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天剛蒙蒙亮,運糧隊就列隊出發,李鴻基才看清運糧隊的規模。
足足三百輛大車,每輛車配一名車夫、兩位民夫,整個隊伍,隻有一支五十多人組成的護衛隊,帶隊的是姚把總。
護衛們身上除了雁翎刀外,人人背著一杆火繩槍,李鴻基在邊軍裏見過火繩槍,他認識。
看著這樣的護送隊伍,他不由得皺起了眉頭,因為一路上,除了逃荒的百姓,還有馬匪。
這些馬匪,有些是草原上內附的蒙古人,他們不懂種地,大多是往來關內外販些馬匹茶葉過活,現在蒙古人那邊在打仗,他們沒生意做,就做起搶劫的勾當。
也有一些販馬的漢人,也跟著蒙古人做起了馬匪,他們對地形更熟,這一大隊運糧隊,這麽少的護衛,能不招人惦記麽?
他的瘦馬不能騎了,好在整個車隊,也隻有姚把總和一個跑前跑後的通信兵有馬騎,他便牽著馬走路。
姚把總也牽著馬,和他一起走在隊伍前麵,姚把總問他:“李大哥,下一個驛站有多遠?太陽下山前能不能趕到?”
李鴻基望望天色,東邊才出現點點魚肚白,他說:“迴大人,陝北這邊地廣人稀,下個驛站在六十裏外,偶估計趕到也要天黑了。”
姚把總點點頭,吩咐通信兵道:“去,讓他們趁著早上涼快,走快點,中午太陽大,多歇一會兒。”
通信兵騎著馬,得得得地往隊伍後麵跑去。
李鴻基湊近姚把總,低聲道:“大人,這條路上不太平,這點護衛,是不是少了點?”
姚把總迴頭望著長長的車隊,歎道:“需要運糧救命的地方太多,人手不夠啊,你不用擔心,沿途有地方官府派人接應……”
就算擔心也沒辦法,為了吃頓飽飯,他就老老實實當他的向導吧。
姚把總還算體恤下屬,中午太陽最毒的時候,隊伍停下來休息,李鴻基又分到兩個黑綠色的饃饃,他的瘦馬,也分到一束草料,這份待遇,讓他下定決心,哪怕有馬匪流民,他也要跟緊這支運糧隊。
第一天,平安渡過,隊伍在太陽落山前趕到了下一個驛站,李鴻基與驛丞熟悉,很快就將隊伍安頓好,姚把總還拍著他的肩膀表揚他:“李大哥,好樣的!”
車馬太多,驛站裏根本住不下,隻能在周圍的平地上,把大車圍成一個圓圈,將拉車的騾馬、民夫、護衛圍在中間,有條件的搭起簡易帳篷,無條件的,席地而臥。
跟在野地裏露宿也沒什麽區別嘛,驛站也不能提供庇護,但能補充一些飲用水,和騾馬的草料,已經很好。
這批軍糧,要送到榆林境內的鎮川,全程兩百多裏,預計走三天,到了那裏,自有邊軍派隊伍來接收。
剩下兩天的路程,李鴻基希望能順利走完,姚把總說,他的差事做得好,下一趟還請他帶路,三天路程,不但能填飽肚子,還能掙一百五十文銅錢。
能帶著戶籍,到縣城的官店裏買二十鬥救命的“糧食”,家裏的父母的兄嫂侄兒,就能活命了……
第二天,運糧隊繼續出發,沿著無定河穀,向榆林方向前進。
一路上都是流沙形成的草地,路麵平坦鬆軟,不時見到南下的行人。
運糧隊伍都放鬆下來,有騾馬不時地低下頭,啃食路邊幹枯的草根,民夫們也舍不得抽打它們。
李鴻基的心卻提了起來:他提醒姚把總道:“大人,別看這裏地勢平坦,特別容易招馬匪,他們來去如風,見人就砍,見東西就搶,連邊軍都拿他們沒辦法……”
姚把總抬頭四下裏望望,叫通信兵過來,交待道:“吩咐下去,一級戰備!”
通信兵騎著馬,一邊往隊伍後麵跑,一邊高喊:“一級戰備!一級戰備……”
整支隊伍,立即肅靜起來,車夫再也不敢讓騾馬低頭啃草根,走在大車兩側的民夫,也紛紛抽出車箱裏的大刀長槍,做足了防衛準備。
五十多名護衛,也分成前、中、後三隊,緊緊地跟在隊伍裏。
結果,緊張兮兮地走了三十裏路,連行人也沒見著幾個,更別說馬匪了。
中午,隊伍停在路邊休息,李鴻基自告奮勇地騎馬往前麵去探路,他的瘦馬,這兩天吃飽了肚子,又能撒開腿跑了。
他隻跑出了兩裏地,就見到前方騰起的一股煙塵,那是馬隊踏起的沙塵,md,怕什麽來什麽,這半道上,不是馬匪是啥?
