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父,且聽侄兒說完。”魏良卿不等別人說話,便接著道:“從京師至川貴前線,有數千裏之遙,信王若是要帶著這數千將士趕去,恐怕需要耗費不少時日吧?若是叔父請皇上定下日期,信王到期不至,誤了進剿的大事,這不是一項罪名嗎?”


    原來魏良卿在這裏等著呢,失期雖然在明代不算太重的罪名,但朱友建身為王爺,負責監軍,一旦失期,對他來說也是十分不利的。


    魏良卿這個計策,不得不說確實是十分歹毒,簡直可以說是一石二鳥。當然,魏良卿內心裏對孫娜恩美色的那份覬覦是沒有表露出來的,連魏忠賢都沒有絲毫察覺。隻有魏良卿自己知道,一旦能將朱友建拍下馬來,那孫娜恩立刻就會是他的玩物。


    於是,針對朱友建的又一個計劃便這麽出爐了。


    但這個時候的朱友建還不知道呢,他仍然在關注著張鵬和趙賓兩人。朱友建命李青觀察了幾天,又讓劉萊臣對張趙兩個言語試探了幾次,也沒有發現什麽不妥。


    但小心駛得萬年船,劉萊臣也認為在這個節點,留兩個屬性不明的人在別院,確實有些不安全,於是便建議朱友建可以把這兩個人給派出去,但他思慮了好久,也沒有什麽比較好的理由,不知道把二人派到哪裏合適。還是朱友建最後想出了一個辦法,把兩人派到遼東去!


    至於理由嘛,這又引出了一個女人,那便是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孝莊皇太後!這個女人確實厲害,曆經三朝,輔佐兩位皇帝,為滿清的安寧和穩定立下了不朽的功勞。


    對於這樣一個女人,朱友建心中有著三分忌憚,三分佩服,還有三分好奇。他想看一看究竟是一個什麽樣的女人,能夠在年紀輕輕便死了丈夫守了寡之後,在諸強環伺的局麵下,扶持自己的兒子即位,並為開創所謂的“康乾盛世”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的。


    既然自己來到了這個時代,若是不見一見這位曆史上鼎鼎有名的女強人,隻怕自己都會留下遺憾的。


    至於說到底有沒有看上孝莊的美貌,朱友建自認為,在見識了自己的皇嫂張皇後,又擁有了孫娜恩之後,他覺得孝莊也未必會比兩人漂亮到哪裏,既得隴複望蜀,做人還是要知足常樂才是。


    命人招來張鵬和趙賓兩個,朱友建向二人麵授機宜,要他們前去沈陽,到女真人的四貝勒皇太極府裏,把皇太極的一個名叫大玉兒的妃子給悄悄的“帶”迴來。


    至於這個大玉兒的具體情況,隻知道年齡大約十四五歲的樣子,其它的朱友建也就不知道了。畢竟他也不是十分了解孝莊皇太後,關於人家叫大玉兒還是因為看了《孝莊秘史》才知道的。連人家孝莊的大名叫布木布泰都不知道,也不知道這貨哪裏來的自信敢吹噓自己比較了解明末清初這段曆史的。


    而且年齡也是這貨估算的,因為孝莊嫁給皇太極的時候也就十三四歲。正是因為這樣,才使得張趙兩個在後來的行動中出現了一些偏差,但陰差陽錯,倒給朱友建帶來了更好的消息,不過這也是更以後的事情了。


    三月底的一日,朱友建又再次被天啟帝給召見了,依舊是在乾清宮的後花園,天啟帝這次倒是沒在做木匠活,不過手裏卻拿著一張圖,上邊畫著的卻是一張雕花大床,朱友建不得不佩服自己的這位皇兄對於木工活的癡迷。


    行禮之後,天啟帝笑著問他:“皇弟,近來可好?”朱友建急忙躬身答話:“托皇兄的洪福,臣弟一切安好,每日裏除了吃吃喝喝,就是四處玩玩,倒讓皇兄掛念了。”


    天啟帝點了點頭:“那朕給你找點事情做怎麽樣?”


    “但請皇兄安排,臣弟萬死不辭!”


    “唔,好!最近西南那邊不太安定,朕想派遣大軍前往征討,隻是這十餘萬大軍交與何人統帥,朕還在考慮。不過無論是誰,都是外臣,朕覺得還是要派遣一位監軍。”


    聽到天啟帝這麽一說,朱友建頓時就有些吃驚,自己不過是一介藩王,是沒有權利過問政事和軍事的,如今天啟帝跟自己說這些,絕不會是商量統帥和監軍的人選問題,除非是天啟帝打算派自己一同前去。


    這樣的話,那統帥一職,肯定不可能讓自己一個毫無帶兵經驗的十六歲的藩王來指揮兵馬,最有可能的就是要自己去做監軍。朱友建的大腦開始飛速運轉起來,一邊聽著天啟帝說話,一邊盤算著這其中的利弊,更猜測著這是不是天啟帝或者魏忠賢在試探自己。


    隻聽天啟帝繼續道:“朕原本是打算從內廷的眾人中選派一個來充任監軍的,不過廠臣倒是向朕建議,說皇弟更佳,更為適合。朕仔細想了想,確實不錯,畢竟打虎親兄弟嘛,由皇弟來做這監軍,朕更放心。”


    果然,天啟帝就是想要自己去做監軍,而且還是魏忠賢的建議。朱友建不由得看了看侍立在一旁的魏忠賢。若是這想法是天啟帝想到的,那倒沒什麽,但現在卻是魏忠賢提出的,這就不得不令朱友建多想了。


    畢竟自己現在已經和魏忠賢產生了一些不好的交集,他的侄子魏良卿與自己有衝突,而他又對自己的別院垂涎三尺,這倒不得不防。


    “皇弟,不知你有什麽想法?皇弟——”朱友建的思緒有些飄忽,天啟帝看到朱友建的樣子,又多喊了一聲。


    “啊?哦,臣弟惶恐!皇兄,臣弟並無帶兵經驗,又從未經曆過戰陣,隻怕很難勝任這監軍一職,還請皇兄三思。”不管是不是試探,都先推辭,若是不行,那就再叫叫苦,就算最後強拗不過,也要撈到足夠的好處,堅決不能讓魏忠賢的陰謀就這麽容易得逞!


    “哎——皇弟多慮了,這監軍的職責,又不需你排兵布陣,也不必你上陣打仗,隻需要替朕把這十萬大軍給看好了就行,哪有那麽困難,不然朕的那些內臣又都如何能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振大明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裏高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裏高歌並收藏重振大明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