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所率百餘艘海船經過月餘時間的航行,終於緩緩駛入劉家港。
永樂帝朱棣遣特使禮部官員、江南蘇州、鬆江兩府的大小官員迎候岸邊,歡迎倭國歸來的鄭和等人。朱棣早接到鄭和的奏報,他對鄭和此次出訪倭國所取得的成果非常滿意,隨後遣使封倭國阿蘇山為“壽安鎮國之山”,並親撰碑文,勒石銘詩以記其事。
經鄭和此次倭國一行,明啟王朝與倭國的兩國官方正常貿易雖未展開,但來自明啟王朝雖說不是大批量的貨物,但極為緊俏的瓷器、綢緞已陸續運抵倭國,由藤原蘭子代理,向倭國貴族銷售。在明啟王朝強大勢力的支持之下,藤原氏慢慢開始在倭國重新站立起來,即足利義滿亦是拿藤原蘭子無可奈何。
因為在藤原蘭子身後站著一位龐大的巨人----明啟王朝。當日在兵庫海港(神戶港),那如海上宮殿、眾星拱月般簇擁的寶船,大明水師盔明甲亮、殺氣騰騰般的景象,倭國有頭有臉之人,包括足利義滿,盡皆曆曆在目……
藤原蘭子招募了近千名武士,自其中查找到數十名曾做過倭寇之人。藤原蘭子二話未說,即刻簽發命令,街頭斬首示眾……
在藤原蘭子看來,這些人,是禍害那秀氣年輕人的國家之人,該殺!
留在倭國近五百人的大明水師,對藤原蘭子之作為,甚感安慰。這些人等每三年一輪換,雖說背井離鄉,但在倭國,來自明啟王朝之人卻是極受歡迎,尤其是深受倭國女子歡迎……
每次輪換之時,岸邊均會有不少倭國女子,引出不少愛恨別離……當然,此乃後話。
明啟王朝,人才濟濟,遠非倭國尚未開化之人可比。通事費信與吳衍屬禮部派來的人員,他們承擔了與幕府溝通的義務。雖然藤原氏在倭國又異軍突起,但主外事的費信與吳衍卻始終維護幕府的主導地位,因為除寇,還需要幕府出麵。
並且,藤原氏亦開始對幕府進行暗中的資助。這讓明啟王朝所冊封的、捉襟見肘的倭國國王足利義滿心中竊喜。如今明啟王朝尚未正式批準兩國協定,而批準與否,在於足利義滿是否拿出誠意來除倭寇。
足利義滿當然有心除倭,但此刻的他,心有餘而力不足。但在藤原蘭子的暗中相助之下,室町(足利)幕府慢慢喘過氣,便開始著手除倭事宜。
永樂三年十一月,足利義滿發兵捕捉二十餘名動掠明啟王朝沿海的倭寇頭目,並派人將他們送交明朝廷。永樂帝朱棣大喜,厚賞倭國使節,賜足利義滿“九章冕服”等禮品。為顯示明朝廷的大度,朱棣將倭國所獻倭寇頭目發還倭國,交由幕府按律處置。
豈料,這倭國使節亦是狠人。歸國途中,行至寧波,將這些倭寇頭目,一個個嚴實捆綁放入銅甑(一種類似“蒸籠”的蒸食器具),“一人執炊,一人上甑,盡行蒸殺”,這些昔日猖狂一時的倭寇頭目全被活活蒸死!直至明啟王朝嘉靖年間,抗倭名將胡宗憲還在浙江寧波見到此次“蒸殺”倭寇頭目的舊址和銅甑,他在《籌海圖編》中寫道:“今銅甑猶存,爐灶遺址在蘆頭堰。”
由於足利義滿積極配合明朝抓捕倭寇頭目,對倭寇產生很大震憾,此後相當長的時間裏,明啟王朝沿海倭患大為減輕。
據陳懋恆在《明代倭寇考略》一書中統計,永樂三年至八年六年時間裏,倭寇對明朝沿海騷擾僅四次,雖未自根本上杜絕倭患,但倭寇騷擾次數及危害程度均有減少!
