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張,這是去年的炭敬,”他將匣子往前推了推,陪著笑道,“去年事太多,被我忘在公廳了,今兒才翻出來,這不,給你送過來啦。”


    張維賢望他一眼,毫不客氣地道:“你小子,是看太後設立了‘廉正公署’,心裏害怕,想拉本公下水吧?”


    朱純臣急得雙手亂搖:“沒有,絕對沒有,咱們兩家,兩百多年的交情,本公怎麽會害老哥哥你呢?實在是去年底,不是忙著評先進麽,把這事給忘了。”


    張維賢拿起那隻精致的匣子,也不打開,抬起眼睛看向朱純臣:“多少?”


    “五……五千三百兩……”朱純臣咽著口水,心疼得滴血。


    “那好,讓人送到廉政賬戶去。”張維賢說著,就要讓隨侍的家丁進來。


    朱純臣急了,伸手攔住他道:“老張哎……你……你這不是不打自招麽?又沒人知道……再說了,往年不也是這樣的麽?”


    張維賢推開他的手,正色道:“往年是往年……老朱,你去年得了多少養廉銀?”


    “一萬八……”朱純臣伸出手指比了比,他雖然得了一萬八的養廉銀,但他前前後後收到的孝敬,可是有三萬多兩呢,兩相比較,他覺得,一萬八的養廉銀,還是太少了些。


    因為得了一萬八,就要讓他將三萬多兩交出去,他是傻嗎?


    “是啦,”張維賢卻不知道實際情況,以為他跟自己一樣,也得了五千多兩的孝敬,還誠心誠意地勸他道,“一萬八的養廉銀,與五千多兩的孝敬,該選哪一邊,不用老哥我教你吧?”


    朱純臣有苦說不出,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張維賢,讓一個家丁,捧著那匣子,送到建設銀行去了。


    張維賢送走家丁,起身為他倒了一碗茶,這才語重心長地對他道:“老朱,你還看不出來麽?太後要做的事,哪一件沒做成?有道是順之者倡,逆之者亡。


    成國公府與國同休,咱們應該看長遠一點,不說別的,就看在你那,陪在天子身邊的孫子份上,你也該全力支持太後才是……”


    朱純臣不服氣地說:“太後不會因為幾萬塊錢,就對我等勳貴喊打喊殺吧?”


    “什麽?幾萬?”張維賢跳了起來,“你剛才不是說五千多麽?”


    朱純臣自知失言,忙改口道:“張老哥,小弟說的是十年……十年……不是去年……”


    說完,就匆匆走了,哎呀,言多必失,還是走為上計。


    他想著有孫子在天子身邊,太後不看僧麵看佛麵,總得給勳貴們幾分薄麵吧?


    他顯然錯估了太後的決心,也高估了勳貴們在朝中的地位。


    第五天,就有禦史閻剛峰,彈劾成國公朱純臣,三年來收受賄十六次,銀錢總計五萬二千八百五十兩,另有財貨若幹,而且,這些銀錢,不包含每年的冰敬炭敬……


    為此,朱純臣利用職務之便,在近兩年的衛所整頓中,為他人謀取利益如下:


    其一,私授軍職,中飽私囊,按照《衛所清屯條例》,昌平後衛指揮使蔣時義,因侵占衛所土地,造成軍戶逃亡,理應撤掉指揮使一職。


    蔣時義送賄金六千兩,朱純臣收錢後,將蔣的名字,從裁撤名單裏劃去,昌平後衛經過清屯整改,蔣時義卻仍然占據著指揮使一職。


    其二,包庇犯罪,藐視律法:大同左衛千戶劉守仁,因私自販賣軍械,按律當斬,劉守仁以八千兩銀子,賄賂朱純臣得免……


    其三,利用職權,謀取私利:各地衛所,為了優先拿到新式武器,不惜賄賂朱純臣,計有如下衛所,送上銀錢……


    …………


    閻剛峰的彈劾折子,一共列舉了朱純臣十大罪狀,什麽侵占土地,欺壓百姓;結黨營私,排斥異己;挪用軍餉,投資獲利;生活奢靡,走馬鬥狗……


    大臣們對朱純臣的“十大罪狀”不感興趣,畢竟讀書人最喜歡整這樣的名頭嚇人。


    他們感興趣的是,折子上數據明確的事實,閻剛峰是從哪裏得來的?禦史向來風聞奏事,至於查證事實,是刑部和都察院的事兒。


    這閻剛峰的折子倒好,有時間有地點有事件,就如親見一樣,這就細思極恐了……


    有都察院的同僚,私下裏悄悄問他:“老閻,你這些材料是從哪兒來的?怎的如此詳細?”


    閻剛峰皺著眉頭,呐呐地說:“我要說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你信麽?”


    不等別人迴答,他自己就說了:“別說你不信,就是我自己,也不信……”


    實際上,真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有一天他下值迴家,準備進書房繼續抄書,雖然有了養廉銀,他還是每日抄書掙錢,正正當當的,誰還會嫌錢少不是?


    一進書房,他就看見桌子上擺著一疊資料,拿起來一看,正是成國公朱純臣的黑曆史。


    他忙問妻子:“今日誰進過書房?”


    他妻子搖搖頭:“妾身今日一天,都在廊下做針線活,哪裏有人來?”


    他將信將疑,拿起那疊資料仔細看起來,卻是越看越生氣,也顧不得追查資料的來處,提起抄書的筆,改寫彈劾折子了,拿了朝廷的養廉銀子,報效朝廷,正在今日!


    折子一上,朱純臣當天就得待在家裏,等待都察院的調查處理,他這時才知道後悔,沒有張維賢的話,急得跟什麽似的,忙哈哈世子朱仕銳:“去找英國公,請他到太後跟前為你爹我說句好話……”


    朱仕銳雖然咋咋唿唿,但他跟明鏡似的,他抱怨道:“爹,都這時候了,別舍命不舍財了,要去找英國公說情,咱們也得有的表示不是?依兒子看,先把那五萬多兩銀子,送到‘廉政賬戶’吧。”


    見老爹還在猶豫,他跺腳勸道:“阿爹,你糊塗啊,銀子沒了,咱們再掙,這兩百多年的國公爺爵位沒了,你如何對得起列祖列宗?”


    爵位沒了,他跟普通人還有何區別?他兒子還能陪天子讀書麽?


    朱純臣有兒子的威逼利誘下,終於同意將五萬多兩銀子,送進了‘廉政賬戶’,看著一箱子銀票被拿走,他當即就病倒了……


    朱仕銳拿著建設銀行的收據,趕忙來到五軍都督府,找到英國公張維賢,送上收據,跪下來請求這位世伯,到太後麵前為朱家說句好話,看在先祖的情份上,好歹饒過朱家這一迴。


    英國公接過收據,歎息道:“你爹那人啊,不聽勸,唉……老夫這就入宮求見太後,至於結果,老夫可不敢保證啊……”


    見朱純臣乖乖交錢,張薔卻不好太過處罰他的,畢竟她在懿旨裏,承諾過既往不咎。


    最後,經與三位閣老商議,決定履行承諾,既往不咎,隻是撤掉了朱純臣五軍都督府右都督的職位,剝奪成國公爵位,由世子朱仕銳承襲,為第十三代成國公。


    五軍都督府裏,不能是英國公張維賢一人獨大,朱仕銳雖然是一品公爺,論資曆和能力,也無法勝任右都督一職,封了個二品的都督僉事,給張維賢打打下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種菊南山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種菊南山下並收藏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