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審烜將老父親交給葉宗:“麻煩葉先生,將我爹好生安葬,待本世子靖難成功,請先生做大學士。”
說罷,不管不顧地領兵往北門逃去,朱審熇連忙跟上,擠進來的步卒見了,也跟著往後門跑去。
到了北門,世子不敢親自上城,派親衛問城牆上的士兵,北門外果然沒有官兵。
而南門外,官兵已經衝王府,正排著隊,一邊舉槍齊射,一邊往建築物裏丟震天雷,將能跑動的騎兵、步卒,統統往北門上壓來。
朱審烜命令打開北大門,放下吊橋,他一馬當先地衝上橋,逃出了晉王府。
世子親衛和朱審熇的馬隊,隨即衝出,身後跟著大隊的步卒。
連帶著城牆上的士兵,見世子逃走,又聽說老王爺已經被嚇死了,紛紛跑下樓,追隨世子而去。
今日帶兵圍攻晉王府的,是山西鎮總兵官尤世祿,帶著五千官兵參與這次行動。
還有新京營的一個守備,叫黃得功。帶著六門新式火炮,和大批新式火器,於半個月前,就趕到太原,在離城二十裏外紮營。
雙方在昨天晚上,趁著夜色掩護,在半裏路外,悄悄地圍住了晉王府,士卒和火炮,都披上偽裝,瞞過了王府城牆上的護衛,直到今日開火,才露出真麵目。
宣大總督魏雲中、宣大巡撫郭之琮、山西布政使錢士晉等地方高官,被請來觀戰。
王府的大門在巨大的爆炸聲中轟然倒塌,塵土與木屑四濺,大門後麵的方城上,躲滿了死傷的王府士兵。
總兵尤世祿,身著山紋甲,長槍往前一指,大吼一聲:“殺!”
他身後的官兵,如同潮水般湧入王府,見人就砍,明軍習慣以人頭記軍功,所以士兵交將砍下的人頭,拴在腰上,看上去十分恐怖。
副將張鴻綱,帶人從大門兩側衝上城牆,朱審灺的守城部隊,見官軍火器兇猛,哪裏還有戰意?順著城牆,一股腦地朝北門逃去……
許多來不及逃跑的王府士兵,趕緊丟下武器,跪在地上投降,有跪得慢的,立即被官兵斬了人頭。
官兵圍住各個院子,但凡有人抵抗,就丟一顆震天雷進去,立時炸得鬼哭狼叫……這樣的降維打擊,誰頂得住?
晉王府老王妃陳氏,聽說老晉王去逝,世子逃走,便帶著後院上千個女人孩子,自我了結,一時間,上吊、投井、喝藥、吞金、撞柱……上演了各種自殺方式。
葉宗領著尤世祿進到後院的時候,隻來得及救下世子妃方氏,以及世子的兩個小兒女,兒子四歲,女兒隻有兩歲。
晉王和老王妃已死,秦氏做為後院的話事人,被押到了存心殿,魏雲中等高官,已經等候在那裏。
方氏牽著一雙小兒子,衣衫殘破,滿臉淒楚,美麗的杏眼裏飽含著淚水,麵對幾位紅袍高官,她哭泣著道:“晉王被奸人蠱惑,妄圖蚍蜉撼樹,我等後宅婦人何辜?望大人們念在晉王府世代忠良之情,善待皇明宗藩!”
這一番話極有水平,一是把叛亂的責任,全部推到已經死去的老晉王朱求桂身上,將世子摘了出來,二是點明晉藩在大明的宗藩之首的地位,三是表明,她們跟天家是親戚,如何處置她們這些人,要天子說了算,地方官無權處置她們。
魏雲中冷笑道:“好一張利嘴,晉王府倒行逆施的種種惡行,朝廷自有記錄。晉王暗中勾結外敵,意圖顛覆朝綱,此等罪行,天理難容!
我等自是無權處置爾等,且將爾等押在後院,等待朝廷處置罷。”
命人將活著的後宅婦人和孩子,關進晉王夫婦居住的頤心殿,沒辦法,人太多,院子小了擠不下,為方便看守,全都趕到頤心殿來了。
王府內開始了一場更為細致的搜查與抄沒。
官兵們穿梭於每個院子,翻箱倒櫃,連老鼠洞也不放過,搜繳出來的財物,在承運殿外的廣場上,堆積如山,山西布政使衙門、監察使衙門派來負責登記造冊的書吏,就有二十多人。
在王府深處的幾處倉庫中,還發現了大量的金銀財寶,晉王府兩百多年的積累,匯聚於此,令人歎為觀止,哪怕是太後張薔親自來此,也隻能感歎一聲“臥草,好多錢!”
