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可立望著這個滿臉稚氣的壯實孩子,驚喜地問:“你……你是吳王?”
朱由校插話道:“袁愛卿快平身吧,平安,還不快快與袁大人見禮?”
袁可立又要磕頭,平安抬手阻止道:“娘親說了,袁大人是皇高祖朝的老臣,平安要以長輩之禮相待,不可受此重禮,快快起來。”
又道:“懷恩,快快給袁大人抬張椅子來……”
平安遺傳了朱由校俊俏的麵相,特別是那雙修長的丹鳳眼,跟朱由校一模一樣,加上這一本正經的小大人樣子,在袁可立看來,這就是上位者的氣概吧?
袁可立望著小平安,對此次迴京之行,多少有了一點安慰:至少,吳王還可以從小教導……
懷恩搬來一張椅子,袁可立隻搭了半張屁股在上麵,他沒想到,首先開口的,卻是裕妃娘娘。
隻聽裕妃清亮的聲音傳來:“袁大人身在河南,可能還不知道吧,東虜在正月就已出兵朝鮮,領兵的是阿敏,東虜軍在攻占朝鮮義州的當夜,就分兵攻打毛文龍的陸上駐地鐵山……”
袁可立也顧不得別扭了,忙問:“毛文龍如何了?”
果然還是老臣,心憂國事,張薔在旁邊的桌子上,攤開一張遼東地圖,用碳筆在上麵指點道:
“毛文龍報稱,他在去年冬天就移駐身彌島,鐵山受到攻擊後,他派兵救援皮島,兩名領兵將領戰死,損兵七百多人……”
袁可立的目光,隨著那支用木碳削城的筆尖,在地圖上遊走,聽聞毛文龍戰敗,他搖著頭說:“毛文龍兵器不足,糧草不足,以他統率之兵,不足以救援朝鮮,況且,東虜也不是倭寇……”
以萬曆時期的國力,大明與倭國在朝鮮,還前前後後打了七年,東虜比倭寇更難對付,僅靠東江一鎮之兵,是救不了朝鮮的。
“是的,”張薔道,“以毛文龍的兵力,對東虜的牽製作用很小,如今,朝鮮李倧朝廷已經逃到江華島,東虜正在攻打漢城,城破隻在旦夕之間……”
袁可立沒想到,與自己討論如此重大事件的,竟然是裕妃娘娘,他抬起頭望向天子朱由校,卻見他像在聽故事一樣,熱切地望向裕妃。
“如今這個局麵,陛下可有計較?”袁可立心裏歎口氣,還是向皇帝發問,畢竟,他今日是來與天子奏對的。
“啊?哦……”朱由校也不是一點不懂,他苦著臉說,“朝鮮曆來為我朝藩國,本應救援,奈何國庫空虛……”
袁可立隻好把目光移向桌子邊的張薔,隻聽她說道:“朝議洶洶,皆言大明自顧不暇,有東江鎮牽製東虜足矣……”
袁可立歎息,毛文龍在東江開鎮,還是他一力促成的,他任登萊巡撫時,東江鎮的糧草,都是從登州啟運。
毛文龍在皮島,收留從遼東逃出的難民三十多萬,散發到各島和朝鮮的義州各地屯墾,初期的糧草,有八成來自登州的支援。
早在援朝抗倭的時候,明朝就在登州建立了後勤基地,袁可立正是利用這個基地和成熟的海上運輸線路,給了初創的東江鎮大力的支持。
孫承宗和袁可立先後離職後,朝廷為了控製毛文龍,將東江鎮糧草改由山海關起運,在覺華島交割。
毛文龍數次上奏,言袁崇煥厚此薄彼,將東江鎮與關寧軍區別對待,造成東江鎮戰力低下,無法有效地牽製東虜。
對東江鎮,朝堂上本來有兩種聲音,一種認為,東江鎮的存在,讓東虜“如芒刺在背,無法全力西顧”。
另一種卻認為,毛文龍越來越驕橫,動不動就開口要一百萬兩軍費,而對東虜的牽製作用卻很小。
袁可立不知道天子是持哪一種態度,如今討論朝鮮戰事,就繞不開毛文龍。
“老臣以為不妥。”袁可立說,像他這種老臣,基本上不需要揣摩天子的想法,可以直接說出自己的觀點,大不了辭官。
“袁大人請講。”張薔把平安抱到桌子邊坐下,拿給他一支毛筆,一疊描紅紙,讓他自己在一邊學描紅,然後對袁可立道。
平安卻放下筆,眼睛盯著桌子上的地圖,豎起耳朵聽他們談話。
“首先是態度問題,東虜出兵朝鮮,大明做為宗主國,必須擺明積極支持東江鎮的態度,支持東江鎮,就是支持朝鮮抗虜。
其次,東江鎮創立之初,就是為了牽製東虜,為何虜軍過江的當晚,就對鐵山發起進攻?還不是忌憚毛文龍在虜軍背後捅刀子?欲先除之而後快?可見,東江鎮對東虜,是有牽製作用的。
第三,東江鎮不止有鎮軍,還有二三十萬遼民,這些遼民千裏逃難,老弱病殘盡沒於途,能逃到島上的,大多是青壯,是極好的兵源……”
袁可立講完,朱由校拍手讚道:“阿薔,袁愛卿的觀點,與你的想法一致啊,難怪你堅持要請袁愛卿迴來。”
袁可立不由得抬眼看了張薔一眼,意識到失禮,忙又低下頭,去看桌子上那張遼東地圖。
“袁大人老成謀國之言,本宮深以為然,”張薔說,“東江鎮的作用,不宜誇大,但也不能一味地否定,朝廷要做的,是加強監管,使東江鎮成為朝廷手中的利劍。
大人迴來,朝議可止矣,救兵如救火,還望大人返迴兵部,及時拿出對朝鮮戰事的應對之策……”
“袁愛卿有何要求,盡管提出來,朕必定盡力滿足。”朱由校也知道要讓馬兒跑,也要給馬兒吃草的道理。
袁可立也不客氣,拱手道:“臣請將弟子倪元璐調到身邊,協助臣處理政務。”
朱由校大手一揮:“準!”
