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賢起身,低頭拱手道:“事關吳王,內閣和司禮監要按萬歲爺的旨意辦事,所以,老奴拿來請萬歲爺定奪。”
這是故意刁難人哪,張薔才不怕他這一手呢,她點點頭表示知道了,然後叫魏如意:“把箱子擺好!”
魏如意熟練地搬來四隻箱子,放在炕上擺好。
魏忠賢算是見證了奇跡,隻見裕妃張薔,拿起一本折子,隻看一眼標題,就丟進了其中一隻箱子裏,再拿起下一本折子,看一眼,又丟進另一隻箱子。
盞茶功夫,厚厚一疊折子,就被她丟進了不同的箱子。
魏忠賢心想:如此草率地對待大臣們的折子,傳到外廷去,這張氏要被臣子們噴死!
本就是後妃幹政,違背祖製,又這樣視大臣們的奏折如兒戲,不要說大臣們看不慣了,就是他老魏,也看不慣了。
他正要上前,在朱由校麵前給她上幾句眼藥,卻聽張薔說道:“三十幾本奏折,有二十一本是請議吳王出閣讀書的,五本彈劾地方官員的,兩本彈劾朝堂官員的,一本遼東袁督軍要糧草和晌銀的,兩本地方上報災情,要求減稅的。”
朱由校靠在床頭,詫異地問:“居然有這麽多朝臣提議吳王出閣讀書?伴伴,您怎麽看?”
魏忠賢當然一百個不願意,他見朱由校有點意動,也顧不得張薔在現場,忙裝著擔憂的樣子說:“自古隻有太子出閣讀書一說,三皇子畢竟封的是吳王,皇子讀書,自有規矩,提議吳王出閣讀書,於禮不合……”
邊說,邊用眼角的餘光瞟向張薔,想看看她是什麽反應。
張薔正在翻看京兆府要求賑災的折子,聞言並不抬頭,隻提起碳筆,在記事本上寫寫畫畫。
魏忠賢隻好又說道:“不過,老奴看吳王聰惠,先請個先生帶著認認字也好。”
朱由校竟拍手笑道:“伴伴這個主意,倒不失為折中的好辦法!”
張薔在心裏翻了半天白眼,難怪魏忠賢可以一手掌控朝堂,原來,這朱由校,真是天真得很呐。
朱由校的老爹朱常洛,隻做了一個月的皇帝,還未來得及安排長子朱由校的讀書事宜,就吃紅丸作死掉了,朱由校匆匆登基,根本沒讀多少書。
更沒有人教他如何做一個皇帝,所以他才凡事要問身邊的魏伴伴,縱容得魏忠賢一手遮天,權利比前朝的權相張居正大多了。
朱由校有了自身的教訓,才會讚同魏忠賢的意見,希望給兒子平安,選個好師傅教他讀書認字。
張薔想了想,覺得這個可以有,至少,她可以憑借對曆史的了解,為平安選一個忠誠可靠的先生。
所以,朱由校問她意見的時候,她說:“臣妾沒意見,平安可到皇子所讀書。”
大明皇太子讀書的地方,是文華殿,皇子們讀書的地方,在皇極門右廂的書堂,俗稱皇子所,朱由校的阿爹朱常洛沒封太子的時候,就在皇子所讀書。
朱由校指著那二十一本奏折道:“伴伴,著禮部選定吉日,送吳王到皇子所讀書。”
魏忠賢正要答應,就聽張薔道:“萬歲爺,年頭歲尾,天寒地凍的,等明年開春,天氣暖和後,再送平安去吧。”
朱由校待在暖烘烘的屋子裏,一時忘了時節,聽了張薔的話,這才想起來,快過年了,於是補充道:“伴伴,那就讓禮部選個明年二、三月的好日子。”
隻是去皇子所讀書,又不是去文華殿,魏忠賢放下心來,躬身應道:“是,老奴這就拿迴去批紅。”
朱由校一揮手:“去吧。”
魏忠賢捧著一大疊折子退了出去,出了乾清宮,腳步有些匆忙,他的心情十分不好。
任貴妃的四皇子薨世後,許多朝臣轉而把寶押到了三皇子身上,這些折子就是投名狀,就算他能借著明年的京察,收拾這些牆頭草。
但是,要想地位穩固,手上還得有皇子,滿後宮看,也隻有任氏這個幹女兒還聽他的話,想要能掌控的皇子,還得從任氏身上著手。
得給任氏敲敲警鍾,總是這樣哭哭啼啼的,何時才能重新懷孕?
可惜,客氏又被趕迴家了……
魏忠賢邊走邊想,臉上的神色變幻不定,路上碰到的大小太監給他行禮,他都視而不見。
當天晚上,他出宮後來到客氏家裏,兩人密謀了半宿,終於想出一條計策來。
第二天,魏忠賢給朱由校送來一碟水晶糕,那是朱由校從小到大,最喜歡吃的糕點,而且他隻吃客氏做的水晶糕,禦膳房的大廚做的,都沒有客氏做的好吃。
朱由校一見那糕點,就想起客嬤嬤來,他關切地問:“伴伴,客媽媽休養得怎麽樣了?”
