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賢的氣勢,嚇了朱由校一跳,他坐在禦椅上不由得往後仰,有些無措地問道:“伴伴!怎麽啦?”
魏忠賢意識到自己失態,忙收斂了氣勢跪了下來,一邊磕頭,一邊組織自己的語言:
“萬歲爺忘了?四皇子剛出生的時候,張天師就曾說過,四皇子體弱,要好生將養,特別要禁止宮外之人的衝撞……
裕妃母子……在宮外待了近兩年,這突然迴宮,就怕衝撞了四皇子……
聽那張天師說,須待四皇子滿三周歲,三魂六魄全都歸位,不懼任何邪穢後,後宮才可進來外人……
萬歲爺為此,不是還下了旨,宮裏這三年,不能進新的宮女和太監麽?
老奴的意思……待四皇子滿了三歲,魂魄穩了,再將三皇子接迴宮來。
到時候,兩位皇子才能互相護佑,健康成長啊。”
這一篇謊話編下來,饒他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九千歲,也出了一背的冷汗:好險,著點就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讓那裕妃借機迴宮了。
客氏在側殿裏,聽到魏忠賢的辯解聲,也端著一盅甜品,來到禦書房,她霸道地說:“萬歲爺,你要是接那張氏迴來,老身這壽命啊,都要被她氣得短壽兩年!”
朱由校忙安慰她:“媽媽放心,把裕妃接迴來,也是住在後宮,媽媽平常不往後宮去,不見她就是了。”
客氏見自己在朱由校心中的份量,越來越輕,她說的話,朱由校都不怎麽聽了,心裏不安,更加不能讓張氏母子迴來了。
“萬歲爺,您就是不聽老身之言,也要聽聽張天師的話吧?”她說,“萬歲爺已經折了兩個兒子,不能再讓四皇子有任何閃失了……”
朱由校煩躁起來,把禦案上的奏折,一股腦地推到地上,大叫道:“她母子在莊子上,你們又彈劾她接交外臣,朕要接迴她母子,你們又說衝撞了四皇子!
朕到底要怎樣安置她母子,你們才放心?”
朱由校的情緒,很不穩定,推倒那些折子後還不解氣,又跳起來,在那些折子上踩上幾腳,還不解氣,撿起一本折子,嘩啦撕得粉碎,狠狠地摜在地上。
然後,他一轉身,走了,轉過正殿,往後殿的木工坊跑去。
魏如意忙跟了過去。
魏忠賢和客氏,都被朱由校剛才爆發的脾氣嚇住了,他們還從沒見過朱由校發這麽大的火。
客氏埋怨道:“明知道萬歲爺心心念念地,就是想接那張氏迴宮,你又何故去招惹那張氏?”
魏忠賢不服氣地說:“她在莊子上結交外臣,犯了眾怒,咱家也救不了她!”
客氏呸了一口,說:“呸,別以為老娘不知道,你是看上那莊子上出產的香水和肥皂了,想給你那些侄子外甥們,弄一條財路!
你的侄孫鵬翼、侄兒良棟都還在繈褓之中,就又是封侯,又是太師,生下來就領朝廷的俸祿,你還不滿足,天下的財路,都要收到你魏家的手中嗎?
別忘了,沒有老身當初的極力推薦,你還不知道在那一監當差呢。
現在漲本事了,把老娘的話當耳旁風,非得讓萬歲爺把那張氏弄迴宮來,惡心老娘!
老娘為了誰?還不是為了讓你的幹外孫,有朝一日能當上太子?
你要有本事,直接弄死那母子倆得了,每次都打蛇不死,反被蛇咬……”
魏忠賢見客氏發了怒,忙上前扶她坐下,一邊為她順氣,一邊勸道:“咱家也沒想到,一提到張氏母子,萬歲爺就發如此大的脾氣,咱家的處置方案,還沒有跟萬歲爺講呢。”
“你準備如何處置那張氏?依老娘的意思,幹脆讓她永遠閉嘴得了……”
魏忠賢想到枕頭上那封警告信,後背就發涼,他辯解道:“處置掉一個張氏很容易,但那莊子,是萬歲爺賜給三皇子的。
隻要三皇子還在,那莊子就到不了咱們手中!”
客氏再狂,也不敢當麵說出殺死三皇子的話來,她問:“你有什麽處置辦法?”
魏忠賢說:“咱家本來一片好心,想給張氏母子換一座更大的皇莊,或者,換一座西山上有溫泉的皇莊,萬歲爺又不聽咱家的話……”
客氏霸道地說:“老娘不管,隻要不把那母子接迴宮裏,隨你們處置!”
魏忠賢見朱由校正在氣頭上,也不敢去觸他的黴頭,隻好去找崔呈秀另想辦法。
他就不信了,他堂堂九千歲,搞不定一個後宮妃子!
