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時剛過,張薔便收到了朱由校的旨意,並不是她以為的中旨,竟然是一份寫在一塊潔白絹布上的“衣帶詔”!
乾清宮裏的局勢,竟然如此危急了麽?她心裏頓時慌得一批。
那她,還能順利迴到紫禁城麽?
想想當年孫承宗,因東林六君子之獄,迴京勸誡朱由校,愣是被魏忠賢堵在京城九門外,軟硬兼施,逼得孫承宗過京城而不能入,隻得冒險將折子藏到平安的繈褓裏。
一個天子老師,鎮守遼東的內閣大臣,尚且如此,她張薔一個弱女子,手上無兵無權,此次,能順利迴京麽?
管不了那麽多了,行李早就收拾好,立即就可以出發。
張薔把平安交給方正化:“方公公,平安喜歡跟你騎馬,你就帶著他吧。”
方正化為難地說:“娘娘,這天寒地凍的,三皇子才四歲……”
古人算的是虛歲,平安此時,隻有三歲多一點。
張薔毫不在意地道:“他日日跟著你在雪地裏跑跑跳跳,習慣了,不跟著你,他要鬧。”
方正化隻好帶著平安同乘一馬,他還準備了平安小時候用的綁帶,預備著等他累了,就把他綁在背上。
平安聽聞可以跟方師傅一起騎馬,開心得不了得,乖乖地戴上宋媽媽為他縫製的口罩,加上披風的大雪帽,把頭臉遮擋的嚴嚴實實的,與師傅一起走了。
張薔這才放心下來,萬一有事,方正化應該護得了小平安周全。
來傳旨的,是坤寧宮的一位胡姓太監,總管太監王應昌,應該有其他事安排,這次沒來。
再說宮裏,乾清宮裏的太監宮女,不是魏忠賢的眼線,就是客氏的眼線,連坤寧宮裏,也有二人的人,否則,張皇後也不會失去兒子。
萬歲爺要召裕妃母子迴宮的消息,到底還是傳到了司禮監魏忠賢那裏。
魏忠賢的第一反應就是:裕妃是衝著冬至大祭的事迴來的,第二個反應就是:裕妃一迴來,他說的謊言就要被揭穿了!
所以,一定要阻止裕妃母子迴宮!或者幹脆,一不做二不休……
可惜田爾耕和許顯純都不在,一個被他派往東北,解決楊漣等人,一個被他派往江南,清查散播謠言的幕後黑手,急切間找不到可用之人。
他隻好找最貼心的崔呈秀來商議。
崔呈秀聽到要阻止裕妃母子迴宮,渾身不由得顫抖起來,不知是嚇的還是激動的。
“親爸爸準備動手了吧?”他聲音顫抖地問。
“你怕了?”魏忠賢見他的樣子,氣就不打一氣來,這就是他籠絡的人才,一點定力都沒有,這還什麽都沒做呢,就嚇成這個樣子?
崔呈秀見他臉色難看,忙解釋道:“親爸爸,兒子這是激動啊,隻要親爸爸一聲令下,兒子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魏忠賢淡淡地說:“你也別瞎想,隻是大祭在即,萬歲爺下旨由良卿代祭,這是魏家的榮耀,咱家隻是希望,大祭之前,不要出什麽幺蛾子,讓良卿能順利辦好這趟差事。”
“兒子明白,隻是,以什麽理由阻止那母子倆進城呢?”崔呈秀的腦子轉得飛快,心想,親爸爸遲早要登上那個位子,隻要跟緊了,一個從龍之功少不了,封侯拜相,指日可待啊。
魏忠賢也急得在屋子裏團團轉,接到他通知的施鳳來,急匆匆地跑來,立即被魏忠賢拉到密室一起想辦法。
施風來聽說要阻止裕妃母子迴宮,心裏的想法跟崔呈秀一模一樣:九千歲這是要想進一步,變成萬歲了?
魏忠賢又假惺惺地講了一番冬至大祭,不能出差錯的鬼話,借以掩飾他內心的真實想法。
還是做閣臣的有魄力,施鳳來一拍桌子道:“就說,有人進宮行刺陛下,刺客逃走,要關閉城門抓刺客,任何人不許進出!”
