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慧太妃
主母重生,欺我者一個也別想逃 作者:鄭冉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淩炎目光直直地望著住持,絲毫沒有要拐彎抹角的意思,開門見山地詢問道:“住持,我有一事相詢,不知可否為我解惑?”
住持趕忙恭恭敬敬地迴應道:“太子殿下大駕光臨,貧僧倍感榮幸,不知太子殿下有何事相詢?”
淩炎麵沉似水,毫不猶豫地吐出三個字:“慧太妃。”
這三個字猶如一道驚雷,瞬間讓住持的臉色變得煞白。
他瞪大雙眼,滿臉驚愕之色,結結巴巴地解釋道:“太………太子殿下,實在抱歉啊!黃山寺向來隻有男沙彌在此修行,從未有過女沙彌入住,所以並沒有您所說的那位慧太妃。”
淩炎聽聞此言,眉頭緊緊皺起,眼神犀利如刀,直刺對方心底,冷聲質問道:“住持,那你可知曉這番言語究竟是誰告知於我的嗎?”
住持尚未開口迴答,淩炎便緊接著說道:“乃是皇上臨終之前特意囑托我前來此處尋找慧太妃的下落。”
聽到這話,住持不禁微微一怔,雙眉緊蹙,似乎陷入了沉思之中。
然而就在此時,淩炎卻再次發聲,語氣愈發強硬起來:“住持,如果不將慧太妃交出來的話,那麽孤恐怕就要下令對整個寺廟展開全麵搜查了。”
隻見主持緩緩抬起頭,臉上露出一絲苦笑,雙手合十念了句“阿彌陀佛”,然後微微搖頭歎氣道:“太子殿下既然如此執著,若當真不信貧僧所言,那盡可隨意搜查便是。隻是希望殿下不要因此擾了佛門清靜才好啊。”
太子微微皺起眉頭,心中暗自思忖道:都已經發展到如此地步了,可當時他居然還敢那般言辭鑿鑿地說話,難道這其中真的並無此事不成?
然而,皇上臨終之際分明言之鑿鑿地交代過相關事宜,又怎會有假呢?
此時,淩炎的麵色愈發凝重起來,隻見一旁的李三不知何時匆匆歸來,湊近淩炎耳畔輕聲嘀咕了幾句。
聽完之後,淩炎轉頭望向住持,緊接著開口說道:“出家人向來以誠信為本,從不妄言誆騙他人,孤相信住持乃是誠實守信之人,斷不可能在此等要事之上弄虛作假、信口胡謅。”
那住持聞言,雙手合十,不住地點頭稱謝,同時手中的佛經仍在不停地緩緩轉動著,口中連聲道:“多謝太子殿下對貧僧的信任與抬愛。”
太子輕點下頭,表示迴應,然後將目光投向一旁的住持,緩聲說道:“此刻時光已然不早,轉眼便已至正午時分,孤有心留在貴寺品嚐一頓齋飯,不知住持是否會有所介意呢?”
住持趕忙躬身施禮,誠惶誠恐地應道:“太子殿下若能屈尊於本寺用膳,實乃本寺之榮幸,貧僧自是萬萬不敢有所怠慢和介意的。”
太子擺了擺手,微笑著言道:“孤知道住持事務繁忙,無暇久陪,且自去忙吧。”
主持聞聽此言,不禁麵露感激之色,深深為太子殿下這般善解人意而感動不已,心情亦隨之變得格外舒暢,隨即向太子告退離去。
隻是當他轉身離開後,淩炎眉頭微皺,沉聲道:“你當真已經查探得一清二楚了嗎?”
李三連忙躬身應道:“迴太子殿下,千真萬確!黃山寺內確實不見有任何女眷存在。小的帶人把這寺廟裏的每一個房間都仔仔細細地搜查過了,連個尼姑的影子都未曾見到。”
李三說得斬釘截鐵,但淩炎心中的疑慮非但沒有消除,反而愈發濃重起來。
他喃喃自語道:“若此地當真如你所言並無女眷,那麽皇上又為何要那般對我講呢?”
