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熙在謀士和武將的簇擁下,登臨點將台,不論是三軍將士,還是外圍百姓,全都唿啦啦跪下,叩見冀州牧。
“吉時已到,請公子訓示!”
處於一側的審配向冀州牧袁熙稟告。
袁熙點了點頭,神色肅穆,邁前幾步,站在點將台前沿,身穿黃金甲,披著繡著五爪金龍的金色披風,威風凜凜。
點將台兩側,以淳於瓊,蘇仆延,蘇由,汪昭等大將為首,盡皆全副武裝的林立其下,端的是氣勢恢宏。
出征之前,依照程序,自當有三軍主帥袁熙來慷慨陳詞,激勵士氣。
袁熙站在台上,重重地咳嗽了一聲,然後按照事先準備好的講稿,高聲對著下方唿喝道:“漢室不幸,朝綱失統,奸臣曹操,乘釁為禍,上挾天子,虐流百姓,我等匡君輔國之人恐社稷淪喪,今集結義兵,共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合力,以致臣節,必無二誌,皇天後土,祖宗明靈,實所共鑒,有違此誓,天誅地滅。”
“公子威武~~”
“公子威武~~”
“公子威武~~”
……
三軍將士和全城的百姓們齊聲高唿起來。
袁熙等了須臾,伸手虛按,繼續朗聲道:“曹操窺視河北四州已久,入侵不斷,拔城掠地,燒殺搶奪,中原的分崩離析,與曹操不無關係,今朝爾等將士,跟隨本將軍出征,定要挫敗曹軍銳氣,揚我北方男兒雄風,我袁熙在此立誓,犯我河北之境者,雖遠必誅!”
“犯我河北之境者,雖遠必誅~~”
“犯我河北之境者,雖遠必誅~~”
“犯我河北之境者,雖遠必誅~~”
……
五萬精銳士兵,以及外圍十萬民眾,匯聚成一片無邊無際的海洋,個個都是臉膛通紅,手中刀槍高高舉起,或是握拳揮手,齊齊呐喊起來。
那濃厚的陽剛血氣,瞬間就凝聚一股強烈的力量場,席卷整個方圓幾裏空間,戰意凜然。
袁熙的一番話,熱血激昂,開場白點燃了現場氣氛,把眾人的情緒都調動起來。
此時,袁熙朝著淳於瓊微微一點頭,淳於瓊將軍會意,大步上前,一身甲胄,老而彌堅,半白胡須顯得蒼涼悲壯,他大眼四方一掃,大聲喝道:“誓破許都,護我大袁,將士聽令,擊鼓,祭旗~~”
“擊鼓,祭旗~~”
號令被傳令官一個個傳開,自北向南,唱響的聲音絡繹不絕。
“咚~~咚~~咚~~”
“咚~~咚~~咚~~”
“咚~~咚~~咚~~”
沉悶而又巨大的鼓聲,再次響徹起來,驚天動地。
“祭旗,斬牛首!”
五十名壯士手持厚陌刀,看準那祭台上綁著的牛祟牲口,手起劍落,動作整齊地就像一片凜冽的寒光,五十頭牲畜的牛頭便被同時砍落,血跡灑滿校場,灑在旌旗上麵,完成了血祭。
這就是古代出征點將,激發男兒血性,遠赴邊塞,保家衛國,很可能馬革裹屍,葬身沙場,卻無怨無悔。
祭旗的程序走完,審配請示袁熙公子之後,開始下令大軍開拔,出征南下。
戰鼓繼續擂動,號角吹起,沉重響亮,敲擊交響在所有人的心頭。
袁熙此番出兵,盡起四州精銳,共計三十餘萬,浩浩蕩蕩地向著許都出兵,第一路,乃是以幽州的淳於瓊為大都督,領兵十萬,以大將蘇由,呂曠為前部先鋒,直取中州的陳留之地,第二路,乃是以並州的的高幹為大都督,盡起十萬兵馬,以鄧升,呂翔為前部先鋒,直取徐州之地,第三路則是以蹋頓為首,以蘇仆延,樓班等為前部先鋒,殺奔兗州之地。
淳於瓊將軍這次先鋒軍的指揮將,首當其衝,翻身躍上馬背,手中長槍猛地向前揮舞:
“兒郎們,出發~~”
馬蹄聲響起,五千鐵騎率先出動,聲威浩蕩。
袁熙目光看了在隊伍後方,州牧府的女眷方位,微微點頭,然後收起柔情,披甲下了點將台,登上自己的戰馬,在骷顱營的護衛下,隨軍出發。
這些士兵中,不少是鄴城人,也有冀州城內的兵戶子弟,他們的親人都在送行,熱淚盈眶,充滿了擔憂。
孫尚香,甄宓兩位夫人、聚在一起,也都期盼著,自己的夫君袁熙能夠大破曹操,早日凱旋歸來。
大軍離開冀州外,一路向著南麵進發,高高的旌旗,迎風飄展,隊伍一字排開,很快在數裏外,與另外數十餘萬大軍銜接,向南推進。
袁熙和曹操之戰,即將拉開大幕了。
…………
時間飛快的流逝,沒過多長時間,袁熙出征南下的風聲通過斥候就已經傳到了許都,曹操心中早有所算,他亦是將中州的全部精銳兵馬分為三部,分別前往陳留和徐州迎敵,自己則是領著以虎豹騎為首的精銳兵馬鎮守許都,親自對抗袁熙。當是時,曹軍有名望的將領和謀士盡皆隨著曹操出兵,唯有郭嘉因病被曹操強製留在了許都,不得隨軍從征。
河南,河北兩地的武將兵馬盡皆有動,天下風雲變幻,時隔五年多的袁曹之戰,又開始拉開了一次響徹天下的帷幕。各方風雲湧動,天下為之側目,但真正參與到其中的人,卻不隻是僅有袁,曹兩方而已。因為袁熙的大動作,而蠢蠢欲動的諸侯,卻是大有人在!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西涼槐裏,太守府。
自從董卓作亂以來,各地方的英雄豪傑同時興起,占據好幾個州郡的人,多得數不清。普天之下,放眼整個大漢朝,若說哪一個城池的太守府最為破舊損敗,槐裏太守敢認第二,別的城池的太守就沒有人敢認第一,隻因為這槐裏太守府的破舊已經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來個人大眼一瞅,都會在心中暗道,這哪裏是一郡之首的太守府啊,分明就是個破叫花子窩,讓人瞅上一眼,就慎得慌!
話雖是這般說,可是煩惱之來,豈是輕易擺脫得了的?
倘若煩惱一斬便斷,那也算不得是煩惱了。
“吉時已到,請公子訓示!”
處於一側的審配向冀州牧袁熙稟告。
袁熙點了點頭,神色肅穆,邁前幾步,站在點將台前沿,身穿黃金甲,披著繡著五爪金龍的金色披風,威風凜凜。
點將台兩側,以淳於瓊,蘇仆延,蘇由,汪昭等大將為首,盡皆全副武裝的林立其下,端的是氣勢恢宏。
出征之前,依照程序,自當有三軍主帥袁熙來慷慨陳詞,激勵士氣。
袁熙站在台上,重重地咳嗽了一聲,然後按照事先準備好的講稿,高聲對著下方唿喝道:“漢室不幸,朝綱失統,奸臣曹操,乘釁為禍,上挾天子,虐流百姓,我等匡君輔國之人恐社稷淪喪,今集結義兵,共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合力,以致臣節,必無二誌,皇天後土,祖宗明靈,實所共鑒,有違此誓,天誅地滅。”
“公子威武~~”
“公子威武~~”
“公子威武~~”
……
三軍將士和全城的百姓們齊聲高唿起來。
袁熙等了須臾,伸手虛按,繼續朗聲道:“曹操窺視河北四州已久,入侵不斷,拔城掠地,燒殺搶奪,中原的分崩離析,與曹操不無關係,今朝爾等將士,跟隨本將軍出征,定要挫敗曹軍銳氣,揚我北方男兒雄風,我袁熙在此立誓,犯我河北之境者,雖遠必誅!”
