口、船帆和一座座懸水的島嶼。


    第二次:嘉慶十八年(1813),因城池年久失修,多處坍毀,知縣沈泰籌劃重修,於二十一年正式動工,至二十二年八月告竣,耗銀4000餘兩。


    第三次:此後又經多次戰亂,城牆毀損嚴重。道光二十年、二十一年(1840、1841)英軍兩次攻占定海,城毀。南京條約簽署,鴉片戰爭結束,定海城光複,欽差大臣裕謙在二十七年(1847)奏請朝廷批準後,又一次對定海古城進行全麵重修。新任的定海知縣受命叫匠人專門燒製城磚,修葺城身及東、南、北3門。磚長28.5厘米,寬19厘米,厚9.5厘米,每塊磚上刻有“定海城磚”、“丁未年置”字樣。


    第四次:定海城牆第四次修建在清同治十年(1871)四月。廳同知左征向當地紳民募銀1.4萬兩,4月開工,修城垣210餘丈,重修城垛1206個,登城石階2處,加高北城3尺及窩鋪、盤詰廳、瞭望樓,新置北喉水門,十一月竣工。誌書載:“廳同知左征具詳紳民,捐修城身210餘丈,城垛1260個,左右石梯2處,加高北城3尺,及窩鋪、盤詰廳、瞭望樓,並開北喉。工料費用了1400多,是年四月初一日興工,至十一月十五日完竣。”


    第五次:定海古城的最後一次修建。定海城牆第五次修建在光緒年間,當時定海修城燒製城牆專用磚“丙子年”城磚,邊上有“定海縣”款,係清光緒二年(1876)燒製,磚體較小。到光緒二十一年(1895),官府燒製“光緒城磚”,以修葺西、南城牆所用。磚上印刻有“定海縣二十一年”字樣,磚體小巧,平滑整潔,特別是字款細膩清爽,當時燒製數量不多。東南西北四城城牆經修葺後,城牆內處兩側皆砌城磚。


    六、城外之城牆——衜頭土城


    衜頭土城,又名泥城,是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4月所築。係欽差大臣裕謙因”廳城三麵皆環山,南道頭獨濱海無藩蔽”奏請朝廷批準,由善後局所建。當初由葛雲飛、鄭國鴻、王錫朋三總兵具體主持修築,東自青壘山西至竹山,總長1436丈,高1丈及丈餘不等,土城設2門,東門曰”久安”,西門曰”長治”,城上設有炮位,後在道光二十六年(1846),巡撫梁寶常奏清朝廷批準,加高培寬土城,並作土垛72堵,中留垛口71個,安置炮位,由定海鎮標右營官兵把守。定海道頭土城在1841年9月26日英軍複攻定海時,土城毀。二十六年巡撫梁寶常加高增寬,築土垛72堵,安設炮位。


    七、造城不易拆城易


    從民國二十一年(1932)開始拆除南門月城,道路成直。翌年,又拆東西北月城。三十一年(1943),侵華日軍掘東、西城牆以通軍車,毀部分城垣。三十八年(1949)五月,國民黨軍挖城牆磚石築工事,除南城牆外,東、西、北城牆均成殘壁。1955年冬,學校組織學生跟機關幹部一起參加義務勞動,拆除西門一帶的城牆。1956年,南城牆被拆改築為解放路,至1959年完竣。到上個世紀50年代末,定海城牆陸續拆除完畢,拆除後的城牆牆址成了環城東路、解放路、環城西路和環城北路的一段。


    八、一座仿製的定海古城牆


    “定海城”是一座仿製的定海古城牆,位於桃花島鵓鴣門後門沙灘上,是電影《鴉片戰爭》舟山攝製地主要景點之一,整個城牆長230米,寬12米,最高處12米,設城樓、古炮位、箭垛、旗杆等設施,飛簷翹角,黑瓦紅牆,整座城牆古樸典雅,雄偉壯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帝國征服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cuslaa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cuslaa並收藏大宋帝國征服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