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來到滿刺加國後,代表大明帝國賜封拜裏米蘇刺為滿剌加國王,授以雙台銀印、冠帶袍服,並舉行了《滿刺加國鎮國山碑》立碑封山的典禮。


    與此同時,鄭和見滿剌加王城正在修建中,便令船隊官兵幫助滿剌加百姓一起修建王城。為答謝大明船隊,滿剌加國王也向鄭和迴贈不少禮物,其中珍珠十顆、黃速香十箱、花錫十擔、黑熊兩對、黑猿兩對、白鹿十隻及紅猴兩對。


    鄭和船隊下西洋的一項重要使命,便是要在東南亞與南亞一帶重新樹立大明王朝的威望,形成一個和平安寧的政局麵,所以需要訪問多個國家與地區。


    但船隊的遠洋航行主要依賴季風,且一次季風通常僅能達於半途,必須等待第二年的季風再次來臨才能繼續航行。因此,在東南亞地帶地區建立一個候風轉航與物資補給、貿易貨物保存的基地就顯得尤為重要。


    滿剌加位置適中,正是建立基地的合適地點。由於大明帝國對滿剌加提供宗主保護,尤其是大明對安南顛覆性征服,暹羅、爪哇等國對滿剌加的襲擾已停止。拜裏米蘇剌國王對大明十分感激,滿口答應了鄭和在滿剌加建立“官廠”(即後勤物資補給基地)的要求。


    鄭和與部屬經過反複勘查,最後選定滿剌加港口附近一處地勢開闊平坦之地。鄭和派士兵修建了房舍、倉庫等基礎設施,為保證貨物的安全,倉庫周圍用柵欄築起了兩道城牆,城牆設有四門,並修建了鍾鼓樓,日夜均有士兵巡邏守衛。


    此後,鄭和船隊每次航行至滿剌加,都會在此將占城、爪哇等國留易所得的貨物卸下,暫時存放在官廠。


    船隊減輕了負擔,加快了行進速度。第二年自印度洋歸航時,再將這些貨物裝船一起帶迴大明。有了官廠,下西洋船隊還可以自這裏派遣分船隊到附近各國訪問,完成任務後在此會合,然後一同返航。


    官廠的修建,極大地促進了商貿的活躍,這對滿剌加的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此後,東西方來往商船均在滿剌加停泊、貿易,商貿稅收成為滿剌加社會經濟的重要支柱。滿剌加百姓在幫助鄭和船隊修建房屋、倉庫開鑿水井的過程之中,也學會了中華帝國房屋建築技術與開鑿水井的本領,中華文明開始在異域的土地上傳播……


    滿剌加土地貧瘠,不出產稻穀,糧食主要自鄰國暹羅購買。過去滿剌加人將野生的沙孤樹皮搗碎後浸泡,沉澱取粉,然後以樹粉捏成綠大大小的小丸,曬幹後出賣,名曰“沙弧米”,以此作飯食。而鄭和船隊帶去了水稻種子和犁耙等農具,並向當地民眾傳授栽培水稻的知識,由此逐步改變了當地人落後的農漁生產方式。


    相傳,滿剌加修建王宮時第一次使用磚瓦,這些磚瓦均為鄭和船隊自福建遠道載運而來,而來自大明帝國的磚瓦泥工也隨同而來。此後,滿剌加人自中國匠身上學會了製磚做瓦和建造房屋的技術。


    滿刺加普通居民多以泛海捕魚和溪中淘錫為業。其國內有一座錫山,山泉成溪,人們自溪中淘沙取錫,然後冶煉成鬥狀的錫塊,稱之為“鬥錫”。鄭和船隊派鑄幣工匠仿大明帝國銅錢樣式鑄造錫幣,作為當地日常貨幣流通。


    滿剌加海邊有很多龜龍(鹹水鱷魚),體長四尺,生有四足,滿身鱗甲,長長的獠牙遇人便噬,對附近漁民人身安全造成很大威脅。


    下西洋船隊來到後,勸誡當地民眾不要濫殺龜龍,指導他們圍築大塘進行飼養,然後用龜龍皮製成各種箱包與日用品……


    船隊教當地居民修建高腳屋,房基離地數尺,有效地防止洪澇災害對房屋的衝淹。船隊還為滿剌加港口修建橋梁,港口的日常管理由鄭和舉薦的占城華人擔任……


    鄭和船隊在滿剌加盤桓半年有餘,待季候風起,離開滿剌加,向西北方向的蘇門達剌國航行。航行數日,途經阿魯,稍作停留補充給養,續航數日抵達蘇門達剌。


    蘇門達剌國(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西北部),宋朝時稱之“須文達那”,待明初改稱“蘇門答剌”。作為島國,它是東南亞進出印度洋的航運中心,有“西洋要會”之譽。


    該國風俗、語言與服飾與滿剌加相仿,氣溫朝熱如夏,晚寒如秋。東南多山地,西北為海洋,無城郭,有一大溪流穿山越穀匯入大海……


    其海口多狂濤巨浪,常有船隻沉沒。沿海居民多以下海捕魚為生,朝出晚歸。


    其國內肥沃良田不多,多為貧瘠土地,主要種植早稻,一年二熟。土產有胡椒、芭蕉、甘蔗、菠蘿、柑橘等,果蔬有蔥、蒜、薑、芥、冬瓜、西瓜等。百姓家多養黃牛,飼養的羊多為黑毛。當地民眾種桑養蠶,但不會繅絲,隻會做簡單的綿子(絲綿)。


    當地還出產一種名為“都爾焉”的水果,皮上長有尖剌,大小如香瓜,其貌不揚,熟透時則五、六瓣裂開,初聞其臭如爛蒜,剖開細品,果肉甜美,香味濃鬱,經久不散,內中有子,妙食如栗。


    包括鄭和在內,許多兵士自從吃過這些都爾焉果後流連忘返,許多人一時都把想家的念頭淡化了,因而該水果得名“流連”,此水果即為現時人們熟知的水果“榴蓮”。榴蓮營養豐富。蘇門達剌有“一個榴蓮頂三隻雞”的說法。


    在南洋群島之中,屬爪哇國勢力最強。“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是永恆不變的真理。


    洪武末年,爪哇兼並了鄰近的三佛齊國,進而威脅到蘇門達刺的安全。蘇門達剌派遣使節來大明求援,永樂帝朱棣當即冊封宰奴裏阿必丁為蘇門答剌國王,賜以印誥、彩幣、襲衣,以示對蘇門達剌國的支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詩劍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曾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曾靈並收藏唐詩劍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