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傑聽了心中一跳,以前聽說有邪派道士以女人為鼎爐練什麽采陰補陽,難道這個張天師也是這路貨色?
幾個水性甚好的船夫聽見這邊招唿,紛紛遊過來一個猛子紮進了水底,過了會在三丈開外,終於有個船夫拖了一個青袍人出來,高聲叫道:“在這泥,在這泥!”
陳子傑不及多想,連忙叫人放下繩索,先係住昏迷不醒的張天師和女道士把他們扯了上來,然後又把其他人都弄了上來,此時遠處碼頭上的東州衛劉指揮使也看到兩船相撞,連忙親自乘著船趕來救援。
劉指揮使到了陳子傑船上,大禮也省了,匆匆見過陳子傑,兩人一齊圍到臉色蒼白昏迷不醒的張天師身旁。劉指揮使說道:”傳說張天師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神通大的很,在仙宮都是有品秩的,想不到這河龍王卻不給他麵子。硬生生把他灌了個飽。“
陳子傑劉指揮蹲在一旁看著禦林軍為他擠壓腹部,口中不斷溢出一股股清水。過了半晌,那張真人才幽幽醒了過來,陳子傑和劉指揮使見了不由大大地鬆了口氣。
張真人張開眼睛,似也覺得天師落水,還要幾個船夫又壓又按地救命有點兒丟人,他迷迷蒙蒙地還未看清眼前的人,便嗬嗬笑道:“貧道早已卜算到九月中當有入水一劫,原來是應在今日。哈哈哈……”。
陳子傑摸了摸鼻子。在心中暗暗罵了一句:“這個神棍!”
他忽地想起艙中還有一個俏麗小道姑,不禁又加了一句:“這個淫棍!”
那張天師醒來後換了身幹淨的衣服,陳子傑見他穿的竟然是官身道袍,那是有品秩的朝廷道官,道髻上插著一枚紫檀鉤,滿頭黑如同漆染,容貌清奇俊逸,但是年輕俊朗,可看不出什麽仙風道骨。
“貧道張佑天謝過欽差大人的救命之恩!“那人朝陳子傑行了一個拜謝禮。
“你說你叫什麽名字?“
“貧道張佑天!“
“你不會就是那個掌管天下道教事,五天山第四十八代天師,張佑天。“陳子傑嚇了一跳,原來是國師。難怪先前那些人聽到天師掉下水後那麽緊張。
大神國崇尚道教,以道教為國教,而在道教中又以五天山道觀為尊,陳子傑隻知道現在五天山道觀的觀主叫張佑天,隻是沒想到堂堂國師竟然這麽年輕,連忙又重新向國師見禮。
“貧道一直在五天山為陛下祈福,陳大人自然不認識貧道,不過貧道卻聽過不少關於陳子人的傳聞!世間都在說陳大人離間北戎,使得北戎四分五裂,又發明震天雷,一舉收複川西兩州,還開設科學院,為大神國培養了許多算術高手。。。。。。和陳大人比起來,貧道真是羞愧萬分啊!“
陳子傑笑道:“這都是世人對我的抬愛,說起來,張真人年紀輕輕就成了我大神國的國師,才是人中俊傑,子傑就是騎上一百匹馬也追不上。“
張估天聽了,覺得陳子傑這人十分有趣,和朝堂上的那些官員完全不一樣。
陳子傑和張估天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不知不覺就聊到了後半夜這才迴房休息。
張估天隨著一個內侍向外走去。那個小道士連忙追上去與他走了個並肩,悄聲道:“哥哥,你剛剛掐算甚麽?是不是那個陳子傑麵相有些古……?”
張估天倏地停住腳步,一把捂住了他嘴,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低斥道:“住嘴,禍從口出!”
他飛快地瞧了眼前邊帶路的內侍,見他沒有注意,這才鬆了口氣,放開手說道:“迴去再說,再給闖禍,不帶你出來!”說著急急追上那小內侍向前走去。
那小道士愣愣地站住,伸出手指掐算一陣,莫名其妙地撓撓頭,急步追了上去。
兩人一迴到屋裏,她神色緊張地望著兄長,忍不住低聲道:“哥哥,那個陳子傑有問題呀,看他麵相,是早夭福薄之人,可是如今不但合命格貴不可言,而且壽祿極高,豈不蹊蹺?”
