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校學員,在陝西協助運送糧食,人人立功,如在綏德府運糧的姚士元姚把總,就因功升為千總,其他人有從哨總升為把總的,總之人人升官。
周遇吉因為跟隨蓸文詔剿匪時,帶領火器營屢立殊勳,因功升為守備,是支援陝西的二十幾位學員中,升得最快的一位。
他們帶出去的京營士兵,也是人人有賞,不但得了十兩到五十兩銀子不等的賞銀,還有人當上了伍長、什長。
所以武將這邊的宴會,氣氛熱烈,雖然也是四菜一湯,但分量更多而已,武將們毫無顧忌地敞開肚子,大碗喝酒,大塊吃肉,豪氣得很。
周遇吉端著酒杯,走到主位上的倪元璐身邊,感激地道:“大人,請允許下官敬您一杯酒,沒有火器局打製的新式火器,就沒有我們立功的機會,也沒有大家升官發財的機會,下官要代表一千多援陝官兵,敬您一杯!”
倪元璐忙站起來,嗬嗬笑道:“周守備言重了,重建火器局是太後倡議,袁兵部領導,本官隻是奉命執行,所以,讓我們一起,遙敬陛下和太後。”
眾人齊齊起身,恭敬地舉杯向北方:“敬陛下!敬太後!”
倪元璐舉起第二杯酒:“遙敬袁兵部!”
“敬袁兵部!”
倪元璐舉起第三杯酒:“敬火器局同仁!”
“敬火器局!”
三杯酒敬完,倪元璐放下酒杯,大手一揮:“酒肉管夠,不醉不歸!”
坐在他左手位置的畢懋康一聽就急了,扯扯他的袖子道:“汝玉,別忘了正事兒。”
倪元璐放下酒杯,笑道:“別急嘛,你不就是想問問,你的那種燧發槍好不好用嘛,這次帶了五支出去,我叫人來問問。”
他招手叫周遇吉上前,指著畢懋康介紹道:“這位是兵部侍郎畢大人,你們隊裏的五支燧發槍,就是畢大人發明的,你給畢大人講講使用效果,比火繩槍如何?”
“哎呀,下官有眼不識泰山,請畢大人見諒!”周遇吉說完,直接就給畢自嚴跪下了,“下官要給畢大人磕個頭!”
身著便服的畢自嚴忙上前扶起他,連連道:“不必多禮,說說,燧發槍和火繩槍,哪種更好使?”
“迴大人,燧發槍使用起來,可比火繩槍方便多了,一是不必攜帶火絨火繩,二是不怕火繩被大風吹滅,或者被大雨打濕無法使用,三是發射時辰更短。
如果火繩槍需要三段擊的話,那燧發槍,隻需要兩段擊……原來,燧發槍是大人發明的,大人真是……真是……”
周遇吉激動得語無倫次,最後,隻好舉起酒杯道:“下官敬大人一杯酒吧。”
洪承疇眼紅他手裏的幾支燧發槍,好說歹說希望留一支給他,都被周遇吉以保密的理由拒絕了。
畢自嚴笑嗬嗬地幹了一杯酒,又問道:“可有什麽缺陷?”
周遇吉直率地說:“缺陷嘛……也有,有時候扣一次打不燃火,還得扣第二次……”
畢自嚴點點頭,對下首的倪元璐和對麵的盧象長道:“還要精選更好的火石,製作更好的火藥才行。”
二人點頭同意他的觀點,倪元璐指著坐在他對麵的曹賓道:“這個,要問曹大人羅。”
曹賓矜持地舉了舉杯,他手裏倒是有幾種火藥的配方,據說是法安大師從佛朗機人那裏得來的,放在內監的兵仗局,他正在秘密實驗。
坐在倪元璐下首的盧象升,也問出了他最關心的問題:“周守備,這次帶出的火槍,炸膛的多不多?”
明軍不願意使用火槍,也是因為火槍的質量不好,經常炸膛,不但打不到敵人,還把自己炸死炸傷,不如大刀長矛來得安全。
倪元璐指著盧象升介紹道:“這位是工部侍郎盧大人,分管鋼鐵冶煉,造火槍的精鋼,就是盧大人帶人煉製出來的。”
周遇吉忙轉身,又要給盧象升下跪,被盧象升抓住手臂不讓,盧象升力氣大,周遇吉硬是跪不下去,索性拱手道:“迴大人,下官手下一百二十人,共備了一百五十杆火槍,三個月時間,有八支炸膛,也是因用得太頻繁所致……”
“迴頭把炸膛的火槍,送到火器局來。”倪元璐吩咐道,“咱們看看是哪裏的問題。”
盧象升點頭不語,周遇吉忙道:“盧大人,這批槍比老火器局造的槍,好太多了,要是老槍的話,估計有一半的槍,都要炸膛……”
“傷了幾人?”盧象長問。
“迴大人,傷了五人……”士兵傷在自家生產的武器上,怎麽說也算是事故。
盧象升沉默了,片刻後,對周遇吉道:“哦,你下去吧,得勝歸來,當痛飲一番……”
周遇吉衝四位大人拱拱手,轉身找同學們喝酒去了。
“一百五十杆槍,才炸了八支,”倪元璐安慰盧象升道,“已經比原來好太多了,建鬥的鋼鐵廠才投產不過三個月,完全沒必要自責嘛。”
盧象升搖搖頭,語氣沉重地道:“炸膛少,與他們使用的定裝子彈,有很大的關係,隻要火槍有炸膛的風險,士兵心裏就有陰影,就不願意使用。”
畢自嚴攤攤手道:“那能怎麽樣?火器局使用的蘇鋼,已經是大明最好的鋼材了,原來造一杆火繩槍,隻需二兩銀,現在,得五兩銀子!
