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俞的一聲長嘯,驚動了大半個汴梁城。


    朱溫在宮中自然也聽到了,但小太監來迴報說嘯聲來自國師老爺的道場,朱溫便打消了派人去一探究竟的念頭。


    寒月上人則從中聽出了這小子的四方之誌。畢竟還是年輕人,現在就讓他老老實實拜在陰陽宗門下修練那些玄奧艱深的功法,怕是有些難辦。即便是強行帶走,最後教出來的都像那幾個師侄一般食古不化冥頑不靈,又有什麽意思?


    就算寒月上人自己,年輕時不也是在外麵撞得頭破血流,才開始安心修練的嘛。


    但這小子是要和朱溫作對的,要是任由他在外麵胡作非為,萬一真的做出什麽大事,動搖了大梁國本,那寒月上人花在朱溫身上的心血豈不是白費了?


    但這個問題並未困擾到寒月上人。幾乎就在一瞬間,寒月上人就用一聲嗤笑解決了自己的困惑——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朱溫也不是那個天命之主,這江山誰坐不是坐啊?要是河東那個沙陀蠻子真有王者之份,這江山由他來一統又有何不可?


    自己此番出山,一來是給那幾個不成器的師侄撐腰出氣,二來是借著亂世讓龍涎山再次興旺起來。現在第一件事已經做了七分,幾位師侄沒聚攏起來的靈氣已經聚攏起來了,害死兩位師侄的那個道士也被打廢了。而第二件事,為了穩妥起見,其實是可以再找一個下家的。那個人不必非得是李克用,其實也可以李茂貞,劉仁恭,甚至是淮南小吳王。


    次日一早,寒月上人便派人去給朱溫送去了口信:老祖我靜極思動,兼之久不入塵世,這便要去天下雲遊一番,看一看這萬丈繁華。我道場裏的那兩個年輕人,就帶在身邊隨侍。


    朱溫聽了,麵上雖然不動聲色,心裏卻已經翻江倒海。


    他最擔心的事情,終於還是發生了。寒月上人雖然沒有明說,但那老家夥帶著河東世子外出雲遊,能“遊”到哪裏去?還不是到晉陽去走一走看一看,看看晉王有沒有九五之相!說起來,這倒也是人之常情。朱溫就清楚地知道,天下不知多少人拿著身家性命在下注,有些人押給了河東,有些人押給了大梁。當然,有些家大業大的,便能兩邊下注。


    這隻老狐狸!


    但無論朱溫心裏怎麽想,都無法阻止寒月上人的遠去。好在玄幽子和丹霞子兩位還留在汴梁,說明至少在此刻,寒月上人還是傾向於大梁的。汴梁又剛剛匯集了九州氣運,隻要一鼓作氣拿下了潞州,河東門戶洞開,李克用敗亡便指日可待。說不定沒等寒月上人在河東“雲遊”完,朱溫便一統了中原!


    當日,兩道嚴旨便送到了朱友手中。一道是讓他即刻前往陝州赴任,不得遷延;另一道則是帶給現任陝州節度使康懷英的,同樣是讓康懷英即刻前往潞州軍中負赴任,不得遷延。


    與此同時,另一道嚴旨發往了潞州前線——責令楊師厚盡快尋機與晉軍決戰,不得畏葸拖延,更不得托辭避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盛京滄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盛京滄海並收藏唐墟最新章節