………………
送走袁可立,張薔對守在門外的法容吩咐道:“請法安師傅來議事。”
承恩寺聖安大師推薦的三個人,李若璉還在暗中追查西山伏擊案的幕後黑手,法容得了一個女官身份,做了張薔的貼身護衛兼秘書,而聖安大師的首席弟子法安,就成了朱由校和張薔的智囊。
不一會兒,法安到來,合什行禮:“貧僧見過陛下,見過裕妃娘娘。”
朱由校點點頭,張薔便道:“法安師傅請坐吧。”
法安在袁可立坐過的那把椅子上坐下,拱手道:“陛下和娘娘喚貧僧前來,所為何事?”
張薔用碳筆點點桌子上那張遼東地圖,問道:“朝臣們關於東江鎮和毛文龍的折子,太多捕風捉影之言,本宮與萬歲爺商議,還是要派可靠之人,前往前線實地考察,一來,不可寒了前線將士之心,二來,也不能放任邊帥作大……”
法安豎起三根手指,沉聲道:“三來,也要防止毛文龍怨氣過甚,轉投東虜!”
張薔:?????可真敢說啊
“法安師傅有有得力之人推薦?”朱由校聽了法安的話,臉都黑了,朝廷出錢出糧,可別養個反骨仔出來啊。
“事關重大,貧僧要親自走一趟!”法安當仁不讓地說。
朱由校插話道:“袁愛卿快平身吧,平安,還不快快與袁大人見禮?”
袁可立又要磕頭,平安抬手阻止道:“娘親說了,袁大人是皇高祖朝的老臣,平安要以長輩之禮相待,不可受此重禮,快快起來。”
又道:“懷恩,快快給袁大人抬張椅子來……”
平安遺傳了朱由校俊俏的麵相,特別是那雙修長的丹鳳眼,跟朱由校一模一樣,加上這一本正經的小大人樣子,在袁可立看來,這就是上位者的氣概吧?
袁可立望著小平安,對此次迴京之行,多少有了一點安慰:至少,吳王還可以從小教導……
懷恩搬來一張椅子,袁可立隻搭了半張屁股在上麵,他沒想到,首先開口的,卻是裕妃娘娘。
隻聽裕妃清亮的聲音傳來:“袁大人身在河南,可能還不知道吧,東虜在正月就已出兵朝鮮,領兵的是阿敏,東虜軍在攻占朝鮮義州的當夜,就分兵攻打毛文龍的陸上駐地鐵山……”
袁可立也顧不得別扭了,忙問:“毛文龍如何了?”