張估天幹笑兩聲道:“哪有這種事?或許你算錯了,又或許他做了什麽善事,命運改變也是可能的,玲兒,此事不可再提。”
玲兒溜溜兒的眼珠一轉,眸光邪魅而得意:“哥哥是說父親傳下來的道術有問題?那咱天師道傳了一千多年,難道都是騙人的不成?”
“玲兒!”張估天忍著怒氣狠狠瞪了妹妹一眼:“不要賣弄你那點道術了,大道清虛、術法小技,咱們的術法用來趨吉避兇、明哲自保尚則不足,改天逆運、辨識國勢更是從來做不到的。你看那位陳大人眸正神清,絕非奸佞之人,這就夠了,若真是有人為他逆天改命、延壽增福,這種道行是你我對付得了的嗎?難道你還要提著桃木劍,上皇宮裏捉妖不成?”
張天師年紀不大,性子卻極穩重,他壓低了嗓門道:“我本江湖閑散人,又何必,君恩賜予?禍福無門唯自招呀,皇家的事不要摻和,也不要提起,那不是我們招惹的起的。”
皇家一向刻薄寡恩,雖然他是國師,地位崇高,可是真家情況隻有他自己清楚,朝廷表麵上對他們都是禮敬有加的,可是卻在國政上限製佛道兩家的勢力發展,連放度諜的權利都收歸京城道錄司管理,生怕他們勢力太大,張天師豈敢招搖?
更何況鬼神之說實在縹緲,別人都信鬼神,這才利於他們坐穩江山。但是否決不希望一個真懂法術的人出現在他麵前,那是皇權也管束不了的力量,必然會想辦法除去。這道理張天師一脈早就明白了,所以他們盡可以裝模作樣地為皇家祈福,被皇帝看出來是假的都不怕,反而不敢讓他看出一點真本事來。
況且個人運勢他們看得出,都未必左右得了,而國家運勢變數更多,決非道術可以一窺天機的,陳子傑這種麵相怪異的人居然出現在朝廷中,誰知道是福是禍,自然避之為吉。
不過他對這個妹妹極是寵愛。見語氣搬弄是非了,忙又和顏安慰幾句。說起這張玲來,雖是一個女子,而且是張天師妾室生地,但是在五天山地位很是特殊。
上一代天師曾被人彈劾為禍鄉裏欺勢霸女,被皇帝流放他鄉,張估天繼承哥哥的天師之位後一直行事低調,奉公守法,不敢胡為,也不敢吹噓道術仙法,隻是老實本分地做他的天師。
可是文武皇帝四年,皇帝遣太監來五天山賜印賜符,那位太監一時興起,借傳聖諭要求上一代天師祈瑞雪降臨、群鶴舞空,以為祥瑞。要百鶴來翔天師自有他的辦法,可是要老天下雪可就有點為難人家了。
上一代天師硬著頭皮選定日子,念咒畫符地祈禱了一番,也不知道是他懂得氣象還是運氣好,那天果然大雪紛揚,著實地露了把臉。
等他迴到道觀,才知道第四房妾劉氏剛剛誕生了一個女嬰,上一代天師認為是這個女嬰給他帶來的好福氣,所以對這個妾生的女兒極是寵愛,為她取名張玲,常常帶在身邊,地位與別的庶子大不相同,她和這位嫡兄哥哥從小玩到大地,所以彼此感情很好。
但是這次張玲見哥哥前所未有的神色凝重,頭一次疾言厲色地斥她不知好歹,張玲心下也慌了,惴惴然地不敢再胡言亂語。
船又行了一天,夜色闌珊,陳安走進艙來,見陳子傑正於張天師對弈象棋,忙肅立一邊躬身等候。楊淩蹙著眉頭,盯著眼前棋盤,沉吟半晌,似是舉棋不定。
陳子傑看到陳安,便問道:“什麽事?“
陳安躬身說道:“少爺,船已到了上河鎮,今夜是否在此停泊?”
陳子傑拉開艙簾兒向外望去,隻見上邊滿天星鬥、下邊一片荒涼,河沿兒上錯錯落落倒是有些酒家,遠處卻沒幾個住戶,與他印象中的城市全無一點相似。楊淩不禁失望道:“這裏便是上河?”
