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治從袖子裏掏出一份報紙,攤開在桌子上,指著一篇文章說道:“宋大哥,您看這篇文章,上麵詳細介紹了遼東海裏的幾種魚類。據說魚汛的時候,魚多得連網都下不去!你說,朝廷會放棄這塊地方嗎?”


    宋良雙眼放光,搓著手說:“肯定不會!”


    “但那地方在朝鮮東邊,要去那裏有兩條路可選:一是從遼東的鬆花江乘船東下,另一條是從濟州島北上……”


    他頓了頓,壓低聲音道:“聽我師父說,有人建議朝廷在鬆花江畔建船廠,組建遠洋順江東下,去遼東海裏捕撈鯡魚……宋大哥,您想想,剛打完仗,朝廷哪來的錢?”


    宋良皺了皺眉,問道:“難道又要發行債券?可同樣是債券,為什麽要賣掉土地債券,去買那什麽船廠的債券呢?”


    阿治笑了笑,解釋道:“宋大哥,這您就不懂了。遠洋捕撈隊的債券是分紅型的,簡單來說,就是投錢和朝廷一起組建捕撈隊,賺了錢按投資比例分紅。”


    宋良一聽,眼睛頓時亮了起來。這個他懂!城投集團之前組建的海捕隊,幾位高層都有投資,現在每個月都能拿到分紅。


    當時集團內部也發行過債券,不少中層管理人員看在高層麵子上,掏錢買了債券。宋良當時猶豫了兩天沒買,結果現在隻能眼巴巴看著別人月月分紅。


    這一次,他不能再錯過機會了!他一拍桌子,果斷道:“賣!”


    與此同時,阜財坊的禮部右侍郎錢謙益府上,氣氛卻截然不同。


    錢謙益正與剛從遼東迴來的侄子錢陞密談。報紙上吹得天花亂墜,錢謙益卻半信半疑。遼東真有那麽好,為何後金還要來大明劫掠?


    相比報紙,錢陞這個剛從遼東迴來的自家人,顯然更有發言權。


    “樂生,這土地債券漲得厲害,咱們要不要套現?”錢謙益問道。他雖然不缺錢,但看到債券漲勢,心裏也有些動搖。


    錢陞聞言,詫異道:“五叔何出此言?您缺錢了?”


    錢謙益搖搖頭。官員們前年就漲了薪俸,還有機會購買戶部、工部直屬企業的股票。像戶部下屬的官店係統、央行、海產品加工廠,工部下屬的煤礦、鐵礦、鋼鐵廠,都會麵向官員發行分紅型股票。


    自去年開始,這些股票的分紅已經超過了大多數官員的薪俸。錢謙益身為三品高官,每次都能全額認購,自然不缺錢。


    “錢倒是不缺,”他斟酌著說道,“隻是這遼東的土地,真有報紙上說的那麽好?怎麽女真人還要到朝鮮、遼南搶糧食?”


    錢陞笑了笑,解釋道:“五叔有所不知,女真人不會種地。老酋當年為了節省糧食,把漢人都殺光了。剩下的漢人逃到海島上,毛文龍當年就收留了三十萬人。後來遼南收複,這些漢人才轉移到遼南種地。”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遼南地區隻有西邊靠近海邊的地方是平原,其餘都是山區。但就是這點地方,漢人在短短三年時間裏就積累了大量的糧食。


    去年後金南下,雖然燒毀了一部分莊稼,但遼南農民家裏的存糧還是供應了東征十萬大軍的糧食。如今遼南的農民,家家賣糧得了銀子,日子過得紅火著呢。”


    錢謙益聽得入神,錢陞又補充道:“所以,不是遼東的土地不好,是後金人不會種地!侄兒在遼東,親眼見到冰雪覆蓋下的廣袤平原,一眼望不到邊。那裏的土地,絕對值得投資。”


    錢謙益聽完,點了點頭,放棄了拋售債券的打算。他又問道:“聽說遼東海裏的魚多得放不下網?比海中洲水域的魚還要多?”


    海中洲就是後世的舟山群島,雖然算不上世界頂級漁場,但也是種花家最大的漁場。朝廷開放海捕權限後,江浙一帶的海捕船每年夏天都會到海中洲水域,捕獲大量的黃花魚。


    錢陞笑道:“海裏的魚,侄兒沒親眼見過。但侄兒親眼見到士兵們,在遼東的湖裏冬捕上來的大魚。那些魚和遼南的糧食一起,硬是讓十萬東征大軍和五萬後金俘虜安然度過了冬天。”


    書房裏一陣沉默。許久,錢謙益才緩緩說道:“報紙上的文章,從來不會無的放矢。如今這樣宣傳,太後下一步,是不是要去遼東海捕魚?”


    錢謙益猜得沒錯。此時,乾清宮西側殿內,張薔正坐在禦案前,盯著袁崇煥從遼東遞來的奏折,陷入了沉思。


    大明如今有廣東、福建、南京、登萊四支水師,但早已不複當年之勇。


    太祖朱元璋當年打敗陳友諒,一統江南,靠的就是二十萬水師。


    建國後,大明禁海,水師同衛所一樣,早已沒落,到正德嘉靖兩朝時,倭寇肆虐大明沿海,水師竟不能製。


    張薔記得曆史上,福建水師曾與葡萄牙人和荷蘭人的遠洋船隊在南海多次交鋒,勉強保住了大明的顏麵。


    她更知道,這個時代的西方人已經在海上耀武揚威:菲律賓成了西班牙的殖民地,荷蘭人則在南美到歐洲的黃金運輸線上,與西班牙、葡萄牙爭奪殖民地。


    “是時候將目光投向海洋了。”張薔輕聲自語。


    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正在遠方轟鳴,而大明的水師卻仍在沉睡。


    “來人,”她敲了敲禦案,發出清脆的聲響,法容應聲從她身後走出來,張薔吩咐她道,“去請法安大師來。”


    半個時辰後,法安大師到來,張薔問他:“大師,袁崇煥隨軍東征,表現如何?依大師看,他的能力如何?”


    事涉一名官員的考評和前程,法安大師思考了十幾息時間,才迴答道:“迴太後,袁督師隨軍東征,主要做了兩項工作,一是為孫首輔處理一些文件,最主要的工作,還是擔任後勤調度,確保十萬大軍的糧草供應……


    依貧僧看,本次大軍東征,糧草供應充足,袁督師功不可沒。


    攻下沈陽後,袁督師多方籌劃,保證了近五萬後金俘虜順利過冬的糧草,可謂治世之臣……雖然有一些私心,也是為他的前程打算,貧僧未見他在財務上做假,也無人報告他私下裏貪墨。”


    他當然不敢貪!大明如今的官員,都能認購國企的分紅型股票,每年的紅利,比工資還高,一但查出貪汙,不但官沒得做,這些股票也要退出來,相當於將每月都能下金蛋的雞,給弄丟了,還要牽連兒孫。


    袁崇煥又不傻,去首輔的眼皮子底下貪汙。


    她將那份奏折推到法安麵前:“大師請看,袁崇煥的建議,有沒有參考價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種菊南山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種菊南山下並收藏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