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貫聽說王進偶感風寒,還以為王進故意托病不出,在帳中大發脾氣。


    “他當他是什麽!一個小小的教頭,芝麻大的官兒,如今也不過是西軍的一小將,居然在本樞密這裏擺譜!”


    童貫當著西軍其他將領的麵罵了起來,隨後吩咐身後的書記官:


    “你給我寫上,這西軍的王進,不聽號令,托病拒戰!即刻加急發往京城!我看在老種經略相公麵皮上,不當即斬了這廝,也好叫西軍知道,你們的將領是個怎樣人物!”


    其實,這童貫作為樞密,又是皇帝的紅人,自然可以處置王進,但是他這個時候還不忘踩一腳種師道。


    這封信送到京城,種師道麵上也不好看,若是皇帝動怒,更是扳倒種師道的好機會。


    童貫訓斥眾人一會兒,王進強撐著病體來了,就見隻一夜功夫,王進麵容憔悴,精神萎靡。


    王進聲音虛弱,腳步虛浮,前來見禮:“樞密使大人贖罪,小人昨日卸甲風發作(“卸甲風”,顧名思義,就是古代將軍打仗之後,迴到帳中,因為身體太熱、又出了很多汗,立即卸去盔甲,貪涼吹風,引起所謂“中風”之疾。)


    “嗬嗬,王將軍病的好時機!”童貫眯著眼睛道。


    “小人的確生病,求樞密大人讓小人將息幾天,小人養好身體一定建功。”


    童貫還想說話,這時候斥候來報,陣上山東軍挑戰,童貫有心強令王進出戰,但是看著營帳中西軍將領神色,也隻說:


    “那你這偏將在營好好躺著養病,我一國樞密替你上陣!”陰陽怪氣的說完,便點齊兵馬,與劉備對陣。


    劉備仍然親自領兵,他看向官軍戰陣,卻不見王進。


    童貫擺好陣勢,對酆美說到:“這王進病了,如今你這飛龍大將軍便去打個頭陣!”


    酆美得令,當即出馬,這邊劉備高喊:


    “不見昨天將軍,汝乃何人?”


    酆美用大杆刀指著劉備:“吾乃禦前飛龍大將,酆美,賊首可來一戰?”


    劉備笑曰:“無名之輩也敢上陣麽,速速退去,換昨日的王教頭來!”


    酆美大怒,挺大杆刀便要衝陣,劉備身邊朱仝立刻出馬與這酆美鬥在一處。


    隻見這朱仝,臥蠶眉、丹鳳眼、麵如重棗,使一口青龍刀,騎一匹棗紅馬,外貌與那關雲長甚是相近。


    劉備偏愛他長相,因此總是令他在身邊。此番朱仝見酆美居然敢直奔劉備衝陣而來,便揮舞大刀與酆美廝殺。


    二人兩杆大刀相交,連鬥五十迴合不分勝負,這邊董平焦急,拍馬舞槍便衝陣而來,這邊畢勝見了慌忙接住。


    四員大將鬥在一處,童貫細心觀看,這禦前龍虎二將是趙佶親自從皇宮中禦前軍隊挑選。


    自己帶在身邊一直當作貼身護衛,前者兵敗也多虧這兩人保護,如今自己損兵折將,這二人也上了戰場。


    隻見陣前鬥了一陣子,四人之中終究是董平最為勇猛,畢勝遮攔不住,撥馬便走,酆美也隨後敗退。


    劉備見陣上得勝,便趁勢掩殺過去,童貫數次戰敗,如今見山東義軍衝殺而來,也手忙腳亂。


    慌忙指揮軍隊抵擋。陣前軍士多是西軍士卒,這大宋西軍果然訓練有素,也敢於野戰。


    麵對山東義軍並沒有慌亂撤退,反而是結陣廝殺,一時間山東義軍和大宋西軍打了個旗鼓相當。


    劉備在軍陣中觀看,心裏道:“人言種家軍勇猛能戰,如今果然名不虛傳,若是普通官軍,早就陣型潰散了。”