再說朱由校,在木工坊裏呆坐一陣,也沒心情做木匠活了,又不想去禦書房裏麵對那些奏章,便起身往坤寧宮走去。
小太監魏如意見他要去見皇後,忍不住提醒他道:“萬歲爺……”
朱由校聞言迴過頭,惡狠狠地瞪著他,兩眼要噴出火來:“狗奴才,你也要阻攔朕!”
魏如意忙縮了縮脖子:“奴才不敢……”
朱由校憋著一口氣,跑到坤寧宮,不待宮女們通傳,就進到張皇後起居的東次間。
見張皇後正在看書,他訕訕地走過去,問道:“阿嫣,在看什麽書?”
張皇後忙起身迎接他,拉著他的手到南窗邊的椅子上坐下:“迴萬歲爺,臣妾在看《趙高傳》。”
朱由校聞言,半天不吱聲,皇後最是遵守規矩,她雖然不幹政,卻在以這種方式,勸他要小心魏忠賢坐大。
何需皇後勸誡?他現在就感覺到,他的朝堂,已經被魏伴伴一手掌控了,他是天子,富有四海,卻連心愛的妃子和兒子,都接不到身邊來,這個天子,做得還有什麽意思?
他比他爺爺萬曆皇帝,還要悲催,他爺爺和鄭貴妃,還能在宮中相守,他卻連看望裕妃的機會也沒有!
想到此,朱由校不禁悲從中來,他拉著皇後的手哭道:“朕自幼失母,父皇把朕和信王交給西李撫育,西李對朕兄弟,非打即罵……
朕和信王,並沒有師傅教導,根本不知道如何做一個帝王……
朕的父皇,即位不足兩月就薨逝,父皇為朕選的輔政大臣,老的老,錯的錯,如今,竟無一人在身邊……
朕十六歲即位,萬份惶恐,幸好有魏伴伴和客媽媽日夜伴在身邊,朕不信他們,又信誰去……”
說到此,朱由校哭倒在張嫣懷裏,張嫣也陪著他,早哭成了淚人……
年輕的帝後二人,在坤寧宮裏抱頭痛哭……
坤寧宮管事的胡嬤嬤,忙把宮女太監們,打發的遠遠的,自己守在殿門口,陪著抹眼淚。
卻說魏忠賢,沒有從朱由校那裏,得到處置張薔的旨意,又被客氏罵道:“老魏,老娘看你是越活越迴去了,你有膽子把汪燒餅的功勞攬到你族侄族孫們的頭上,一口氣庇蔭了十幾人,那時候你怎敢做的?
現在,為了一個宮女出生的張氏,卻畏首畏尾起來,不敢下旨了?”
魏忠賢意識到自己失態,忙收斂了氣勢跪了下來,一邊磕頭,一邊組織自己的語言:
“萬歲爺忘了?四皇子剛出生的時候,張天師就曾說過,四皇子體弱,要好生將養,特別要禁止宮外之人的衝撞……
裕妃母子……在宮外待了近兩年,這突然迴宮,就怕衝撞了四皇子……
聽那張天師說,須待四皇子滿三周歲,三魂六魄全都歸位,不懼任何邪穢後,後宮才可進來外人……
萬歲爺為此,不是還下了旨,宮裏這三年,不能進新的宮女和太監麽?
老奴的意思……待四皇子滿了三歲,魂魄穩了,再將三皇子接迴宮來。
到時候,兩位皇子才能互相護佑,健康成長啊。”
這一篇謊話編下來,饒他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九千歲,也出了一背的冷汗:好險,著點就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讓那裕妃借機迴宮了。
客氏在側殿裏,聽到魏忠賢的辯解聲,也端著一盅甜品,來到禦書房,她霸道地說:“萬歲爺,你要是接那張氏迴來,老身這壽命啊,都要被她氣得短壽兩年!”
朱由校忙安慰她:“媽媽放心,把裕妃接迴來,也是住在後宮,媽媽平常不往後宮去,不見她就是了。”
客氏見自己在朱由校心中的份量,越來越輕,她說的話,朱由校都不怎麽聽了,心裏不安,更加不能讓張氏母子迴來了。
“萬歲爺,您就是不聽老身之言,也要聽聽張天師的話吧?”她說,“萬歲爺已經折了兩個兒子,不能再讓四皇子有任何閃失了……”
朱由校煩躁起來,把禦案上的奏折,一股腦地推到地上,大叫道:“她母子在莊子上,你們又彈劾她接交外臣,朕要接迴她母子,你們又說衝撞了四皇子!
朕到底要怎樣安置她母子,你們才放心?”
朱由校的情緒,很不穩定,推倒那些折子後還不解氣,又跳起來,在那些折子上踩上幾腳,還不解氣,撿起一本折子,嘩啦撕得粉碎,狠狠地摜在地上。
然後,他一轉身,走了,轉過正殿,往後殿的木工坊跑去。
魏如意忙跟了過去。
魏忠賢和客氏,都被朱由校剛才爆發的脾氣嚇住了,他們還從沒見過朱由校發這麽大的火。
客氏埋怨道:“明知道萬歲爺心心念念地,就是想接那張氏迴宮,你又何故去招惹那張氏?”