“勘合”為明啟王朝朝貢貿易中的一種紙質貿易通關憑證,長八十厘米,寬三十五厘米。
朝貢貿易的勘合由“倭”和“國”兩字組成,明朝禮部分別印製“倭”、“國”字號勘合各百道,共計二百道,另有用於驗證的“倭”、“國”字號勘合底簿各兩扇,共計四扇,保存於明朝禮部;另一扇“國”字號底簿交由浙江布政司收存;將“國”字號勘合百道及“倭”字號底簿一扇交於倭國幕府保存。
鑒於倭國國王足利義滿除倭的誠心,永樂帝朱棣同意了兩國間勘合貿易。
永樂四年,明朝廷正式批準兩國勘合貿易,派人給倭國送去新印製的“國”字號勘合和“倭”字號底簿一扇,約定以十年一貢,貿易船隻限兩艘,人員限定二百人以內,違例以寇論處。為方便倭國朝貢貿易,明朝廷還特別賞賜倭國兩艘船舶,作為朝貢專用。
當倭國朝貢船持勘合至寧波港後,寧波市舶司校驗勘合,如與底簿相徐超,則予以接待。
貿易結束後,明朝廷收迴倭國勘合。若遇明朝廷改無,照例送去新勘合和底薄,倭國將剩餘舊勘合及底薄歸還明朝廷。
勘合貿易為兩國官方正式交往,但私下兩國貿易交往亦頻繁起來。尤其是藤原蘭子的準官方身份,在兩國交往之中,占盡先機。而足利義滿在兩國貿易交往之中獲利頗豐。於是他成了第一個,大概也是僅有的一個,拿金箔做裝飾的人。他以金箔將金閣寺修飾成了金色的樣子。金閣寺名符其實!
明朝廷輸入倭國的主要有綢緞、布帛、瓷器等。而倭國輸入明朝廷的主要是漆器、硫黃、折扇、刀等物品。尤其是漆器和折扇,工藝精細,明人均稱之為“倭扇”。不久,便開始有人仿製,折扇遂在明朝廷流行開來。
勘合貿易使明朝廷的書籍、茶具大量傳入倭國。而那茶之一道,在明朝廷反而有些落寞,發揚光大反而在了倭國。實在是因為倭國追求極致的品質使然。
而茶葉、茶具為藤原氏家所專屬的貿易,實在是因為明月樓是明啟王朝的茶葉市場上的寡頭。任何欲輸入倭國的與茶有關的事物,均由藤原蘭子代理。王九每年均會尋得好茶,托人送予柳生十兵衛。
王九絲毫未有小看倭國,相反,他反而十分欣賞柳生十兵衛,並將柳生十兵衛與洪平看作自己僅有的好友!
永樂帝朱棣遣特使禮部官員、江南蘇州、鬆江兩府的大小官員迎候岸邊,歡迎倭國歸來的鄭和等人。朱棣早接到鄭和的奏報,他對鄭和此次出訪倭國所取得的成果非常滿意,隨後遣使封倭國阿蘇山為“壽安鎮國之山”,並親撰碑文,勒石銘詩以記其事。
經鄭和此次倭國一行,明啟王朝與倭國的兩國官方正常貿易雖未展開,但來自明啟王朝雖說不是大批量的貨物,但極為緊俏的瓷器、綢緞已陸續運抵倭國,由藤原蘭子代理,向倭國貴族銷售。在明啟王朝強大勢力的支持之下,藤原氏慢慢開始在倭國重新站立起來,即足利義滿亦是拿藤原蘭子無可奈何。
因為在藤原蘭子身後站著一位龐大的巨人----明啟王朝。當日在兵庫海港(神戶港),那如海上宮殿、眾星拱月般簇擁的寶船,大明水師盔明甲亮、殺氣騰騰般的景象,倭國有頭有臉之人,包括足利義滿,盡皆曆曆在目……
藤原蘭子招募了近千名武士,自其中查找到數十名曾做過倭寇之人。藤原蘭子二話未說,即刻簽發命令,街頭斬首示眾……
在藤原蘭子看來,這些人,是禍害那秀氣年輕人的國家之人,該殺!