魏忠賢搖頭:“動靜太大,事後也難善後。”
施鳳來嘀咕道:“還善什麽後啊……”
假戲真做不可以麽?等九千歲成了萬歲,史書上還不是任由咱們書寫?
魏忠賢還是搖頭:“五軍都督府還握在勳貴手裏,目前,向咱們示好的,隻有成國公朱純臣,京營那幫兵痞,不好掌控。”
崔呈秀激動地說:“怕什麽?都督府裏的勳貴,還不是得聽兵部的?袁可立已經離京,右侍郎閻名泰是咱們的人……”
施鳳來見魏忠賢舉旗不定,就再也不敢亂出主意了,萬一不成,那可是抄家滅門的大禍啊。
還是崔呈秀一心為他的親爸爸好,他眼珠一轉,拍手道:“怎麽把這碴給忘了?”
魏忠賢和施鳳來都看向他,崔呈秀不待催問,便說道:“京營掌控不了,不是還有內操軍麽?王體乾王公公,可是親爸爸的人,讓王公公守住皇城,連隻蒼蠅也飛不進去!
到時候,親爸爸再向陛下討一封禪位詔書……”
討什麽呀,直接矯旨就得了,假傳對旨這樣的事,他魏忠賢幹得還少麽?
魏忠賢眼睛一亮,他腦子亂,把內操軍給忘了,王體乾手裏,可是握著一支兩萬多人的軍隊啊,這還是他提議,給萬歲爺操練的近衛軍。
隻不過,這支近衛軍,掌握在他手中而已。
施鳳來見兩人越說越激動,仿佛那個皇位,唾手可得一樣,他畢竟是做宰輔的人,腦中還有一絲理智,他端起茶杯,緩緩地喝了一口茶,這才說道:
“廠公叫我們來,不是商量如何阻止裕妃母子迴宮,讓寧國公能順利主持冬至大祭的麽?”
對呀,不是商量正事的麽?怎麽就歪樓到禪位的事情上來了呢?
魏忠賢瞪了崔呈秀一眼,差點就被這小子忽悠瘸了!那個位置,是那麽容易坐上去的麽?
不說朝堂內外的反對勢力,還沒有清除幹淨,就連邊軍的將領,也還沒有完全向他投誠,特別是孫承宗扶持起來的遼東將領,根本不買他的賬。
有算禪位詔書,他魏忠賢坐得穩麽,人家朱由校還有一個親兒子朱慈煌在呢。
被手下看到他急迫的野心,魏忠賢難得地難堪了一下,他咳嗽兩聲後才道:“施閣老說說,要如何阻止裕妃母子迴宮?”
施鳳來道:“皇城要控製,外城也要控製,如果能將裕妃母子請迴莊子裏,等大祭過後再迴京,就不必動用內操軍,也不會驚動陛下。
如果外城阻止不了,再動用內操軍不遲,到時候,九千歲向陛下求一封旨意,請裕妃母子暫時迴莊子裏安置,也未嚐不可啊。”
向陛下求一封旨意,就是矯旨,這個魏忠賢熟。
魏忠賢點頭,也隻能如此了,禪位之事,是他太急切了,都是被崔呈秀這個好幹兒子蠱惑的,那些圍在他身邊的人,比他還急。
也不想想,有三皇子在,他怎麽登得上那個位置,好彩施閣老嚐有一絲理智。
不說魏忠賢的密室謀劃,且說此時,在紫禁城,後宮的禦馬監裏,有人求見禦馬監總管太監王體乾。
王體乾見到來人,疑惑道:“小勝子,你來做什麽?”
來人正是張勝,為了能吃飽肚子,在王體乾還在尚膳監的時候,就拜到他門下,做了幹兒子。
王體乾巴結上魏忠賢,做了禦馬監總管,張勝也跟著雞犬升天,做了他身邊的長隨。
上次在吉祥樓,王體乾被阿寶摸走了索賄名單和銀子,張勝帶著人,砸了英國公家的吉祥樓,得罪了英國公。
王體乾為了向英國公賠罪,張勝被推出來頂缸,差點死在東廠的牢獄裏,還是張泉求了張薔,才花銀子,救了他一命。
後來,又陸續花錢,讓他上下打點,請人在王體乾麵前說好話,這才重新迴到原來的位置上。
得了此次教訓,他收斂了許多,行事也穩重起來。
張勝跪在地上磕頭:“兒子來,送幹爹一場富貴。”
乾清宮裏的局勢,竟然如此危急了麽?她心裏頓時慌得一批。
那她,還能順利迴到紫禁城麽?