再配上火藥和鉛彈,長槍、腰刀、挨牌等器一起算是四兩,一個火槍兵,單單是武器裝備,就得近十兩銀子……”
幾人都沉默了,目前,李邦華掛兵部左侍郎銜,正在整頓京營,據說太後的目標,是編練十隊神機營……
每隊神機營五千人,十隊就是五萬人,單單是火器裝備,就得多少銀子?
許久,倪元璐打破沉默,笑道:“銀子的事,估計李大人也上交了預算,咱們隻管煉好鋼,造好槍就成了……”
畢自嚴也道:“是極是極,來,幹一杯!”
曹賓一位太監,今日能與三位高官同桌飲酒,簡直受寵若驚,他見盧象升心事重重,對鋼鐵廠生產的鋼材不滿意,便趁著飲酒的機會,低聲對他說:
“盧大人,咱家給您指個方向吧,你去找陛下的另一位師傅,法安大師,他負責與佛朗機人接觸,你問他佛朗機人有沒有更好的煉鋼法子,咱家保證您有收獲……”
盧象升不解地問:“法安大師?本官倒是在開會的時候見過他,他既然有更好的煉鋼法,怎麽不拿出來試一試?”
“咳,”曹賓用隻有兩人聽得到的聲音道,“大師神龍見首不見尾,忙得跟什麽似的,你不去找他,他哪有功夫關注你的鋼鐵廠?”
盧象升聽他說得有道理,也低聲問道:“曹大監手上的火藥配方,就是從大師那裏得來的?”
曹賓不迴答,隻說:“大人隻管去,定有所得……”
盧象升聽完,就要起身告辭,曹賓指著外麵大雪紛飛的天空,苦笑道:“大人,外麵下著雪呢,現在已是下午,要見大師,也得明日了……”
盧象升說:“本官先去投個帖子。”
周遇吉因為跟隨蓸文詔剿匪時,帶領火器營屢立殊勳,因功升為守備,是支援陝西的二十幾位學員中,升得最快的一位。
他們帶出去的京營士兵,也是人人有賞,不但得了十兩到五十兩銀子不等的賞銀,還有人當上了伍長、什長。
所以武將這邊的宴會,氣氛熱烈,雖然也是四菜一湯,但分量更多而已,武將們毫無顧忌地敞開肚子,大碗喝酒,大塊吃肉,豪氣得很。
周遇吉端著酒杯,走到主位上的倪元璐身邊,感激地道:“大人,請允許下官敬您一杯酒,沒有火器局打製的新式火器,就沒有我們立功的機會,也沒有大家升官發財的機會,下官要代表一千多援陝官兵,敬您一杯!”
倪元璐忙站起來,嗬嗬笑道:“周守備言重了,重建火器局是太後倡議,袁兵部領導,本官隻是奉命執行,所以,讓我們一起,遙敬陛下和太後。”
眾人齊齊起身,恭敬地舉杯向北方:“敬陛下!敬太後!”
倪元璐舉起第二杯酒:“遙敬袁兵部!”
“敬袁兵部!”
倪元璐舉起第三杯酒:“敬火器局同仁!”
“敬火器局!”
三杯酒敬完,倪元璐放下酒杯,大手一揮:“酒肉管夠,不醉不歸!”
坐在他左手位置的畢懋康一聽就急了,扯扯他的袖子道:“汝玉,別忘了正事兒。”
倪元璐放下酒杯,笑道:“別急嘛,你不就是想問問,你的那種燧發槍好不好用嘛,這次帶了五支出去,我叫人來問問。”
他招手叫周遇吉上前,指著畢懋康介紹道:“這位是兵部侍郎畢大人,你們隊裏的五支燧發槍,就是畢大人發明的,你給畢大人講講使用效果,比火繩槍如何?”
“哎呀,下官有眼不識泰山,請畢大人見諒!”周遇吉說完,直接就給畢自嚴跪下了,“下官要給畢大人磕個頭!”
身著便服的畢自嚴忙上前扶起他,連連道:“不必多禮,說說,燧發槍和火繩槍,哪種更好使?”
