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信王千歲,萬歲也是為千歲考慮,若是千歲能夠在此一戰中有所作為,將來就國之時,萬歲對您多加封賞,量那些大臣們也說不出什麽。這戰陣之事,自是不用千歲操心,隻要千歲穩坐中軍帳,想來也不會有什麽危險的。”魏忠賢也在一旁勸說著,不過這一口一個的千歲,卻讓朱友建怎麽聽怎麽不順耳。


    朱友建不由得白了魏忠賢一眼:你妹的,要不是你丫的一肚子壞水,小太爺至於這麽推辭嘛!小太爺難道不知道這是多麽大的機會?


    再怎麽說,那可是十萬大軍,平定西南的那些小叛亂還不是輕而易舉,趁這機會刷刷戰功露露臉,對小太爺將來多有利!


    朱友建現在一麵覺得有上萬匹草泥馬從頭頂飛奔而過,又一麵想把魏忠賢給打得鼻青臉腫,菊花盛開,順帶讓他知道花兒為什麽這樣紅。


    “皇兄,實在是臣弟能力不足,實難擔此重任,隻怕會有負皇兄重托啊!”朱友建再次擺出一副誠惶誠恐的表情。


    “殿下,依老奴之見,其實這監軍真的沒這麽難做,殿下隻當這是去遊山玩水就行。殿下還是不要辜負陛下的一片好意啊。”魏忠賢一臉笑眯眯的說道。


    “是啊,皇弟,這兵權交給外人,朕還真的有些擔心,畢竟這可是十萬大軍,你去了也就是替朕把關,不要讓統兵之人把兵馬給都折損了就行。”


    看到這主仆兩個不停勸說,朱友建知道這次的監軍之職必定要落到自己身上了,看來是時候提些要求要點好處了。


    “既然皇兄如此看重臣弟,臣弟若是再推脫,也說不過去,也罷,臣弟領旨便是。”一旁的魏忠賢頓時麵露喜色,魚兒終於咬鉤了!“不過皇兄,臣弟還有幾個小要求,希望皇兄能夠答應。”


    “皇弟但說無妨,朕一並允了便是。”天啟帝問都不問是什麽呢,便先都答應下來。朱友建不假思索便提出了第一個要求:“皇兄,臣弟在外遊玩之時,遇到了揚州人田弘遇之女,臣弟與田小姐情投意合,還望皇兄能夠成全。”


    其實終明一代,無論是皇帝的後妃還是親王的妃子,大都皆是從民間百姓家選取,為的就是防止後宮與外戚勾結做大,故而天啟帝對於朱友建的這個要求倒不以為意,笑著點了點頭:“好,本來你就到了選妃的年紀,朕年前也已經下了旨,既然皇弟已經有中意之人,朕也必須成人之美啊,過些日子你選妃的時候,讓她直接通過便是,哈哈哈!”


    “那臣弟就謝皇兄恩典了!”朱友建朝天啟帝拜了一拜,接著說道:“皇兄既然要臣弟去做監軍,臣弟深感責任重大,但臣弟於兵事上一無所知,故懇請皇兄能夠挑選一些知兵識兵之人從旁協助,避免臣弟做一些錯事,影響主帥的排兵布陣。”


    朱友建這話說得就很有藝術水平了,兄弟隻是一介藩王,也沒學過什麽帶兵打仗的方法,做監軍這事也不輕鬆,萬一讓兄弟給搞砸了多不好,哥哥你選一些懂打仗的從旁給兄弟支支招總是應該的吧,不然咱又不懂前線主帥的策略,要是誤會了人家多尷尬。


    “嗯,皇弟說得還是很有道理的,你這倒給朕提了個醒,看來以後外派監軍,都應該挑選一些懂兵之人在監軍身旁參讚軍務,免得監軍和主帥的意見總是不和,影響前線戰事。”天啟帝點了點頭,迴頭衝魏忠賢道:“廠臣,把此事記下了,那些外派的監軍要都選派幾個這樣的人,唔——就任命為參軍吧。”


    朱友建頓時發現曆史又被自己改變了一點,這大概可以算得上是參謀的最初級形式了吧?不過這樣也好,有了天啟帝的這個先例,到時自己再搞改革也會容易一些。“皇弟,你這個想法真的很好,說起來朕還要謝你了,還有什麽要求,也都一並說了吧,朕無不恩準!”天啟帝此時的心情大好。


    於是朱友建道:“還有就是皇兄,臣弟最近外出遊玩,發現京城中許多勳貴子弟整日裏無所事事,遊手好閑。臣弟以為,若長此以往,這些人必定都淪為紈絝之人,不僅對於將來承襲爵位無益,反而還會增加百姓對於他們的不滿。所以臣弟以為,不如從這些人中挑選一些堪用之人,一同帶去,若是能夠稍立戰功,或許還能有用,不至於讓他們躺在先輩的功勞簿上混吃等死。”


    可以說,這又是一條很不錯的建議,天啟帝盡管不理朝政,但對於許多事情也不是一竅不通的,僅憑朱友建的這兩條要求,其實根本不能算是要求,應該說是很有針對性的建議,就不得不讓天啟帝耳目一新。


    當然,對於朱友建會不會搶班奪權天啟帝是一點都不擔心的,他原本就不是權力欲多麽旺盛的人,自然也就不會往那方麵去想自己的親兄弟。甚至可以說,若是在皇位和木匠活二者中選一個的話,他選木匠活的可能性要遠遠大於皇位。另外就是大明這兩百年來對於藩王的各種限製,也告訴眾人,成祖隻有一個,“靖難之役”也隻有這麽一次。


    在此之後也就出了個寧王朱宸濠,結果他剛起兵,就被一代奇人王守仁給平了。這更是告訴了各地的藩王,想靠造反奪權是不可能的。


    “皇弟的這兩條建議都很有遠見,看來這一年的遊曆你也學到不少東西,朕心甚慰,如此很好!等來日校場點兵,皇弟你也一同過去!”


    “是!臣弟遵旨!”


    等這話說完,天啟帝以為朱友建應該沒事了,正要讓他告退,哪知朱友建又開口了:“皇兄,臣弟還有最後一件事,想請皇兄恩準。”天啟帝自然要聽他說完,便點了點頭。“皇兄也知道,臣弟如今在城西的那塊皇莊。”


    “嗯,那是你去年賑災有功,朕賜給你的,怎麽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振大明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裏高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裏高歌並收藏重振大明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