想到此處,淩炎隻覺得心頭仿佛壓著一塊千斤巨石,讓他的心情越發沉重壓抑。
正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他實在難以相信父皇在臨終之際竟會欺騙於他,況且此事似乎也著實沒有欺瞞的必要啊。
此時的李三麵露凝重之色,麵對淩炎的疑問也是想不明白。
畢竟他對於此次查探結果有著十足的把握,堅信手下之人絕不會出現差錯。
然而,事情發展到如今這般撲朔迷離的地步,究竟是何處出了問題呢?難道真的是他們遺漏了什麽關鍵線索不成?
李三思來想去,腦海中的思緒如同一團亂麻般交織在一起。
就在他苦思冥想之際,突然間,一道靈感如同閃電劃過漆黑的夜空,瞬間照亮了他的思維世界。
刹那間,他仿佛領悟到了某個關鍵之處,臉色驟然變得凝重起來。
“太子殿下,屬下剛剛又想到了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李三深吸一口氣,語氣嚴肅地說道。
“哦?快講。”
太子淩炎微微皺眉,目光緊盯著李三,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李三定了定神,緩緩開口:“雖然我們目前調查得知這座黃山寺內並沒有尼姑存在,但屬下想到,倘若在寺院之外,是否有可能隱藏著一些與這所寺廟有所關聯的尼姑呢?”
聽到這話,淩炎的臉上露出疑惑之色,追問道:“你為何會有如此想法?此話究竟何意?”
李三趕忙解釋道:“是這樣的,屬下偶然間打聽到一個消息,據說這黃山寺的主持每逢每月的正月十五便會上後山去。您想想看,通常來說,每個月的初一和十五可是靈隱寺香火最為鼎盛之時啊!然而,這位住持竟然不在寺中坐鎮主持大局,反而執意要離開寺廟外出,難道這不是十分蹊蹺嗎?”
“你的意思是,或許後山上麵有人?”
淩炎微微皺起眉頭,目光犀利地看向李三,似乎想要從他的表情中看出更多端倪。
李三趕忙頷首,神色有些凝重地迴答道:“殿下,這隻是屬下根據一些蛛絲馬跡所做出的猜測而已,至於到底有沒有人,屬下目前確實無法肯定。”
淩炎聞言輕笑一聲,那笑容中卻透著一絲讓人捉摸不透的意味,“既然如此,今日恰逢十五月圓之夜,倒不如我們就留下來好好探查一番,看看這後山是否真如你所說藏有他人。”
很快到了用齋飯的時間,住持親自前來與他們打了個招唿後便匆匆返迴了自己的院子。
而當確定外麵的人都已開始用餐時,住持則悄然起身,拿起一個鼓鼓囊囊的包袱,躡手躡腳地朝著後山方向走去。
一直在暗中觀察的李三見狀,立刻向淩炎發出暗號——輕微地咳嗽了一聲。
淩炎心領神會地點點頭,沒過多久也站起身來,不動聲色地離開了飯桌。
畢竟他貴為太子,無論做什麽事情,旁人通常都不敢輕易上前詢問或阻攔。
不多時,淩炎便帶著自己訓練有素的暗衛們迅速跟上了住持的腳步,一同向著神秘的後山進發。
住持一路上走走停停,時不時緊張地迴頭張望,仿佛擔心被人發現一般。
直到再三確認身後無人跟蹤,他這才稍稍放下心來,加快步伐繼續朝著前方行進。
沒過多久,他腳步匆匆地趕到了一塊巨大的石頭跟前。
為了確保自己身後絕對沒有任何人跟蹤,他先是警惕地環顧四周,目光如炬般掃過每一個角落,不放過任何一絲可疑的跡象。
確認再三確認無人尾隨之後,他這才小心翼翼地伸出手去,輕輕按下了隱藏在石頭表麵的那個毫不起眼的開關按鈕。
隻聽得一陣輕微的響動傳來,緊接著眼前那扇厚重的石門緩緩開啟。
不多時,住持穩步走進了石門之中。
青衣看到此情此景,不禁瞪大了眼睛,滿臉都是難以置信的神情,失聲驚唿道:“太子殿下,真是萬萬沒想到,這看似普通無奇的石門背後,居然暗藏如此玄機,當真是別有洞天呐!”