另外一座院子裏,是幾座規模龐大的糧倉,裏麵的糧食,有的都爛成粉末了,真真是米爛陳倉。
晉王府還對外宣稱:宗室人口太多,養不起。
八月十八,一隊錦衣衛,由鎮撫吳子韶率領,風塵仆仆地趕到太原,監督抄家。
曆時近一個月,晉王府龐大的資產,終於清查完畢,全部封存於王府,留下官兵看守。
吳子韶帶著十幾相賬本,迴北京複命,等待朝廷的處置方案。
……………………
同一天,在大同的代王府,也上演了與晉王府一模一樣的靖難鬧劇,最後,世子朱彝梃,連老爹的棺槨也顧不上,帶著兒子朱傳焴,從西門逃出,準備南下與晉王的部隊匯合。
代王府隨及被查抄……
代王世子被官軍追著,南下走了十多日,並沒有見到前來匯合的晉王隊伍,隻見到一位信使。
信使帶來了晉王世子的一封信,細說晉王府已經被官軍占領,估計代王府也差不多,他們現在被官軍追著,隻能南下,去陝西投奔秦王。
他邀請代王世子南下,與他一起,求秦王做個中人,在他們與朝廷之間說和說和,請求朝廷赦免他們,他們願意上全部上交王府三衛……
朱彝梃不南下也沒辦法,西、北、東三麵,都有官軍圍追堵截,他們隻能南下。
尤世祿和黃得功,剛將朱審烜趕入陝西地界,正在邊界休整,就聽斥侯來報:“代王府的潰兵到了。”
“快快快,趕緊讓開道!放他們過去!”尤世祿大笑著對黃得功說,“讓洪剃頭去收拾他們。”
黃得功遺憾地搖頭道:“大好的功勞,白白讓給曹變蛟那小子了。”
尤世祿也很遺憾:“是呀,朱彝梃和朱審烜,兩位世子,叛亂的頭領,夠封侯了,可惜!”
另一邊,兩位世子,分別從河津渡黃河,沿河一路南下,在潼關外匯合了。
兩位世子,朱彝梃是長輩,朱審烜見到四十多歲的代王世子,隻來得及叫一聲“叔”,二人就抱頭痛哭,從小錦衣玉食的他們,哪裏受過這份罪?
南下一個多月來,他們缺吃少穿,一路打劫過來,這兩年山陝大旱,隻搶得一些粗糧,要不是有幾次運氣好,搶了朝廷運往山西的賑災“糧食”,他們哪裏走得到潼關?
如果上天給他們一次重頭再來的機會,二人肯定不會再妄自尊大,被人一鼓動,就起兵靖難,哪怕他們與朱棣一樣,有高僧輔佐,也不起兵了。
二人互相詢問:“道謹大師呢?那位自比姚廣孝的黑衣高僧,哪裏去了?”
說罷,不管不顧地領兵往北門逃去,朱審熇連忙跟上,擠進來的步卒見了,也跟著往後門跑去。
到了北門,世子不敢親自上城,派親衛問城牆上的士兵,北門外果然沒有官兵。
而南門外,官兵已經衝王府,正排著隊,一邊舉槍齊射,一邊往建築物裏丟震天雷,將能跑動的騎兵、步卒,統統往北門上壓來。
朱審烜命令打開北大門,放下吊橋,他一馬當先地衝上橋,逃出了晉王府。
世子親衛和朱審熇的馬隊,隨即衝出,身後跟著大隊的步卒。
連帶著城牆上的士兵,見世子逃走,又聽說老王爺已經被嚇死了,紛紛跑下樓,追隨世子而去。
今日帶兵圍攻晉王府的,是山西鎮總兵官尤世祿,帶著五千官兵參與這次行動。
還有新京營的一個守備,叫黃得功。帶著六門新式火炮,和大批新式火器,於半個月前,就趕到太原,在離城二十裏外紮營。
雙方在昨天晚上,趁著夜色掩護,在半裏路外,悄悄地圍住了晉王府,士卒和火炮,都披上偽裝,瞞過了王府城牆上的護衛,直到今日開火,才露出真麵目。
宣大總督魏雲中、宣大巡撫郭之琮、山西布政使錢士晉等地方高官,被請來觀戰。
王府的大門在巨大的爆炸聲中轟然倒塌,塵土與木屑四濺,大門後麵的方城上,躲滿了死傷的王府士兵。
總兵尤世祿,身著山紋甲,長槍往前一指,大吼一聲:“殺!”
他身後的官兵,如同潮水般湧入王府,見人就砍,明軍習慣以人頭記軍功,所以士兵交將砍下的人頭,拴在腰上,看上去十分恐怖。
副將張鴻綱,帶人從大門兩側衝上城牆,朱審灺的守城部隊,見官軍火器兇猛,哪裏還有戰意?順著城牆,一股腦地朝北門逃去……
許多來不及逃跑的王府士兵,趕緊丟下武器,跪在地上投降,有跪得慢的,立即被官兵斬了人頭。
官兵圍住各個院子,但凡有人抵抗,就丟一顆震天雷進去,立時炸得鬼哭狼叫……這樣的降維打擊,誰頂得住?
