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商行會的副會長張守頤,前前後後花了上千兩銀子,才把被抓走的掌櫃們接出來,把店門上的封條揭掉,讓糧店重新開張。


    他也是昏了頭,正如李府尹說的那樣,五萬石的糧票投入京城龐大的糧食市場,就如什刹海裏投入一塊石頭,能濺起多大的水花?


    偏偏行會裏的幾位巨商,就生出了滿腔的不忿,要求發起行業抵製,一個個的,都以為背後有靠山,不把官府的告示放在眼裏。


    這不,栽跟鬥的時候,哪一個背後的靠山出來吱了一聲?


    他找到會長吳元中的時候,吳會長隻推脫道:“早知道官府隻發了五萬石的糧票,咱們還鬧個什麽勁啊?”


    張守頤聞言氣了個仰倒:感情你吳會長做的是糧倉生意,隻做批發,門店抵不抵製,反正你沒損失。


    他暗暗告誡自己,下次可要多長個心眼,別為了行會的利益,把自個兒的生意搭進去!


    迴個頭來說晉商三人組,自打定主意要通過魏忠賢的門路,把屯在城裏的三十萬石糧食運出城後,不到兩日的功夫,就湊夠了銀票,無它,山西人在京城開票號的不少,拆借銀子很方麵。


    哪知連續三天,魏公公都在宮裏陪天子做木匠活,三人急了,送給魏府管事魏三,一張百兩銀票,求他往宮裏遞信,請九千歲務必出宮一趟。


    魏三得了銀子,又見三人捧著一隻沉甸甸的匣子,估計裏的銀票不少,便往宮裏送了信。


    魏忠賢難得出宮一次,等著拜見他的人很多,他要先接見朝中官員,安排朝堂上的大事,然後才會接見其他人。


    田生蘭三人下午就到魏家等待,等得花兒都差點謝了,才等來魏忠賢的接見,此時的時辰,已經快到亥正(晚上十點)。


    魏忠賢穿著家居道袍,坐在主位上,滿臉的疲憊,見到田生蘭遞上的禮單,寫著紋銀十萬兩,麵上卻沒有多大的反應,隻示意魏三上前,收下王登庫手裏捧著的匣子。


    晉商三人組互相對視一眼,心說糟糕,銀子送少了,沒打動九千歲!


    他們哪裏知道,今時今日的九千歲,早已不是剛掌司禮監時的吳下阿蒙,居移體養移氣,如今的魏忠賢,早就練就了不動如山的氣度,雖然十萬兩的銀子,也讓他心情激蕩,麵上卻一派平靜。


    “說說,找本公何事?”他居高臨下地問。


    田生蘭的屁股剛挨著凳子,聞言忙起身迴道:“稟九千歲,我等有一點糧食,要運出城去,求九千歲給行個方便。”


    魏中賢一聽,頓時垮下臉來,斥責道:“管控京師糧食,許進不許出,是萬歲爺下的旨意,爾等敢抗旨?”


    嚇得三人撲通跪到地上,連聲道:“不敢不敢!”


    王登庫估計是銀子給少了,忙按照事先商量好的方案迴複道:“九千歲容稟:這些糧食,是草民們在去年秋天購買的,本來要運往宣大邊鎮的,隻是因為皇爺的一紙聖旨,給扣在京城了……”


    朝廷實行開中法以來,九邊軍鎮的糧草,一向是由商人們籌集,運往各邊鎮換鹽引,得地利之便的山西商人,借此發家的不少,他們一代代積累,到了明末,已經成為大明商幫中實力最強的晉商,活躍在明清兩朝的經濟舞台上。


    魏忠賢知他在扯晃,真是用於開中法的糧食,有官府開具的憑證,怎麽可能出不了城?他不動聲色,看這三人還要如何表演。


    田生蘭接話道:“是呀是呀,剛才老王沒講清楚,草民們今日送來的,是第一批心意,等糧食運出了城,還有第二批心意送來……”


    魏忠賢看了一眼旁邊的魏三,魏三忙出聲問道:“第二批心意是多少?”


