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薔遞交給法安的,乃是自西苑事變以來,阿寶滿城搜集的情報。她精挑細選,將有用的部分記錄下來,轉交法安去整理核實。
法安並未詢問這些情報的來源,太後若是不言,自有她的考量,他隻需奉命行事,無需多問。
自朱由校駕崩後,張薔與張嫣商議,決定借此契機,放出一批宮中二十五歲以上的宮女,以及願意離宮的太監。
這些宮女出宮後,尚能婚嫁生子,張薔期盼她們能有個好去處。至於那些出宮的太監,大多是年邁且無家可歸者,自己積攢了些養老錢,出宮後可購置宅邸安度晚年;有家人的,則能與親人團聚。
因曾侍奉過太上皇,朱由校宮中的太監宮女得兩宮太後恩典,無論年齡大小,均可申請離宮。
魏如意與另一太監惠恩自願前往德陵守墓,而林益卻未申請出宮,反倒與其他十餘名宮女太監一道,被張嫣收入慈寧宮當差。
“看來,這是好不容易安插在宮中的棋子,他們還不願輕易放棄。”張薔輕彈著法安帶迴的材料,冷笑道。
材料上記載著:林益名下,新添了一座城南的三進宅邸,以及宣武門大街上的兩間商鋪。其妻兒三日前已搬入新居。
“宅邸和商鋪,是通過牙行購買的,原主人是離任的京官,欲迴鄉養老,故變賣京城產業,一切看似並無異常。”法安說道,“若要揪出幕後黑手,要麽直接拘捕林益審問,要麽放長線釣大魚,靜待其背後之人現身。”
“他們將林益留在宮中,顯然還有更大的圖謀,針對的是本宮與天子。務必密切監視林益及其家人,定要找出幕後真兇。不將這些暗藏的敵對勢力鏟除,本宮難以心安。”張薔選擇了後者作為行動方案。
因太上皇朱由校駕崩,今年的中秋節不宜大肆慶祝,但張薔仍恩賜朝臣三日休假,借此機會活躍市場。
兩宮太後還頒布了一道恩旨,允許京城中有家人的宮女太監出宮與家人團聚。
此恩旨一出,在宮外購置宅邸的宮人,以及在城中有家人的宮人,紛紛請假出宮。即便是沒有宅邸與家人的宮人,也渴望出宮逛逛。
最終,張泉與王應昌商議後,決定各宮安排好值守人員,允許休息的宮人出宮采購節日用品。
林益同樣請假出宮,慈寧宮新任總管太監王義隻是例行詢問:“是有宅邸?還是有家人在京?”
林益恭敬地行禮:“迴大總管,鄉下遭水災,大哥一家來京尋親,卑職將他們安置在城裏了。難得兩宮太後恩典,卑職想出宮探望他們……”
話未說完,王義便擺手道:“去吧去吧,早點迴來,慈寧宮的菊花還等著你打理呢。”
林益道:“謝大總管,卑職迴頭給您帶點家鄉特產來。”
出宮後,林益並無多少喜悅。他原以為,憑自己的功勞,那些人應會讓他出宮與妻兒團聚。
雖得了一座三進宅邸與兩間商鋪,即便他不寄錢迴家,也足夠妻兒在京生活,還能供兒子讀書。那些人給予的迴報極為豐厚。
他亦不願繼續留在宮中,過那擔驚受怕的日子。太上皇剛逝世的那幾日,他夜夜噩夢,夢見慎刑司的人來抓他,個個麵目猙獰,如同惡鬼。
他嚇得不敢待在直房裏,幹脆借著為太上皇守靈的名義,日夜留在靈堂,反倒贏得了懿安太後的好感,將他調至慈寧宮打理花草。
惶恐了大半個月,直至太上皇的棺槨移入地宮,也無人來找他,他才確信,這一關已過,心情稍稍平複。是啊,太上皇落水,任誰看都是一場意外。
他也落入了水中,差點溺亡,誰會懷疑他呢?不過是自己心虛罷了。
路過熱鬧的城南大街,見多家點心鋪子門前擺著攤,售賣各式月餅,林益走過去,選了桂花餡與紅糖餡的月餅,又琢磨著再買兩斤肉,與妻兒吃一頓團圓的餃子。
林益正東張西望地尋找豬肉鋪子,肩膀突然被人一拍,嚇得他一哆嗦,兩包月餅啪地掉在地上。還未迴頭,就聽見身後傳來一聲大笑:“哈,表哥!”
林益聽出了來人的聲音,他迴過頭,生氣了:“孟安表弟,知不知道人嚇人,會嚇死人的?”