晉王府老王妃陳氏,聽說老晉王去逝,世子逃走,便帶著後院上千個女人孩子,自我了結,一時間,上吊、投井、喝藥、吞金、撞柱……上演了各種自殺方式。
葉宗領著尤世祿進到後院的時候,隻來得及救下世子妃方氏,以及世子的兩個小兒女,兒子四歲,女兒隻有兩歲。
晉王和老王妃已死,秦氏做為後院的話事人,被押到了存心殿,魏雲中等高官,已經等候在那裏。
方氏牽著一雙小兒子,衣衫殘破,滿臉淒楚,美麗的杏眼裏飽含著淚水,麵對幾位紅袍高官,她哭泣著道:“晉王被奸人蠱惑,妄圖蚍蜉撼樹,我等後宅婦人何辜?望大人們念在晉王府世代忠良之情,善待皇明宗藩!”
這一番話極有水平,一是把叛亂的責任,全部推到已經死去的老晉王朱求桂身上,將世子摘了出來,二是點明晉藩在大明的宗藩之首的地位,三是表明,她們跟天家是親戚,如何處置她們這些人,要天子說了算,地方官無權處置她們。
魏雲中冷笑道:“好一張利嘴,晉王府倒行逆施的種種惡行,朝廷自有記錄。晉王暗中勾結外敵,意圖顛覆朝綱,此等罪行,天理難容!
我等自是無權處置爾等,且將爾等押在後院,等待朝廷處置罷。”
命人將活著的後宅婦人和孩子,關進晉王夫婦居住的頤心殿,沒辦法,人太多,院子小了擠不下,為方便看守,全都趕到頤心殿來了。
王府內開始了一場更為細致的搜查與抄沒。
官兵們穿梭於每個院子,翻箱倒櫃,連老鼠洞也不放過,搜繳出來的財物,在承運殿外的廣場上,堆積如山,山西布政使衙門、監察使衙門派來負責登記造冊的書吏,就有二十多人。
在王府深處的幾處倉庫中,還發現了大量的金銀財寶,晉王府兩百多年的積累,匯聚於此,令人歎為觀止,哪怕是太後張薔親自來此,也隻能感歎一聲“臥草,好多錢!”
另外一座院子裏,是幾座規模龐大的糧倉,裏麵的糧食,有的都爛成粉末了,真真是米爛陳倉。
晉王府還對外宣稱:宗室人口太多,養不起。
八月十八,一隊錦衣衛,由鎮撫吳子韶率領,風塵仆仆地趕到太原,監督抄家。
曆時近一個月,晉王府龐大的資產,終於清查完畢,全部封存於王府,留下官兵看守。
吳子韶帶著十幾相賬本,迴北京複命,等待朝廷的處置方案。
……………………
同一天,在大同的代王府,也上演了與晉王府一模一樣的靖難鬧劇,最後,世子朱彝梃,連老爹的棺槨也顧不上,帶著兒子朱傳焴,從西門逃出,準備南下與晉王的部隊匯合。
代王府隨及被查抄……
代王世子被官軍追著,南下走了十多日,並沒有見到前來匯合的晉王隊伍,隻見到一位信使。
信使帶來了晉王世子的一封信,細說晉王府已經被官軍占領,估計代王府也差不多,他們現在被官軍追著,隻能南下,去陝西投奔秦王。
他邀請代王世子南下,與他一起,求秦王做個中人,在他們與朝廷之間說和說和,請求朝廷赦免他們,他們願意上全部上交王府三衛……
朱彝梃不南下也沒辦法,西、北、東三麵,都有官軍圍追堵截,他們隻能南下。
尤世祿和黃得功,剛將朱審烜趕入陝西地界,正在邊界休整,就聽斥侯來報:“代王府的潰兵到了。”
“快快快,趕緊讓開道!放他們過去!”尤世祿大笑著對黃得功說,“讓洪剃頭去收拾他們。”
黃得功遺憾地搖頭道:“大好的功勞,白白讓給曹變蛟那小子了。”
尤世祿也很遺憾:“是呀,朱彝梃和朱審烜,兩位世子,叛亂的頭領,夠封侯了,可惜!”
另一邊,兩位世子,分別從河津渡黃河,沿河一路南下,在潼關外匯合了。
兩位世子,朱彝梃是長輩,朱審烜見到四十多歲的代王世子,隻來得及叫一聲“叔”,二人就抱頭痛哭,從小錦衣玉食的他們,哪裏受過這份罪?
南下一個多月來,他們缺吃少穿,一路打劫過來,這兩年山陝大旱,隻搶得一些粗糧,要不是有幾次運氣好,搶了朝廷運往山西的賑災“糧食”,他們哪裏走得到潼關?
如果上天給他們一次重頭再來的機會,二人肯定不會再妄自尊大,被人一鼓動,就起兵靖難,哪怕他們與朱棣一樣,有高僧輔佐,也不起兵了。
二人互相詢問:“道謹大師呢?那位自比姚廣孝的黑衣高僧,哪裏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