陳安還當這位陳子傑嫌這裏寒酸,微笑道:“少爺,這座鎮子雖然瞧著有些荒涼,酒菜倒也別有風味,不如我們停了船下去走走,也解解身上地乏勁兒”。
陳子傑道:“下船走走吧”。他環顧一眼,對張天師道:“令妹呢。請她一起去用些酒菜吧”。
張天師搖頭道:“她早說今日不甚舒服,不用理她,迴來時我給她帶些吃食便是了”。
東州富豪吳濟淵派了家中管事隨著,懇請天師去東州一趟,為吳家老太爺祈福,吳家雖距五天山僻遠。卻已知虔誠信道。百餘年前大神國抑製佛道最嚴厲地時候。五天山上香火黯淡,度日艱難,吳家偷偷派人前去捐獻香油錢才助龍虎山數百弟子渡過了難關,可謂天師道的大恩主。
這一山一府前輩前有如此淵源,小天師盛情難卻,隻好隨他前來,想不到在東州行宮碼頭剛剛駛出來便被陳子傑的大船撞壞,陳子傑也覺歉疚不已,幹脆邀請他們搭乘官船同來。
幾個禦林軍侍衛吆喝船工駛至岸邊停泊,放下踏板。幾個人便下了船擇了一家小店行去。這家小店果然別具風味兒,酒店竟是一座不大的酒舫,停泊在河邊輕輕地隨著波浪蕩漾著。
當此地方,當此時節,要品風味當然是吃蟹。陳安殷勤地船娘溫了兩壺酒,笑道:“西風起,蟹腳癢,如今秋高氣爽。正是吃蟹時節,少爺、天師,請品嚐一下此地風味”。
九月吃雌蟹,十月吃熊蟹,那船娘端上的都是大盤的雌蟹,陳子傑以前吃蟹,都是剁開了拿根筷子一通亂捅。那裏懂得什麽技巧方法?眼見張天師和陳安拿著整隻蟹來吃地有條有理,不覺有些遲疑。
穎兒心思縝密,瞧出老爺神態有異,立即乖巧地拿過一隻蟹來,打開蟹鬥,掰下隻蟹腳,麻利地挑去蟹囊和腮,又用蟹尖剔去六角心和前腸,將那白嫩鮮介的蟹肉剔到碗中,呈給陳子傑道:“相公,此物不須蘸薑醋,原味更是香醇,請相公品嚐一下”。
張天師看了如此知情識趣的少女,不禁讚歎道:“良宵花解語,靜夜酒盈樽,大人可是深得個中三味啊!”
陳子傑見了連忙岔過話題道:“方才下棋,倒忘了喝茶,現在頗覺口渴,船家,沏壺茶來?”
穎兒聽了輕輕地道:“相公,這蟹雖然味美,卻是寒物,一會叫船娘送上碗紅糖薑湯喝了才好,又是解渴又是補身,還是不要喝茶了”。
張天師卻笑道:“大人是北方人,也不好酒而好茶麽?少喝些也無妨”,他說著小心翼翼從懷中掏出個布包兒來,笑道:“小的請大人嚐嚐這極品好茶,就這一袋茶葉不足一兩,便要四兩銀子,還是我七請八求才弄到手的,嘿嘿,可是有價無市的好東西啊!”
說著他喚過船娘,叫她送過杯來,捏了一撮挨個放進杯中。
張玲借口身子不舒服,沫浴更衣,入定整整一個時辰,才覺得神清氣爽,有了些感覺,忙拿起卜算工具為自已又卜了一卦。她地道行有限,算了半天仍是隻卜出第一句來,就這一句也和父親送給她地批語一模一樣,小姑娘更是心癢難搔。
她知道哥哥道行比自已要深一些,有心請他為自已卜算驗證,可是這卦詞事關她地終身,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姑娘,哪有忒厚的臉皮急著找哥哥給自己卜算未來的如意郎君呢?
張玲雙手托著下巴,撲閃著一雙大眼晴沉吟道:“半輪明月一江水,白骨山上滌紅俏。兵戈起時春影動,老君像前許良人。”
張玲反複念了幾遍,恨恨地一拍桌子道:“臭爹爹,對自己女兒也裝神弄鬼,算不出來就拉倒,算出來了直接告訴我不就行了,害得我還要猜來猜去!”
