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崧在城牆上,聽到聖旨內容,強硬地反駁道:“我福王一係,在洛陽循規蹈矩,朱慈煌那個小兒,就容不下我父子了麽?這是欲加之罪,本世子不服,就算到了北京,也要與那小兒爭辯一番!”
張之極身邊的孫傳庭一揮手,吳三桂就將五花大綁的典寶,扔在地上。
孫傳庭上前喝道:“福王府私印堪合,到淮安裝私鹽,被本官當場拿獲,世子卻說什麽循規蹈矩?真真是可笑!”
汪喬年上前勸道:“世子,為免王府免遭塗炭,還是開門投降罷。”
朱由崧道:“吾父王說了,滿足福王府的條件,就開門。”
張之極不耐煩了,大手一揮,下令道:“誰跟你講條件?攻城!”
一隊士卒衝過金水橋,朱由崧見官軍來真的,一時沒了主意,猶豫間,官兵已經衝到王府大門,朱由崧忙指揮護衛們往下放箭。
弓還沒拉滿,城下的槍聲就響了起來,朱由崧幸虧躲在貼身護衛身後,才沒有同身邊的其他人一樣中彈倒地。
他屁滾尿流地跑下城牆,撒腿就往後院跑,剛跑過承運殿,就聽大門口傳來“轟隆隆”的爆炸聲,緊接著,官兵們呐喊著衝了進來。
福王坐在存心殿正中的椅子上,這椅子是特製的,比平常的椅子大一圈,福王坐上去,滿滿的一圈椅,次子朱由渠站在他身後,父子兩人正準備與前來的官兵談判。
朱由崧跑過圓殿,一邊往存心殿來,一邊大喊:“父王,官兵衝進來了……”
福王驚得呆坐在椅子上,根本起不來,他驚恐地吩咐道:“快,快叫長史!”
王府長史,是朝廷派來親王府的朝廷官員,負責管理王府事務,福王府的長史,早就和福王沆瀣一氣,哪裏還記得自己是朝廷的官員。
長史與王府屬官,都住在王府大門口兩側,此時,估計已經被官兵抓住了,再到哪裏去找人?
朱由崧兄弟,都不敢離開福王身邊,隻能讓一位內官去叫,那內官磨磨蹭蹭地往前麵去,還沒走出存心殿,張之極就帶人衝了進來。
見福王父子三人都在,倒省事了,他揮手道:“看押起來!”
立即有一隊士兵,將三人團團圍住,用黑洞洞的槍口指著他們,隻要敢動,立即開槍。
被福王趕上城牆的王府護衛,本來就對福王不將他們上交朝廷,心生不滿,如今見王府被攻破,頓時沒了戰意,全都放下武器,跪地投降。
錦衣衛派了鎮撫楊應琪,帶了五十名校衛,前來監督抄家。
宗人府委派左宗人,開封的周王,也前來監督抄家。
河南布政使張夢鯨、按察使陳柯,都指揮使劉衍祚,監察禦史方攸績,洛陽知府汪喬年,全都被請來做見證人,帶人協助清點周王府財物。
眾人忙了半個月,才將周王府的財物清點造冊,單是記錄用的賬冊,就裝了五大箱子。
五月十六,錦衣衛和京營官兵,押著福王府查抄出來的金銀珠寶和銀票,還有福王一家子,足足三十艘樓船,浩浩蕩蕩地迴到北京。
民間傳說,福王跌倒,開平吃飽,有說福王家裏,單單是銀票,就裝了十隻大櫃子,金銀珠寶,就有裝了二十多船……
張薔知道福王有錢,沒想到他這麽有錢,比太上皇朱由校和平安父子兩人的內帑加起來還多。
所以,開顧問會議的時候,她一直笑眯眯的,與重臣們討論如何分贓,啊不,如何使用這筆巨款。
工部尚書李從心,希望在遵化興建一座鋼鐵廠,生產更多的精鋼,打造更多的燧發槍。
是的,大明火器局,已經停止生產火繩槍,開始大量生產燧發槍,用精鋼鑄造的大炮,已經擺上了北京城頭,更是運往寧遠、錦州,加強城防。
連蓋州城,也運過去二十門大炮。
兵部要求,補發九鎮邊軍的餉銀,更換一批邊軍的武器裝備。
戶部的郭允厚,希望太後將一部分資金,用著賑災預備金,大明的天災,是越來越頻繁,說不定哪一天,某地方大員的一封奏折上來,朝廷就要撥款救災。
