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張薔,在西郊莊子上忙得不可開交,她前世就是投資地產起家的,對前世房地產行業的操作流程,甚至許多不為人知的黑幕,都了如指掌。


    她刪刪減減,整理出一套商業地產的管理手冊來,這時代是繁體字,又用毛筆,又是豎寫,她非常不習慣,恨她的電腦沒有跟著穿過來。


    兩個小宮女根本不識字,薑姑姑隻識得些常用字,讓她寫也寫不出來,她恨不得找兩個幫手,不做別的,幫她抄抄字也好。


    實在沒辦法,隻好找村塾裏的兩位先生來加班,好歹把她寫出的文字,抄寫成符合這個時代的閱讀習慣的文本。


    正忙得不可開交,宮裏卻傳來了消息,張勝傳出消息:魏良卿代陛下祭天。


    每年冬至,天子都要到天壇祭天,今年,朱由校因罪己詔的壓力病倒後,居然在魏忠賢的蠱惑下,下旨由魏良卿代天子到天壇祭天!


    聖旨一下,全國嘩然,朝堂上更是鬧得不可開交。


    一年到頭,朝廷有許多祭祀活動,不太重要的活動,就交給禮部承辦了,稍為重要點的,像祭拜祖陵之類的活計,大多交給勳貴代天子前往。


    卻從來沒有冬至大祭這樣的活動,都交給勳貴的,況且,京中有英國公張維賢、成國公朱純臣、定國公徐希等老牌勳貴。


    何時輪到一個冒袁崇煥軍功而幸進的魏良卿,來代天子主持冬至大祭?


    朝堂中,兵部左侍郎袁可立、太常寺少卿範景文、戶部員外郎盧象升等一幫臣子,紛紛上書勸誡。


    說即便天子病重,要讓人代祭,也應該讓三皇子朱慈煌代陛下祭天,怎麽可以委托給外人?


    朱由校駁迴折子,並下旨申斥。


    在外的天津巡撫李邦華、洛陽知縣陳奇瑜等,也發急遞迴來勸解,提出的解決方案,也跟袁可立諸人的意見一樣:由三皇子代天子祭天。


    朱由校連折子都沒看到,在通政司就被攔截,甚至都沒有到達內閣。


    魏中賢下矯旨申斥兩位在外的臣子:手伸得太長了,不想做官了麽?


    就連遠在遼東充軍的楊漣、左光鬥兩位好不容易才逃得性命的前督察院官員,聞言也怒發衝冠,不顧身家性命,上折子彈劾魏忠賢。


    四年前,楊漣彈劾魏忠賢二十大罪狀,今日更是在前文的基礎上,又加了十條罪狀。


    楊漣二人知道,他們的彈劾折子,也到不了天子的案頭,於是,一邊往京城送折子,一邊抄寫多份,寄給了在朝和在野的東林黨人。


    魏忠賢雖然按住了送往朝堂的折子,但他也不能一手遮天,楊漣二人的彈章,引得南方讀書人群情激奮。


    在有心人的推波助瀾之下,東林黨人試圖利用這次機會,將東林六君子救出若海。


    魏忠賢氣壞了,派出田爾耕和許顯純這兩條惡狗,一往遼東,要結果楊漣幾人的性命,一往江南,要揪出扇動讀書人鬧事的幕後之人。


    “就地格殺!”魏忠賢在司禮監值房裏,殺氣騰騰地大喊。


    袁可立幾人,見遞上去的折子,不但被打了迴來,還遭到了朱由校的斥責,他們卻不知道,這斥責之言,實則是魏忠賢的矯旨,並不是朱由校的意思。


    幾人不知道啊,個個心灰意冷。


    袁可立又遞了乞骸骨的折子,範景文家母去世,也遞了丁內憂的折子,年輕的盧象升,被貶到山東管理臨清倉,從中央調到地方,管理臨清倉的錢糧。


    朝堂上那些支持三皇子代祭的臣子,見兩位老臣心灰意冷,也紛紛偃旗息鼓,多年黨爭的教訓告訴他們,要想繼續做官,最好不要揭魏公公的逆鱗。


    此消彼長,支持三皇子代祭的聲音小了之後,朝堂上叫囂的,都是支持魏良卿代祭的人。


    民間都在傳說,魏忠賢這是要稱帝了,他沒有兒子,死後的皇位,要傳給魏良卿,讓魏良卿代祭,就是一個信號,他要試一試朝野上下,有多少人反對他稱帝。


    政局撲朔迷離,怎一個亂字了得!