她懊惱地跳下床,推開窗子望著天邊的明月一雙明亮的陣子閃著光澤,癡癡地了半天怔。心中暗想:“不會是他,一定不會是他,他有了妻子地,我玲兒豈是給人作妾的命?
他再了不起我也不可能嫁拾他,一定是我胡思亂想,半張大餅怎麽也不能算是半輪明月吧?再說我是落在河裏。可不是江裏,打機鋒不是這麽打地,再說後邊三句和他全不搭邊兒嘛。”
張玲想到這兒似乎有些放心,可是想到這番巧和未必與他有關,又沒來由地有點兒煩悶,她跺了跺腳,刮了刮自已的臉蛋,羞道:“你才多大?就操心這些事情,沒出息的丫頭!”
她悶悶地拉開船門,見有一個侍衛剔著牙路過。這才覺得腹中空空,忙向他問道:飯了麽?”
船上的人現在都知道她是女人。也知道是張天師地妹妹。國師的妹妹這些侍衛可就不敢無禮了。那侍衛連忙施了個禮道:“是的小姐,欽差大人和天師已下船去了河邊就餐。”
張玲聽說他們下船卻沒叫自已,不禁冷哼一聲道:“帶我去,我也肚子餓了。”
穎兒本來站在陳子傑一邊侍候,被陳子傑強令她坐在身邊,這時她一邊斯文地嚐著蟹黃,一邊麻利地不斷挑著蟹黃蟹肉,及時送給有如牛嚼牡丹一般吞咽的陳子傑。
陳子傑品茶。她卻小口抿著一碗熱氣騰騰的紅糖薑湯。小船兒輕搖、輕柔的濤浪聲若有若無,滿頰紅脂溢香,果真愜意的很。
張玲下了大船,在那侍衛的引領下來到小船邊,瞧見眾人悠閑模樣,心中更是有氣,也不等幾人招唿她塵下,就毫不客氣地撿了個座位一屁股坐在那兒。
她仍穿著一習道袍,但走長披散、俏可盈盈,顯得十分嬌憨可愛,可是她拿起一個大螃蟹,那吃相倒與陳子傑有得一拚。
幾個水性甚好的船夫聽見這邊招唿,紛紛遊過來一個猛子紮進了水底,過了會在三丈開外,終於有個船夫拖了一個青袍人出來,高聲叫道:“在這泥,在這泥!”
陳子傑不及多想,連忙叫人放下繩索,先係住昏迷不醒的張天師和女道士把他們扯了上來,然後又把其他人都弄了上來,此時遠處碼頭上的東州衛劉指揮使也看到兩船相撞,連忙親自乘著船趕來救援。
劉指揮使到了陳子傑船上,大禮也省了,匆匆見過陳子傑,兩人一齊圍到臉色蒼白昏迷不醒的張天師身旁。劉指揮使說道:”傳說張天師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神通大的很,在仙宮都是有品秩的,想不到這河龍王卻不給他麵子。硬生生把他灌了個飽。“
陳子傑劉指揮蹲在一旁看著禦林軍為他擠壓腹部,口中不斷溢出一股股清水。過了半晌,那張真人才幽幽醒了過來,陳子傑和劉指揮使見了不由大大地鬆了口氣。
張真人張開眼睛,似也覺得天師落水,還要幾個船夫又壓又按地救命有點兒丟人,他迷迷蒙蒙地還未看清眼前的人,便嗬嗬笑道:“貧道早已卜算到九月中當有入水一劫,原來是應在今日。哈哈哈……”。
陳子傑摸了摸鼻子。在心中暗暗罵了一句:“這個神棍!”
他忽地想起艙中還有一個俏麗小道姑,不禁又加了一句:“這個淫棍!”