禮部溫體仁,提議編書,《永樂大典》已經成書兩百多年,應該重新編撰一套比《永樂大典》更全麵的叢書,將大明兩百多年間新產生的書籍,編撰成書,以彰顯開平盛世……
徐光啟希望建仿照西方,建一座堪比國子監規模的綜合性學院……
其它各部,提交上來的用款申請,多達三十多份。
裕安太後笑眯眯的臉,慢慢垮了下來。
經顧問組反複討論,篩選,最後決定,福王府的財產,按二八分成,兩成收入天子的內帑,另外八成,收進國庫。
國庫的這筆銀子,留存一半,另一半,按照輕重緩急的順序,做了如下分配:
在遵化新建了一座焦炭煉鋼廠,生產槍炮所需的優質鋼。
補發了九鎮邊軍拖欠的餉銀。
批準徐光啟的綜合性學院項目,太後為新學院賜名“燕京大學”。
撥款給陝西布政司,繼續賑災,用以工代賑的方式,加強地方基礎設施建設。
擴建登州造船廠,儲備木材,做好造船準備……這個建議,是太後提出來的,重臣們知道太後的心思,都默契地為這個項目,投了讚成票。
福王府的莊田,劃成紅線區,不準買賣,全部分給了河南的失地農民,這些地隻有使用權,沒有買賣權,農民種地,向當地官府交納田賦。
福王一家,被送到定陵,為最寵愛他的萬曆帝守陵……
從福王的走私船隊被抓開始,《明報》和邸報上,就開始連篇累牘地報道福王的種種不法行為,隨著兩份報的發行,福王府的財富暴露於天下。
中央政府用福王府的銀錢,做了哪些利國利民的事,也隨著報紙傳遍了民間,小天子朱慈煌,和秉國太後裕安的聲望,達到了繼位以來的新高度。
連帶著幾位閣臣,和六部大臣們,也在官場和民間,刷了一波好感。
河南省的地方官員,既免掉了福王府的巨額?米,又新增了四萬頃長期收稅的田地,仿佛壓在頭上的大山,被掀掉了一座,喘氣都順暢了許多。
福王案從四月底開始,一直持續到七月,才徹底結束,期間砍掉的人頭,撤換掉的官員,不再一一贅述。
福王案,將各地混吃等死的親王,嚇得不輕,紛紛召集親近族人,商量起自保之道來。
張之極身邊的孫傳庭一揮手,吳三桂就將五花大綁的典寶,扔在地上。
孫傳庭上前喝道:“福王府私印堪合,到淮安裝私鹽,被本官當場拿獲,世子卻說什麽循規蹈矩?真真是可笑!”
汪喬年上前勸道:“世子,為免王府免遭塗炭,還是開門投降罷。”
朱由崧道:“吾父王說了,滿足福王府的條件,就開門。”
張之極不耐煩了,大手一揮,下令道:“誰跟你講條件?攻城!”
一隊士卒衝過金水橋,朱由崧見官軍來真的,一時沒了主意,猶豫間,官兵已經衝到王府大門,朱由崧忙指揮護衛們往下放箭。
弓還沒拉滿,城下的槍聲就響了起來,朱由崧幸虧躲在貼身護衛身後,才沒有同身邊的其他人一樣中彈倒地。
他屁滾尿流地跑下城牆,撒腿就往後院跑,剛跑過承運殿,就聽大門口傳來“轟隆隆”的爆炸聲,緊接著,官兵們呐喊著衝了進來。
福王坐在存心殿正中的椅子上,這椅子是特製的,比平常的椅子大一圈,福王坐上去,滿滿的一圈椅,次子朱由渠站在他身後,父子兩人正準備與前來的官兵談判。
朱由崧跑過圓殿,一邊往存心殿來,一邊大喊:“父王,官兵衝進來了……”
福王驚得呆坐在椅子上,根本起不來,他驚恐地吩咐道:“快,快叫長史!”
王府長史,是朝廷派來親王府的朝廷官員,負責管理王府事務,福王府的長史,早就和福王沆瀣一氣,哪裏還記得自己是朝廷的官員。
長史與王府屬官,都住在王府大門口兩側,此時,估計已經被官兵抓住了,再到哪裏去找人?
朱由崧兄弟,都不敢離開福王身邊,隻能讓一位內官去叫,那內官磨磨蹭蹭地往前麵去,還沒走出存心殿,張之極就帶人衝了進來。
見福王父子三人都在,倒省事了,他揮手道:“看押起來!”