魏忠賢為朱由校遞上茶水,滿臉的不忍地道:“客嬤嬤是個死心眼的,其它還好,就是太過思念萬歲爺,心心念念地要迴來伺候萬歲爺呢。”
朱由校搖搖頭道:“客媽媽年紀大了,精神不濟,上次就讓人鑽了空子,害得朕服藥過度,差點睡過去,還是讓媽媽在家好好休養吧。”
這個憨憨,還真信了客氏編排的那通假話。
魏忠賢隻好轉而求其次,他懇切地說:“萬歲爺,老奴有個提議,任貴妃痛失愛子,日夜哭泣,不如讓客媽媽進宮伺候她,有客媽媽在身邊時常勸解,貴妃娘娘的心情也能好一點,早日恢複身子,也好早日伺候萬歲爺啊。”
朱由校想了想,點頭道:“準!”
張薔沒想到,朱由校如此不分好歹,他真以為客氏那碗湯藥,是宮女給下的藥?
還讓客氏進宮,是嫌自己死得不夠快?身子剛好一點,又開始作妖,可惜了她的靈泉。
每日的兩滴靈泉水,真不想給他喝,平安已經開始練武,給他加多兩滴靈泉水,它不香嗎?
果然,客氏當天就進了宮,來乾清宮給朱由校磕了頭,少不得哭泣一番,訴說對萬歲爺的擔憂,看上去,真真是一番慈母心腸,惹得朱由校也落了幾滴眼淚。
然後,轉身出了乾清宮,對旁邊的張皇後和張薔,視而不見,路過二人身邊的時候,嘴角還挑起微微的笑意,挑釁之意十分明顯。
當著朱由校的麵,就敢對張皇後如此無禮,客氏的囂張,不是朱由校慣出來,誰信?
出了乾清宮,便打起全副的儀仗,前麵四名宮女開道,中間一副軟轎,轎後,是捧著各種用具的宮女,足有五六隊,偏要從鳳儀門出來,往北繞過坤寧宮,再到景陽宮。
一路招搖,王者歸來。
任貴妃被禁足在景陽宮,又驚又怕,見客氏到來,一把撲到她身上,失聲痛哭:“幹娘……”
客氏為她抹淚,一邊勸道:“好孩子,不哭,有幹娘在,咱們不愁沒孩子,隻要有兒子,那個位置,就是你的,誰也奪不走!”
從此,客氏開始為任貴妃調理身子,在她的勸慰下,任貴妃也慢慢放下心結,開始籌謀未來。
這是故意刁難人哪,張薔才不怕他這一手呢,她點點頭表示知道了,然後叫魏如意:“把箱子擺好!”
魏如意熟練地搬來四隻箱子,放在炕上擺好。
魏忠賢算是見證了奇跡,隻見裕妃張薔,拿起一本折子,隻看一眼標題,就丟進了其中一隻箱子裏,再拿起下一本折子,看一眼,又丟進另一隻箱子。
盞茶功夫,厚厚一疊折子,就被她丟進了不同的箱子。
魏忠賢心想:如此草率地對待大臣們的折子,傳到外廷去,這張氏要被臣子們噴死!
本就是後妃幹政,違背祖製,又這樣視大臣們的奏折如兒戲,不要說大臣們看不慣了,就是他老魏,也看不慣了。
他正要上前,在朱由校麵前給她上幾句眼藥,卻聽張薔說道:“三十幾本奏折,有二十一本是請議吳王出閣讀書的,五本彈劾地方官員的,兩本彈劾朝堂官員的,一本遼東袁督軍要糧草和晌銀的,兩本地方上報災情,要求減稅的。”
朱由校靠在床頭,詫異地問:“居然有這麽多朝臣提議吳王出閣讀書?伴伴,您怎麽看?”
魏忠賢當然一百個不願意,他見朱由校有點意動,也顧不得張薔在現場,忙裝著擔憂的樣子說:“自古隻有太子出閣讀書一說,三皇子畢竟封的是吳王,皇子讀書,自有規矩,提議吳王出閣讀書,於禮不合……”
邊說,邊用眼角的餘光瞟向張薔,想看看她是什麽反應。
張薔正在翻看京兆府要求賑災的折子,聞言並不抬頭,隻提起碳筆,在記事本上寫寫畫畫。
魏忠賢隻好又說道:“不過,老奴看吳王聰惠,先請個先生帶著認認字也好。”
朱由校竟拍手笑道:“伴伴這個主意,倒不失為折中的好辦法!”