想想當年孫承宗,因東林六君子之獄,迴京勸誡朱由校,愣是被魏忠賢堵在京城九門外,軟硬兼施,逼得孫承宗過京城而不能入,隻得冒險將折子藏到平安的繈褓裏。
一個天子老師,鎮守遼東的內閣大臣,尚且如此,她張薔一個弱女子,手上無兵無權,此次,能順利迴京麽?
管不了那麽多了,行李早就收拾好,立即就可以出發。
張薔把平安交給方正化:“方公公,平安喜歡跟你騎馬,你就帶著他吧。”
方正化為難地說:“娘娘,這天寒地凍的,三皇子才四歲……”
古人算的是虛歲,平安此時,隻有三歲多一點。
張薔毫不在意地道:“他日日跟著你在雪地裏跑跑跳跳,習慣了,不跟著你,他要鬧。”
方正化隻好帶著平安同乘一馬,他還準備了平安小時候用的綁帶,預備著等他累了,就把他綁在背上。
平安聽聞可以跟方師傅一起騎馬,開心得不了得,乖乖地戴上宋媽媽為他縫製的口罩,加上披風的大雪帽,把頭臉遮擋的嚴嚴實實的,與師傅一起走了。
張薔這才放心下來,萬一有事,方正化應該護得了小平安周全。
來傳旨的,是坤寧宮的一位胡姓太監,總管太監王應昌,應該有其他事安排,這次沒來。
再說宮裏,乾清宮裏的太監宮女,不是魏忠賢的眼線,就是客氏的眼線,連坤寧宮裏,也有二人的人,否則,張皇後也不會失去兒子。
萬歲爺要召裕妃母子迴宮的消息,到底還是傳到了司禮監魏忠賢那裏。
魏忠賢的第一反應就是:裕妃是衝著冬至大祭的事迴來的,第二個反應就是:裕妃一迴來,他說的謊言就要被揭穿了!
所以,一定要阻止裕妃母子迴宮!或者幹脆,一不做二不休……
可惜田爾耕和許顯純都不在,一個被他派往東北,解決楊漣等人,一個被他派往江南,清查散播謠言的幕後黑手,急切間找不到可用之人。
他隻好找最貼心的崔呈秀來商議。
崔呈秀聽到要阻止裕妃母子迴宮,渾身不由得顫抖起來,不知是嚇的還是激動的。
“親爸爸準備動手了吧?”他聲音顫抖地問。
“你怕了?”魏忠賢見他的樣子,氣就不打一氣來,這就是他籠絡的人才,一點定力都沒有,這還什麽都沒做呢,就嚇成這個樣子?
崔呈秀見他臉色難看,忙解釋道:“親爸爸,兒子這是激動啊,隻要親爸爸一聲令下,兒子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魏忠賢淡淡地說:“你也別瞎想,隻是大祭在即,萬歲爺下旨由良卿代祭,這是魏家的榮耀,咱家隻是希望,大祭之前,不要出什麽幺蛾子,讓良卿能順利辦好這趟差事。”
“兒子明白,隻是,以什麽理由阻止那母子倆進城呢?”崔呈秀的腦子轉得飛快,心想,親爸爸遲早要登上那個位子,隻要跟緊了,一個從龍之功少不了,封侯拜相,指日可待啊。
魏忠賢也急得在屋子裏團團轉,接到他通知的施鳳來,急匆匆地跑來,立即被魏忠賢拉到密室一起想辦法。
施風來聽說要阻止裕妃母子迴宮,心裏的想法跟崔呈秀一模一樣:九千歲這是要想進一步,變成萬歲了?
魏忠賢又假惺惺地講了一番冬至大祭,不能出差錯的鬼話,借以掩飾他內心的真實想法。
還是做閣臣的有魄力,施鳳來一拍桌子道:“就說,有人進宮行刺陛下,刺客逃走,要關閉城門抓刺客,任何人不許進出!”
魏忠賢搖頭:“動靜太大,事後也難善後。”
施鳳來嘀咕道:“還善什麽後啊……”
假戲真做不可以麽?等九千歲成了萬歲,史書上還不是任由咱們書寫?