那張天師醒來後換了身幹淨的衣服,陳子傑見他穿的竟然是官身道袍,那是有品秩的朝廷道官,道髻上插著一枚紫檀鉤,滿頭黑如同漆染,容貌清奇俊逸,但是年輕俊朗,可看不出什麽仙風道骨。
“貧道張佑天謝過欽差大人的救命之恩!“那人朝陳子傑行了一個拜謝禮。
“你說你叫什麽名字?“
“貧道張佑天!“
“你不會就是那個掌管天下道教事,五天山第四十八代天師,張佑天。“陳子傑嚇了一跳,原來是國師。難怪先前那些人聽到天師掉下水後那麽緊張。
大神國崇尚道教,以道教為國教,而在道教中又以五天山道觀為尊,陳子傑隻知道現在五天山道觀的觀主叫張佑天,隻是沒想到堂堂國師竟然這麽年輕,連忙又重新向國師見禮。
“貧道一直在五天山為陛下祈福,陳大人自然不認識貧道,不過貧道卻聽過不少關於陳子人的傳聞!世間都在說陳大人離間北戎,使得北戎四分五裂,又發明震天雷,一舉收複川西兩州,還開設科學院,為大神國培養了許多算術高手。。。。。。和陳大人比起來,貧道真是羞愧萬分啊!“
陳子傑笑道:“這都是世人對我的抬愛,說起來,張真人年紀輕輕就成了我大神國的國師,才是人中俊傑,子傑就是騎上一百匹馬也追不上。“
張估天聽了,覺得陳子傑這人十分有趣,和朝堂上的那些官員完全不一樣。
陳子傑和張估天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不知不覺就聊到了後半夜這才迴房休息。
張估天隨著一個內侍向外走去。那個小道士連忙追上去與他走了個並肩,悄聲道:“哥哥,你剛剛掐算甚麽?是不是那個陳子傑麵相有些古……?”
張估天倏地停住腳步,一把捂住了他嘴,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低斥道:“住嘴,禍從口出!”
他飛快地瞧了眼前邊帶路的內侍,見他沒有注意,這才鬆了口氣,放開手說道:“迴去再說,再給闖禍,不帶你出來!”說著急急追上那小內侍向前走去。
那小道士愣愣地站住,伸出手指掐算一陣,莫名其妙地撓撓頭,急步追了上去。
兩人一迴到屋裏,她神色緊張地望著兄長,忍不住低聲道:“哥哥,那個陳子傑有問題呀,看他麵相,是早夭福薄之人,可是如今不但合命格貴不可言,而且壽祿極高,豈不蹊蹺?”
張估天幹笑兩聲道:“哪有這種事?或許你算錯了,又或許他做了什麽善事,命運改變也是可能的,玲兒,此事不可再提。”
玲兒溜溜兒的眼珠一轉,眸光邪魅而得意:“哥哥是說父親傳下來的道術有問題?那咱天師道傳了一千多年,難道都是騙人的不成?”
“玲兒!”張估天忍著怒氣狠狠瞪了妹妹一眼:“不要賣弄你那點道術了,大道清虛、術法小技,咱們的術法用來趨吉避兇、明哲自保尚則不足,改天逆運、辨識國勢更是從來做不到的。你看那位陳大人眸正神清,絕非奸佞之人,這就夠了,若真是有人為他逆天改命、延壽增福,這種道行是你我對付得了的嗎?難道你還要提著桃木劍,上皇宮裏捉妖不成?”
張天師年紀不大,性子卻極穩重,他壓低了嗓門道:“我本江湖閑散人,又何必,君恩賜予?禍福無門唯自招呀,皇家的事不要摻和,也不要提起,那不是我們招惹的起的。”
皇家一向刻薄寡恩,雖然他是國師,地位崇高,可是真家情況隻有他自己清楚,朝廷表麵上對他們都是禮敬有加的,可是卻在國政上限製佛道兩家的勢力發展,連放度諜的權利都收歸京城道錄司管理,生怕他們勢力太大,張天師豈敢招搖?
