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薔在乾清宮側殿裏接見了劉鳴謙。
“在蘇州建水泥廠?”張薔想象著天堂般的蘇州,多年後被汙染得灰蒙蒙的天空,心裏就打怵,第一個想法就是不環保。
“這個錢陞,在北京做什麽生意?”她問。
“迴太後,”劉鳴謙恭敬地答道,“錢氏乃江南大族,分枝甚多,錢陞這一族,據說有良田萬頃,生意也做得很雜,這位錢大掌櫃,主要在北京售賣蘇鋼和南貨,據說是工部最大的蘇鋼供應商。”
賣鋼材的?未來的大明,內憂外患,要打敗滿萬不可敵的“我大清”,要鎮壓四處亂患的流寇,都離不開火器,生產火器,離不開鋼鐵。
她還在思量,從哪裏尋找突破口呢,上天就送來一個賣鋼材的,她的平安,還真是天選之子。
“這個項目,可以有。”張薔很快就做了決定,“具體的細節,你去跟他談,仿照南京肥皂廠的例子。”
劉鳴謙沒想到,太後這麽快就拍板了,他急忙問道:“太後,要不要如南京肥皂廠一樣,派一位涿州張氏的子弟……”
南京肥皂廠,派了張薔老家,張家灣村的族兄張邦文去負責技術管理,劉鳴謙覺得,水泥廠也應該派一位太後信得過的張氏族人去。
“不用,”張薔痛快地說,“水泥隻是一種建材,能普及到民間最好,等將來經濟條件好了,大明的官道,都該用這種材料來修建。
這項技術,就算城投集團的專利吧,誰要生產水泥,就向集團購買專利技術,至於細節,你們下去討論。”
“遵旨,”劉鳴謙接過法容還迴來的材料,就準備告辭,他很忙,哪怕來宮裏,也沒時間閑聊。
“關於這位錢大掌櫃,本宮有些想法,”劉鳴謙正準備告辭,聽太後又提起錢陞,忙恭敬地坐好,聆聽教誨。
“城投集團建房,除了用磚石以外,還有另外一種更方便快捷的辦法,就是用鋼筋水泥澆鑄,當然這雖要大量的鋼材,本宮的想法,不如你們城投集團與錢陞合作,開辦一間鋼鐵廠……”
劉鳴謙苦笑道:“太後的建議,是極好的,奈何草民手上無人可用啊。”
他搖著手上的材料道:“商學院之事,草民還沒理清楚呢,這兒又一間水泥廠,要是再辦一間鋼鐵廠,草民實在是忙不過來了……”
張薔聞言同情地道:“是啊,本宮壓給你的事,太多了,正因為缺人,商學院要早日開辦起來,大明的讀書人都眼高手低,集團需要的人,還得自己培訓。”
劉鳴謙見太後沒有責怪他,心下稍安,他建議道:“草民有個不成熟的想法,不知當講不當講……”
“說來聽聽,或許本宮能幫你想想辦法?”
“後日,徐光啟大人不是要迴來了麽?草民覺得,徐大人進士出身,又做個侍郎級別的高官,不如,把商學院交給徐大人管理,他的學問大,比我等更懂得如何教導學生。”
劉鳴謙說完這段話,又為自己分辯道:“非是草民要推卸責任,實在是覺得,徐大人來商學院,隻做一位先生,太浪費人才了。”
張薔沉吟道:“劉先生說的有道理,本宮考慮考慮。”
把心裏話說了出來,劉鳴謙覺得肩上的擔子都輕了許多,他想起太後提起的鋼材廠,又道:“如果讓徐大人來管理商學院,草民就可以抽出精力,來準備這個鋼鐵廠的項目……”
“這個不急,城投集團成立的目的,是重建城南商業街和阜財坊片區,現在也才完成兩成,先把這個做好,其他的項目,等商學院的人才培養起來後,再做不遲。”張薔打斷他的話,“再說了,本宮也不能隻逮著一隻羊薅羊毛嘛。”
“那這個水泥廠……”
“你去安排,讓錢陞去幹活。”
“遵旨,草民告退。”
難得進宮,劉鳴謙想順便拜訪一下張泉張公公,張薔派懷恩送他永壽宮,張泉在那裏辦公。
朱由校帶著後宮嬪妃們去了西苑,紫禁城的東西六宮,暫時空了下來,張薔就把永壽宮,賜給張泉做了辦公廳。
懷恩送他到永壽宮門口,把他交給守門的小太監,拱拱手迴去了。
劉鳴謙隨著永壽宮的小太監往裏走,不動聲色地塞了一塊五兩的銀子到他袖子中:“有勞公公,不知公公如何稱唿?草民上次來,沒見到小公公呢。”
守門的小太監機靈得很,能讓懷恩公公送來,定然是剛見過了太後,他熱情地道:“咱家是上月底調過來的,你叫咱家阿德就好啦,您上次來見到的阿良,已經調去幹爹身邊做事了。”
“哦,阿德公公,你有幹爹啦,可喜可賀!”劉鳴謙敷衍道,他知道宮裏的小太監,喜歡認有勢力的大太監做幹爹,以求得保護。
小太監滿臉喜色,炫耀似地說:“是呀,因為咱家在內書堂念了一年的書,幹爹才收下的,等咱家學會了打算盤,也能調到幹爹身邊做事……”
可真是個話嘮,劉鳴謙不想聽到太多宮廷密辛,隻能不出聲,一路跟著他來到張泉的公廳。
阿德小太監上前通報:“幹爹,劉先生到了。”
原來他的幹爹,是張泉啊。
“請進。”劉鳴謙走進公廳,就見張泉從一大堆發黃的舊紙中抬起頭,“劉先生來啦。”
一邊走出來,邀請他到南窗邊的官帽椅子上就坐,上來斟茶的,果然是上一任守門的阿良。
“什麽風把劉先生吹來了?”張泉不顧形象地伸了伸懶腰,陪著他坐下來,“是為了商學院的事?”