不過,青衣靜下心來仔細思量一番後,卻也覺得此事並非毫無端倪。
平日裏眾人前來黃山寺上香祈福之時,幾乎從來沒有人會踏足這後山之地。
即便偶爾有人誤打誤撞走到此處,也決然不會深入到這般偏僻荒涼之所。
因此,若要在此處藏匿什麽人或物,倒的確不易被他人察覺。
太子微微頷首,表示讚同青衣所言。
隨後他轉頭看向青衣,語氣堅定地吩咐道:“你且留在此地守候,莫要讓旁人靠近。本太子進去查看一番即可。”
然而,青衣聽聞此言卻是麵露憂色,急忙開口勸說道:“太子殿下,萬萬不可,這山洞之內究竟是何狀況尚不得而知,萬一您孤身一人進入其中遭遇危險該如何是好?依奴婢之見,不如就讓奴婢陪同您一同前往吧。”
麵對青衣的擔憂與勸阻,太子淩炎卻是不為所動,依舊堅持己見。
隻見他神色從容地擺了擺手,說道:“此地之所以如此隱秘,想必正是因為裏麵之人不願意見到外客。你若是隨我一同入內,反而有可能驚擾到對方。所以你還是留在洞外守候較為妥當。”
說罷,他不再多言,轉身邁入了那黑漆漆的山洞之中。
在那昏暗幽深的山洞裏,微弱的燭火搖曳不定,勉強照亮前方的道路。
住持小心翼翼地推開沉重的石門,門軸發出一陣沉悶的響聲。
他緩緩穿過一條狹長而昏暗的走道,腳下的石板路崎嶇不平,仿佛通向未知的深處。
然而,就在拐過一個彎道之後,眼前的景象突然一亮。
原本昏暗狹窄的道路瞬間變得寬闊明亮起來,陽光透過頭頂的石縫灑下,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
沒過多久,住持終於走出了山洞,來到一處幽靜美麗的山澗。
此時正值三月末,春光明媚,四周青山環繞,綠樹成蔭。
清澈見底的溪流潺潺流淌而過,發出悅耳動聽的聲響。
溪邊,一株株桃樹競相綻放,粉色的花瓣如雪花般飄落,給整個山穀增添了一抹浪漫的色彩。
再往前走幾步,隻見一個身著素色尼姑衣的女子靜靜地端坐在林間。
她雙眼緊閉,雙手合十,正全神貫注地打坐修行。從她身上散發出一種寧靜祥和的氣息,讓人不忍心打擾。
聽到漸漸靠近的腳步聲,尼姑依然紋絲未動,甚至連眼皮都未曾抬起一下。隻是輕聲說道:“來了。”
住持走上前,將手中拎著的包裹放在地上,說道:“這裏是你這幾日的供給。說來慚愧,寺廟不幸遭遇火災,前來上香祈福的香客大幅減少,香火前自然也少了許多,所以這次能帶來的東西實在有限。”
尼姑微微一笑,淡然迴答道:“無妨,於我而言,隻要有一口飯吃便能度日。況且上次你送來的食物還有剩餘呢。你若是方便,可以一次性多拿一些過來,這樣也不必每月初一、十五都辛苦跑一趟。畢竟時間久了,難免會引起他人的注意,所以你自己也要多加小心才是。”
本以為此次自己開了口以後,他便會如同往日那般默默離去,然而沒有想到的是………他竟然穩穩地站在原地,絲毫沒有要挪動腳步的跡象。
尼姑不禁微微蹙起眉頭,就在這一刹那間,她猛地睜開雙眼,目光直直地落在眼前之人身上,疑惑地開口問道:“這可全然不像平日裏的你啊!莫非是有什麽事嗎?”
住持當即雙手合十,口中念道:“阿彌陀佛,貧僧知道有些塵俗之事本不應向施主提及,但事出緊急………此刻正有人前來尋您,故而貧僧也隻能如實相告了。”
尼姑聽聞此言,先是麵露驚詫之色,但轉瞬間又恢複平靜,緩緩說道:“貧尼已然斬斷塵世之緣,早已對世間諸事不聞不問,煩請轉告那人離開吧。”
住持趕忙恭恭敬敬地迴應道:“太子殿下大駕光臨,貧僧倍感榮幸,不知太子殿下有何事相詢?”