更何況鬼神之說實在縹緲,別人都信鬼神,這才利於他們坐穩江山。但是否決不希望一個真懂法術的人出現在他麵前,那是皇權也管束不了的力量,必然會想辦法除去。這道理張天師一脈早就明白了,所以他們盡可以裝模作樣地為皇家祈福,被皇帝看出來是假的都不怕,反而不敢讓他看出一點真本事來。
況且個人運勢他們看得出,都未必左右得了,而國家運勢變數更多,決非道術可以一窺天機的,陳子傑這種麵相怪異的人居然出現在朝廷中,誰知道是福是禍,自然避之為吉。
不過他對這個妹妹極是寵愛。見語氣搬弄是非了,忙又和顏安慰幾句。說起這張玲來,雖是一個女子,而且是張天師妾室生地,但是在五天山地位很是特殊。
上一代天師曾被人彈劾為禍鄉裏欺勢霸女,被皇帝流放他鄉,張估天繼承哥哥的天師之位後一直行事低調,奉公守法,不敢胡為,也不敢吹噓道術仙法,隻是老實本分地做他的天師。
可是文武皇帝四年,皇帝遣太監來五天山賜印賜符,那位太監一時興起,借傳聖諭要求上一代天師祈瑞雪降臨、群鶴舞空,以為祥瑞。要百鶴來翔天師自有他的辦法,可是要老天下雪可就有點為難人家了。
上一代天師硬著頭皮選定日子,念咒畫符地祈禱了一番,也不知道是他懂得氣象還是運氣好,那天果然大雪紛揚,著實地露了把臉。
等他迴到道觀,才知道第四房妾劉氏剛剛誕生了一個女嬰,上一代天師認為是這個女嬰給他帶來的好福氣,所以對這個妾生的女兒極是寵愛,為她取名張玲,常常帶在身邊,地位與別的庶子大不相同,她和這位嫡兄哥哥從小玩到大地,所以彼此感情很好。
但是這次張玲見哥哥前所未有的神色凝重,頭一次疾言厲色地斥她不知好歹,張玲心下也慌了,惴惴然地不敢再胡言亂語。
船又行了一天,夜色闌珊,陳安走進艙來,見陳子傑正於張天師對弈象棋,忙肅立一邊躬身等候。楊淩蹙著眉頭,盯著眼前棋盤,沉吟半晌,似是舉棋不定。
陳子傑看到陳安,便問道:“什麽事?“
陳安躬身說道:“少爺,船已到了上河鎮,今夜是否在此停泊?”
陳子傑拉開艙簾兒向外望去,隻見上邊滿天星鬥、下邊一片荒涼,河沿兒上錯錯落落倒是有些酒家,遠處卻沒幾個住戶,與他印象中的城市全無一點相似。楊淩不禁失望道:“這裏便是上河?”
陳安還當這位陳子傑嫌這裏寒酸,微笑道:“少爺,這座鎮子雖然瞧著有些荒涼,酒菜倒也別有風味,不如我們停了船下去走走,也解解身上地乏勁兒”。
陳子傑道:“下船走走吧”。他環顧一眼,對張天師道:“令妹呢。請她一起去用些酒菜吧”。
張天師搖頭道:“她早說今日不甚舒服,不用理她,迴來時我給她帶些吃食便是了”。
東州富豪吳濟淵派了家中管事隨著,懇請天師去東州一趟,為吳家老太爺祈福,吳家雖距五天山僻遠。卻已知虔誠信道。百餘年前大神國抑製佛道最嚴厲地時候。五天山上香火黯淡,度日艱難,吳家偷偷派人前去捐獻香油錢才助龍虎山數百弟子渡過了難關,可謂天師道的大恩主。
這一山一府前輩前有如此淵源,小天師盛情難卻,隻好隨他前來,想不到在東州行宮碼頭剛剛駛出來便被陳子傑的大船撞壞,陳子傑也覺歉疚不已,幹脆邀請他們搭乘官船同來。
幾個禦林軍侍衛吆喝船工駛至岸邊停泊,放下踏板。幾個人便下了船擇了一家小店行去。這家小店果然別具風味兒,酒店竟是一座不大的酒舫,停泊在河邊輕輕地隨著波浪蕩漾著。
當此地方,當此時節,要品風味當然是吃蟹。陳安殷勤地船娘溫了兩壺酒,笑道:“西風起,蟹腳癢,如今秋高氣爽。正是吃蟹時節,少爺、天師,請品嚐一下此地風味”。
九月吃雌蟹,十月吃熊蟹,那船娘端上的都是大盤的雌蟹,陳子傑以前吃蟹,都是剁開了拿根筷子一通亂捅。那裏懂得什麽技巧方法?眼見張天師和陳安拿著整隻蟹來吃地有條有理,不覺有些遲疑。
穎兒心思縝密,瞧出老爺神態有異,立即乖巧地拿過一隻蟹來,打開蟹鬥,掰下隻蟹腳,麻利地挑去蟹囊和腮,又用蟹尖剔去六角心和前腸,將那白嫩鮮介的蟹肉剔到碗中,呈給陳子傑道:“相公,此物不須蘸薑醋,原味更是香醇,請相公品嚐一下”。
張天師看了如此知情識趣的少女,不禁讚歎道:“良宵花解語,靜夜酒盈樽,大人可是深得個中三味啊!”