劉鳴謙搖頭,說了為何事入宮,又道:“公公有大半個月沒來南熏坊了吧,今日入宮,特意來拜訪,聽聽公公有何指示。”
張泉指著條案上堆得小山一樣的黃冊,苦笑道:“咱家也想出來,隻是走不開啊,喏,這些都是皇店的資料,咱家得按娘娘繪製的表格,整理一本目錄出來,再一家家去實地清查……沒三五個月整不好啊。”
“這可是件大工程,”劉鳴謙道,“之前都是魏公公的人在掌管,張公公要接手,不容易。”
“就是缺人手,”張泉熱切地望向劉鳴謙,“劉總,給點人唄,掌櫃、賬房、夥計,都要……”
劉鳴謙後悔來看他了,聞言忙起身告辭:“張公公最好去西郊莊子上選人,草民手上,是真抽不出人手來了。”
再說錢陞,拿到水泥廠的項目後,立即向錢謙益做了匯報,錢謙益有了底氣,在與友人的交遊中,不時暗戳戳地透露:
太後得知,與城投集團合建水泥廠的錢陞,是他謙益的侄子時,就提筆批準了建廠項目,還問起過他的近況……
言下之意,他錢謙益在太後那裏,是掛得上號的,真假摻半的消息,誰也無法確認。
這樣的遊說,加上錢家的鈔能力,開平元年(明年),錢謙益果然起複,任詹事、禮部侍郎。
此是後話。
“在蘇州建水泥廠?”張薔想象著天堂般的蘇州,多年後被汙染得灰蒙蒙的天空,心裏就打怵,第一個想法就是不環保。
“這個錢陞,在北京做什麽生意?”她問。
“迴太後,”劉鳴謙恭敬地答道,“錢氏乃江南大族,分枝甚多,錢陞這一族,據說有良田萬頃,生意也做得很雜,這位錢大掌櫃,主要在北京售賣蘇鋼和南貨,據說是工部最大的蘇鋼供應商。”
賣鋼材的?未來的大明,內憂外患,要打敗滿萬不可敵的“我大清”,要鎮壓四處亂患的流寇,都離不開火器,生產火器,離不開鋼鐵。
她還在思量,從哪裏尋找突破口呢,上天就送來一個賣鋼材的,她的平安,還真是天選之子。
“這個項目,可以有。”張薔很快就做了決定,“具體的細節,你去跟他談,仿照南京肥皂廠的例子。”
劉鳴謙沒想到,太後這麽快就拍板了,他急忙問道:“太後,要不要如南京肥皂廠一樣,派一位涿州張氏的子弟……”
南京肥皂廠,派了張薔老家,張家灣村的族兄張邦文去負責技術管理,劉鳴謙覺得,水泥廠也應該派一位太後信得過的張氏族人去。
“不用,”張薔痛快地說,“水泥隻是一種建材,能普及到民間最好,等將來經濟條件好了,大明的官道,都該用這種材料來修建。
這項技術,就算城投集團的專利吧,誰要生產水泥,就向集團購買專利技術,至於細節,你們下去討論。”
“遵旨,”劉鳴謙接過法容還迴來的材料,就準備告辭,他很忙,哪怕來宮裏,也沒時間閑聊。
“關於這位錢大掌櫃,本宮有些想法,”劉鳴謙正準備告辭,聽太後又提起錢陞,忙恭敬地坐好,聆聽教誨。
“城投集團建房,除了用磚石以外,還有另外一種更方便快捷的辦法,就是用鋼筋水泥澆鑄,當然這雖要大量的鋼材,本宮的想法,不如你們城投集團與錢陞合作,開辦一間鋼鐵廠……”
劉鳴謙苦笑道:“太後的建議,是極好的,奈何草民手上無人可用啊。”
他搖著手上的材料道:“商學院之事,草民還沒理清楚呢,這兒又一間水泥廠,要是再辦一間鋼鐵廠,草民實在是忙不過來了……”
張薔聞言同情地道:“是啊,本宮壓給你的事,太多了,正因為缺人,商學院要早日開辦起來,大明的讀書人都眼高手低,集團需要的人,還得自己培訓。”
劉鳴謙見太後沒有責怪他,心下稍安,他建議道:“草民有個不成熟的想法,不知當講不當講……”
“說來聽聽,或許本宮能幫你想想辦法?”
