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說,八門都滿分了,語文不該差到這個地步吧?


    “哼。”笙歌麵上不好看,“關你屁事。老子八門滿分,總分701,壓沒壓過你?”


    張深沉默地從書桌拿出一張張試卷。


    高中六門考試。語數英滿分各150。總分750分。


    “總分703,比你多兩分。”張深呐呐開口。


    嗬?


    笙歌急切拿起試卷。142,139,148,89,92,93,總分703。每一門都很拔尖,除了數學和物理低了一點,其餘都很拔萃。


    笙歌盯著142的分數,狗日的語文這麽高,怎麽寫的?打開細看,古今閱讀理解隻扣了3分,作文扣了5分。


    “……”丟人。


    笙歌沉默地拿了自己的試卷走人。太丟人。


    有女孩喊,“就這麽走了?不喊自己是豬嗎?”


    梁妙妙拍了女孩,示意住口,“你有見過八門滿分的豬嗎?”


    笙歌才是給他們震撼的人。


    他們都是接近頂峰的人,無法真正抵達頂峰。偶爾到達也能暗喜半天。笙歌卻是頂峰上的人。


    八門滿分!就算語文差也瑕不掩瑜。


    笙歌趴到自己桌上,憂傷了。


    旁邊同桌盯著笙歌的語文試卷笑了好久。


    八門滿分有什麽用?你還不是跟我一樣不及格。


    同桌一道道題看過去。


    笙歌選擇題一道未錯,古今閱讀就得了一兩道斷句題。高分的中心論答一樣沒對。作文更是砍了一半的分。


    “我看看啊。”陸銘遠喝著可口悠悠看題。旁邊有人伸長脖子看。


    陸銘遠語文成績好。這貨三門主科,就語文拉動平均分。120,能得110。能和陸銘遠比語文的,平時就是原主和張靜怡。


    奈何笙歌不是原主。


    陸銘遠先看了文言文閱讀。


    給的詩詞很簡單。是唐代陳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很簡單的一首吊古傷今的抒懷詩,隻要寫出“憂傷”“孤寂”“抑鬱不得誌”等字眼就能得分。


    笙歌寫:自殺。


    “噗。”陸銘遠噗出口裏的可樂,艱難說道,“同桌,你是怎麽得出他想自殺的啊?”


    這和自殺有毛關係啊?


    “你看啊,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前不見古人,說明他登得高啊;後不見來者,因為他要死啊。”


    “念天地之又,獨愴然而涕下,這不就是死前哀怨嗎?”笙歌有理有據。


    “……”陸銘遠懷疑自己同桌腦子被驢踢了。


    你還是憑實力不及格的?


    張靜怡搶過試卷,看到“自殺”“跳樓”也是無語了。


    題目問:“請問該詩詞表達了什麽中心思想。詩人當時在想什麽?”


    很好的一道送分題。


    笙歌答:自殺。詩人當時想跳樓。


    “……”張靜怡無語地看著笙歌,“班長,前不見古人,人家是看不見古代招賢的聖君。後不見來者,是因為看不到後世求才的明君啊班長。”


    “我知道啊。”笙歌點頭,“就是政治場上不得誌,才想自殺啊。你想想,站在那麽高的樓台上,看著一望無際的原野,想到自己空腹才華和見解,卻不被武則天采納,屢受打擊。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不是對人生短暫的感喟嗎?”


    笙歌擺手,神情憂鬱,模仿詩人情懷,沉聲道,“縱觀古今,放眼曆史,天地悠悠,人生匆匆,一眼望不到希望,頹廢消沉。又正是高樓之地,不跳一下豈不是浪費天時地利?”


    “死前留一句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表明死不甘心的無奈之情,不是合情合理嗎?”


    張靜怡翻白眼,鬼的合情合理。“你把你的話,去掉跳樓自殺的字眼,就能得滿分。”張靜怡給出中肯建議。


    笙歌轉頭看同桌。


    陸銘遠也點頭。


    “……”這道題4分。得了滿分豈不是贏過張深?


    笙歌喪了,把臉埋在枕頭上。狗日的語文,太不給麵子了。


    主任拉出笙歌的成績單,也是吃屎的表情。


    一溜的滿分,就開頭的語文71是幾個意思啊?剛好不及格?對我不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穿係統:反派boss至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躡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躡影並收藏快穿係統:反派boss至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