魏忠賢不服氣地說:“她在莊子上結交外臣,犯了眾怒,咱家也救不了她!”
客氏呸了一口,說:“呸,別以為老娘不知道,你是看上那莊子上出產的香水和肥皂了,想給你那些侄子外甥們,弄一條財路!
你的侄孫鵬翼、侄兒良棟都還在繈褓之中,就又是封侯,又是太師,生下來就領朝廷的俸祿,你還不滿足,天下的財路,都要收到你魏家的手中嗎?
別忘了,沒有老身當初的極力推薦,你還不知道在那一監當差呢。
現在漲本事了,把老娘的話當耳旁風,非得讓萬歲爺把那張氏弄迴宮來,惡心老娘!
老娘為了誰?還不是為了讓你的幹外孫,有朝一日能當上太子?
你要有本事,直接弄死那母子倆得了,每次都打蛇不死,反被蛇咬……”
魏忠賢見客氏發了怒,忙上前扶她坐下,一邊為她順氣,一邊勸道:“咱家也沒想到,一提到張氏母子,萬歲爺就發如此大的脾氣,咱家的處置方案,還沒有跟萬歲爺講呢。”
“你準備如何處置那張氏?依老娘的意思,幹脆讓她永遠閉嘴得了……”
魏忠賢想到枕頭上那封警告信,後背就發涼,他辯解道:“處置掉一個張氏很容易,但那莊子,是萬歲爺賜給三皇子的。
隻要三皇子還在,那莊子就到不了咱們手中!”
客氏再狂,也不敢當麵說出殺死三皇子的話來,她問:“你有什麽處置辦法?”
魏忠賢說:“咱家本來一片好心,想給張氏母子換一座更大的皇莊,或者,換一座西山上有溫泉的皇莊,萬歲爺又不聽咱家的話……”
客氏霸道地說:“老娘不管,隻要不把那母子接迴宮裏,隨你們處置!”
魏忠賢見朱由校正在氣頭上,也不敢去觸他的黴頭,隻好去找崔呈秀另想辦法。
他就不信了,他堂堂九千歲,搞不定一個後宮妃子!
再說朱由校,在木工坊裏呆坐一陣,也沒心情做木匠活了,又不想去禦書房裏麵對那些奏章,便起身往坤寧宮走去。
小太監魏如意見他要去見皇後,忍不住提醒他道:“萬歲爺……”
朱由校聞言迴過頭,惡狠狠地瞪著他,兩眼要噴出火來:“狗奴才,你也要阻攔朕!”
魏如意忙縮了縮脖子:“奴才不敢……”
朱由校憋著一口氣,跑到坤寧宮,不待宮女們通傳,就進到張皇後起居的東次間。
見張皇後正在看書,他訕訕地走過去,問道:“阿嫣,在看什麽書?”
張皇後忙起身迎接他,拉著他的手到南窗邊的椅子上坐下:“迴萬歲爺,臣妾在看《趙高傳》。”
朱由校聞言,半天不吱聲,皇後最是遵守規矩,她雖然不幹政,卻在以這種方式,勸他要小心魏忠賢坐大。
何需皇後勸誡?他現在就感覺到,他的朝堂,已經被魏伴伴一手掌控了,他是天子,富有四海,卻連心愛的妃子和兒子,都接不到身邊來,這個天子,做得還有什麽意思?
他比他爺爺萬曆皇帝,還要悲催,他爺爺和鄭貴妃,還能在宮中相守,他卻連看望裕妃的機會也沒有!
想到此,朱由校不禁悲從中來,他拉著皇後的手哭道:“朕自幼失母,父皇把朕和信王交給西李撫育,西李對朕兄弟,非打即罵……
朕和信王,並沒有師傅教導,根本不知道如何做一個帝王……
朕的父皇,即位不足兩月就薨逝,父皇為朕選的輔政大臣,老的老,錯的錯,如今,竟無一人在身邊……
朕十六歲即位,萬份惶恐,幸好有魏伴伴和客媽媽日夜伴在身邊,朕不信他們,又信誰去……”
說到此,朱由校哭倒在張嫣懷裏,張嫣也陪著他,早哭成了淚人……
年輕的帝後二人,在坤寧宮裏抱頭痛哭……
坤寧宮管事的胡嬤嬤,忙把宮女太監們,打發的遠遠的,自己守在殿門口,陪著抹眼淚。
卻說魏忠賢,沒有從朱由校那裏,得到處置張薔的旨意,又被客氏罵道:“老魏,老娘看你是越活越迴去了,你有膽子把汪燒餅的功勞攬到你族侄族孫們的頭上,一口氣庇蔭了十幾人,那時候你怎敢做的?
現在,為了一個宮女出生的張氏,卻畏首畏尾起來,不敢下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