魏忠賢還是搖頭:“五軍都督府還握在勳貴手裏,目前,向咱們示好的,隻有成國公朱純臣,京營那幫兵痞,不好掌控。”
崔呈秀激動地說:“怕什麽?都督府裏的勳貴,還不是得聽兵部的?袁可立已經離京,右侍郎閻名泰是咱們的人……”
施鳳來見魏忠賢舉旗不定,就再也不敢亂出主意了,萬一不成,那可是抄家滅門的大禍啊。
還是崔呈秀一心為他的親爸爸好,他眼珠一轉,拍手道:“怎麽把這碴給忘了?”
魏忠賢和施鳳來都看向他,崔呈秀不待催問,便說道:“京營掌控不了,不是還有內操軍麽?王體乾王公公,可是親爸爸的人,讓王公公守住皇城,連隻蒼蠅也飛不進去!
到時候,親爸爸再向陛下討一封禪位詔書……”
討什麽呀,直接矯旨就得了,假傳對旨這樣的事,他魏忠賢幹得還少麽?
魏忠賢眼睛一亮,他腦子亂,把內操軍給忘了,王體乾手裏,可是握著一支兩萬多人的軍隊啊,這還是他提議,給萬歲爺操練的近衛軍。
隻不過,這支近衛軍,掌握在他手中而已。
施鳳來見兩人越說越激動,仿佛那個皇位,唾手可得一樣,他畢竟是做宰輔的人,腦中還有一絲理智,他端起茶杯,緩緩地喝了一口茶,這才說道:
“廠公叫我們來,不是商量如何阻止裕妃母子迴宮,讓寧國公能順利主持冬至大祭的麽?”
對呀,不是商量正事的麽?怎麽就歪樓到禪位的事情上來了呢?
魏忠賢瞪了崔呈秀一眼,差點就被這小子忽悠瘸了!那個位置,是那麽容易坐上去的麽?
不說朝堂內外的反對勢力,還沒有清除幹淨,就連邊軍的將領,也還沒有完全向他投誠,特別是孫承宗扶持起來的遼東將領,根本不買他的賬。
有算禪位詔書,他魏忠賢坐得穩麽,人家朱由校還有一個親兒子朱慈煌在呢。
被手下看到他急迫的野心,魏忠賢難得地難堪了一下,他咳嗽兩聲後才道:“施閣老說說,要如何阻止裕妃母子迴宮?”
施鳳來道:“皇城要控製,外城也要控製,如果能將裕妃母子請迴莊子裏,等大祭過後再迴京,就不必動用內操軍,也不會驚動陛下。
如果外城阻止不了,再動用內操軍不遲,到時候,九千歲向陛下求一封旨意,請裕妃母子暫時迴莊子裏安置,也未嚐不可啊。”
向陛下求一封旨意,就是矯旨,這個魏忠賢熟。
魏忠賢點頭,也隻能如此了,禪位之事,是他太急切了,都是被崔呈秀這個好幹兒子蠱惑的,那些圍在他身邊的人,比他還急。
也不想想,有三皇子在,他怎麽登得上那個位置,好彩施閣老嚐有一絲理智。
不說魏忠賢的密室謀劃,且說此時,在紫禁城,後宮的禦馬監裏,有人求見禦馬監總管太監王體乾。
王體乾見到來人,疑惑道:“小勝子,你來做什麽?”
來人正是張勝,為了能吃飽肚子,在王體乾還在尚膳監的時候,就拜到他門下,做了幹兒子。
王體乾巴結上魏忠賢,做了禦馬監總管,張勝也跟著雞犬升天,做了他身邊的長隨。
上次在吉祥樓,王體乾被阿寶摸走了索賄名單和銀子,張勝帶著人,砸了英國公家的吉祥樓,得罪了英國公。
王體乾為了向英國公賠罪,張勝被推出來頂缸,差點死在東廠的牢獄裏,還是張泉求了張薔,才花銀子,救了他一命。
後來,又陸續花錢,讓他上下打點,請人在王體乾麵前說好話,這才重新迴到原來的位置上。
得了此次教訓,他收斂了許多,行事也穩重起來。
張勝跪在地上磕頭:“兒子來,送幹爹一場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