淩炎麵沉似水,毫不猶豫地吐出三個字:“慧太妃。”
這三個字猶如一道驚雷,瞬間讓住持的臉色變得煞白。
他瞪大雙眼,滿臉驚愕之色,結結巴巴地解釋道:“太………太子殿下,實在抱歉啊!黃山寺向來隻有男沙彌在此修行,從未有過女沙彌入住,所以並沒有您所說的那位慧太妃。”
淩炎聽聞此言,眉頭緊緊皺起,眼神犀利如刀,直刺對方心底,冷聲質問道:“住持,那你可知曉這番言語究竟是誰告知於我的嗎?”
住持尚未開口迴答,淩炎便緊接著說道:“乃是皇上臨終之前特意囑托我前來此處尋找慧太妃的下落。”
聽到這話,住持不禁微微一怔,雙眉緊蹙,似乎陷入了沉思之中。
然而就在此時,淩炎卻再次發聲,語氣愈發強硬起來:“住持,如果不將慧太妃交出來的話,那麽孤恐怕就要下令對整個寺廟展開全麵搜查了。”
隻見主持緩緩抬起頭,臉上露出一絲苦笑,雙手合十念了句“阿彌陀佛”,然後微微搖頭歎氣道:“太子殿下既然如此執著,若當真不信貧僧所言,那盡可隨意搜查便是。隻是希望殿下不要因此擾了佛門清靜才好啊。”
太子微微皺起眉頭,心中暗自思忖道:都已經發展到如此地步了,可當時他居然還敢那般言辭鑿鑿地說話,難道這其中真的並無此事不成?
然而,皇上臨終之際分明言之鑿鑿地交代過相關事宜,又怎會有假呢?
此時,淩炎的麵色愈發凝重起來,隻見一旁的李三不知何時匆匆歸來,湊近淩炎耳畔輕聲嘀咕了幾句。
聽完之後,淩炎轉頭望向住持,緊接著開口說道:“出家人向來以誠信為本,從不妄言誆騙他人,孤相信住持乃是誠實守信之人,斷不可能在此等要事之上弄虛作假、信口胡謅。”
那住持聞言,雙手合十,不住地點頭稱謝,同時手中的佛經仍在不停地緩緩轉動著,口中連聲道:“多謝太子殿下對貧僧的信任與抬愛。”
太子輕點下頭,表示迴應,然後將目光投向一旁的住持,緩聲說道:“此刻時光已然不早,轉眼便已至正午時分,孤有心留在貴寺品嚐一頓齋飯,不知住持是否會有所介意呢?”
住持趕忙躬身施禮,誠惶誠恐地應道:“太子殿下若能屈尊於本寺用膳,實乃本寺之榮幸,貧僧自是萬萬不敢有所怠慢和介意的。”
太子擺了擺手,微笑著言道:“孤知道住持事務繁忙,無暇久陪,且自去忙吧。”
主持聞聽此言,不禁麵露感激之色,深深為太子殿下這般善解人意而感動不已,心情亦隨之變得格外舒暢,隨即向太子告退離去。
隻是當他轉身離開後,淩炎眉頭微皺,沉聲道:“你當真已經查探得一清二楚了嗎?”
李三連忙躬身應道:“迴太子殿下,千真萬確!黃山寺內確實不見有任何女眷存在。小的帶人把這寺廟裏的每一個房間都仔仔細細地搜查過了,連個尼姑的影子都未曾見到。”
李三說得斬釘截鐵,但淩炎心中的疑慮非但沒有消除,反而愈發濃重起來。
他喃喃自語道:“若此地當真如你所言並無女眷,那麽皇上又為何要那般對我講呢?”