嚇得他調頭就跑,隻幾息功夫,就跑迴了休息的運糧隊,邊跑邊喊:“馬匪來了!馬匪來了……”
風吹起沙塵,灌進他嘴裏,他來不及吐掉,聲音都喊劈叉了。
姚把總聞言,從胸口裏撈起一隻哨子就吹起來,通信兵跳上馬,一邊喊著“敵襲!”一邊往隊伍後麵跑。
接下來,李鴻基算是見證了奇跡。
隻見車夫和民夫立即行動,飛快地將大車圍成了一個圓圈,大車朝外的一邊,迅速豎起一塊木板,那些車夫和民夫,全都握著長槍或大刀,躲在了木板後麵。
五十多名護衛,則從車隊裏,推出兩架小車,填上了大車留下的空檔,上麵各放著兩口箱子,對外的箱子邊上,也豎著一塊木板。
李鴻基來不及驚訝,就被姚把總拉入了車陣中:“刀箭無眼,你自己躲著點。”
眨眼間,一隊三十多人的馬匪,就出現在北方,馬匪們真是兇悍,哪怕車隊已經做好了拚死抵抗的準備,他們仍然提起馬速,大喊大叫著衝了過來。
兩架推車迅速對準馬匪,等到百步左右的距離,姚把總手中的旗幟一揮,喊一聲:“一窩蜂,點火!”
李鴻基躲在一架大車後麵,就見兩個護衛,拿著火把,點著了垂在剛才那推車後麵的一把引線。
緊拉著,轟地一聲,嚇得他牽著的驛馬,猛地跳了起來,要不是他死死拉著韁繩,驛馬就要亂跑亂跳了。
他一邊安撫驛馬,一邊看那點火的推車,隻見一篷帶著火焰的飛箭,刷地射向對麵的馬匪。
人馬中箭,一時還感覺不到疼痛,馬兒馱著主人,還在往前奔跑隻是跑了十來步,便紛紛倒地,中箭的馬匪也紛紛栽倒。
馬匪少了一半,衝鋒的氣勢為之一滯,停了一下,剩下的人又不甘心地繼續往前衝。
“槍!”姚把總喊一聲,護衛隊員們,齊齊地舉起了槍。
“放!”十幾人扣動扳機,對麵的馬匪又倒下兩個。
“放!”又是一排槍聲,對麵的馬匪倒下一個。
“放!”第三遍槍聲還沒響起,對麵剩下的馬匪,已經撥轉馬頭,逃走了。
李鴻基覺得對麵的一個馬匪,麵孔特熟,突然,他瞳孔一縮,差點就喊出聲來:“舅舅……”
足足三百輛大車,每輛車配一名車夫、兩位民夫,整個隊伍,隻有一支五十多人組成的護衛隊,帶隊的是姚把總。
護衛們身上除了雁翎刀外,人人背著一杆火繩槍,李鴻基在邊軍裏見過火繩槍,他認識。
看著這樣的護送隊伍,他不由得皺起了眉頭,因為一路上,除了逃荒的百姓,還有馬匪。
這些馬匪,有些是草原上內附的蒙古人,他們不懂種地,大多是往來關內外販些馬匹茶葉過活,現在蒙古人那邊在打仗,他們沒生意做,就做起搶劫的勾當。
也有一些販馬的漢人,也跟著蒙古人做起了馬匪,他們對地形更熟,這一大隊運糧隊,這麽少的護衛,能不招人惦記麽?
他的瘦馬不能騎了,好在整個車隊,也隻有姚把總和一個跑前跑後的通信兵有馬騎,他便牽著馬走路。
姚把總也牽著馬,和他一起走在隊伍前麵,姚把總問他:“李大哥,下一個驛站有多遠?太陽下山前能不能趕到?”
李鴻基望望天色,東邊才出現點點魚肚白,他說:“迴大人,陝北這邊地廣人稀,下個驛站在六十裏外,偶估計趕到也要天黑了。”
姚把總點點頭,吩咐通信兵道:“去,讓他們趁著早上涼快,走快點,中午太陽大,多歇一會兒。”
通信兵騎著馬,得得得地往隊伍後麵跑去。
李鴻基湊近姚把總,低聲道:“大人,這條路上不太平,這點護衛,是不是少了點?”
姚把總迴頭望著長長的車隊,歎道:“需要運糧救命的地方太多,人手不夠啊,你不用擔心,沿途有地方官府派人接應……”
就算擔心也沒辦法,為了吃頓飽飯,他就老老實實當他的向導吧。
姚把總還算體恤下屬,中午太陽最毒的時候,隊伍停下來休息,李鴻基又分到兩個黑綠色的饃饃,他的瘦馬,也分到一束草料,這份待遇,讓他下定決心,哪怕有馬匪流民,他也要跟緊這支運糧隊。
第一天,平安渡過,隊伍在太陽落山前趕到了下一個驛站,李鴻基與驛丞熟悉,很快就將隊伍安頓好,姚把總還拍著他的肩膀表揚他:“李大哥,好樣的!”