這位孟安,姓李,是妻子娘家的一位遠房表弟,在京城經營著一間牙行,八麵玲瓏,人脈極廣。
三年前,北直隸遭水患,無糧過冬。林益在家鄉肅寧走投無路,便想學前輩魏公公,自閹入宮,謀求生計。
於是帶著妻兒來京,投靠這位還未出五服的表弟。之後,他的手術與入宮事宜,都是這位表弟一手操辦的,算是林家的恩人。
這一次的富貴,也是這位表弟帶來的。
“姐夫這是準備出宮團聚?”李弘故作不知,其實他早已從報紙上得知兩宮太後的恩旨,料想林益也會出宮與家人團聚,正欲前往其家中,沒想到在街上遇到了。
“得太後恩典,準許出宮。”林益彎腰撿起地上的兩包月餅,邀請道,“正要迴家,本想派潤兒去請你來家過節,既然遇上了,就一起迴去吧。”
李弘欣然應允,還特意去福吉店裏買了兩塊香皂和十塊肥皂作為禮物。
“花那些錢做什麽?”林益推辭道,“鄉下人沒那麽講究。”
李弘笑而不語,提著兩盒包裝好的禮物,走到大街上,一邊往林家走,一邊低聲道:“姐夫在宮裏,還怕掙不來大錢?隻這一次,不就掙下了一座宅邸和兩間商鋪?
再幹一票大的,別說香皂,就是那香水,也是用得起的……”
林益聞言,嚇得四處張望,見周圍全是熱鬧的購物人群,根本無人注意他們二人的談話,這才壓低聲音責備道:“孟安,慎言!”
李弘大笑道:“姐夫言之有理,咱們迴家再說,迴家再說!”
林益的宅邸位於阜財坊的一條深巷裏,平日裏除了走街串巷的小販,出入的多是左鄰右舍,極少有生麵孔。一旦有外人前來,很容易被認出。
見到林益歸來,林妻和一雙兒女喜出望外,忙安排酒肉飯食,準備過一個富足的中秋節。同時,也要好好招待李弘這位恩人。
林益在家鄉有童生的功名,買了新宅後,忙布置了一間書房。他吩咐妻兒:“我與你們表叔有要事相談,送壺茶來。”
林妻忙沏了茶,送到書房。待妻子出去後,林益才壓低聲音問:“孟安,這太上皇的事,剛剛平息,上麵又有新的安排了?”
法安並未詢問這些情報的來源,太後若是不言,自有她的考量,他隻需奉命行事,無需多問。
自朱由校駕崩後,張薔與張嫣商議,決定借此契機,放出一批宮中二十五歲以上的宮女,以及願意離宮的太監。
這些宮女出宮後,尚能婚嫁生子,張薔期盼她們能有個好去處。至於那些出宮的太監,大多是年邁且無家可歸者,自己積攢了些養老錢,出宮後可購置宅邸安度晚年;有家人的,則能與親人團聚。
因曾侍奉過太上皇,朱由校宮中的太監宮女得兩宮太後恩典,無論年齡大小,均可申請離宮。
魏如意與另一太監惠恩自願前往德陵守墓,而林益卻未申請出宮,反倒與其他十餘名宮女太監一道,被張嫣收入慈寧宮當差。
“看來,這是好不容易安插在宮中的棋子,他們還不願輕易放棄。”張薔輕彈著法安帶迴的材料,冷笑道。
材料上記載著:林益名下,新添了一座城南的三進宅邸,以及宣武門大街上的兩間商鋪。其妻兒三日前已搬入新居。
“宅邸和商鋪,是通過牙行購買的,原主人是離任的京官,欲迴鄉養老,故變賣京城產業,一切看似並無異常。”法安說道,“若要揪出幕後黑手,要麽直接拘捕林益審問,要麽放長線釣大魚,靜待其背後之人現身。”
“他們將林益留在宮中,顯然還有更大的圖謀,針對的是本宮與天子。務必密切監視林益及其家人,定要找出幕後真兇。不將這些暗藏的敵對勢力鏟除,本宮難以心安。”張薔選擇了後者作為行動方案。
因太上皇朱由校駕崩,今年的中秋節不宜大肆慶祝,但張薔仍恩賜朝臣三日休假,借此機會活躍市場。
兩宮太後還頒布了一道恩旨,允許京城中有家人的宮女太監出宮與家人團聚。
此恩旨一出,在宮外購置宅邸的宮人,以及在城中有家人的宮人,紛紛請假出宮。即便是沒有宅邸與家人的宮人,也渴望出宮逛逛。
最終,張泉與王應昌商議後,決定各宮安排好值守人員,允許休息的宮人出宮采購節日用品。
林益同樣請假出宮,慈寧宮新任總管太監王義隻是例行詢問:“是有宅邸?還是有家人在京?”