    當下令朱武指揮帶人敲響鼓點,又在中央舞動帥旗指揮。


    這兩軍接陣,並不是胡亂衝擊廝殺,若是兩軍實力相當,都是保住隊列陣型,相互跑動試探,若是敵軍陣型亂了,或者有了空子,便趁機掩殺。


    上一世,那曹操和自己的諸葛丞相,便是指揮陣型的好手,八門金鎖陣和八卦陣,世上鮮有人能破解。


    劉備老於行伍,行兵列陣也是行家,當下指揮左右兩軍向後撤退百步,多以強弓硬弩掩護,中軍向前,擺出一副中軍決戰的樣子。


    童貫也久曆沙場,雖然明白對方變陣,但是自己接手西軍不久,兵不識將,將不識兵,


    又因為自己帶的軍隊既有西軍,也有禁軍,還有那強征的民團,被對方陣型變化一帶,便不整齊了。


    剛才一交戰,西軍在左右兩翼抵抗,自己中軍的禁軍卻是因為屢次戰敗早就畏畏縮縮,於是童貫急忙命令兩翼軍隊守護中軍。


    劉備戰場眼光何其毒辣,見童貫軍陣變動,便索性叫左右兩側的軍隊後撤,引誘西軍向前,隨後再以自己的中軍向前衝殺。


    童貫見狀,慌忙命人擊鼓揮舞旗幟,令西軍來援助,劉備看準官軍兩翼向中軍移動時候的混亂狀況,馬上抓住這一時機:


    “唿延灼,帶你的連環馬給我直衝童貫!”


    唿延灼的連環馬軍就在劉備身後,他也擎著雙鞭等候多時。原來,劉備早就有令,唿延灼的馬軍不許輕動,等到時機成熟才可衝陣。


    如今得到命令,唿延灼立刻揮舞雙鞭,帶著連環馬軍直衝童貫。劉備又令秦明楊誌等人隨後直奔童貫中軍,他自己也揮舞雙股劍直奔童貫而去。


    連環馬軍一出,童貫軍大亂,尤其是曾經的禁軍,在大名府就見識過連環馬的厲害,當下便向後撤去。


    童貫見自己中軍被衝散,急忙也不顧指揮,撥馬向後撤去。


    楊誌張清馬快,直奔童貫,酆美畢勝拚死攔住,張清飛出一石,“叮”的一聲正打在童貫後心。


    所幸著童貫金甲上的護心鏡乃是禦賜寶物,堅固異常,饒是如此,童貫也是後背一震,險些掉下馬來。


    當下再也不顧他人,揚鞭催馬向後逃去,後麵的民團被他一衝,七零八落,中軍後軍全都亂了。


    官軍陣形大亂,敗退下去,劉備死死追趕童貫,劉備所騎著的正是那日裏洪教頭以死相托的白馬,童貫的是禦前的青鬃馬,兩人都是好馬。


    劉備興起,亂軍中追殺童貫,童貫也是慌不擇路,居然亂軍中居然沒有向營寨方向逃跑,反而是進入一邊的密林。


    劉備緊追童貫也進入密林。這時兩軍混亂,其餘將領殺的興起,都奔著童貫帥旗,再加上剽悍的西軍從兩側圍攏過來,一時間兩邊眾人居然都沒顧上主將。


    童貫那邊是西軍與他配合不暢,而劉備這邊,也是眾人沒想到自己的主公居然衝殺如此靠前。


    劉備身邊居然隻跟著一個操刀鬼曹正,童貫那邊也隻有一個周瑾在身邊。


    要說這曹正算得上是個精細人,而周瑾更是心思不少,因此這兩人才緊跟著主將。


    究竟這林中之戰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玄德至水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門曹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門曹賊並收藏玄德至水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