“迴大人,燧發槍使用起來,可比火繩槍方便多了,一是不必攜帶火絨火繩,二是不怕火繩被大風吹滅,或者被大雨打濕無法使用,三是發射時辰更短。
如果火繩槍需要三段擊的話,那燧發槍,隻需要兩段擊……原來,燧發槍是大人發明的,大人真是……真是……”
周遇吉激動得語無倫次,最後,隻好舉起酒杯道:“下官敬大人一杯酒吧。”
洪承疇眼紅他手裏的幾支燧發槍,好說歹說希望留一支給他,都被周遇吉以保密的理由拒絕了。
畢自嚴笑嗬嗬地幹了一杯酒,又問道:“可有什麽缺陷?”
周遇吉直率地說:“缺陷嘛……也有,有時候扣一次打不燃火,還得扣第二次……”
畢自嚴點點頭,對下首的倪元璐和對麵的盧象長道:“還要精選更好的火石,製作更好的火藥才行。”
二人點頭同意他的觀點,倪元璐指著坐在他對麵的曹賓道:“這個,要問曹大人羅。”
曹賓矜持地舉了舉杯,他手裏倒是有幾種火藥的配方,據說是法安大師從佛朗機人那裏得來的,放在內監的兵仗局,他正在秘密實驗。
坐在倪元璐下首的盧象升,也問出了他最關心的問題:“周守備,這次帶出的火槍,炸膛的多不多?”
明軍不願意使用火槍,也是因為火槍的質量不好,經常炸膛,不但打不到敵人,還把自己炸死炸傷,不如大刀長矛來得安全。
倪元璐指著盧象升介紹道:“這位是工部侍郎盧大人,分管鋼鐵冶煉,造火槍的精鋼,就是盧大人帶人煉製出來的。”
周遇吉忙轉身,又要給盧象升下跪,被盧象升抓住手臂不讓,盧象升力氣大,周遇吉硬是跪不下去,索性拱手道:“迴大人,下官手下一百二十人,共備了一百五十杆火槍,三個月時間,有八支炸膛,也是因用得太頻繁所致……”
“迴頭把炸膛的火槍,送到火器局來。”倪元璐吩咐道,“咱們看看是哪裏的問題。”
盧象升點頭不語,周遇吉忙道:“盧大人,這批槍比老火器局造的槍,好太多了,要是老槍的話,估計有一半的槍,都要炸膛……”
“傷了幾人?”盧象長問。
“迴大人,傷了五人……”士兵傷在自家生產的武器上,怎麽說也算是事故。
盧象升沉默了,片刻後,對周遇吉道:“哦,你下去吧,得勝歸來,當痛飲一番……”
周遇吉衝四位大人拱拱手,轉身找同學們喝酒去了。
“一百五十杆槍,才炸了八支,”倪元璐安慰盧象升道,“已經比原來好太多了,建鬥的鋼鐵廠才投產不過三個月,完全沒必要自責嘛。”
盧象升搖搖頭,語氣沉重地道:“炸膛少,與他們使用的定裝子彈,有很大的關係,隻要火槍有炸膛的風險,士兵心裏就有陰影,就不願意使用。”
畢自嚴攤攤手道:“那能怎麽樣?火器局使用的蘇鋼,已經是大明最好的鋼材了,原來造一杆火繩槍,隻需二兩銀,現在,得五兩銀子!
再配上火藥和鉛彈,長槍、腰刀、挨牌等器一起算是四兩,一個火槍兵,單單是武器裝備,就得近十兩銀子……”
幾人都沉默了,目前,李邦華掛兵部左侍郎銜,正在整頓京營,據說太後的目標,是編練十隊神機營……
每隊神機營五千人,十隊就是五萬人,單單是火器裝備,就得多少銀子?
許久,倪元璐打破沉默,笑道:“銀子的事,估計李大人也上交了預算,咱們隻管煉好鋼,造好槍就成了……”
畢自嚴也道:“是極是極,來,幹一杯!”
曹賓一位太監,今日能與三位高官同桌飲酒,簡直受寵若驚,他見盧象升心事重重,對鋼鐵廠生產的鋼材不滿意,便趁著飲酒的機會,低聲對他說:
“盧大人,咱家給您指個方向吧,你去找陛下的另一位師傅,法安大師,他負責與佛朗機人接觸,你問他佛朗機人有沒有更好的煉鋼法子,咱家保證您有收獲……”
盧象升不解地問:“法安大師?本官倒是在開會的時候見過他,他既然有更好的煉鋼法,怎麽不拿出來試一試?”
“咳,”曹賓用隻有兩人聽得到的聲音道,“大師神龍見首不見尾,忙得跟什麽似的,你不去找他,他哪有功夫關注你的鋼鐵廠?”
盧象升聽他說得有道理,也低聲問道:“曹大監手上的火藥配方,就是從大師那裏得來的?”
曹賓不迴答,隻說:“大人隻管去,定有所得……”
盧象升聽完,就要起身告辭,曹賓指著外麵大雪紛飛的天空,苦笑道:“大人,外麵下著雪呢,現在已是下午,要見大師,也得明日了……”
盧象升說:“本官先去投個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