車馬太多,驛站裏根本住不下,隻能在周圍的平地上,把大車圍成一個圓圈,將拉車的騾馬、民夫、護衛圍在中間,有條件的搭起簡易帳篷,無條件的,席地而臥。
跟在野地裏露宿也沒什麽區別嘛,驛站也不能提供庇護,但能補充一些飲用水,和騾馬的草料,已經很好。
這批軍糧,要送到榆林境內的鎮川,全程兩百多裏,預計走三天,到了那裏,自有邊軍派隊伍來接收。
剩下兩天的路程,李鴻基希望能順利走完,姚把總說,他的差事做得好,下一趟還請他帶路,三天路程,不但能填飽肚子,還能掙一百五十文銅錢。
能帶著戶籍,到縣城的官店裏買二十鬥救命的“糧食”,家裏的父母的兄嫂侄兒,就能活命了……
第二天,運糧隊繼續出發,沿著無定河穀,向榆林方向前進。
一路上都是流沙形成的草地,路麵平坦鬆軟,不時見到南下的行人。
運糧隊伍都放鬆下來,有騾馬不時地低下頭,啃食路邊幹枯的草根,民夫們也舍不得抽打它們。
李鴻基的心卻提了起來:他提醒姚把總道:“大人,別看這裏地勢平坦,特別容易招馬匪,他們來去如風,見人就砍,見東西就搶,連邊軍都拿他們沒辦法……”
姚把總抬頭四下裏望望,叫通信兵過來,交待道:“吩咐下去,一級戰備!”
通信兵騎著馬,一邊往隊伍後麵跑,一邊高喊:“一級戰備!一級戰備……”
整支隊伍,立即肅靜起來,車夫再也不敢讓騾馬低頭啃草根,走在大車兩側的民夫,也紛紛抽出車箱裏的大刀長槍,做足了防衛準備。
五十多名護衛,也分成前、中、後三隊,緊緊地跟在隊伍裏。
結果,緊張兮兮地走了三十裏路,連行人也沒見著幾個,更別說馬匪了。
中午,隊伍停在路邊休息,李鴻基自告奮勇地騎馬往前麵去探路,他的瘦馬,這兩天吃飽了肚子,又能撒開腿跑了。
他隻跑出了兩裏地,就見到前方騰起的一股煙塵,那是馬隊踏起的沙塵,md,怕什麽來什麽,這半道上,不是馬匪是啥?
嚇得他調頭就跑,隻幾息功夫,就跑迴了休息的運糧隊,邊跑邊喊:“馬匪來了!馬匪來了……”
風吹起沙塵,灌進他嘴裏,他來不及吐掉,聲音都喊劈叉了。
姚把總聞言,從胸口裏撈起一隻哨子就吹起來,通信兵跳上馬,一邊喊著“敵襲!”一邊往隊伍後麵跑。
接下來,李鴻基算是見證了奇跡。
隻見車夫和民夫立即行動,飛快地將大車圍成了一個圓圈,大車朝外的一邊,迅速豎起一塊木板,那些車夫和民夫,全都握著長槍或大刀,躲在了木板後麵。
五十多名護衛,則從車隊裏,推出兩架小車,填上了大車留下的空檔,上麵各放著兩口箱子,對外的箱子邊上,也豎著一塊木板。
李鴻基來不及驚訝,就被姚把總拉入了車陣中:“刀箭無眼,你自己躲著點。”
眨眼間,一隊三十多人的馬匪,就出現在北方,馬匪們真是兇悍,哪怕車隊已經做好了拚死抵抗的準備,他們仍然提起馬速,大喊大叫著衝了過來。
兩架推車迅速對準馬匪,等到百步左右的距離,姚把總手中的旗幟一揮,喊一聲:“一窩蜂,點火!”
李鴻基躲在一架大車後麵,就見兩個護衛,拿著火把,點著了垂在剛才那推車後麵的一把引線。
緊拉著,轟地一聲,嚇得他牽著的驛馬,猛地跳了起來,要不是他死死拉著韁繩,驛馬就要亂跑亂跳了。
他一邊安撫驛馬,一邊看那點火的推車,隻見一篷帶著火焰的飛箭,刷地射向對麵的馬匪。
人馬中箭,一時還感覺不到疼痛,馬兒馱著主人,還在往前奔跑隻是跑了十來步,便紛紛倒地,中箭的馬匪也紛紛栽倒。
馬匪少了一半,衝鋒的氣勢為之一滯,停了一下,剩下的人又不甘心地繼續往前衝。
“槍!”姚把總喊一聲,護衛隊員們,齊齊地舉起了槍。
“放!”十幾人扣動扳機,對麵的馬匪又倒下兩個。
“放!”又是一排槍聲,對麵的馬匪倒下一個。
“放!”第三遍槍聲還沒響起,對麵剩下的馬匪,已經撥轉馬頭,逃走了。
李鴻基覺得對麵的一個馬匪,麵孔特熟,突然,他瞳孔一縮,差點就喊出聲來:“舅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