    三人組相互對視一眼,田生蘭道:“跟這次一樣……”


    這下,連魏忠賢也不淡定了,他拍著官帽椅的扶手,一錘定音道:“茲事體大,牽扯到多個部門,上上下下需要打點的人手可不少,待本公謀劃謀劃,你們迴去等消息。”


    說罷,就要端茶送客,靳良玉一看急了,十萬兩銀子,隻得到一句等消息,他不甘心地補充道:“還求九千歲盡快……”


    哪知魏忠賢一下子就翻臉,沉聲喝道:“三兒,把匣子還給他們!不相信本公,你們來做什麽?另謀高就吧你幾位!”


    三人沒想到這人剛收了十萬兩銀子,還一言不合就翻臉,登時嚇得跪倒在地,嘣嘣地磕響頭,五大三粗的王登庫,忙告饒道:“草民口不擇言,求九千歲勿怪……”


    田生蘭也解釋道:“九千歲勿生氣,草民們迴去等九千歲的消息。”


    魏忠賢看在銀子的麵上,壓下心底的不快,黑著臉道:“別磕了,起來吧,爾等也不是第一次與本公打交道,怎麽就忘了本公的規矩?”


    魏三在旁邊及時補充道:“既是收了你們的銀子,定會將你們托付的事情辦妥,你急個什麽勁?抗旨運糧出城,這麽大的事兒,我們家督公不得思量周全了?


    丟了你家的糧食是小事,壞了我家督公的聲譽,你賠得起嗎?迴去吧,總不過這三兩日,就有消息給你們。”


    說來好笑,魏忠賢拿錢辦事,信譽竟比許多朝廷官員還好,隻要給了錢,保證能把事兒給你辦妥了。


    他最恨的,也是委托人說話不算數,承諾的銀子不到賬,他報複起來,可絕不手軟。


    前遼東經略熊廷弼,廣寧兵敗後下獄,為了脫罪,許四萬兩銀子,請魏忠賢周旋,後來,因湊不出銀子,讓魏忠賢覺得自己被熊廷弼擺了一道。


    魏忠賢很生氣,先是遷怒於從中牽線之人,中書舍人汪文言,後借此機會,一舉掀翻了楊漣、左光鬥等東林六君子。


    自此後,舉國上下,誰人不知,得罪魏公公,後果很嚴重!


    三人再不敢出聲,忙爬起來,灰溜溜地離開了魏忠賢的書房。


    來到街上,靳良玉氣不過,左右看看沒有人,呸地往地上吐了一口唾沫,恨恨地罵道:“我呸,閹狗!”


    嚇得田王二人趕緊捂住他的嘴巴,生怕他再罵出難聽的話來,要是被廠衛的探子聽到,不但今日送出的十萬兩銀子要打水漂,被扣在城裏的三十兩萬石糧食也運不出去,就連他們的身家性命,也要不保。


    阿寶迴到永壽宮的時候,已經是第二日寅初時分,張薔和平安睡得正熟。


    阿寶順著梁柱輕輕地跳到地上,再輕輕要爬上炕,靜靜地迴到自己的貓窩,趴在那裏,不一會兒就打起了小唿嚕。


    張薔一大早醒來,見阿寶睡得正香,忍不住要擼它緞子似的皮毛,剛摸到阿寶,它就醒了。


    張薔不滿地道:“看看這身上,在哪兒擦的灰?待會兒讓薑姑姑給你洗個澡去。”


    阿寶躲開她的魔爪,喵喵地抗議:“喵……本貓有重大發現,這點灰算什麽?你要不要聽?”


    殘留的瞌睡一下子被趕走,張薔望向阿寶藍寶石一樣的圓眼睛,催促道:“什麽發現?快講快講……”


    阿寶向主人傳達了在魏忠賢書房裏見到的場景,張薔越聽越惱火:“晉商?運糧食出城?魏忠賢,他敢抗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種菊南山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種菊南山下並收藏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