想到此處,淩炎隻覺得心頭仿佛壓著一塊千斤巨石,讓他的心情越發沉重壓抑。
正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他實在難以相信父皇在臨終之際竟會欺騙於他,況且此事似乎也著實沒有欺瞞的必要啊。
此時的李三麵露凝重之色,麵對淩炎的疑問也是想不明白。
畢竟他對於此次查探結果有著十足的把握,堅信手下之人絕不會出現差錯。
然而,事情發展到如今這般撲朔迷離的地步,究竟是何處出了問題呢?難道真的是他們遺漏了什麽關鍵線索不成?
李三思來想去,腦海中的思緒如同一團亂麻般交織在一起。
就在他苦思冥想之際,突然間,一道靈感如同閃電劃過漆黑的夜空,瞬間照亮了他的思維世界。
刹那間,他仿佛領悟到了某個關鍵之處,臉色驟然變得凝重起來。
“太子殿下,屬下剛剛又想到了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李三深吸一口氣,語氣嚴肅地說道。
“哦?快講。”
太子淩炎微微皺眉,目光緊盯著李三,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李三定了定神,緩緩開口:“雖然我們目前調查得知這座黃山寺內並沒有尼姑存在,但屬下想到,倘若在寺院之外,是否有可能隱藏著一些與這所寺廟有所關聯的尼姑呢?”
聽到這話,淩炎的臉上露出疑惑之色,追問道:“你為何會有如此想法?此話究竟何意?”
李三趕忙解釋道:“是這樣的,屬下偶然間打聽到一個消息,據說這黃山寺的主持每逢每月的正月十五便會上後山去。您想想看,通常來說,每個月的初一和十五可是靈隱寺香火最為鼎盛之時啊!然而,這位住持竟然不在寺中坐鎮主持大局,反而執意要離開寺廟外出,難道這不是十分蹊蹺嗎?”
“你的意思是,或許後山上麵有人?”
淩炎微微皺起眉頭,目光犀利地看向李三,似乎想要從他的表情中看出更多端倪。
李三趕忙頷首,神色有些凝重地迴答道:“殿下,這隻是屬下根據一些蛛絲馬跡所做出的猜測而已,至於到底有沒有人,屬下目前確實無法肯定。”
淩炎聞言輕笑一聲,那笑容中卻透著一絲讓人捉摸不透的意味,“既然如此,今日恰逢十五月圓之夜,倒不如我們就留下來好好探查一番,看看這後山是否真如你所說藏有他人。”
很快到了用齋飯的時間,住持親自前來與他們打了個招唿後便匆匆返迴了自己的院子。
而當確定外麵的人都已開始用餐時,住持則悄然起身,拿起一個鼓鼓囊囊的包袱,躡手躡腳地朝著後山方向走去。
一直在暗中觀察的李三見狀,立刻向淩炎發出暗號——輕微地咳嗽了一聲。
淩炎心領神會地點點頭,沒過多久也站起身來,不動聲色地離開了飯桌。
畢竟他貴為太子,無論做什麽事情,旁人通常都不敢輕易上前詢問或阻攔。
不多時,淩炎便帶著自己訓練有素的暗衛們迅速跟上了住持的腳步,一同向著神秘的後山進發。
住持一路上走走停停,時不時緊張地迴頭張望,仿佛擔心被人發現一般。
直到再三確認身後無人跟蹤,他這才稍稍放下心來,加快步伐繼續朝著前方行進。
沒過多久,他腳步匆匆地趕到了一塊巨大的石頭跟前。
為了確保自己身後絕對沒有任何人跟蹤,他先是警惕地環顧四周,目光如炬般掃過每一個角落,不放過任何一絲可疑的跡象。
確認再三確認無人尾隨之後,他這才小心翼翼地伸出手去,輕輕按下了隱藏在石頭表麵的那個毫不起眼的開關按鈕。
隻聽得一陣輕微的響動傳來,緊接著眼前那扇厚重的石門緩緩開啟。
不多時,住持穩步走進了石門之中。
青衣看到此情此景,不禁瞪大了眼睛,滿臉都是難以置信的神情,失聲驚唿道:“太子殿下,真是萬萬沒想到,這看似普通無奇的石門背後,居然暗藏如此玄機,當真是別有洞天呐!”