張薔在心裏翻了半天白眼,難怪魏忠賢可以一手掌控朝堂,原來,這朱由校,真是天真得很呐。
朱由校的老爹朱常洛,隻做了一個月的皇帝,還未來得及安排長子朱由校的讀書事宜,就吃紅丸作死掉了,朱由校匆匆登基,根本沒讀多少書。
更沒有人教他如何做一個皇帝,所以他才凡事要問身邊的魏伴伴,縱容得魏忠賢一手遮天,權利比前朝的權相張居正大多了。
朱由校有了自身的教訓,才會讚同魏忠賢的意見,希望給兒子平安,選個好師傅教他讀書認字。
張薔想了想,覺得這個可以有,至少,她可以憑借對曆史的了解,為平安選一個忠誠可靠的先生。
所以,朱由校問她意見的時候,她說:“臣妾沒意見,平安可到皇子所讀書。”
大明皇太子讀書的地方,是文華殿,皇子們讀書的地方,在皇極門右廂的書堂,俗稱皇子所,朱由校的阿爹朱常洛沒封太子的時候,就在皇子所讀書。
朱由校指著那二十一本奏折道:“伴伴,著禮部選定吉日,送吳王到皇子所讀書。”
魏忠賢正要答應,就聽張薔道:“萬歲爺,年頭歲尾,天寒地凍的,等明年開春,天氣暖和後,再送平安去吧。”
朱由校待在暖烘烘的屋子裏,一時忘了時節,聽了張薔的話,這才想起來,快過年了,於是補充道:“伴伴,那就讓禮部選個明年二、三月的好日子。”
隻是去皇子所讀書,又不是去文華殿,魏忠賢放下心來,躬身應道:“是,老奴這就拿迴去批紅。”
朱由校一揮手:“去吧。”
魏忠賢捧著一大疊折子退了出去,出了乾清宮,腳步有些匆忙,他的心情十分不好。
任貴妃的四皇子薨世後,許多朝臣轉而把寶押到了三皇子身上,這些折子就是投名狀,就算他能借著明年的京察,收拾這些牆頭草。
但是,要想地位穩固,手上還得有皇子,滿後宮看,也隻有任氏這個幹女兒還聽他的話,想要能掌控的皇子,還得從任氏身上著手。
得給任氏敲敲警鍾,總是這樣哭哭啼啼的,何時才能重新懷孕?
可惜,客氏又被趕迴家了……
魏忠賢邊走邊想,臉上的神色變幻不定,路上碰到的大小太監給他行禮,他都視而不見。
當天晚上,他出宮後來到客氏家裏,兩人密謀了半宿,終於想出一條計策來。
第二天,魏忠賢給朱由校送來一碟水晶糕,那是朱由校從小到大,最喜歡吃的糕點,而且他隻吃客氏做的水晶糕,禦膳房的大廚做的,都沒有客氏做的好吃。
朱由校一見那糕點,就想起客嬤嬤來,他關切地問:“伴伴,客媽媽休養得怎麽樣了?”
魏忠賢為朱由校遞上茶水,滿臉的不忍地道:“客嬤嬤是個死心眼的,其它還好,就是太過思念萬歲爺,心心念念地要迴來伺候萬歲爺呢。”
朱由校搖搖頭道:“客媽媽年紀大了,精神不濟,上次就讓人鑽了空子,害得朕服藥過度,差點睡過去,還是讓媽媽在家好好休養吧。”
這個憨憨,還真信了客氏編排的那通假話。
魏忠賢隻好轉而求其次,他懇切地說:“萬歲爺,老奴有個提議,任貴妃痛失愛子,日夜哭泣,不如讓客媽媽進宮伺候她,有客媽媽在身邊時常勸解,貴妃娘娘的心情也能好一點,早日恢複身子,也好早日伺候萬歲爺啊。”
朱由校想了想,點頭道:“準!”
張薔沒想到,朱由校如此不分好歹,他真以為客氏那碗湯藥,是宮女給下的藥?
還讓客氏進宮,是嫌自己死得不夠快?身子剛好一點,又開始作妖,可惜了她的靈泉。
每日的兩滴靈泉水,真不想給他喝,平安已經開始練武,給他加多兩滴靈泉水,它不香嗎?
果然,客氏當天就進了宮,來乾清宮給朱由校磕了頭,少不得哭泣一番,訴說對萬歲爺的擔憂,看上去,真真是一番慈母心腸,惹得朱由校也落了幾滴眼淚。
然後,轉身出了乾清宮,對旁邊的張皇後和張薔,視而不見,路過二人身邊的時候,嘴角還挑起微微的笑意,挑釁之意十分明顯。
當著朱由校的麵,就敢對張皇後如此無禮,客氏的囂張,不是朱由校慣出來,誰信?
出了乾清宮,便打起全副的儀仗,前麵四名宮女開道,中間一副軟轎,轎後,是捧著各種用具的宮女,足有五六隊,偏要從鳳儀門出來,往北繞過坤寧宮,再到景陽宮。
一路招搖,王者歸來。
任貴妃被禁足在景陽宮,又驚又怕,見客氏到來,一把撲到她身上,失聲痛哭:“幹娘……”
客氏為她抹淚,一邊勸道:“好孩子,不哭,有幹娘在,咱們不愁沒孩子,隻要有兒子,那個位置,就是你的,誰也奪不走!”
從此,客氏開始為任貴妃調理身子,在她的勸慰下,任貴妃也慢慢放下心結,開始籌謀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