陳子傑見了連忙岔過話題道:“方才下棋,倒忘了喝茶,現在頗覺口渴,船家,沏壺茶來?”
穎兒聽了輕輕地道:“相公,這蟹雖然味美,卻是寒物,一會叫船娘送上碗紅糖薑湯喝了才好,又是解渴又是補身,還是不要喝茶了”。
張天師卻笑道:“大人是北方人,也不好酒而好茶麽?少喝些也無妨”,他說著小心翼翼從懷中掏出個布包兒來,笑道:“小的請大人嚐嚐這極品好茶,就這一袋茶葉不足一兩,便要四兩銀子,還是我七請八求才弄到手的,嘿嘿,可是有價無市的好東西啊!”
說著他喚過船娘,叫她送過杯來,捏了一撮挨個放進杯中。
張玲借口身子不舒服,沫浴更衣,入定整整一個時辰,才覺得神清氣爽,有了些感覺,忙拿起卜算工具為自已又卜了一卦。她地道行有限,算了半天仍是隻卜出第一句來,就這一句也和父親送給她地批語一模一樣,小姑娘更是心癢難搔。
她知道哥哥道行比自已要深一些,有心請他為自已卜算驗證,可是這卦詞事關她地終身,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姑娘,哪有忒厚的臉皮急著找哥哥給自己卜算未來的如意郎君呢?
張玲雙手托著下巴,撲閃著一雙大眼晴沉吟道:“半輪明月一江水,白骨山上滌紅俏。兵戈起時春影動,老君像前許良人。”
張玲反複念了幾遍,恨恨地一拍桌子道:“臭爹爹,對自己女兒也裝神弄鬼,算不出來就拉倒,算出來了直接告訴我不就行了,害得我還要猜來猜去!”
她懊惱地跳下床,推開窗子望著天邊的明月一雙明亮的陣子閃著光澤,癡癡地了半天怔。心中暗想:“不會是他,一定不會是他,他有了妻子地,我玲兒豈是給人作妾的命?
他再了不起我也不可能嫁拾他,一定是我胡思亂想,半張大餅怎麽也不能算是半輪明月吧?再說我是落在河裏。可不是江裏,打機鋒不是這麽打地,再說後邊三句和他全不搭邊兒嘛。”
張玲想到這兒似乎有些放心,可是想到這番巧和未必與他有關,又沒來由地有點兒煩悶,她跺了跺腳,刮了刮自已的臉蛋,羞道:“你才多大?就操心這些事情,沒出息的丫頭!”
她悶悶地拉開船門,見有一個侍衛剔著牙路過。這才覺得腹中空空,忙向他問道:飯了麽?”
船上的人現在都知道她是女人。也知道是張天師地妹妹。國師的妹妹這些侍衛可就不敢無禮了。那侍衛連忙施了個禮道:“是的小姐,欽差大人和天師已下船去了河邊就餐。”
張玲聽說他們下船卻沒叫自已,不禁冷哼一聲道:“帶我去,我也肚子餓了。”
穎兒本來站在陳子傑一邊侍候,被陳子傑強令她坐在身邊,這時她一邊斯文地嚐著蟹黃,一邊麻利地不斷挑著蟹黃蟹肉,及時送給有如牛嚼牡丹一般吞咽的陳子傑。
陳子傑品茶。她卻小口抿著一碗熱氣騰騰的紅糖薑湯。小船兒輕搖、輕柔的濤浪聲若有若無,滿頰紅脂溢香,果真愜意的很。
張玲下了大船,在那侍衛的引領下來到小船邊,瞧見眾人悠閑模樣,心中更是有氣,也不等幾人招唿她塵下,就毫不客氣地撿了個座位一屁股坐在那兒。
她仍穿著一習道袍,但走長披散、俏可盈盈,顯得十分嬌憨可愛,可是她拿起一個大螃蟹,那吃相倒與陳子傑有得一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