不過,青衣靜下心來仔細思量一番後,卻也覺得此事並非毫無端倪。
平日裏眾人前來黃山寺上香祈福之時,幾乎從來沒有人會踏足這後山之地。
即便偶爾有人誤打誤撞走到此處,也決然不會深入到這般偏僻荒涼之所。
因此,若要在此處藏匿什麽人或物,倒的確不易被他人察覺。
太子微微頷首,表示讚同青衣所言。
隨後他轉頭看向青衣,語氣堅定地吩咐道:“你且留在此地守候,莫要讓旁人靠近。本太子進去查看一番即可。”
然而,青衣聽聞此言卻是麵露憂色,急忙開口勸說道:“太子殿下,萬萬不可,這山洞之內究竟是何狀況尚不得而知,萬一您孤身一人進入其中遭遇危險該如何是好?依奴婢之見,不如就讓奴婢陪同您一同前往吧。”
麵對青衣的擔憂與勸阻,太子淩炎卻是不為所動,依舊堅持己見。
隻見他神色從容地擺了擺手,說道:“此地之所以如此隱秘,想必正是因為裏麵之人不願意見到外客。你若是隨我一同入內,反而有可能驚擾到對方。所以你還是留在洞外守候較為妥當。”
說罷,他不再多言,轉身邁入了那黑漆漆的山洞之中。
在那昏暗幽深的山洞裏,微弱的燭火搖曳不定,勉強照亮前方的道路。
住持小心翼翼地推開沉重的石門,門軸發出一陣沉悶的響聲。
他緩緩穿過一條狹長而昏暗的走道,腳下的石板路崎嶇不平,仿佛通向未知的深處。
然而,就在拐過一個彎道之後,眼前的景象突然一亮。
原本昏暗狹窄的道路瞬間變得寬闊明亮起來,陽光透過頭頂的石縫灑下,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
沒過多久,住持終於走出了山洞,來到一處幽靜美麗的山澗。
此時正值三月末,春光明媚,四周青山環繞,綠樹成蔭。
清澈見底的溪流潺潺流淌而過,發出悅耳動聽的聲響。
溪邊,一株株桃樹競相綻放,粉色的花瓣如雪花般飄落,給整個山穀增添了一抹浪漫的色彩。
再往前走幾步,隻見一個身著素色尼姑衣的女子靜靜地端坐在林間。
她雙眼緊閉,雙手合十,正全神貫注地打坐修行。從她身上散發出一種寧靜祥和的氣息,讓人不忍心打擾。
聽到漸漸靠近的腳步聲,尼姑依然紋絲未動,甚至連眼皮都未曾抬起一下。隻是輕聲說道:“來了。”
住持走上前,將手中拎著的包裹放在地上,說道:“這裏是你這幾日的供給。說來慚愧,寺廟不幸遭遇火災,前來上香祈福的香客大幅減少,香火前自然也少了許多,所以這次能帶來的東西實在有限。”
尼姑微微一笑,淡然迴答道:“無妨,於我而言,隻要有一口飯吃便能度日。況且上次你送來的食物還有剩餘呢。你若是方便,可以一次性多拿一些過來,這樣也不必每月初一、十五都辛苦跑一趟。畢竟時間久了,難免會引起他人的注意,所以你自己也要多加小心才是。”
本以為此次自己開了口以後,他便會如同往日那般默默離去,然而沒有想到的是………他竟然穩穩地站在原地,絲毫沒有要挪動腳步的跡象。
尼姑不禁微微蹙起眉頭,就在這一刹那間,她猛地睜開雙眼,目光直直地落在眼前之人身上,疑惑地開口問道:“這可全然不像平日裏的你啊!莫非是有什麽事嗎?”
住持當即雙手合十,口中念道:“阿彌陀佛,貧僧知道有些塵俗之事本不應向施主提及,但事出緊急………此刻正有人前來尋您,故而貧僧也隻能如實相告了。”
尼姑聽聞此言,先是麵露驚詫之色,但轉瞬間又恢複平靜,緩緩說道:“貧尼已然斬斷塵世之緣,早已對世間諸事不聞不問,煩請轉告那人離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