立即有一隊士兵,將三人團團圍住,用黑洞洞的槍口指著他們,隻要敢動,立即開槍。
被福王趕上城牆的王府護衛,本來就對福王不將他們上交朝廷,心生不滿,如今見王府被攻破,頓時沒了戰意,全都放下武器,跪地投降。
錦衣衛派了鎮撫楊應琪,帶了五十名校衛,前來監督抄家。
宗人府委派左宗人,開封的周王,也前來監督抄家。
河南布政使張夢鯨、按察使陳柯,都指揮使劉衍祚,監察禦史方攸績,洛陽知府汪喬年,全都被請來做見證人,帶人協助清點周王府財物。
眾人忙了半個月,才將周王府的財物清點造冊,單是記錄用的賬冊,就裝了五大箱子。
五月十六,錦衣衛和京營官兵,押著福王府查抄出來的金銀珠寶和銀票,還有福王一家子,足足三十艘樓船,浩浩蕩蕩地迴到北京。
民間傳說,福王跌倒,開平吃飽,有說福王家裏,單單是銀票,就裝了十隻大櫃子,金銀珠寶,就有裝了二十多船……
張薔知道福王有錢,沒想到他這麽有錢,比太上皇朱由校和平安父子兩人的內帑加起來還多。
所以,開顧問會議的時候,她一直笑眯眯的,與重臣們討論如何分贓,啊不,如何使用這筆巨款。
工部尚書李從心,希望在遵化興建一座鋼鐵廠,生產更多的精鋼,打造更多的燧發槍。
是的,大明火器局,已經停止生產火繩槍,開始大量生產燧發槍,用精鋼鑄造的大炮,已經擺上了北京城頭,更是運往寧遠、錦州,加強城防。
連蓋州城,也運過去二十門大炮。
兵部要求,補發九鎮邊軍的餉銀,更換一批邊軍的武器裝備。
戶部的郭允厚,希望太後將一部分資金,用著賑災預備金,大明的天災,是越來越頻繁,說不定哪一天,某地方大員的一封奏折上來,朝廷就要撥款救災。
禮部溫體仁,提議編書,《永樂大典》已經成書兩百多年,應該重新編撰一套比《永樂大典》更全麵的叢書,將大明兩百多年間新產生的書籍,編撰成書,以彰顯開平盛世……
徐光啟希望建仿照西方,建一座堪比國子監規模的綜合性學院……
其它各部,提交上來的用款申請,多達三十多份。
裕安太後笑眯眯的臉,慢慢垮了下來。
經顧問組反複討論,篩選,最後決定,福王府的財產,按二八分成,兩成收入天子的內帑,另外八成,收進國庫。
國庫的這筆銀子,留存一半,另一半,按照輕重緩急的順序,做了如下分配:
在遵化新建了一座焦炭煉鋼廠,生產槍炮所需的優質鋼。
補發了九鎮邊軍拖欠的餉銀。
批準徐光啟的綜合性學院項目,太後為新學院賜名“燕京大學”。
撥款給陝西布政司,繼續賑災,用以工代賑的方式,加強地方基礎設施建設。
擴建登州造船廠,儲備木材,做好造船準備……這個建議,是太後提出來的,重臣們知道太後的心思,都默契地為這個項目,投了讚成票。
福王府的莊田,劃成紅線區,不準買賣,全部分給了河南的失地農民,這些地隻有使用權,沒有買賣權,農民種地,向當地官府交納田賦。
福王一家,被送到定陵,為最寵愛他的萬曆帝守陵……
從福王的走私船隊被抓開始,《明報》和邸報上,就開始連篇累牘地報道福王的種種不法行為,隨著兩份報的發行,福王府的財富暴露於天下。
中央政府用福王府的銀錢,做了哪些利國利民的事,也隨著報紙傳遍了民間,小天子朱慈煌,和秉國太後裕安的聲望,達到了繼位以來的新高度。
連帶著幾位閣臣,和六部大臣們,也在官場和民間,刷了一波好感。
河南省的地方官員,既免掉了福王府的巨額?米,又新增了四萬頃長期收稅的田地,仿佛壓在頭上的大山,被掀掉了一座,喘氣都順暢了許多。
福王案從四月底開始,一直持續到七月,才徹底結束,期間砍掉的人頭,撤換掉的官員,不再一一贅述。
福王案,將各地混吃等死的親王,嚇得不輕,紛紛召集親近族人,商量起自保之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