“犯我河北之境者,雖遠必誅~~”
“犯我河北之境者,雖遠必誅~~”
“犯我河北之境者,雖遠必誅~~”
……
五萬精銳士兵,以及外圍十萬民眾,匯聚成一片無邊無際的海洋,個個都是臉膛通紅,手中刀槍高高舉起,或是握拳揮手,齊齊呐喊起來。
那濃厚的陽剛血氣,瞬間就凝聚一股強烈的力量場,席卷整個方圓幾裏空間,戰意凜然。
袁熙的一番話,熱血激昂,開場白點燃了現場氣氛,把眾人的情緒都調動起來。
此時,袁熙朝著淳於瓊微微一點頭,淳於瓊將軍會意,大步上前,一身甲胄,老而彌堅,半白胡須顯得蒼涼悲壯,他大眼四方一掃,大聲喝道:“誓破許都,護我大袁,將士聽令,擊鼓,祭旗~~”
“擊鼓,祭旗~~”
號令被傳令官一個個傳開,自北向南,唱響的聲音絡繹不絕。
“咚~~咚~~咚~~”
“咚~~咚~~咚~~”
“咚~~咚~~咚~~”
沉悶而又巨大的鼓聲,再次響徹起來,驚天動地。
“祭旗,斬牛首!”
五十名壯士手持厚陌刀,看準那祭台上綁著的牛祟牲口,手起劍落,動作整齊地就像一片凜冽的寒光,五十頭牲畜的牛頭便被同時砍落,血跡灑滿校場,灑在旌旗上麵,完成了血祭。
這就是古代出征點將,激發男兒血性,遠赴邊塞,保家衛國,很可能馬革裹屍,葬身沙場,卻無怨無悔。
祭旗的程序走完,審配請示袁熙公子之後,開始下令大軍開拔,出征南下。
戰鼓繼續擂動,號角吹起,沉重響亮,敲擊交響在所有人的心頭。
袁熙此番出兵,盡起四州精銳,共計三十餘萬,浩浩蕩蕩地向著許都出兵,第一路,乃是以幽州的淳於瓊為大都督,領兵十萬,以大將蘇由,呂曠為前部先鋒,直取中州的陳留之地,第二路,乃是以並州的的高幹為大都督,盡起十萬兵馬,以鄧升,呂翔為前部先鋒,直取徐州之地,第三路則是以蹋頓為首,以蘇仆延,樓班等為前部先鋒,殺奔兗州之地。
淳於瓊將軍這次先鋒軍的指揮將,首當其衝,翻身躍上馬背,手中長槍猛地向前揮舞:
“兒郎們,出發~~”
馬蹄聲響起,五千鐵騎率先出動,聲威浩蕩。
袁熙目光看了在隊伍後方,州牧府的女眷方位,微微點頭,然後收起柔情,披甲下了點將台,登上自己的戰馬,在骷顱營的護衛下,隨軍出發。
這些士兵中,不少是鄴城人,也有冀州城內的兵戶子弟,他們的親人都在送行,熱淚盈眶,充滿了擔憂。
孫尚香,甄宓兩位夫人、聚在一起,也都期盼著,自己的夫君袁熙能夠大破曹操,早日凱旋歸來。
大軍離開冀州外,一路向著南麵進發,高高的旌旗,迎風飄展,隊伍一字排開,很快在數裏外,與另外數十餘萬大軍銜接,向南推進。
袁熙和曹操之戰,即將拉開大幕了。
…………
時間飛快的流逝,沒過多長時間,袁熙出征南下的風聲通過斥候就已經傳到了許都,曹操心中早有所算,他亦是將中州的全部精銳兵馬分為三部,分別前往陳留和徐州迎敵,自己則是領著以虎豹騎為首的精銳兵馬鎮守許都,親自對抗袁熙。當是時,曹軍有名望的將領和謀士盡皆隨著曹操出兵,唯有郭嘉因病被曹操強製留在了許都,不得隨軍從征。
河南,河北兩地的武將兵馬盡皆有動,天下風雲變幻,時隔五年多的袁曹之戰,又開始拉開了一次響徹天下的帷幕。各方風雲湧動,天下為之側目,但真正參與到其中的人,卻不隻是僅有袁,曹兩方而已。因為袁熙的大動作,而蠢蠢欲動的諸侯,卻是大有人在!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西涼槐裏,太守府。
自從董卓作亂以來,各地方的英雄豪傑同時興起,占據好幾個州郡的人,多得數不清。普天之下,放眼整個大漢朝,若說哪一個城池的太守府最為破舊損敗,槐裏太守敢認第二,別的城池的太守就沒有人敢認第一,隻因為這槐裏太守府的破舊已經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來個人大眼一瞅,都會在心中暗道,這哪裏是一郡之首的太守府啊,分明就是個破叫花子窩,讓人瞅上一眼,就慎得慌!
話雖是這般說,可是煩惱之來,豈是輕易擺脫得了的?
倘若煩惱一斬便斷,那也算不得是煩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