果然還是老臣,心憂國事,張薔在旁邊的桌子上,攤開一張遼東地圖,用碳筆在上麵指點道:
“毛文龍報稱,他在去年冬天就移駐身彌島,鐵山受到攻擊後,他派兵救援皮島,兩名領兵將領戰死,損兵七百多人……”
袁可立的目光,隨著那支用木碳削城的筆尖,在地圖上遊走,聽聞毛文龍戰敗,他搖著頭說:“毛文龍兵器不足,糧草不足,以他統率之兵,不足以救援朝鮮,況且,東虜也不是倭寇……”
以萬曆時期的國力,大明與倭國在朝鮮,還前前後後打了七年,東虜比倭寇更難對付,僅靠東江一鎮之兵,是救不了朝鮮的。
“是的,”張薔道,“以毛文龍的兵力,對東虜的牽製作用很小,如今,朝鮮李倧朝廷已經逃到江華島,東虜正在攻打漢城,城破隻在旦夕之間……”
袁可立沒想到,與自己討論如此重大事件的,竟然是裕妃娘娘,他抬起頭望向天子朱由校,卻見他像在聽故事一樣,熱切地望向裕妃。
“如今這個局麵,陛下可有計較?”袁可立心裏歎口氣,還是向皇帝發問,畢竟,他今日是來與天子奏對的。
“啊?哦……”朱由校也不是一點不懂,他苦著臉說,“朝鮮曆來為我朝藩國,本應救援,奈何國庫空虛……”
袁可立隻好把目光移向桌子邊的張薔,隻聽她說道:“朝議洶洶,皆言大明自顧不暇,有東江鎮牽製東虜足矣……”
袁可立歎息,毛文龍在東江開鎮,還是他一力促成的,他任登萊巡撫時,東江鎮的糧草,都是從登州啟運。
毛文龍在皮島,收留從遼東逃出的難民三十多萬,散發到各島和朝鮮的義州各地屯墾,初期的糧草,有八成來自登州的支援。
早在援朝抗倭的時候,明朝就在登州建立了後勤基地,袁可立正是利用這個基地和成熟的海上運輸線路,給了初創的東江鎮大力的支持。
孫承宗和袁可立先後離職後,朝廷為了控製毛文龍,將東江鎮糧草改由山海關起運,在覺華島交割。
毛文龍數次上奏,言袁崇煥厚此薄彼,將東江鎮與關寧軍區別對待,造成東江鎮戰力低下,無法有效地牽製東虜。
對東江鎮,朝堂上本來有兩種聲音,一種認為,東江鎮的存在,讓東虜“如芒刺在背,無法全力西顧”。
另一種卻認為,毛文龍越來越驕橫,動不動就開口要一百萬兩軍費,而對東虜的牽製作用卻很小。
袁可立不知道天子是持哪一種態度,如今討論朝鮮戰事,就繞不開毛文龍。
“老臣以為不妥。”袁可立說,像他這種老臣,基本上不需要揣摩天子的想法,可以直接說出自己的觀點,大不了辭官。
“袁大人請講。”張薔把平安抱到桌子邊坐下,拿給他一支毛筆,一疊描紅紙,讓他自己在一邊學描紅,然後對袁可立道。
平安卻放下筆,眼睛盯著桌子上的地圖,豎起耳朵聽他們談話。
“首先是態度問題,東虜出兵朝鮮,大明做為宗主國,必須擺明積極支持東江鎮的態度,支持東江鎮,就是支持朝鮮抗虜。
其次,東江鎮創立之初,就是為了牽製東虜,為何虜軍過江的當晚,就對鐵山發起進攻?還不是忌憚毛文龍在虜軍背後捅刀子?欲先除之而後快?可見,東江鎮對東虜,是有牽製作用的。
第三,東江鎮不止有鎮軍,還有二三十萬遼民,這些遼民千裏逃難,老弱病殘盡沒於途,能逃到島上的,大多是青壯,是極好的兵源……”
袁可立講完,朱由校拍手讚道:“阿薔,袁愛卿的觀點,與你的想法一致啊,難怪你堅持要請袁愛卿迴來。”
袁可立不由得抬眼看了張薔一眼,意識到失禮,忙又低下頭,去看桌子上那張遼東地圖。
“袁大人老成謀國之言,本宮深以為然,”張薔說,“東江鎮的作用,不宜誇大,但也不能一味地否定,朝廷要做的,是加強監管,使東江鎮成為朝廷手中的利劍。
大人迴來,朝議可止矣,救兵如救火,還望大人返迴兵部,及時拿出對朝鮮戰事的應對之策……”
“袁愛卿有何要求,盡管提出來,朕必定盡力滿足。”朱由校也知道要讓馬兒跑,也要給馬兒吃草的道理。
袁可立也不客氣,拱手道:“臣請將弟子倪元璐調到身邊,協助臣處理政務。”
朱由校大手一揮:“準!”
………………
送走袁可立,張薔對守在門外的法容吩咐道:“請法安師傅來議事。”
承恩寺聖安大師推薦的三個人,李若璉還在暗中追查西山伏擊案的幕後黑手,法容得了一個女官身份,做了張薔的貼身護衛兼秘書,而聖安大師的首席弟子法安,就成了朱由校和張薔的智囊。
不一會兒,法安到來,合什行禮:“貧僧見過陛下,見過裕妃娘娘。”
朱由校點點頭,張薔便道:“法安師傅請坐吧。”
法安在袁可立坐過的那把椅子上坐下,拱手道:“陛下和娘娘喚貧僧前來,所為何事?”
張薔用碳筆點點桌子上那張遼東地圖,問道:“朝臣們關於東江鎮和毛文龍的折子,太多捕風捉影之言,本宮與萬歲爺商議,還是要派可靠之人,前往前線實地考察,一來,不可寒了前線將士之心,二來,也不能放任邊帥作大……”
法安豎起三根手指,沉聲道:“三來,也要防止毛文龍怨氣過甚,轉投東虜!”
張薔:?????可真敢說啊
“法安師傅有有得力之人推薦?”朱由校聽了法安的話,臉都黑了,朝廷出錢出糧,可別養個反骨仔出來啊。
“事關重大,貧僧要親自走一趟!”法安當仁不讓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