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師厚拿到朱溫的旨意,著實發了一會兒懵。
畏葸拖延,托辭避戰,這麽嚴厲的字眼,已經很久沒看到過了。
更確切地說,楊師厚作為一方主帥,皇帝已經很少對他掌控的戰局指手畫腳了。
那麽這次下旨催戰,一定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有著不為人知的原因。
楊師厚不想去打聽。
在朱溫手下為將多年,他牢牢記住了四個字:少聽,多做。
陛下讓尋機決戰,那就尋機決戰吧!
半日之內,梁軍大營高速運轉了起來。
所有輕兵斥候接到命令,在潞州城百裏之內層層布線,嚴密監視晉軍的一舉一動。營中梁軍沒有任務的一律不得外出,刀出鞘,弓上弦,嚴陣以待。
梁軍大營這麽明顯的動作,很快便驚動了對麵的李嗣昭。雖然李嗣昭不清楚楊師厚為何會忽然擺出一副決戰的架勢,但人家既然已經發力了,晉軍自然也不能掉以輕心。李嗣昭一麵有條不紊地調兵遣將,一麵派出精銳斥候去打探這是不是晉軍的一次佯動。
打探結果出來,不像佯動。
潞州對峙這麽久,終於要迎來決戰了。
李嗣昭太清楚潞州這一戰的份量了。潞州不單是河東門戶,也是河東殺入中原的要道。
潞州,古稱上黨。戰國亂世之中,赫赫有名的長平之戰,直接起因便是秦趙兩國爭奪上黨郡的歸屬。而眼下的潞州對峙,不啻於另一場長平之戰。
晉梁兩軍在此對峙許久,雙方都將大半力氣押到了這裏。誰要是敗了,非但軍力大損,聲勢受挫,更要命的是失去了潞州這一片要衝之地。
打硬仗,河東鐵騎從來沒怕過誰。
但李嗣昭不得不慎重。為將者,未慮勝而須先慮敗。這場仗若是敗了,後果可能是晉王身死國滅。
當然,若是勝了,河東鐵騎便可長驅直入中原,即便不能一鼓作氣拿下汴梁,至少也能讓朱溫老兒元氣大傷。而作為這一戰的直接指揮者,李嗣昭本人的威望也會達到一個新境界,直追大太保李嗣源,成為河東諸將心中的另一尊戰神。
無論如何,都要拚盡全力打好這一仗!
但很快,李嗣昭想到了另一個問題,很嚴峻——這場卷進來數十萬人的對峙,梁軍意欲在隆冬之際尋機決戰,這是違背了兵家常法的。也正因如此,晉王應該並未做好此時決戰的準備。那麽眼下便是梁軍占據主動了,若是他們早就有了籌謀,隻怕援軍在三五日之內便會趕到。到時候,晉軍便處於顯而易見的弱勢地位。
此時若是向晉陽求援,會不會顯得有些倉促?
李嗣昭當即立斷,求援自然是要求援的,在求援的同時,他以昭義節度使的名義征調了後方二百裏以內所有能聯絡得上的晉軍部隊。說起來,似乎有些不合規矩,但事急從權,隻要能對前方戰事有一絲絲的幫助,李嗣昭都不會放過。何況,在向晉陽求援的文書中,他已經將這個打算寫了進去。想必晉王不會在這些細枝末節上斤斤計較。
畏葸拖延,托辭避戰,這麽嚴厲的字眼,已經很久沒看到過了。
更確切地說,楊師厚作為一方主帥,皇帝已經很少對他掌控的戰局指手畫腳了。
那麽這次下旨催戰,一定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有著不為人知的原因。
楊師厚不想去打聽。
在朱溫手下為將多年,他牢牢記住了四個字:少聽,多做。
陛下讓尋機決戰,那就尋機決戰吧!
半日之內,梁軍大營高速運轉了起來。
所有輕兵斥候接到命令,在潞州城百裏之內層層布線,嚴密監視晉軍的一舉一動。營中梁軍沒有任務的一律不得外出,刀出鞘,弓上弦,嚴陣以待。
梁軍大營這麽明顯的動作,很快便驚動了對麵的李嗣昭。雖然李嗣昭不清楚楊師厚為何會忽然擺出一副決戰的架勢,但人家既然已經發力了,晉軍自然也不能掉以輕心。李嗣昭一麵有條不紊地調兵遣將,一麵派出精銳斥候去打探這是不是晉軍的一次佯動。
打探結果出來,不像佯動。
潞州對峙這麽久,終於要迎來決戰了。
李嗣昭太清楚潞州這一戰的份量了。潞州不單是河東門戶,也是河東殺入中原的要道。
潞州,古稱上黨。戰國亂世之中,赫赫有名的長平之戰,直接起因便是秦趙兩國爭奪上黨郡的歸屬。而眼下的潞州對峙,不啻於另一場長平之戰。
晉梁兩軍在此對峙許久,雙方都將大半力氣押到了這裏。誰要是敗了,非但軍力大損,聲勢受挫,更要命的是失去了潞州這一片要衝之地。
打硬仗,河東鐵騎從來沒怕過誰。
但李嗣昭不得不慎重。為將者,未慮勝而須先慮敗。這場仗若是敗了,後果可能是晉王身死國滅。
當然,若是勝了,河東鐵騎便可長驅直入中原,即便不能一鼓作氣拿下汴梁,至少也能讓朱溫老兒元氣大傷。而作為這一戰的直接指揮者,李嗣昭本人的威望也會達到一個新境界,直追大太保李嗣源,成為河東諸將心中的另一尊戰神。
無論如何,都要拚盡全力打好這一仗!
但很快,李嗣昭想到了另一個問題,很嚴峻——這場卷進來數十萬人的對峙,梁軍意欲在隆冬之際尋機決戰,這是違背了兵家常法的。也正因如此,晉王應該並未做好此時決戰的準備。那麽眼下便是梁軍占據主動了,若是他們早就有了籌謀,隻怕援軍在三五日之內便會趕到。到時候,晉軍便處於顯而易見的弱勢地位。
此時若是向晉陽求援,會不會顯得有些倉促?
李嗣昭當即立斷,求援自然是要求援的,在求援的同時,他以昭義節度使的名義征調了後方二百裏以內所有能聯絡得上的晉軍部隊。說起來,似乎有些不合規矩,但事急從權,隻要能對前方戰事有一絲絲的幫助,李嗣昭都不會放過。何況,在向晉陽求援的文書中,他已經將這個打算寫了進去。想必晉王不會在這些細枝末節上斤斤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