    張薔接到消息的時候,離冬至大祭隻有五天了。


    她隻可惜,袁可立這位老臣,她到底沒留住。


    還走了一個範景文,這是她所知道的,以身殉國的臣子之一,能力怎麽樣先不說,對朱家皇帝的忠誠,是沒得說的。


    看魏忠賢的樣子,似乎真有取朱由校而代之的心思,就算他沒有那心思,他那幫幹兒子幹孫子,為了搏一個從龍之功,也會勸進。


    黃袍加身的例子,曆史上又不是沒有。


    原來的曆史上,魏忠賢並沒有稱帝,但原來的曆史上,她張薔和肚子裏的孩子,都死在了夾牆裏。


    現在,她魂穿過來,代替了張薔,三皇子也壯實得跟隻小老虎似的,她們母子二人,還有阿寶,是個意外,改變了這個時空的一些曆史事件。


    這個時空的魏忠賢,有沒有稱帝的可能呢?


    阿寶跟個哲人似地說:“喵……一切皆有可能!”


    魏忠賢要是真稱了帝,她吭吃吭吃掙那些錢,有什麽用呢?她嘔心瀝血策劃的城南重建項目,是在為誰做嫁衣裳呢?


    “阿寶,我該怎麽辦?”張薔又開始擼貓。


    “喵……迴宮!再不爭,平安能長大麽?”


    一句話戳中了張薔的軟肋,她跳起來,丟開阿寶,衝外麵叫道:“薑姑姑,薑姑姑!”


    阿寶被摔在炕上,不滿地“喵”了幾聲,跳進它的貓窩,生氣了,要貓朝前,不要貓朝後,討厭!


    薑姑姑進來,張薔吩咐她:“去叫阿泉來,另外,連夜收拾東西,明日迴宮。”


    可憐的張泉,剛睡下沒多久,又被叫了起來,帶著兩名護衛,連夜往京城去了。


    ………………………………………………………


    朱由校的狀況很不好,連床也懶得下,張皇後沒有其他辦法,在他麵前強顏歡笑,迴到坤寧宮後,一個人偷偷抹眼淚。


    這日一大早,她正要去乾清宮侍疾,總管太監王應昌遞給她一張紙條,張皇後一看,歡喜地說:“裕妃願意迴宮了?本宮這就去勸萬歲爺下旨。”


    王應昌提醒她道:“離冬至大祭隻有幾天了,那幫人必定要阻止三皇子迴宮,娘娘要小心行事!”


    張皇後點頭:“本宮知道,你也小心,按裕妃的吩咐,去安排。”


    張皇後同往日一樣,來到乾清宮東暖閣,昨晚值了一晚上夜班的客氏,打著哈欠,迴側殿休息去了。


    太監宮女們都避了出去,張皇後在的時候,萬歲爺不喜歡他們杵在殿裏,影響二人說悄悄話。


    “萬歲爺,臣妾太想念平安了,你下旨,讓裕妃母子迴來吧。”皇後抹著眼淚說,“有平安在,這乾清宮也熱鬧一些。”


    朱由校很奇怪:“阿薔不是怕過了病氣給平安,不願意迴來麽?再說了,她要迴宮,誰還敢攔著不成?


    朕何嚐不是日日想念平安?這就下旨,讓她母子迴來一趟吧。”


    張薔怕過了病氣給平安,不願意迴宮的理由,是魏忠賢進的讒言,朱由校對魏忠賢的話深信不疑,當時打消了要接張薔母子迴宮的打算。


    現在,張薔願意迴來,朱由校迫不急待地要下旨。


    朱由校正要叫魏如意,張皇後阻止他道:“這是萬歲爺的家事,不必驚動魏公公,咱們給阿薔來個衣帶詔,嚇她一嚇,看她還敢不迴來?”


    朱由校玩心大起:“哈哈哈,就依皇後的,嚇她一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種菊南山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種菊南山下並收藏穿越大明之秉國太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