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到如今一切都已無法挽迴。


    蔡夫人看著滿堂的族,蔡家的輝煌,今日怕是要走到盡頭了。


    劉協冷冷地看著下方一片死寂的蔡家人,言語中滿是嘲諷:“事到如今,你們還有什麽想說的嗎?”


    蔡夫人強忍著心中的悲痛,跪倒在地,哀求道:“陛下,妾身願代蔡家受過,隻求陛下能饒蔡家一族性命。”


    “蔡家的命運,早在你們決定背叛朕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注定了。”


    蔡公也跪倒在地,蒼老的麵容上滿是悔恨:“陛下,是老臣一時糊塗,才鑄成大錯。隻願陛下能看在蔡家世代輔佐荊州牧的份上,網開一麵。”


    “蔡家輔佐荊州牧,的確是功不可沒。但功是功,過是過,豈能混為一談?你們以為你們的忠誠,就能抵消你們的罪行嗎?”


    他揮了揮手,示意侍衛上前:“將蔡家人全部拿下,待朕迴朝之後,再做定奪。”


    侍衛們得令,迅速上前,將蔡家人團團圍住。蔡夫人和蔡公被侍衛粗魯地架起,蔡家的族人也是一片慌亂,想要反抗,卻無力迴天。


    一陣兵荒馬亂之後,蔡家人盡數被押往天牢,蔡家的輝煌,至此徹底落幕。


    荀彧和諸葛亮來稟報:“陛下,孫權送來了一封求和信,言辭懇切,表達了願意議和之意,並承諾釋放劉備,以表誠意。”


    劉協挑眉:“孫權此舉,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一方麵想求和,另一方麵又怕朕趁機攻打江東,所以才提出釋放劉備,以表誠意。”


    “但劉備在孫權手中,一日不救迴,朕便一日難安。況且,如今蔡家已倒,朕在荊州的根基已穩,正是攻打江東的大好時機。”


    “荀文若,你如何看待此事?”劉協看向荀彧,想聽聽他的意見。


    “陛下,孫權求和,未必沒有誠意。但釋放劉備之事,卻不可全信。臣以為,陛下可先答應議和,穩住孫權,再暗中籌備兵馬,尋找機會救迴劉備。”


    劉協點了點頭:“嗯,此計甚妙。即可迴信孫權,就說朕願意議和,但釋放劉備之事,需待雙方談妥條件後再議。”


    “孫權還言欲請陛下親往江東,共商大計,以表誠意。”


    “好一個鴻門宴!”


    劉協眼神中閃過一抹寒芒,他豈會不知孫權這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但如今荊州初定,他亦不願輕啟戰端,給江東可趁之機。


    他冷笑一聲:“孫權倒是打得好算盤,想請朕親往江東,哼,他以為朕是傻子嗎?不過,議和之事倒是可以談談,至於親往江東,那是絕無可能。”


    荀彧點頭附和:“陛下所言極是,親往江東風險太大,不可不防。不如派一員大將前往,既可談判,又可震懾江東。”


    劉協思索片刻,覺得荀彧所言有理,便道:“好,那就依文若之計。那就派翼德前去!”


    “等下!這.....會不會不妥,張飛的火爆脾氣,萬一在江東鬧出什麽亂子來,豈不是壞了朕的大事。”


    劉協話說到一半,突然意識到張飛可能不是最佳人選。


    諸葛亮見狀,連忙進言:“微臣前去吧!微臣定不負陛下所托,與孫權周旋。但微臣此去,還需陛下賜微臣一道聖旨,以便微臣在關鍵時刻,能震懾江東群臣。”


    “好,朕這就寫一道聖旨給你。但孔明,你此去江東,一定要多加小心,孫權此人,狡猾多端,切不可掉以輕心。”


    劉協拿筆齊刷刷地寫下了一道聖旨,遞給諸葛亮。


    “此聖旨可保你一路暢通無阻,亦可讓你在關鍵時刻,震懾江東群臣。但你此去江東,代表的是朕,是荊州,務必謹言慎行,不可墮了朕的威名。”


    諸葛亮雙手接過聖旨,鄭重地點了點頭:“微臣明白,定不負陛下所托。”


    劉協又看向荀彧:“文若,你即刻傳令下去,讓將士們做好準備,一旦諸葛亮與孫權談妥條件,朕便率軍攻打江東,救迴皇叔。”


    與此同時,江東孫權收到劉協願意議和的迴信,先遞給周瑜。


    “劉協不敢親自前來,隻派使者前來,這分明是沒有將本將軍放在眼裏!”


    周瑜看完信件,怒氣衝衝地拍案而起。


    孫權皺了皺眉,他自然也知道劉協此舉是在試探,但如今江東局勢微妙,他亦不想輕啟戰端。


    “公瑾勿怒,劉協此舉,也是在試探我軍虛實。他初定荊州,根基未穩,自是不敢輕易前來。”


    周瑜冷哼一聲:“那也不能任由他如此輕視!必須給他點顏色瞧瞧!”


    孫權擺了擺手:“如今劉備在吾手中,吾便是掌握了與劉協談判的籌碼。公瑾勿急,且先看看諸葛亮前來,所為何事。”


    “哼,待吾與諸葛亮談判之時,定要讓他知道江東的厲害!”


    孫權點頭:“嗯,公瑾可要好好準備一番,務必讓諸葛亮知難而退。”


    數日之後,諸葛亮帶著劉協的旨意和禮物,來到了江東。


    周瑜早已在營中等候多時,見諸葛亮前來。


    “哼,劉協竟隻派了你這個山野村夫前來,真是小看我江東無人嗎?”


    諸葛亮麵不改色,從容應對:“周都督此言差矣,我主劉協,乃一代明君,知人善用,他派我前來,自是有他的用意。再者,我雖不才,但也願為兩家和平盡一份力。”


    “和平?哼,你們荊州剛定,就想與我江東和平共處,簡直是癡人說夢!今日你若不能說服我,就休想活著離開江東!”


    諸葛亮輕輕搖動羽扇,毫不畏懼:“周都督此言過重了。我此次前來,乃是帶著誠意而來,希望能與江東化幹戈為玉帛,共謀天下大業。”


    周瑜眼神微眯,他倒要看看諸葛亮有何高論:“好,那你且說來聽聽,你所謂的誠意,又是什麽?”


    諸葛亮從袖中取出一卷帛書,緩緩展開:“此乃我主劉協親筆所書的議和書,其中詳細列出了雙方議和之約,以及我主願意做出的讓步。隻要江東願意釋放劉備,並承認荊州歸屬我朝,我主便願意與江東結為盟友,共同抵禦外敵。”


    周瑜接過議和書,仔細瀏覽了一遍。


    “你主子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盤,既要我江東釋放劉備,又要承認荊州歸屬他朝,天下哪有這等好事!”


    他一把將議和書摔在地上,怒聲道:“諸葛亮,你且迴去告訴劉協,若想議和,便讓他親自前來,否則,休想談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劉協:我開著坦克匡扶漢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發光魚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發光魚仔並收藏重生劉協:我開著坦克匡扶漢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