林益恭敬地行禮:“迴大總管,鄉下遭水災,大哥一家來京尋親,卑職將他們安置在城裏了。難得兩宮太後恩典,卑職想出宮探望他們……”
話未說完,王義便擺手道:“去吧去吧,早點迴來,慈寧宮的菊花還等著你打理呢。”
林益道:“謝大總管,卑職迴頭給您帶點家鄉特產來。”
出宮後,林益並無多少喜悅。他原以為,憑自己的功勞,那些人應會讓他出宮與妻兒團聚。
雖得了一座三進宅邸與兩間商鋪,即便他不寄錢迴家,也足夠妻兒在京生活,還能供兒子讀書。那些人給予的迴報極為豐厚。
他亦不願繼續留在宮中,過那擔驚受怕的日子。太上皇剛逝世的那幾日,他夜夜噩夢,夢見慎刑司的人來抓他,個個麵目猙獰,如同惡鬼。
他嚇得不敢待在直房裏,幹脆借著為太上皇守靈的名義,日夜留在靈堂,反倒贏得了懿安太後的好感,將他調至慈寧宮打理花草。
惶恐了大半個月,直至太上皇的棺槨移入地宮,也無人來找他,他才確信,這一關已過,心情稍稍平複。是啊,太上皇落水,任誰看都是一場意外。
他也落入了水中,差點溺亡,誰會懷疑他呢?不過是自己心虛罷了。
路過熱鬧的城南大街,見多家點心鋪子門前擺著攤,售賣各式月餅,林益走過去,選了桂花餡與紅糖餡的月餅,又琢磨著再買兩斤肉,與妻兒吃一頓團圓的餃子。
林益正東張西望地尋找豬肉鋪子,肩膀突然被人一拍,嚇得他一哆嗦,兩包月餅啪地掉在地上。還未迴頭,就聽見身後傳來一聲大笑:“哈,表哥!”
林益聽出了來人的聲音,他迴過頭,生氣了:“孟安表弟,知不知道人嚇人,會嚇死人的?”
這位孟安,姓李,是妻子娘家的一位遠房表弟,在京城經營著一間牙行,八麵玲瓏,人脈極廣。
三年前,北直隸遭水患,無糧過冬。林益在家鄉肅寧走投無路,便想學前輩魏公公,自閹入宮,謀求生計。
於是帶著妻兒來京,投靠這位還未出五服的表弟。之後,他的手術與入宮事宜,都是這位表弟一手操辦的,算是林家的恩人。
這一次的富貴,也是這位表弟帶來的。
“姐夫這是準備出宮團聚?”李弘故作不知,其實他早已從報紙上得知兩宮太後的恩旨,料想林益也會出宮與家人團聚,正欲前往其家中,沒想到在街上遇到了。
“得太後恩典,準許出宮。”林益彎腰撿起地上的兩包月餅,邀請道,“正要迴家,本想派潤兒去請你來家過節,既然遇上了,就一起迴去吧。”
李弘欣然應允,還特意去福吉店裏買了兩塊香皂和十塊肥皂作為禮物。
“花那些錢做什麽?”林益推辭道,“鄉下人沒那麽講究。”
李弘笑而不語,提著兩盒包裝好的禮物,走到大街上,一邊往林家走,一邊低聲道:“姐夫在宮裏,還怕掙不來大錢?隻這一次,不就掙下了一座宅邸和兩間商鋪?
再幹一票大的,別說香皂,就是那香水,也是用得起的……”
林益聞言,嚇得四處張望,見周圍全是熱鬧的購物人群,根本無人注意他們二人的談話,這才壓低聲音責備道:“孟安,慎言!”
李弘大笑道:“姐夫言之有理,咱們迴家再說,迴家再說!”
林益的宅邸位於阜財坊的一條深巷裏,平日裏除了走街串巷的小販,出入的多是左鄰右舍,極少有生麵孔。一旦有外人前來,很容易被認出。
見到林益歸來,林妻和一雙兒女喜出望外,忙安排酒肉飯食,準備過一個富足的中秋節。同時,也要好好招待李弘這位恩人。
林益在家鄉有童生的功名,買了新宅後,忙布置了一間書房。他吩咐妻兒:“我與你們表叔有要事相談,送壺茶來。”
林妻忙沏了茶,送到書房。待妻子出去後,林益才壓低聲音問:“孟安,這太上皇的事,剛剛平息,上麵又有新的安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