留在倭國近五百人的大明水師,對藤原蘭子之作為,甚感安慰。這些人等每三年一輪換,雖說背井離鄉,但在倭國,來自明啟王朝之人卻是極受歡迎,尤其是深受倭國女子歡迎……
每次輪換之時,岸邊均會有不少倭國女子,引出不少愛恨別離……當然,此乃後話。
明啟王朝,人才濟濟,遠非倭國尚未開化之人可比。通事費信與吳衍屬禮部派來的人員,他們承擔了與幕府溝通的義務。雖然藤原氏在倭國又異軍突起,但主外事的費信與吳衍卻始終維護幕府的主導地位,因為除寇,還需要幕府出麵。
並且,藤原氏亦開始對幕府進行暗中的資助。這讓明啟王朝所冊封的、捉襟見肘的倭國國王足利義滿心中竊喜。如今明啟王朝尚未正式批準兩國協定,而批準與否,在於足利義滿是否拿出誠意來除倭寇。
足利義滿當然有心除倭,但此刻的他,心有餘而力不足。但在藤原蘭子的暗中相助之下,室町(足利)幕府慢慢喘過氣,便開始著手除倭事宜。
永樂三年十一月,足利義滿發兵捕捉二十餘名動掠明啟王朝沿海的倭寇頭目,並派人將他們送交明朝廷。永樂帝朱棣大喜,厚賞倭國使節,賜足利義滿“九章冕服”等禮品。為顯示明朝廷的大度,朱棣將倭國所獻倭寇頭目發還倭國,交由幕府按律處置。
豈料,這倭國使節亦是狠人。歸國途中,行至寧波,將這些倭寇頭目,一個個嚴實捆綁放入銅甑(一種類似“蒸籠”的蒸食器具),“一人執炊,一人上甑,盡行蒸殺”,這些昔日猖狂一時的倭寇頭目全被活活蒸死!直至明啟王朝嘉靖年間,抗倭名將胡宗憲還在浙江寧波見到此次“蒸殺”倭寇頭目的舊址和銅甑,他在《籌海圖編》中寫道:“今銅甑猶存,爐灶遺址在蘆頭堰。”
由於足利義滿積極配合明朝抓捕倭寇頭目,對倭寇產生很大震憾,此後相當長的時間裏,明啟王朝沿海倭患大為減輕。
據陳懋恆在《明代倭寇考略》一書中統計,永樂三年至八年六年時間裏,倭寇對明朝沿海騷擾僅四次,雖未自根本上杜絕倭患,但倭寇騷擾次數及危害程度均有減少!
“勘合”為明啟王朝朝貢貿易中的一種紙質貿易通關憑證,長八十厘米,寬三十五厘米。
朝貢貿易的勘合由“倭”和“國”兩字組成,明朝禮部分別印製“倭”、“國”字號勘合各百道,共計二百道,另有用於驗證的“倭”、“國”字號勘合底簿各兩扇,共計四扇,保存於明朝禮部;另一扇“國”字號底簿交由浙江布政司收存;將“國”字號勘合百道及“倭”字號底簿一扇交於倭國幕府保存。
鑒於倭國國王足利義滿除倭的誠心,永樂帝朱棣同意了兩國間勘合貿易。
永樂四年,明朝廷正式批準兩國勘合貿易,派人給倭國送去新印製的“國”字號勘合和“倭”字號底簿一扇,約定以十年一貢,貿易船隻限兩艘,人員限定二百人以內,違例以寇論處。為方便倭國朝貢貿易,明朝廷還特別賞賜倭國兩艘船舶,作為朝貢專用。
當倭國朝貢船持勘合至寧波港後,寧波市舶司校驗勘合,如與底簿相徐超,則予以接待。
貿易結束後,明朝廷收迴倭國勘合。若遇明朝廷改無,照例送去新勘合和底薄,倭國將剩餘舊勘合及底薄歸還明朝廷。
勘合貿易為兩國官方正式交往,但私下兩國貿易交往亦頻繁起來。尤其是藤原蘭子的準官方身份,在兩國交往之中,占盡先機。而足利義滿在兩國貿易交往之中獲利頗豐。於是他成了第一個,大概也是僅有的一個,拿金箔做裝飾的人。他以金箔將金閣寺修飾成了金色的樣子。金閣寺名符其實!
明朝廷輸入倭國的主要有綢緞、布帛、瓷器等。而倭國輸入明朝廷的主要是漆器、硫黃、折扇、刀等物品。尤其是漆器和折扇,工藝精細,明人均稱之為“倭扇”。不久,便開始有人仿製,折扇遂在明朝廷流行開來。
勘合貿易使明朝廷的書籍、茶具大量傳入倭國。而那茶之一道,在明朝廷反而有些落寞,發揚光大反而在了倭國。實在是因為倭國追求極致的品質使然。
而茶葉、茶具為藤原氏家所專屬的貿易,實在是因為明月樓是明啟王朝的茶葉市場上的寡頭。任何欲輸入倭國的與茶有關的事物,均由藤原蘭子代理。王九每年均會尋得好茶,托人送予柳生十兵衛。
王九絲毫未有小看倭國,相反,他反而十分欣賞柳生十兵衛,並將柳生十兵衛與洪平看作自己僅有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