“後日,徐光啟大人不是要迴來了麽?草民覺得,徐大人進士出身,又做個侍郎級別的高官,不如,把商學院交給徐大人管理,他的學問大,比我等更懂得如何教導學生。”
劉鳴謙說完這段話,又為自己分辯道:“非是草民要推卸責任,實在是覺得,徐大人來商學院,隻做一位先生,太浪費人才了。”
張薔沉吟道:“劉先生說的有道理,本宮考慮考慮。”
把心裏話說了出來,劉鳴謙覺得肩上的擔子都輕了許多,他想起太後提起的鋼材廠,又道:“如果讓徐大人來管理商學院,草民就可以抽出精力,來準備這個鋼鐵廠的項目……”
“這個不急,城投集團成立的目的,是重建城南商業街和阜財坊片區,現在也才完成兩成,先把這個做好,其他的項目,等商學院的人才培養起來後,再做不遲。”張薔打斷他的話,“再說了,本宮也不能隻逮著一隻羊薅羊毛嘛。”
“那這個水泥廠……”
“你去安排,讓錢陞去幹活。”
“遵旨,草民告退。”
難得進宮,劉鳴謙想順便拜訪一下張泉張公公,張薔派懷恩送他永壽宮,張泉在那裏辦公。
朱由校帶著後宮嬪妃們去了西苑,紫禁城的東西六宮,暫時空了下來,張薔就把永壽宮,賜給張泉做了辦公廳。
懷恩送他到永壽宮門口,把他交給守門的小太監,拱拱手迴去了。
劉鳴謙隨著永壽宮的小太監往裏走,不動聲色地塞了一塊五兩的銀子到他袖子中:“有勞公公,不知公公如何稱唿?草民上次來,沒見到小公公呢。”
守門的小太監機靈得很,能讓懷恩公公送來,定然是剛見過了太後,他熱情地道:“咱家是上月底調過來的,你叫咱家阿德就好啦,您上次來見到的阿良,已經調去幹爹身邊做事了。”
“哦,阿德公公,你有幹爹啦,可喜可賀!”劉鳴謙敷衍道,他知道宮裏的小太監,喜歡認有勢力的大太監做幹爹,以求得保護。
小太監滿臉喜色,炫耀似地說:“是呀,因為咱家在內書堂念了一年的書,幹爹才收下的,等咱家學會了打算盤,也能調到幹爹身邊做事……”
可真是個話嘮,劉鳴謙不想聽到太多宮廷密辛,隻能不出聲,一路跟著他來到張泉的公廳。
阿德小太監上前通報:“幹爹,劉先生到了。”
原來他的幹爹,是張泉啊。
“請進。”劉鳴謙走進公廳,就見張泉從一大堆發黃的舊紙中抬起頭,“劉先生來啦。”
一邊走出來,邀請他到南窗邊的官帽椅子上就坐,上來斟茶的,果然是上一任守門的阿良。
“什麽風把劉先生吹來了?”張泉不顧形象地伸了伸懶腰,陪著他坐下來,“是為了商學院的事?”
劉鳴謙搖頭,說了為何事入宮,又道:“公公有大半個月沒來南熏坊了吧,今日入宮,特意來拜訪,聽聽公公有何指示。”
張泉指著條案上堆得小山一樣的黃冊,苦笑道:“咱家也想出來,隻是走不開啊,喏,這些都是皇店的資料,咱家得按娘娘繪製的表格,整理一本目錄出來,再一家家去實地清查……沒三五個月整不好啊。”
“這可是件大工程,”劉鳴謙道,“之前都是魏公公的人在掌管,張公公要接手,不容易。”
“就是缺人手,”張泉熱切地望向劉鳴謙,“劉總,給點人唄,掌櫃、賬房、夥計,都要……”
劉鳴謙後悔來看他了,聞言忙起身告辭:“張公公最好去西郊莊子上選人,草民手上,是真抽不出人手來了。”
再說錢陞,拿到水泥廠的項目後,立即向錢謙益做了匯報,錢謙益有了底氣,在與友人的交遊中,不時暗戳戳地透露:
太後得知,與城投集團合建水泥廠的錢陞,是他謙益的侄子時,就提筆批準了建廠項目,還問起過他的近況……
言下之意,他錢謙益在太後那裏,是掛得上號的,真假摻半的消息,誰也無法確認。
這樣的遊說,加上錢家的鈔能力,開平元年(明年),錢謙益果然起複,任詹事、禮部侍郎。
此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